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 (stereotacticradioneuro surgery ,SRNS)应用立体定向技术 ,将大剂量高能物理射线或同位素载体高精度、一次或几次限制性地照射或植入到所设定的颅内某一靶点上 ,使该靶点内无论良性或恶性的组织都受到不可逆性损毁 ,同时又能保证靶点边缘及其周围组织所接受的放射线剂量呈锐减性分布 ,从而达到治疗颅内病变时产生某一特定的损毁灶 ,而对靶点周围正常的或需保留的脑组织影响很小的目的。现在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已由单纯地治疗颅内神经系统病变 ,扩展到治疗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肿瘤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层厚和体位的MRI与CT图像融合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验证头模分别行CT和MRI图像扫描,MRI与CT图像融合后,分别测量放置在头模内均质物体的直径,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 A系列测量物体的体积为:CT图像:23.33±3.75cm3,MRI图像3mm、5mm、8mm、10mm层厚的分别为:23.83±3.99cm3、24.39±3.64cm3、24.70±3.62cm3、24.75±3.52cm3.CT和MRI的体积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3mm层厚的MRI勾画的靶体积与CT最接近.B系列测量物体的体积:CT图像:22.85±3.92cm3,MRI图像后仰、前倾、偏斜以及旋转体位的分别为:24.45±3.77cm3、24.30±4.14cm3、24.68±3.79cm3、24.64±3.54 cm3, CT与不同体位的MRI勾画的靶体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应采用相同体位和层厚的MRI与CT图像融合,勾画靶区才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疗效。方法 :对 3 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头戴面罩 ,单次、非共面、多角度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靶点数 2个 ,准直器 5mm ,边周剂量 60~ 75Gy ,参考剂量曲线 85 %~ 90 %。结果 :随访 1个月~ 2 2个月 ,12~ 2 4h症状减轻或缓解者 6例 ,1~ 3个月显效者 2 0例 ,4例效果不明显 ,有效率达 86 7%。 1例出现患侧面部麻木 ,1例首次治疗效果不佳 ,再次调整剂量后效果显著。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为了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对胰腺癌的疗效及应用规律。方法:3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实施SRT治疗,其中胰头癌27例,胰体癌5例,UICC分期,Ⅰ期9例,Ⅱ期11例,Ⅲ,Ⅳ12例,临床靶体积(CTV)6-423cm^3,SRT治疗前采用CT定位,WDXK-808SRT治疗TPS制订临床治疗计划,6MV-X及8MV-X直线加速器实施治疗,计划靶体积(PTV)周边剂量36-60GY,中心剂量45-75GY,分5-8次,每次5-10GY,每周2-3次,疗程2-3周。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SRT后3-4周复查,CR21.9%(7/32),PR59.4%(19/32),NC18.8%(6/32),PD0%(0/32),半年生存率81.3%(26/32),1年生存率53.1%(17/32),Ⅲ期和ⅢⅣ期半年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90.0%(18/20),65.0%(13/20)和66.7%(8/12),33.3%(4/12)。结论:SRT可以提高胰腺癌的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并发症少,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胰腺癌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6.
我院 1998年在SIEMENSMD2 813数字式双光子直线加速器的基础上 ,由美国拓能公司合作引进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 (X 刀 )。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3月 ,我院共治疗患者 3 0例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12例 ,颅内肿瘤 8例 ,肾癌 2例 ,食管癌 2例 ,肝癌 4例 ,直肠癌 2例。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精度高 ,照射准确治疗效果明显 ,对人体正常组织损伤小。但是如果摆位不正确 ,也可能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而且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 ,下面简要介绍治疗要点。1 技术人员操作前准备1.1 技术人员操作前要做好心理护理 向…  相似文献   

7.
头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俗称γ刀或X刀 ) ,即用多个小野三维集束大剂量照射颅内靶区 ,而靶区外正常组织受量很小 ,射线对病变可以起到类似手术刀的作用。此方法适用于多种脑部疾患的治疗 ,包括 :脑血管疾病 ,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外科手术不可切除的及身体状况不适于手术的脑瘤、术后残存肿瘤 ;神经外科功能性疾患 ,如三叉神经痛、震颤麻痹和其它运动障碍性疾病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剂量计算 ,需要精细测量组织最大剂量比 (tissuemaximumratio ,TMR)、总散射因子 (totalscatter,St)、离轴比 (of…  相似文献   

8.
