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一家三口同患羊痘。例1.患者男,41岁。有病羊接触史,左手背及右前臂脓疱、结节伴痛痒2周。皮肤科检查:左手背一直径约1 cm乳头瘤样结节;右前臂可见数个直径1~1.5 cm扁平脓疱。皮肤镜检查:镜下可见皮损中央溃疡结痂区及周围黄白色环状区域,可见点状血管。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空泡形成及气球状变性;真皮血管内皮细胞和表皮细胞胞质可见嗜酸性包涵体。例2和例3患者分别为例1父亲及母亲,皮肤科检查与例1类似。例2发病前有病羊接触史,例3否认发病前有病羊接触史。3例患者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及皮肤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均诊断为羊痘。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1岁。面部、躯干、四肢皮肤红斑、丘疹伴脱发6年,皮损基本损害为红斑,双眼睑见明显水肿性紫红斑,其他部位皮损为弥漫性对称性暗紫红色斑,双手可见Gottron丘疹。肌力正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基底膜增厚,真皮浅层水肿,血管周围单一核细胞浸润。诊断:无肌病性皮肌炎。给予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2个月后皮损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1例播散性皮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患者伴线状IgA沉积。患者,男,78岁,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而住院,住院期间全身发生散在的水疱大疱性皮疹。体检见孤立、散在的直径3~15mm大小的水疱大疱及红斑,红斑基底上有结痂性损害。皮疹累及头皮、臀部、躯干前后部、大腿、前臂。某些渗出性皮损呈簇集分布或相互融合。取完整水疱的疱液作Tzanck涂片检查,发现大量多核巨细胞。病损活检标本组织病理见表皮内大疱有大量多核巨细胞、灶性表皮坏死、出血,真皮浅层有血管周围中度淋巴细胞、嗜中性白细胞浸润。背部皮损周围皮肤标本直接免疫  相似文献   

4.
指状皮病     
报告1例指状皮病。患者女,64岁。躯干、四肢出现指状红斑,并逐渐增多4年,皮损皮纹走向一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灶性海绵形成,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单一核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真皮浅层CD68、CD20、CD45RO、CD4、CD8均阳性。诊断:指状皮病。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8岁。双侧颞部、背部、双小腿外侧散在萎缩性瘢痕、毛囊角化样丘疹。皮损组织病理表现示:表皮轻度萎缩或局部轻度乳头瘤样增生,可见毛囊角栓。真皮内血管与毛囊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嗜酸性变性,皮脂腺萎缩。诊断:萎缩性毛周角化病。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报道1例网状红斑性粘蛋白病(REM)综合征.患者为29岁高加索妇女,1977年因胸中部和背部红斑性发疹而就诊.患者在日晒后皮疹加重,突起和瘙痒.用倍他米松17戊酸盐油膏治疗无效.体检可见:前胸和上背部有网状斑丘疹性红斑.临床上诊断为REM综合征,病理检查支持这一诊断.口服阿的平100mg,每日2次,临床上明显好转.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表皮正常,血管和附件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偶见浆细胞.阿新蓝染色真皮内有阳性染色物呈纤维状沉积.皮损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基底膜有颗粒状IgM、IgA和C_3沉积.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ESR正常.抗核抗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一例37岁妇女,患盘状红斑狼疮(DLE)达15年之久.无家族史,亦未经治疗.皮损位于左侧颈部,为4片指甲大小之盘状损害,中间瘢痕,周围为暗红色浸润性边沿,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血清钙、磷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尿钙、磷亦正常.活检显示轻度表皮角化过度,表皮部分萎缩,基底细胞层中等程度的液化变性,基底膜PAS染色阳性并部份增厚.真皮上部毛细血管扩张,伴均质性稍嗜伊红性物质的沉积.中度的毛细血管周围水肿,在真皮上部和毛囊周围可见轻度淋巴细胞浸润.在真皮中部和深部可见钙质沉积,周围被阿新蓝染色阳性的均质性纤维组织所  相似文献   

8.
黑色丘疹性皮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黑色丘疹性皮病.患者女,28岁.双颧部出现褐色丘疹7年,皮损渐增多、增大,无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双颞颧部对称性散在分布米粒至绿豆大棕色或深褐色扁平丘疹,直径1~5 mm,触之柔软.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轻度增厚,表皮突延长,相互连成网状,棘层可见2个角质囊肿,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的超微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6例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皮损及其周围外观正常皮肤、3例正常人皮肤活检标本,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皮损中角质层明显增厚,角化细胞形态不规则,角化包膜不连续;表皮各层角蛋白细丝聚集和排列异常;角质层与颗粒层移行区可见较多大小不等的空泡;颗粒层变薄,透明角质颗粒形态及大小异常,被膜颗粒减少;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多,胞质中有大量Ⅳ期黑素小体;真皮浅层中少数淋巴细胞浸润。皮损周围外观正常皮肤亦有类似超微结构变化,但程度较轻。结论 该病皮损中可能存在角蛋白、表皮分化复合体蛋白及脂质代谢异常,从而导致表皮增厚及屏障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0.
报道4例对称性肢端角化病患者,其中男3例,女1例。表现为手腕、手背及足背部对称性红褐色角化性斑片,遇水皮损发白,冬季明显缓解。组织病理: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表皮增生,棘层增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少许淋巴细胞浸润。符合对称性肢端角化病。  相似文献   

