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病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抗精神病药物与精神分裂症病人糖代谢异常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本文对其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1月该院90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进行该次研究,选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比组45例,研究组45例,对比组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进行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分析两...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奎硫平、利培酮、奥氮平四种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将入组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奎硫平组、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各30例,在入组前和治疗后2、4、6、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同时观察血清泌乳素、体重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四组患者的PANSS分均有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86、10.68、11.22、8.77,P均<0.05),但四组间比较PANSS评分,除治疗2周后奎硫平优于其他组(F=3.07,P<0.05),治疗4、6、8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0.70、1.05、0.78,P均>0.05)。利培酮及奥氮平治疗组比阿立哌唑和奎硫平治疗组血清泌乳素增高显著(F=4.04,P<0.05),同时引起性功能障碍和女性月经紊乱、闭经;奥氮平体重增加更多(F=2.94,P<0.05)。结论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各异。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对抗精神病药物管理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对抗精神病药物的管理状况,分析药物管理对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26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问卷包括四个方面,共20个条目。结果回收有效间卷231份(87.2%)。患者家属的受教育年限对疾病、疾病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基本知识的了解影响了患者家属对药物及患者服药的管理。结论加强患者家属健康宣教、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对精神疾病的维持治疗、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对3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氯氮平使用率占首位,显著高于其它药物(89.7%),并且其首选率也高于其它药(82.1%)。氯氮平联合用药率显著高于单用率,大部分低剂量联合应用。合并用药中两药合用率高(66.67%)。其中氯氮平和舒必利合并用药率显著高于其它组(46.15%)。抗胆硷药使用率也较低。结论:对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其住院治疗中,医生对氯氮平选择率显著高于其它药物。  相似文献   

6.
徐继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89-1590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AP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精神分裂症确证患者62例,比较氯氮平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TG、TC、HDL-C、LDL-C水平升高,但仅TG、T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S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但也可导致患者血脂水平升高;在治疗过程中,应监测患者血脂水平,防止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对入组的52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于人组的次日进行清晨空腹血糖测定,以后1次·mo^-1,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为9.81%。无论是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还是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均可以引起血糖代谢异常,尤以服用氯氮平治疗最为显著。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导致糖代谢异常,在临床治疗中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各周的心电图变化进行监测,并进行统计分。结果入组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服用氯丙嗪、氯氮平、氟哌啶醇、奋乃静治疗的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较高,以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ST段下移为多见,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和QT间期延长;传导阻滞较少见,少部分患者出现QTc间期延长。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有一定影响,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应定期监测心电图的变化,为及时有效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APD)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采用磁分离放射免疫法测定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妁PRL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血清妁PR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区别(P〈0.01)。女性升高更为明显,是男性的2倍。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抗精神药物治疗阴性症状效果不佳时联合氟西汀治疗,观察12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8w、12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联合治疗2w末较入组时有显著下降(t=2.87,P〈0.05),4w末起有极显著下降(t=3.62,P〈0.01)。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联合治疗2w起较入组时有极显著下降(t=3.64,P〈0.01)。副反应量表评分联合治疗4w末较入组时有显著下降(t=2.84,P〈0.05),8w起有极显著下降(t=3.57,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显著,且不加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六安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其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法检测34例健康成人和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8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6、IL-13、IL-4、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a、IL-1RA]的浓度。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IL-6、IL-10和TNF-α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IL-1a、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治疗前低(P0.05)。结论 IL-6和TNF-α与精神分裂症的病情相关,IL-10在精神分裂症早期抗炎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盘著  刘辉  林春元 《大医生》2023,(1):70-73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性症状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阴性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整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重增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对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患者服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入院时、3个月和1a后测量体重及Quetelet指数的变化。结果:抗精神病药可导致患者体重明显增加、Quetelet指数升高(P<0.05或P<0.01);氯氮平、舒必利等低效价药比氟哌定醇等高效价药更易增加体重。结论:体重增加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期间做好心理及饮食护理,注意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后体重的变化,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04例单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满8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于治疗后第4周、第8周测量体重。结果: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第4周53.8%的患者出现体重增加,治疗第8周61.5%的患者出现体重增加,第8周体重增加值显著高于第4周体重增加值(P<0.01)。女性患者体重增加值明显大于男性(P<0.05)。多次住院者病程与体重增加呈负相关(r=-0.446,P=0.01)。结论:大多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存在肥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首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下,空腹血糖的水平。方法同时收集首次入院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00例,同时测定血液中空腹血糖含量,比较两者含量的差异。结果 300例首次入院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27例升高,占9.00%;300例健康体检者中有7例升高,占2.33%。对两组的血糖升高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首次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下,空腹血糖升高的概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17.
何建华  郝瑛 《中国康复》2003,18(6):392-392
目的:探索民政优抚医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特点。方法: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调查63例60~80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种类及数量,并与常规成人用量做比较。结果: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低。合并治疗躯体病用药种类多。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剂量相对较小,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氯氮平等经济型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18.
黄肖峰  吴琦珀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683-1683,168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使用第5代循环酶法检测28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总胆汁酸水平增加,超过正常值上限的比例为15.2%。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洪 《临床医学》2002,22(2):18-19
本文就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药效、副反应及应用体会作对照观察,旨在总结经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戌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口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规剂量治疗,研究组联合口服丙戌酸镁缓释片治疗,观察4周。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1周末起,对照组治疗2周末起,简明精神病量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各时点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P<0.05或0.01);研究组治疗2周、4周末副反应量表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戌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