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压升高时经颅多普勒(TCD)参数与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硬膜外球囊注水法制作急性局灶性颅内高压动物模型,持续监测ICP、CPP及TCD各参数。结果ICP、CPP与TCD参数有密切的相关关系。ICP与Vs、Vd、Vm均呈负直线回归关系,ICP与R I呈正直线回归关系,而与PI呈正指数回归关系。CPP与Vs、Vd、Vm均呈正直线回归关系,CPP与R I呈负直线回归关系,而与PI呈负指数回归关系。结论根据TCD参数能够半定量地判断颅内压和脑灌注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脓毒症患者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和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 O2)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脓毒症患者2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测CVP,留取中心静脉血测Scv O2,测无创动脉血压,计算MAP=舒张压+1/3(收缩压-舒张压),同步采用Masimo Radical 7脉搏血氧仪测量PVI及脉搏氧灌注指数(PI)。结果:PVI与CVP、PVI与Scv O2均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622,P<0.01和r=-0.784,P<0.01),PVI与MAP呈轻度负相关(r=-0.299,P<0.05)。结论:PVI在老年脓毒症患者的容量复苏评价中与CVP、Scv O2及MAP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参数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及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的关系。方法:应用TCD检测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连续7?d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以及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同时记录ICP、CP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结果:ICP与Vs、Vd、Vm均呈负直线回归关系,ICP与RI呈正直线回归关系,而与PI呈正指数回归关系。CPP与Vs、Vd、Vm均呈正直线回归关系,CPP与RI呈负直线回归关系,而与PI呈负指数回归关系。其中PI的相关系数最大 (rICP=0.809,rCPP=-0.828,P<0.001)。在20?mmHg≤ICP≤50?mmHg、40?mmHg≤CPP≤70?mmHg范围内,PI与ICP、CPP也呈直线相关,且相关性更好(rICP=0.864,rCPP=-0.887,P<0.001)。结论:TCD参数能够定性或半定量地判断ICP和CPP的变化,应用TCD是无创监测ICP和CPP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99mTc腈类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心肌灌注显像时肝脏高放射性对下壁心肌图像的影响,并探讨其校正方法。方法:应用特制的心脏和肝脏模型。浓度研究选用心/肝放射性计数皆比为0.6,0.7,0.8,0.9和无肝脏5个点。距离研究选用心-肝距离为1,2,3,4,5,6 cm和无肝脏7个点(心/肝放射性计数比皆为0.5)。用常规对比增强型Ramp滤波函数(Ramp-C)和定量分析用Ramp滤波函数(Ramp-Q)重建图像。以Ramp-C重建的无肝脏影响的心脏下壁/前壁放射性计数比为正常,用直线相关分析不同浓度和不同距离时下壁/前壁比减低程度。结果:下壁/前壁比减低程度与心/肝比呈直线负相关(r=-0.987,P<0.01),当心/肝比为0.9时,下壁/前壁比减低程度<10%。下壁/前壁比减低程度与心-肝距离呈直线负相关(r=-0.970, P<0.01)。Ramp-Q重建较Ramp-C重建下壁/前壁比增加2.2%?10.0%,且心/肝比越低,心-肝距离越近,增加越明显。结论:肝脏高放射性可引起重建图像下壁心肌伪影性放射性计数减低(肝-心伪影),肝脏放射性浓度越高,后者减低越严重。心脏与肝脏的距离越近,伪影越明显。Ramp-Q重建可部分校正Ramp-C重建时下壁计数减低,且计数减低程度越大,校正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李林佶  谢颖  冯麟  李顺洪  魏新川 《重庆医学》2018,(14):1874-1877
目的 以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心室流出道血流的速度时间积分(VTI)为标准,评估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预测肠道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诱导插管后容量反应性的能力.方法 选择全麻下拟行择期肠道手术的患者25例,在全麻诱导后,手术开始前输注7 mL/kg胶体液,若输液后VTI增加的百分比(△VTI%)≥10%,则用50 mL空针推注胶体液200 mL,直至△VTI%<10%;分别记录每次输液前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灌注指数(PI)、VTI、P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的患者PVI基础值明显高于对容量治疗无反应的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补液前PVI的基础值与△VTI%呈明显线性相关(P<0.05);PVI的最佳诊断阈值为13.51,其监测容量反应性的灵敏度为69.25%,特异度为70.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75(95%CI:0.63~0.88,P<0.01).结论 PVI能够预测肠道手术患者的容量反应性,PVI值大于13.51提示患者可能处于低血容量状态,需要进行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PPD试验呈相同反应强度者在0~14岁人群的分布规律.方法 应用Excel工作表计算PPD试验呈同一反应强度者在各年龄组中所占百分比ym(m表示反应强度);应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求出ym与年龄x的直线回归方程;求R、R2和调整R2,并行F检验,判断拟合优度;对回归系数行T检验.结果 对1979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汇编(简称汇编)中的表3和表4的分析结果:ym与x呈直线相关关系(但在表三中y2和表4中y1与x呈零相关关系).对1990汇编中表4-1、表4-2的分析结果:ym与x呈直线相关关系(但在表4-1中y6~9与x呈零相关关系).结论 未种卡介苗人群ym与x呈直线相关关系;当m=1时ym与x呈零相关关系,y1等于常数.接种卡介苗人群当m≥10时ym与x呈直线相关关系;当m<10时ym与x呈零相关关系.