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及其受体 (TRAILR)是近年来很受关注的一组凋亡相关分子 ,目前发现的该家族成员包括TRAIL和它的四个受体。恶性黑素瘤细胞表面表达TRAIL和TRAILR ,并可以被其诱导凋亡。由于TRAIL仅能诱导转染细胞或肿瘤细胞凋亡 ,对正常的细胞没有细胞毒作用 ,因此在恶性黑素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apoptosisinducedligand,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方法采用MTF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可溶性TRAIL蛋白单独处理以及联合IFN-13处理后A375细胞的增殖率和凋亡率。采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ML单独处理及联合IFN—B处理后A375细胞内TRAIL受体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TRAIL蛋白联合IFN-B处理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中TRAIL受体DcRl、DcR2、DR4、DR5表达增高,肿瘤细胞抑制率,凋亡率增加。与单独处理相比,联合处理后A375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caspase9表达上调,NF—KB下调。结论IFN—B能通过上调黑色素瘤A375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增加TRAIL受体的表达从而增强A375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角质形成细胞Fas表达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对51例CA和18例正常上皮分别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Fas抗原、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c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CA皮损Fas指数显著高于正常上皮(P=0.004),CA皮损与正常上皮捌亡指数无明显差异(P=0.664),CA皮损Fas指数与凋亡指数无明显相开关性(P=0.647)。结论:CA皮损存在Fas的过表达,CA皮损Fas的过表达并未引起细胞凋亡的相应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Caspase-3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20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SLE患者及10例正常人对照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其Caspase-3及TRAIL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SLE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TRAIL-R1表达显著降低(P〈0.05);SLE患者治疗前后CD8^+T细胞Caspase-3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值分别〈0.01和〈0.05);SLE患者治疗前CD8^+T细胞TRAIL-R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5)。结论通过调节SLE患者T细胞TRAIL受体表达以抑制其凋亡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治疗SLE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6.
尖锐湿疣细胞凋亡与Fas、bcl—2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尖锐湿疣(CA)细胞凋亡与Fas、bcl-2表达的意义,对28例CA用TUNEL法原位检测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观察Fas及bcl-2的阳性表达。24例(85.7%)有凋亡细胞,28例(100%)Fas阳性,bcl-2仅8例(28.6%)有中低度的表达。其凋亡指数(AI)、Fas及bcl-2阳性细胞指数与病情严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AI与Fas呈显著正相关(r=0.8491,P<0.001),与bcl-2呈显著负相关r=-0.4304,P<0.01)。结果提示CA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可能在限制病毒的繁殖上起重要作用,Fas对凋亡具有调作用,bcl-2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7(TLR7)及其相关信号转导分子在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尖锐湿疣复发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双色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健康人、35例初发尖锐湿疣患者,32例复发尖锐湿疣患者和30例使用咪喹莫特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的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不同亚群T细胞内TLR7的表达,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尖锐湿疣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CD3+ T细胞内接头蛋白MyD88及相关信号分子TRAF6、PI3K、AKT、p42/44和核因子κB(NF-κB)等表达的变化。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CD3+ CD4+ T细胞和CD3+CD8+ T细胞内均可检测到TLR7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CD8+ T细胞内TLR7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而CD3+CD4+ T细胞内TLR7的表达明显增加(健康对照组为12.6% ± 6.3%,初发尖锐湿疣组为23.3% ± 8.4%,t = 4.72,P < 0.01;复发尖锐湿疣组为32.8% ± 8.9%,t = 10.76,P < 0.01);与复发尖锐湿疣患者比较,咪喹莫特联合ALA-PDT治疗组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CD4+ T细胞内TLR7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20.3% ± 5.7%,t = 5.41,P < 0.01)。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 T细胞内MyD88、TRAF6、PI3K、p42/44和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AKT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咪喹莫特联合ALA-PDT治疗组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 T细胞内MyD88、TRAF6、p42/44和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CD4+ T细胞内表达上调的TLR7可作为HPV病毒感染的识别受体,参与机体的抗HPV免疫应答。
【关键词】 尖锐湿疣; α乳头状瘤病毒属; Toll样受体7; T淋巴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肽和相关蛋白质类; 髓系分化因子8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细胞凋亡与caspase-3、bcl-2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33例CA,5例巨大CA和8例正常上皮用TUNEL法原位检测角质形成细胞(KC)的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bc1-2的表达。结果在CA和巨大CA两组之间。凋亡指数(AI)、caspase-3及bcl-2的阳性表达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A组的AI与caspase-3的表达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r=0.48979,P〉0.0001),与bcl-2的表达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r=-0.51470,P〉0.0001),caspase-3与bcl-2的表达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r=-0.70165,P〉0.0001)。,结论CA的KC中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caspase-3和bcl-2可能参与了CA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9.
