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大力推进医院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促进现代化医院建设,要坚持科技兴院,做好人才创新、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要注重以德治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医德医风建设、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并指出军队医院要强化姓军为兵意识,更好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 ,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创新 ,深化教育改革 ,优化教育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 ,学校尤其是高校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摇篮 ,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奋…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实行文职人员制度。是中央军委在新时期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在实施文职人员制度中,部分现役干部护士岗位改由文职人员担任,文职护士将成为护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军队医院编制体制的调整,我院非现役文职人员已陆续走上护士长岗位。医院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把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纳入“科技兴院”人才建设系统工程,积极探索有效的岗位培训方法,引导他们不断向“军人”看齐,确保了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技术供给的重要力量,应充分认识到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研究以四川高校科技创新现状为研究对象,从科研项目与经费、科研创新成果、科研创新平台、科研创新队伍以及服务经济社会的角度,对我省高校科技创新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省高校科技协同创新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校认真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按照“以质量取胜、特色取胜”的办学思路,注重质量建设,走内涵发展道路,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面对新世纪军队建设的迫切需要和国内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实施学校“十五”建设规划中确立的“建设国内一流医科大学”的战略,必须深入分析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现状,科学预测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面向国家和军队建设需求,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构建高水平的学科平台,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打牢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蓝。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龙头”,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更是责任重大。《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活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任务和功能,这是对高等教育功能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科技强军、军队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人才。作为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军队院校,必须要拥有一支稳定的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教员队伍。作者提出以胡锦涛总书记“人才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从狠抓“陶冶师德、锤炼师能、讲究师表、遵守师纪”为基础的“四师”工程建设着手,培养军队院校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8.
兵者,国之大事;人才者,兵之大事。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军队院校担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建设的发展不断向军队院校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军委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提出了要用“四个舍得”的精神办好院校,充分表明了院校教育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国家财力的限制,国防经费的压缩,国家和军队还不能拿出足够的经费用于  相似文献   

9.
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 ,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当今时代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 ,说到底 ,是人才的竞争 ,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被摆到了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 ,必须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 ,高水平人才的标准不仅取决于掌握知识的数量 ,更取决于知识的质量 ,即创新能力如何。因此 ,高等教育必须转变思…  相似文献   

10.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工作。我校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历来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 ,我校遵循“以质量取胜 ,以特色取胜”的办学方针 ,按照“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线 ,以加强学位课程建设为基础 ,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狠抓关键工作环节 ,加大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力度 ,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较为规范的、成熟的研究生培养、管理经验和制度 ,为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合格人才。特别是在 1999~ 2 0 0 …  相似文献   

11.
培养人才的创造素质是时代的召唤,但如果人才的创造性培养不付诸于行动,则创造性教育只是一纸空谈。而在创造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手段和形式尤其重要,主要是通过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运用多元化教育形式诱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2.
试论基础教育中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的现有国情,分析了网络教育、传统教育各自的优势,指出网络教育更适合成人学历及培训教育。并就学校日常教学中如何结合网络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对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有机结合从理论上、硬件配置上以及结合方式上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3.
略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简要概述,说明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在课程体系上实现医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渗透,注重教师的人格力量作用,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专业课教师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其目的是为了在新时期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随着卫生服务行业的改革、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教育的宏观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新世纪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卫生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医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卫生工作者特别是能力全面的农村医学人才,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我校进行了如下探索。1以教育观念的更新为前提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得以顺利实施的最根本保证,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必须强化市场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改革大潮,拓宽视野,才能…  相似文献   

15.
医学教育具有精英教育的特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规模的扩张对医学教育的质量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只有明确医学教育办学的基本标准,适当控制招生规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在学制上逐渐向国际接轨,逐渐形成以大学为基础的医学教育体制、仓0新培养模式,才能保证高等医学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就护理而言,其本质是关怀,因此,对护生的关怀品质加以培养是护理教育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对护生的关怀品质加以培养是护理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而这种品质,主要是通过人文素养教育的形式实现的.针对如何提高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主要的方法包括:运用角色法,来让学生模仿教师;采用日志法,加深对关怀的理解和感悟;包括对话法,强化关怀意识;再者应用实践法,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还可采取情境法教学,使学生能够换位思考.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强化对在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的热爱,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道德品味的提升,引导其重视生命,热爱生命,并暇务与生命.  相似文献   

17.
人文教育要高于知识教育,提高民族的包括语文素质在内的人文素质,是职教语文教育的神圣使命,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人文教育要从民族的现实生活出发,对职教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面临的或存在的人性、人格、道德等问题。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不从人文性的视角入手,只是单纯地从语言入手,无异于舍本逐末。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体质,为国家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20.
全科医学中的老年人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科医学中的老年人健康教育保健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对老年人从心理健康,营养饮食,应付压力能力,锻炼,安全及用药等几方面进行健康指导。使老年人掌握预防,保健的知识和方法,是老年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