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淋巴管瘤CT淋巴管造影(CTL)及常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诊断为骨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9例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及造影后CT平扫,16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其CTL和常规CT表现。结果 骨淋巴管瘤CT表现为骨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影,多位于脊柱(n=71)及骨盆(n=73)。79例中,囊状病变37例,筛网状病变18例,24例二者均存在;28例患者所有骨病变均可见硬化边,47例患者部分骨病变可见硬化边,4例患者所有骨病变均未见硬化边。骨内病变增强CT扫描均未见强化。CTL检查中,24例病变内可见碘化油沉积。结论 骨淋巴管瘤CTL及常规CT表现较具特征性,且常伴淋巴系统其他异常改变,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后CT淋巴管成像(CTL)及平扫CT诊断乳糜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乳糜痰患者CTL及胸部平扫CT资料,观察淋巴管异常及胸部其他异常表现。结果 17例CTL均见碘化油异常沉积,分布于颈根部、纵隔区、胸腔和胸壁,以颈静脉角区最为常见,部分可见肺部碘化油反流及多处淋巴管扩张;胸部平扫CT显示肺、胸膜、纵隔及心包等多处异常,以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最为常见。结论 CTL对诊断乳糜痰有一定价值;胸部平扫CT可显示乳糜痰患者肺及胸部其他结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利用双能CT(DECT)测量容积CT值评估骨密度(BMD)的可行性。方法 对11名志愿者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腰椎(L1~L4)及股骨(股骨颈)BMD值;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DECT检查,获得钙值图,测量容积CT值,分析容积CT值与BMD值的相关性。结果 腰椎容积CT值与BMD值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01;相关函数为Y=0.004X-0.879,其中Y为BMD值,X为容积CT值);股骨容积CT值与DXA所测BMD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DECT所测腰椎容积CT值与DXA所测BMD值密切相关,可定量反映腰椎BMD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6-bit CT图像在读取金属植入物CT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模体中间分别插入一圆柱形铝棒、钛合金棒和不锈钢棒,对模体进行CT扫描,对图像重建获得12-bit和16-bit CT图像。分析并比较3种金属棒的12-bit和16-bit图像及其CT值。结果 对于同种金属棒,12-bit图像和16-bit图像显示效果基本相同。铝棒周围未显示出伪影;钛合金棒周围有较明显的放射状伪影;不锈钢棒周围有严重伪影。3种金属棒内部的显示无明显差异。12-bit和16-bit图像中,铝棒的最大CT值分别为2 159 HU和2 150 HU,平均CT值分别为2 026 HU、2 021 HU;钛合金棒的最大CT值分别为3 071 HU和6 950 HU,平均CT值分别为3 071 HU、5 957 HU;不锈钢棒的最大CT值分别为3 071 HU和12 060 HU,平均CT值分别为3 071 HU、9 397 HU。结论 16-bit的CT图像能够显示体内金属植入物的CT值分布,分辨出铝、钛合金或不锈钢的金属植入物。  相似文献   

5.