部分接种卡介苗人群,卡介苗从以下方面对ym与x的关系产生影响:卡介苗接种率越高影响越大;m<10时影响ym与x的直线相关关系;在卡介苗接种4、5年后影响逐渐减弱;m≥10时不影响ym与x的直线相关关系,但使回归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俯卧位应用不同呼气末正压条件下对每搏量变异度、脉搏压变异度及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容量状态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下俯卧位行颈椎或腰椎手术患者60例,全麻后连续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脉搏压变异度(PPV)、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俯卧位体位下分别加以0、5、10、15 mm Hg的呼气末正压(PEEP),记录每个PEEP时点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后以7 ml/kg进行补液试验后,再分别加以0、5、10、15 mm Hg的PEEP值后记录输液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然后以输液前后每搏量变异指数的差值(ΔSVI)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有反应组(ΔSVI≥15%)和无反应组(ΔSVI<15%)组,分别绘制SVV、PPV和PVI判断扩容效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确定俯卧位时在不同PEEP条件下对SVV、PPV和PVI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诊断阈值及其相关性。结果与平卧位相比较,俯卧位条件下SVV、PPV、PVI均增大(P<0.05),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心率、每搏量、每搏量指数、心输出量、心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时,在PEEP=0、5、10、15 mm Hg条件下,SV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4、0.759、0.718、0.521,PP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792、0.705、0.505,PVI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0.765、0.709、0.512。当PEEP=0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0.5、11.5、13.5;当PEEP=5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1.5、13.5、14.5;当PEEP=10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3.5、14.5、16.5。俯卧位时在不同PEEP条件下SVV、PPV、PVI变化分别与PEEP值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4、0.561、0.553,P<0.01)。结论 SVV、PPV和PVI在PEEP≤10 mm Hg时可以准确预测俯卧位时应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三者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相似,诊断阈值随PEEP值增大而增大,诊断的准确性随PEEP值增大而下降;在PEEP=15 mm Hg时,SVV、PPV和PVI不能准确预测俯卧位时应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设计合成一种用于溶酶体成像的荧光探针。方法 使用芦竹碱和4-吡啶甲醛作为反应底物,正三丁基膦作为催化剂合成得到化合物(E)-3-(2-吡啶-4-乙烯基)-1H-吲哚(PVI)。通过核磁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法探究该探针与溶液pH之间的关系;理论计算其pH响应的机理;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成像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记录其溶酶体共定位成像。结果 所制备的溶酶体荧光探针PVI在pH 4.00~7.00时,荧光强度随着pH的减小而逐渐增强。PVI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可以用于PC-3前列腺癌细胞和其溶酶体成像。结论 合成得到一种pH响应的荧光探针PVI,具有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荧光强度高的优点,能用于溶酶体定位和成像,是一种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溶酶体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简称ICP)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56例ICP产妇的新生儿与1622例非ICP产妇新生儿的情况,并比较其围产儿死亡率、早产率、窒息率、患病率及低体重儿率。结果早产率ICP组显高于非ICP组(χ^2=17.63,P<0.01),窒息率两组有差异(χ^24=41,P<0.05);围产儿死亡率、患病率、低体重儿率两组无显差别(P>0.05)。结论ICP是造成围产儿窒息、早产的高危因素,对ICP产妇要加强产前、产时的监护,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与孕鼠肝内胆汁淤积症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的发病机理及其雌激素诱导ICP的最适剂量。方法 选择孕 15天SD大鼠 80只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2 0只 )。高、中、低剂量实验组分别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 5 .0、2 .5、1.2mg/kg·d-1,连续 5d ;对照组不需特殊处理。每组各 10只鼠在用药前、处死前 ,取血检测生化指标 ,并于分娩后取肝脏及胎盘光镜及电镜标本 ,其余每组各 10只 ,孕鼠待其自然分娩后距停用药 7d时取血标本和肝脏光、电镜标本。结果 用药后低、高、中剂量实验组孕鼠血生化指标明显改变 (P <0 .0 1) ,而对照组用药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 ;实验组孕鼠肝脏和胎盘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 ,类人类ICP样病理改变进行性加重 ,但高剂量实验组在产后距停药 1周时生化指标及肝脏的病理改变均未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时。结论 用苯甲酸雌二醇处理孕鼠可诱导孕鼠类人类ICP改变 ,以 2 .5mg/kg·d-1剂量组最接近人类ICP的发病经过和病理改变 ,随雌激素剂呈增加病变越趋严重 ,最终可能出现不可逆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视神经疾病患者腰椎穿刺前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与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3年1-5月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诊断视神经疾病12例(24眼)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诊断视神经疾病的12例入院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住院期间通过腰椎穿刺留取定量脑脊液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并测定ICP,同时采用回弹式眼压计测量腰椎穿刺前后双眼眼压变化,并计算其平均值。所有患者腰椎穿刺术后每2 h测量1次眼压,共12次,并绘制24 h眼压曲线。结果 共有12例(24眼)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7例,女5例,诊断为视神经炎6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5例,未明确诊断1例。患者年龄16~55(38.125±12.438)岁。