洪天荣  黄彬 《当代医学》2012,18(22):144-145
目的 探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上提高精确度的方法.方法 通过所在医院放射治疗的实施,对放射治疗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分析研究,总结提高放射治疗精确性的方法.结果 通过对放射治疗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患者很好的完成治疗,得到较高的治疗率.结论 放射治疗的精确性仍然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腹腔内转移癌以往主要以化疗及常规放疗为主 ,但肿瘤缓解期短 ,缓解率低 ,疗效不满意。近几年采用立体定向放疗后 ,近期疗效明显提高。 2 0 0 0年 4月~2 0 0 0年 11月 ,我院对 2 8例腹腔转移癌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8例患者中 ,男性 2 1例 ,女性 7例 ,男女之比为 3∶1;年龄 35~ 71岁 ,中位年龄 5 2岁。其中胃腺癌术后转移 12例 ,胰腺癌术后转移 3例 ,结肠腺癌术后转移 2例 ,直肠腺癌术后转移 3例 ,贲门腺癌术后转移 5例 ,食管下段鳞癌术后转移 3例。肿块最大为 13cm×…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患者45例.1.25MV的γ射线立体定向照射治疗(γ-刀)18例;6MV高能X射线立体定向照射(X-刀)27例.γ-刀选择50~60%剂量曲线,DT 2.8~4Gy,3~4f/W,8~10f.X-刀选择90%剂量曲线,DT 3.0~4.5Gy,3f/W,8~10g.结果治疗后3个月,X-刀治疗后瘤体缩小率为62.9%,瘤体消失率为22.2%;γ-刀瘤体缩小为61.1%,瘤体消失率为16.7%.治疗后总的瘤体缩小率为62.2%,瘤体消失率为20.0%;瘤体无明显变化占17.8%.比较X-刀和γ-刀两组治疗疗效无差异;治疗3个月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散在血供为47.4%,无血供为28.9%;疼痛明显缓解为46.2%,疼痛完全缓解为33.3%;放疗副反应轻微.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疗效好,副作用小,是无创治疗胰腺癌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功能磁共振是临床上一种较新的影像成像技术,近年来在食管癌精准放射治疗(放疗)中发挥重 要作用。功能磁共振在提高放疗靶区准确性的同时能预测放疗疗效、评估放疗预后。笔者就国内外不同肿瘤 中心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功能磁共振运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前后MRI动态增强灌注成像的时间-信号变化特征。方法选择初诊未治疗鼻咽癌患者326例,于调强放疗前后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病灶放疗前后的时间-信号强度变化的曲线特征。结果鼻咽癌放疗前动态增强曲线多呈速升-速降型或速升-平台型,放疗后动态增强曲线多呈缓慢上升型或缓升-平台型。结论调强适形放疗不仅可以缩小鼻咽癌的肿瘤体积,治疗其局部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同时可有效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降低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三维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肝损伤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放射性肝损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05年10月我科的20例放射性肝损伤的MRI资料,20例患者均因肝脏肿瘤接受过1~2疗程的三维适形放疗,MRI资料包括平扫与增强扫描,4例因疑肿瘤复发而经穿刺确诊为放射性肝损伤.结果 急性放射性肝损伤表现为与受照射区形态相似大片状肝水肿,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Gd-DTPA增强后动脉期无强化.慢性放射性肝损伤平扫T1WI为不规则片状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Gd-DTPA增强后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明显.结论 放射性肝损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经手术或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大脑胶质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平扫、增强、MRS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MRI常规行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采用时间飞跃法(TOF)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T1WI增强扫描。氢质子MRS采用单体素激励回波探测法(STEAM),并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等物质峰值改变。结果所有病例均侵犯2个或2个以上脑叶,以颞叶、枕叶、胼胝体、基底节和丘脑等部位侵犯受累常见。病变区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混杂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上为高信号,未见明显坏死、钙化,受累区域脑组织肿胀,占位效应轻。注射钆喷酸葡胺增强扫描示,9例无明显强化,2例斑片状强化,1例结节状强化,1例线状轻度强化。病变区域MRS表现为不同程度NAA降低,NAA/Cr比值降低;Cho上升,Cho/Cr和Cho/NAA比值上升。