高清CT冠状动脉支架成像:与64排螺旋CT 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比64排螺旋CT(64-MSCT)和高清CT(HDCT)所获得的支架图像质量及支架腔内横截面积。方法 对7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10个支架)的患者行HDCT和64-MSCT冠脉支架成像,采用评分法对比两种方法所获支架图像质量,并测量同一支架腔内5个标志点处的横截面积,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MSCT获得的支架图像质量总评分低于H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P<0.05);64-MSCT图像的支架腔内横截面积均值 小于HDCT图像的支架腔内横截面积均值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P<0.05),偏差百分率为(29.65±13.95)%。结论 HDCT可更清楚地显示支架内部结构,明显降低支架段伪影的影响,是支架植入术后有效的随诊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胸部低剂量CT(LDCT)结合定量CT(QCT)测量下段胸椎骨密度(BMD)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方法 前瞻性收集接受胸部LDCT肺癌筛查联合QCT BMD检查的体检者,分别测量T9~L2各相邻2个椎体BMD的均值(BMDT9/T10~BMDL1/L2),分析BMDT9/T10~BMDT12/L1与BMDL1/L2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差异。以BMDL1/L2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BMDT9/T10~BMDT12/L1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分析其与BMDL1/L2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共纳入630例,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8.25%(178/630)。胸腰椎BMDT9/T10~BMDT12/L1与BMDL1/L2均呈正相关(r=0.927~0.984,P均<0.001),且自上而下相关系数逐渐增高,而BMDT9/T10~BMDT12/L1与BMDL1/L2的差异逐渐减低(P均<0.001)。胸腰椎BMDT9/T10~BMDT12/L1诊断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AUC)自上而下逐渐增大,除BMDT9/T10与BMDT10/T11外(Z=1.78,P=0.08),其余各BMD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尤以BMDT12/L1诊断骨质疏松效能最高(AUC=0.990);BMDT9/T10~BMDT12/L1与BMDL1/L2诊断骨质疏松的一致性中等至良好(Kappa为0.646~0.820,P均<0.001)。结论 胸部LDCT结合QCT测量下段胸椎BMD诊断骨质疏松效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CT分析肠梗阻腹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T发现腹腔积液对于诊断不同阶段肠梗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4例肠梗阻患者的CT资料,按肠壁缺血程度对129例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进行分组:A组(MIO,无肠缺血),B组(SIO早期,有肠缺血),C组(SIO晚期,有肠坏死或穿孔),统计各组腹腔积液检出率、位置、量及CT值差异。结果 A、B、C组 CT腹腔积液检出率分别为51.16%(22/43)、87.10%(27/31)和85.45%(47/55),总体差异、A组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周及肠间隙腹腔积液检出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周腹腔积液检出率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肠间隙腹腔积液检出率A组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处腹腔积液检出率及脾周、结肠旁沟、盆腔腹腔积液检出率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积液量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积液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积液是肠梗阻常见征象。CT是否检出腹腔积液及积液量不是评估肠梗阻肠壁血运状况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腹股沟管脂肪瘤(ICLS)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ICLS患者的CT影像资料,通过MPR图像观察其影像特征。结果 ICLS主要CT表现为腹股沟管内的脂肪密度影,不与腹腔内脂肪相通。104例ICLS患者中,男性(90/104,86.54%)多于女性(14/104,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38,P<0.001)。除8例为双侧ICLS外,ICLS左侧病灶(66例)多于右侧(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00,P<0.001)。ICLS最大横截面积为(3.89±2.12)cm2,男、女性别间ICLS最大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8,P=0.302)。结论 ICLS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病灶多位于左侧,其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PR图像有助于ICLS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胃镜确诊的4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组)和51例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对照组)的上腹部平扫及增强CT,比较组间十二指肠球部肠壁厚度、肠壁强化程度[动脉期及门静脉期CT值与平扫CT值的差值(ΔCT动脉期和ΔCT门静脉期)]、强化方式、黏膜面CT表现及周围脂肪间隙改变,绘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诊断溃疡的ROC曲线,计算其AUC,评价其诊断效能;计算溃疡组CT漏诊率。