所有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全身疾病。腰椎穿刺前后ICP与双眼平均IOP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r=0.126,P=0.697)。腰椎穿刺前后双眼IOP的差异(t=8.002,P〈0.001)、ICP的差异(t=7.936,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OP与ICP虽然有一定相关性,但是两者变化之间没有规律,以眼压推测颅压或者反之目前还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持续颅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颅内压的变化,探讨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8例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二组,颅内压监测组(ICP组)入院后即行侧脑室内穿刺置管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对照组入院后不做颅内压监测.根据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常规治疗。结果ICP组在脱水剂应用时间、剂量度并发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早期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时尽早发现病情变化,度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病死率度病残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犬额叶脑内血肿颅内高压的影响.方法 18只犬随机分为正常颅压组(Ⅰ组,颅内压<18 mmHg)、颅压中度增高组(Ⅱ组,颅内压25~40 mmHg)和颅压高度增高组(Ⅲ组,颅内压>40 mmHg)3组(每组各6只),全麻,气管切开插管,应用肌松剂,机械通气,右额叶脑内注入自体血制成颅内高压模型,PEEP从0开始每次增加3 cmH2O,直到18 cmH2O,每个水平持续20 min,在对侧用光纤颅内压探头监测脑内颅内压(ICP)的变化,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并计算出脑灌注压(CPP).结果 随着PEEP的递增,Ⅰ组颅内压上升,脑灌注压下降;Ⅱ、Ⅲ组颅内压略有下降,但Ⅱ组MAP、CPP上升,而Ⅲ组MAP下降,CPP下降;3组CVP都随PEEP增加而升高,但Ⅲ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另两组(P<0.01).结论 应用PEEP通气时由于中心静脉压升高、脑静脉回流受阻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影响ICP和CPP.在正常颅内压状态下,PEEP使颅内压上升,在已有颅内高压存在时,PEEP对颅内压影响不明显,但在重度高颅压情况下,PEEP使CPP明显下降,提示在重度颅内高压需要应用PEEP通气时必须维持MAP,以保证足够的CPP.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4只家兔的动物实验,探讨了全身发热对颅内压的影响。实验分为3组:正常颅压组、高颅压模型组及抑制发热组。结果表明:发热可使颅内压明显升高,高颅爪模型组颅内爪升高的幅度更大。提示临床上对高颅压患者应尽量避免发热,一旦发热,应采取积极的降温措施,高热吋在降温的同时应给于甘露醇等脱水药物以防颅内压上升到蜲账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内高压状态下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lDoppler ,TCD)频谱波形的动态变化规律 ,探索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 ,ICP)与TCD频谱形态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硬膜外球囊注水法制作急性颅内高压动物模型 ,2 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8只 ,硬膜球囊不注水 )、实验组 (12只 ,硬膜外球囊分次注水 ) ,持续监测ICP及TCD。结果 :急性局灶性颅内压升高时 ,TCD频谱出现相应变化 ,并存在“S2 峰状波”及“双尖塔状波”两种典型波形 ,两种波形变化对应相对固定的ICP段。结论 :TCD频谱的变化能较早地反映ICP的变化及颅内高压 (intracranialhypretension ,ICH)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基底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相应时间窗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变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临床收集80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导管法测定患者伤后24 h、3 d、7 d、14 d的ICP值,并且应用经颅多普勒技术(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其相应时间窗的基底静脉血流速度(velocity of basal vein rate,VBVR)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经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显示,VBVR与相应时间窗ICP呈强负相关,即在同一时间窗ICP越高,VBVR越慢.结论 应用TCD对患者VBVR进行监测,可以即时反映患者颅内压的变化,为临床工作中治疗颅内高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眼内压(intraoeular pressure,IOP)测定用于无创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34例(55例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通过腰椎穿刺测定ICP,同时采用舣刻度Sehiotz眼压计测量双眼IOP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 ICP与平均IOP之问呈显著正相关(r=0.765,P<0.01).结论 IOP与ICP具有相关性,通过测定IOP可反映ICP.  相似文献   

18.
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1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增高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FVmca)变化。同时观察颅内压、血流速度与肱动脉血压的关系。结果发现,随颅内压增高,FVmca平均流速(TAM)和舒张期末流速(Vd)下降,脉动指数(PI)升高。当颅内压接近肱动脉血压的舒张压时,Vd消失为零;等于或略高于舒张压时,Vd呈反向血流。提示用TCD可无创性地推测颅内压增高程度。  相似文献   

19.
兔急性颅高压时颅内容积与压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以往的颅高压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容积-压力的关系为-S 形曲线。通过数学推导,提出颅内容积-压力关系的方程式:p=b/(1+Ce~(-Mv))(其中 C 和 M 为常数,b 为颅内压的峰值)。然后通过对8只免采用侧脑室持续灌注生理盐水的方法,引起急性颅高压,考察其容积-压力变化,结果符合上述方程式表达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