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医学家、养生学家万全提出《养生四要》之秘诀,其第一要即是寡欲清心。他指出"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寡之者,节之也。寡欲者,所以养性命也。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哀。"他还特别强调:寡欲只在慎独。 老年人和年轻人不同,机体功能普遍处于退化状态,寡欲清心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老年人应该以享受清静、平淡和与世无争的生活为乐。  相似文献   

2.
孟子曰:“养生真善于寡欲。”寡之者,节之也……寡欲者,所以养性命也……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乐不  相似文献   

3.
宋协和 《长寿》2007,(9):16-17
老子特别珍惜生命。他说“天地之间人为贵”,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他的哲学著作中不断提醒人们要注意养生。诸如:“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少思寡欲”不难理解,“见素抱朴”就是要人们外表单纯,内心质朴。这是我国古代读书人修身、养生的起码标准。  相似文献   

4.
周贻谋 《长寿》2004,(6):42-43
在袁开昌《养生三要》的“卫生精义”中,第13篇为“无价之药”。全文不过50多个字,内容却很丰富。本篇引用明代吕坤的话说:“愚爱谈医,久则厌之。客言及者,告之日:以寡欲为四物,以食淡为二陈,以清心省事为四君子。无价之药,不名之医,取诸身而已。”  相似文献   

5.
宋协和 《长寿》2007,(6):20-21
“养心莫善于寡欲”.这是孟子的一句名言.也是他对自己“仁者无敌”之说的发挥。他劝告世人.不要贪得无厌;要违法乱纪,平安地过日子.为人在世养心即美德。  相似文献   

6.
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病。夫寡欲者,谓坚忍其性也;慎动者,谓保定其气也;法时者,谓和于阴阳也;却病者,谓慎于医药也。坚忍其性则不坏其根矣;保定其气则不疲其枝矣;和于阴阳则不犯其邪矣;慎于用药则不遇其毒矣。养生之要,何以加于此哉!  相似文献   

7.
老马 《现代养生》2003,(3):29-29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  相似文献   

8.
静以养心     
很多人都知道,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但凡健康长寿者,大多都有爱好运动的习惯。其实,除了身体健康外,心理的健康也十分重要,大家在养身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养心。何为养心?《黄帝内经》中曾多次提到"恬淡虚无"即生活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孟子也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由此可见,养心就是要做到,清心寡欲、乐观豁达。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病。夫寡欲者,谓坚忍其性也;慎动者,谓保定其气也;法时者,谓和于阴阳也;却病  相似文献   

10.
韩振奎 《长寿》2003,(10):30-30
我国自古就特别推崇养生之法,这在名人的著述之中颇多记载,特别是数字养生诀更利于人们记忆效仿: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守时,四曰却疾。”五“知”。宋代周守忠…  相似文献   

11.
孔子认为:人生哲学,不在于荣华富贵,光宗耀祖,而在于实践“仁”的道德,要把自己培养成—个“仁人君子”。他主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要求:“士志于道,而耻衣恶食者,未足与论也。”他认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相似文献   

12.
养生之法有四:日寡欲,日慎动,日法时,日却疾。夫寡欲者,谓坚忍其性也;慎动者,谓保定其气  相似文献   

13.
名人养生“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名人养生“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名人养生“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名人养生“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名人养生“五知”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  相似文献   

14.
梁栋 《家庭医学》2007,(23):48-48
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唐代医家孙思邈曾指出:“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因此,保养好精、气、神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古人云:“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这“三寡”是养“三宝”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赵广兰 《家庭医学》2007,(21):48-48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代杰出的哲学家,他对人的精神、情操、养性、养心颇有研究,他主张“少私、寡欲、清静、超然”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6.
养心三方剂     
孟子在《尽心下》里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意思是说减少不健康的欲望,以达到涵养心灵的作用.我认为下列三法可有助于养心.  相似文献   

17.
曾闻 《药物与人》2012,(11):57-57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  相似文献   

18.
西汉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窃以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祛病”。其实“读书祛病”说古已有之。明朝郑成功为弘扬此说,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养生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国外医学界对十六世纪以来400多位伟人做过研究,发现其中寿命最长的均为善读书者,平均年龄79岁,他们都是以高雅传世的书籍祛病养生益寿。《汉书》载:汉文帝少时笨脑,通过“读颂奇文”,弱智症不药而愈。梁武帝“三日不诵玄晖(谢眺)诗,即觉口臭”。南宋陆游亨年85岁,其长寿秘诀有一条就是嗜书如命,以读书舒心养生。他还把读书疗法授予百姓,写有一诗:…  相似文献   

19.
名联养生经     
杨吉生 《家庭保健》2012,(16):54-54
明代民族英雄郑成功为自己题写一副自勉联: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此联阐述了寡欲养性、为善施德、读书静心、读书求乐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20.
服饰的语言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