结果 溃疡组十二指肠球部肠壁厚度[(7.52±2.30)mm]大于对照组[(2.89±0.75)mm,t=12.76,P<0.01],2组肠壁ΔCT动脉期及ΔCT脉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7、0.80,P均>0.05)。溃疡组十二指肠球部肠壁分层样强化、黏膜面不规则及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56.12、65.94、45.71,P均<0.01)。根据十二指肠球部肠壁厚度、强化方式、粘膜面CT表现及周围脂肪间隙改变诊断溃疡的AUC分别为0.99、0.90、0.93及0.84。溃疡组CT漏诊36例,漏诊率81.82%(36/44)。结论 肠壁增厚、分层样强化、黏膜面不规则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典型CT表现,准确识别有利于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寄生胎(FIF)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IF患儿,观察其CT特征表现。结果 12例FIF均为单胎寄生,其中10例为内生性FIF,2例为外生性;7例病灶位于腹膜后,此外颞部、纵隔、腹腔、骶尾部及阴囊各1例;病灶最大直径3.3~14.0 cm,平均约(7.92±2.97)cm;9例病灶形态规则,3例形态不规则。12例病灶内均可见钙化或骨化;10例病灶内发现椎骨或四肢长骨;11例可见脂肪;病灶包膜完整且较厚,厚度0.1~3.1 mm,平均(1.42±0.78) mm。增强扫描中11例病灶未见强化,6例包膜可见强化;11例未见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FIF较常见于腹膜后,病灶内见椎骨或四肢长骨、包膜完整、较厚并可见强化为其主要CT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光谱CT电子云密度图(EDM)结合CT表现鉴别急慢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OVF)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48例同时存在急、慢性OVF患者的胸椎和/或腰椎光谱CT资料,共纳入110个骨折椎体,包括53个急性骨折(急性组)和57个慢性骨折椎体(慢性组)。比较组间骨折椎体光谱CT定量参数,包括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PI,即常规CT图像)和40、70、100 keV虚拟单能量图像(VMI)中的CT值、 有效原子序数(Z-eff)及电子云密度(ED),以 及常规CT表现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鉴别急、慢性OVF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单一独立危险因素及联合模型鉴别诊断急、慢性OVF的效能。结果 组间光谱CT定量参数,以及终板中断征、骨皮质皱褶、椎体密度增高、椎体内气体影和椎体压缩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PIOR=0.855,P=0.005)、ED(OR=16.432,P=0.005)、骨皮质皱褶(OR=0.038,P=0.034)及椎体密度增高(OR=0.025,P=0.013)均为急性OVF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之单独鉴别急、慢性OVF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0.889、0.879及0.866,均低于联合模型的0.977(Z=3.47、3.73、2.95、2.71,P均<0.05)。结论 光谱CT EDM结合CT表现能有效鉴别诊断急、慢性OVF。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腮腺结核的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腮腺结核,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①13例累及腮腺淋巴结,2例同时累及腮腺淋巴结和实质,共检出35个淋巴结结核,另1例为弥漫性累及腮腺实质。②13例为单侧,3例为双侧。③9例淋巴结型累及浅叶,7例同时累及浅叶和深叶。④13例病灶密度均匀,3例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13例淋巴结型中,均匀强化2例、环形强化11例,1例整个腮腺实质弥漫性强化,2例大部分腮腺实质弥漫性强化并合并淋巴结环形强化。⑤12例腮腺周围皮肤增厚,其中3例病灶与皮肤穿通形成窦道。13例只有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肺结核患者表现为双侧颈动脉鞘周围淋巴结肿大。结论 腮腺结核的CT表现多样、无明显特征性,正确认识腮腺结核CT表现有助于腮腺结核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能谱CT单能图像改善胰腺血管网显示的能力。方法 将47例非胰腺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能谱CT组(27例)和VCT扫描组(20例)。由1名观察者测量11组能谱CT单能图像(40~140 keV,间隔10 keV)及1组VCT混合能量图像的噪声、CNR、信号强度比(SIR)、SNR值,并行VR、MIP重建;2名观察者独立盲法观察,以5分法评价显示胰腺血管网的能力。结果 能谱CT 50~70 keV图像胰腺血管网评分明显高于40 keV、80~140 keV(P均<0.05);2名观察者对各组单能图像评分的一致性为一般或良(0.403~0.843)。70 keV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40~60 keV组(P<0.05)。能谱CT 70 keV图像胰腺血管网评分明显优于120 kVp图像(P<0.05);在噪声、扫描剂量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与120 kVp图像比较,CT 70keV胃十二指肠动脉CT值、CNR、SIR、SNR分别提高了29.06%、58.07%、22.22%、31.28%。结论 与混合能量CT相比,能谱CT单能图像能更好地显示胰腺血管网。  相似文献   

14.