11.
自愈性青少年皮肤粘蛋白沉积症(SJCM)是皮肤粘蛋白沉积症中的一个新的类型。发生于儿童,该文报道1例成人病例。 患者,女,26岁,关节痛及皮疹3周。体检:皮损分布于头皮、面、颈和躯干,为多发群集肉色小丘疹,线状排列使皮面呈特征性的波纹状。指间关节周围有直径约3mm~5mm的无痛性丘疹。颈部活检示:真皮网状层水肿,胶原纤维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85岁。右前臂伸侧出现一花生米大暗红色结节2年。皮损组织病理示:(1)突起部分:表皮局部糜烂,真皮可见由基底细胞组成的巢状肿瘤团块,癌巢周边的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2)蒂部周围:棘层下方细胞排列紊乱,有异型性,部分区域表皮全层异型,基底层非典型细胞呈芽蕾状增生,伸向真皮上部。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嗜碱性变,并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3)外围黑褐色斑块皮损: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基底细胞呈乳头瘤样增生,瘤边界平坦,下界与皮肤基底层相平。诊断:脂溢性角化病并发日光性角化病及基底细胞癌。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3 0岁 ,面部、上胸背及双手背水肿性红斑 5 0天。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指标均正常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 :表皮未见明显异常 ,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阿新蓝染色示真皮胶原纤维间有粘蛋白沉积 ,诊断为肿胀性红斑狼疮。  相似文献   

14.
Kyrle病     
报告1例Kyrle病。患者女46岁。全身散发角化过度性丘疹及结节2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表皮全层可见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的角栓,并穿过表皮进入真皮,角质形成细胞几乎与真皮接触。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为Kyrle病,并给予对症治疗,皮损好转。  相似文献   

15.
播散性瘙痒性血管性皮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例播散性瘙痒性血管性皮炎(瘙痒性紫癜)。4例患者均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泛发性紫癜性皮损。形态类似于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伴有剧烈的瘙痒。血液学检查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显示表皮局灶性海绵形成,并可见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移人表皮。真皮浅中层小血管周围有单一核细胞浸润,并可见少量红细胞外渗。该病需与schamberg病、紫癜型药疹和蕈样肉芽肿等皮肤病鉴别。  相似文献   

16.
报告1例环状肉芽肿伴色素减退。患者女,51岁。双前臂及胸部环状丘疹1年余。皮肤科检查:双上肢前臂、双手背及胸部可见淡红色或褐色环状丘疹及斑块,表面光滑,界限清楚,中央稍凹陷,部分皮损中央可见色素减退斑。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浅层可见灶状胶原坏死灶,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栅栏状浸润。诊断:环状肉芽肿伴色素减退。  相似文献   

17.
20031949 结节性皮肤狼疮粘蛋白病1例/谢志强(北大三院皮肤科)…//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2).-87~88 女,68岁。胸、背部可见正常肤色或红色不规则结节及斑块性皮损,口腔及下唇粘膜溃疡。血白细胞、C_3降低,抗核抗体(ANA)阳性,促甲状腺激素增高,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阳性。皮损组织病理可见真皮血管周围  相似文献   

18.
Bier白斑2例     
报告2例Bier白斑.例1.男,22岁.9年前颈部出现散在红斑,5年前双手背、前臂出现散在淡白斑,抬高患肢数分钟后白斑可消退,均无自觉症状.颈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杳结果为真皮毛细血管扩张.例2.女,32岁.约3年前双上肢出现淡白斑.抬高上肢数分钟后白斑可明显消退,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真皮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9.
报告1例并发Corynebacterium jeikeium(JK)棒状杆菌感染的皮肤利什曼病病例。患者男,49岁。双前臂红色丘疹、结节、渗液、溃疡、结痂伴疼痛7个月余。患者发病前于阿富汗工作,有白蛉叮咬史。体格检查:系统查体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双前臂肿胀明显,可见散在分布、蚕豆至乒乓球大、红色至暗紫红色斑块、结节,质中,活动可,略浸润,表面可见黄色渗液、结痂,部分皮疹中央可见浅溃疡,溃疡基底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触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皮损组织细菌培养可见JK棒状杆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缺损并有溃疡、不规则增生,真皮内可见弥漫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浸润,组织细胞胞质内及周围可见很多圆形或卵圆形嗜碱性小体。诊断:皮肤利什曼病;皮肤JK棒状杆菌感染。治疗予头孢呋辛及葡萄糖酸锑钠治疗,皮损痊愈。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特殊的扁平苔藓亚型,其皮损明显地分布于日晒部位,过去曾以不同的诊断进行报告包括亚热带扁平苔藓、热带扁平苔藓、环状萎缩性扁平苔藓、夏季光化性苔藓样发疹、苔藓样色素性皮炎和光化性扁平苔藓等。作者报告一例发生于温带国家的患者,并统一病名为“夏季光化性苔藓样发疹”(简称 SALE)。患者为68岁黑人妇女。一年前夏末于面、颈、前臂发生瘙痒性皮疹。整个冬季明显改善,次年夏季又复发。皮疹限于曝光区。检查见前臂伸侧面、手背部、前额和颈背部具色素沉着的紫红色斑块灶;上唇红缘有线状排列的扁平多角形紫色丘疹。针尖大小苔藓样丘疹散在于二侧前臂伸侧和手背的斑块性损害周围。皮损活检 HE 染色,可见锯齿状棘层增厚或表皮变薄。颗粒层厚度正常。真皮上层有紧密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基底细胞空泡形成,表皮下层散在角化不良细胞(Civatte 小体),在某些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