结论 MRI结合MRS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临床价值,是目前诊断大脑胶质瘤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MRI在脑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及肿瘤浸润边界划定中的价值。方法:脑肿瘤35例,均行MR平扫、增强、DWI及MRS。在肿瘤强化区、瘤周区、正常参照区,DWI测量各区域信号值,计算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1H—MRS行MVS采集NAA、Cho、Cr、Lac等波峰,计算不同区域各代谢物比值均值,比较统计学差异。结果:DWI示肿瘤强化区rADC值在脑膜瘤与星形细胞瘤、转移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瘤周区rADC值在星形细胞瘤与脑膜瘤、转移瘤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体素^1H—MRS示肿瘤强化区各代谢物比值均值与正常参照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瘤周区,星形细胞瘤、转移瘤和脑膜瘤间多组代谢物比值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MRI与常规MRI相结合有助于脑肿瘤的鉴别诊断以及确定病灶浸润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初诊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初诊鼻咽癌患者,均行IMRT。IMRT前行DCE-MRI检查,计算Ktrans值、Kep值、Ve值、Vp值。IMRT结束后3个月根据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良好组52例,不良组30例,比较良好组与不良组IMRT前的DCE-MRI参数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IMRT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CE-MRI参数对初诊鼻咽癌患者IMRT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良组IMRT前Ktrans、Kep较良好组缩短(P <0.05);不良组贫血,原发灶大小为超腔,T分期为T3、T4,咽后淋巴结转移较良好组升高(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血■,原发灶大小为超腔■,咽后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的表现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进行常规MRI检查,其中4例加做多体素1H MRS,并分析其MRI及1H MRS表现.结果 5例CNC患者肿瘤特征性位于侧脑室,邻近Monra孔并累及透明隔.在T1加权成像4例呈等低不均匀信号,1例呈等高不均匀信号;T2加权成像呈等高不均匀信号;增强后肿瘤呈中度及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1H MRS均表现为胆碱峰明显增高,N-乙酰门冬氨酸(NAA)峰下降,胆碱/肌苷比值升高,NAA/肌苷比值降低.结论 20~40岁的患者发生于侧脑室透明隔处邻近Monra孔的肿瘤,结合其MRI及1H MRS表现特征应考虑到CNC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肠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的影像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2月-2010年3月96例直肠癌患者于术前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73例直肠癌患者,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测量直肠肿瘤、正常直肠肠壁、盆腔淋巴结的峰值时间、峰值、信号强化率、最大信号强化率.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分期与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值之间的关系.结果: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中,直肠癌相较于正常直肠肠壁具有更早的峰值时间[Tpeak(18.9±6.7) vs (21.4±6.6),P=0.046 8]及更高的峰值[SIpeak(1 105.9±354.6) vs (805.2±345.8),P〈0.000 1]、信号强化率[E(191.6±65.4) vs (158.0±67.3),P=0.028 7].Dukes分期C的直肠癌具有更早的Tpeak值和更高的 Kep(P=0.045 3).结论:直肠癌的磁共振功能成像可以部分反映肿瘤局部血管情况,为临床治疗与术后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通过探测水分子的扩散特征能获取生物组织的物理特征和微观结构,进而提供生物学和临床医学信息,具有无创、无须使用外源性对比剂等优点~[1].  相似文献   

20.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脑转移瘤患者采用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26例脑转移瘤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射治疗(WB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用6MV-X线处方量,5~80y/次.每周3次.共3~5次,总计量20~32Gy。全脑照射30~40Gy/3~4周。结果:单纯SRT局部控制率为89.4%.SRT+WBRT局部控制率为92.3%。2组近期局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水肿减轻或消失分别为95.5%和92.3%。姑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痛苦小、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可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