1 CT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简称CT)是电子计算机与X线检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969年由英国工程师Hounsfield首先设计成功;1972年由他与英国著名放射学家(Ambrose)首先应用于脑部,获得人类第一幅脑肿瘤影像;1973年他们以论文形式在《英国放射学杂志》上报道,引起人们极大关注。这种无创伤、无痛苦、无危险且诊断价值高、图象质量好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宝石探测器CT与常规探测器CT显示正常胰管能力的差异。方法 对30例恶性肿瘤患者行宝石探测器CT腹部增强扫描,患者既往均曾接受常规探测器CT扫描。宝石探测器CT应用HD模式薄层扫描及重建,FOV采用36 cm及18 cm两种模式。常规探测器CT采用常规模式扫描并薄层重建,FOV 36 cm。比较两种扫描图像对胰管的显示范围、清晰程度,计算并比较胰管的SNR及胰管与邻近胰腺的CNR、信号强度比(SIR)。记录并比较两次扫描的扫描剂量。结果 常规探测器CT及宝石探测器CT两种模式图像对胰管的显示范围(P=0.178)及清晰程度(P=0.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管与胰腺组织的SIR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337)。宝石探测器CT两种重建图像SNR及CNR均低于常规探测器CT图像(P=0.002、0.005)。应用宝石探测器CT HD扫描模式的扫描剂量明显低于常规探测器CT扫描(P<0.001)。结论 宝石探测器CT可以在保证胰管的显示率及清晰程度前提下明显减低扫描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脾脏淋巴瘤的CT特征,为临床分期、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脾脏淋巴瘤患者CT图像。结果 16例脾脏淋巴瘤中,均匀弥漫和粟粒结节型2例,表现为弥漫性脾肿大,密度正常或略低,呈较均匀强化;多发肿块型6例,表现为脾脏内多发结节状及类圆形低密度灶,密度均匀,呈轻度均匀强化;巨块型8例,表现为脾脏内单发巨大低密度肿块,呈不均匀强化。16例中,10例伴有脾外淋巴瘤表现。结论 CT检查对脾脏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着重研究复发性喉癌的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经活检/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6例复发性喉癌CT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56例复发性喉癌以术后多种喉部和颈部组织结构受侵为主要CT表现特征。喉旁不规则强化肿块23例,占40%;颈淋巴结肿大16例,占28.6%;喉软骨破坏3例,占5.3%;颈动脉鞘受累5例,占8.9%;颈椎骨质破坏2例,占3.6%;气管造漏口癌5例,占8.9%。结论:喉癌术后的定期CT复查,可及时发现复发性喉癌,能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CT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肝包虫病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和/或血清学证实的肝包虫病患儿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27例肝包虫病中,肝囊型包虫病26例,肝泡型包虫病1例;单纯肝包虫病10例,合并其他器官包虫病17例;肝内单发包虫18例,多发包虫9例。共发现囊型病灶47个,其中单囊型囊肿占51.06%(24/47),内囊塌陷型囊肿占42.55%(20/47),钙化型囊肿占4.26%(2/47),多子囊型囊肿占2.13%(1/47),未见实变型囊肿;泡型病灶1个。74.47%(35/47)的囊肿直径>5 cm。结论 CT可定性诊断儿童肝包虫病,是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穿孔性阑尾炎CT征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阑尾穿孔具有诊断价值的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2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CT图像。观察12项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采用χ2检验筛选可用于鉴别诊断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征象,评价这些征象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阑尾穿孔最具诊断价值的CT征象。结果 205例中,40例(40/205,19.51%)阑尾穿孔与165例(165/205,80.49%)阑尾未穿孔患者间,脓肿、阑尾壁强化缺损、蜂窝织炎、阑尾腔外积气、阑尾腔外粪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征象鉴别诊断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依次分别为:脓肿80.00%(32/40)、97.58%(161/165)、94.15%(193/205),阑尾壁强化缺损50.00%(20/40)、98.79%(163/165)、89.27%(183/205),蜂窝织炎37.50%(15/40)、95.76%(158/165)、84.39%(173/205),阑尾腔外积气27.50%(11/40)、99.39%(164/165)、85.37%(175/205),阑尾腔外粪石5.00%(2/40)、100.00%(165/165)、81.46%(167/2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肿、阑尾壁强化缺损与阑尾穿孔相关(Wald=33.21、16.19,P均<0.001)。结论 脓肿、阑尾壁强化缺损是阑尾穿孔最有诊断价值的CT征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单源能谱CT诊断痛风的价值。方法 对73例疑似痛风患者进行关节单源能谱CT扫描,观察尿酸盐结晶数量、大小及部位。以美国风湿病协会痛风诊断标准为金标准,计算单源能谱CT扫描诊断痛风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确诊痛风61例,单源能谱CT检查诊断痛风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3.44%(57/61)、83.33%(10/12)和91.78%(67/73);共扫描129个关节,其中阳性96个,以第一跖趾关节受累最为常见(34/96,35.42%);共检出尿酸盐结晶沉积403处。结论 单源能谱CT诊断痛风准确率较高,为诊断痛风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