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凋亡在尖锐湿疣患者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CA)皮损中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凋亡表达情况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文件-酶标法(TRAP-ELISA)检测了3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端粒酶活性,并与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株作对照;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皮损中细胞凋亡。结果 27例(90%)尖锐湿疣皮损中端粒酶活性A450值为0.50~2.76,平均1.302,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t=6.12,P<0.01);24例皮损中有凋亡细胞,占80%,且端粒酶活性与凋亡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52,P=0.004。结论 端粒酶可以在一些非恶性皮肤病中表达,且影响细胞凋亡,可能参与CA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TNFR1)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对18例进展期及2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损处TNF-α及TNFR1进行检测,并以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皮损中TNF-α的表达较寻常型稳定期组显著增加(P<0.01),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皮损中TNF-α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患者组与对照组TNFR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α可能参与寻常型白癜风发病的某一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在男性包皮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0例男性包皮尖锐湿疣皮损组织及30例正常男性包皮组织中存活素表达水平.结果:尖锐湿疣组中存活素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存活素在尖锐湿疣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 可能在尖锐湿疣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受体(IFNAR)在尖锐湿疣(CA)发病中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CA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及皮损组织中Ⅰ型干扰素受体两个亚型(IF-NAR1及IFNAR2)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进行对比。结果 CA患者皮损组织中IFNAR1及IFNAR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包皮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PBMC在二者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AR1及IFNAR2两种亚群在PBMC或CA皮损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795,0.870,P均0.001))。结论Ⅰ型干扰素受体在CA皮损组织中代偿性高表达,是参与防卫HPV病毒感染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尖锐湿疣 (CA)皮损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研究 ,探讨VEGF在CA发病、发展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皮损组织及正常包皮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正常对照包皮组织中VEGF无或有弱的表达 ,在CA皮损组织则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VEGF可能参与了CA皮损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磷酸化STAT3(p-STAT3)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CA组织中p-STAT3和CyclinD1的表达,并与20例正常包皮组织作对照。结果 CA组织中p-STAT3和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3%(19/30)和73.33%(22/3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0/20)和10.00%(2/20)。CA组织中p-STAT3和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A组织中p-STAT3和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p-STAT3和CyclinD1在CA组织中异常表达可能导致了CA细胞的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文件-酶标法(TRAP-ELISA)测定尖锐湿疣皮损中粒酶的活性,并与正常皮肤和恶性肿瘤对照比较。结果 尖锐湿疣皮损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但又显著低于恶性肿瘤组织和细胞株。结论 端粒酶不仅可以在恶性肿瘤中表达,也可以在一些非恶性皮肤组织 中表达;并且认为尖锐湿疣皮损中端粒酶活性的增加可能与尖锐疣的发病机制,尤其是与其表皮细胞的乳头瘤样增殖有某种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在尖锐湿疣(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0例CA组织中GluT1 mRNA和VEGF mRNA的表达,并与20例正常包皮组织作对照。结果 CA组织中GluT1和VEGF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0%(36/40),95.00%(38/4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5.00%(5/20),90.00%(18/20);CA组织中GluT1 mRNA阳性表达强度多为(2+)~(3+),正常对照组多在(-)~(2+)。CA组织中VEGF mRNA阳性表达强度多为(2+)~(3+),正常对照组多在(+)~(2+)。GluT1 mRNA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EGF mRNA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EGF mRNA表达强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组织中GluT1和VEGF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332,P=0.036)。结论尖锐湿疣组织中存在GluT1和VEGF mRNA过表达,GluT1和VEGF mRNA可能在CA能量代谢和血管生成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PCNA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Livin和PCNA蛋白在48例尖锐湿疣组织和10例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Livin和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25%、89.58%,对照组Livin和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0%、40.00%;尖锐湿疣组织中Livin和PCNA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多为(++)~(+++),对照组多在(-)~(++)。两组Livin和PCNA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锐湿疣组织中Livin和PCNA表达有相关性(r=0.37,P〈0.01)。结论:尖锐湿疣组织中存在Livin和PCNA高表达,Livin和PCNA的高表达可能对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尖锐湿疣患者白介素12,白介素15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了研究白介素(IL)12、IL1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尖锐湿疣发病机理中的作用,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扩大敏感性免疫检测(EASIA)技术检测了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12、IL15及TNFα的水平。结果发现尖锐湿疣患者IL12水平比正常人显著降低(P<005),IL15水平虽有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TNFα水平则无明显改变,说明由于IL12水平低下而导致一系列细胞免疫反应抑制效应,包括在病毒(特异性抗原)早期感染时,不能有效地启动Th1型细胞对病毒抗原的应答反应以及增强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在尖锐湿疣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表皮抗原提呈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Affymetrix寡核苷酸芯片,对3例CA患者的CA表皮和正常表皮的抗原提呈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和比较,以发现CA表皮差异表达的抗原提呈相关基因。结果芯片检测发现,CA表皮共有34个对抗原提呈起促进作用的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其中30个基因下调表达,4个基因上调表达。结论 CA表皮多个对抗原提呈起促进作用的基因存在差异表达,且总体上表现为下调表达,提示CA表皮的抗原提呈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0.
热休克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检测及其与HPV感染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 70(HSP70)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检测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24例CA、46例宫颈癌和 28例正常宫颈组织HSP70,用PCR技术对各组织标本的HPV-DNA进行检测和 6, 1 1, 1 6, 1 8分型。结果 HSP7 0在CA和宫颈癌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对照组 (P<0. 01)。CA组HPV6, 11型DNA阳性者HSP70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阴性者(P<0. 05),宫颈癌组HPV16, 18型DNA阳性者与阴性者HSP70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 HSP70的表达与尖锐湿疣的发病有关,HSP70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与HPV的感染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