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1例结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980~2000年我院病检证实为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进行病例回顾及随访,随访11个月至4年,平均27个月。结果21例结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多为中老年人,以农民居多。多数病人首次就诊时间晚、肿瘤大、多中心、累及范围广,部分伴发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且首次治疗欠彻底,因此,预后相对较差。局部复发6例(46.2%),眼球内扩散1例(7.5%),侵犯眼眶3例(23.1%),远处转移2例(15.4%)。结论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与肿瘤的厚度、解剖部位、累及范围、单中心或多中心、有无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首次就诊时间和首次治疗是否彻底等有关。早期诊断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原发于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黑色素瘤非常罕见,其恶性程度高,转移早,预后极差。国外文献报道,5年生存率仅为5%~21%[1]。女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占所有恶性黑色素瘤的1~3%[1],以外阴、阴道较为多见,宫颈、子宫内膜及卵巢较为罕见[2]。我院2000年~2010年间共收治该类疾病15例,本组病例包括10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4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及l例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现总结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恶性黑色素瘤为来源于外胚层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所发生的肿瘤。有关文献记载的发病率为1.5~14.8/10万,占恶性肿瘤的0.6~1%。是比较少见的肿瘤,但并非罕见。在我院活体组织检查的6235例恶性肿瘤中,占1.2%。恶性黑色素瘤在临床上易与某些色素痣相混,病理上误诊率也较高。Truax等回顾分析中发现,至少7%是误诊的。因而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否则将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基于上述,为提高病理诊断率,依据文献,对我院73例黑色素瘤切片进行了复阅。  相似文献   

4.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发病范围较广,占恶性肿瘤的1%~2%,多发于皮肤,其次好发于眼,肛门直肠占第三位。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自1857年Moore报道第一例以来,到1982年Boliver搜集文献,125年间共报告457例。国内刘志峰搜集至1991年以前40年文献共计160例,文献显示恶性黑色素瘤占肛管直肠恶性肿痛的0.4%~1.6%;也有的资料统计为0.1%~3.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我院1998~2003年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15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15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其中11例(A、B期)采用了手术治疗加放疗。9例获随访2月至4.5年,7例(A、B期)患者至今存活,2例C期患者死亡。结论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与分期有关,首次手术治疗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疗效。早期诊断,广泛切除原发性病灶,将明显改善本病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恶性黑色素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并不少见,文献报导占57%,但国内有关黑色素瘤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专题报导甚少。我所收治1例脑干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黑色素瘤细胞,与已往报导不同,该例黑色素瘤细胞中大部分为“白色形瘤细胞”。男,40岁。持续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进行性加重1月余,言语不清、饮水呛咳,4年前曾做背部皮肤黑色素瘤(恶变)切除术。经体查、CT、MRI;右侧桥脑占位病变,考虑为转移瘤或胶质瘤。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黑色素瘤细胞占细胞分类的9%,呈散在分布。其中,典型黑色素瘤细胞仅占瘤细胞的20%,其大小为15—20μm,呈圆形和椭圆形,胞浆丰  相似文献   

7.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患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占1~2%,占所有皮肤恶性肿瘤的6.6~20%。恶性黑色素瘤的病死率很高,在死于皮肤恶性肿瘤人数占75%左右,在所有皮肤疾病(包括肿瘤)中其病死率最高。 恶性黑色素瘤的误诊率特别高。据文献记载,其临床误诊率为36~60%,病理误诊率为7.7~25.1%。误诊的原因有:1.黑色  相似文献   

8.
黄建达  应骏  赵伟和 《浙江医学》2010,32(12):1840-1841
原发于肺的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仅占肺部肿瘤的0.01%,国内公开报道且资料完整的仅12例。我院于2009年收治1例,经皮肺穿刺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肺恶性黑色素瘤,现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诊断和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X线钡透检查、CT表现、胃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5岁,病程1~4个月.5例进行增强CT检查及4例进行X线钡透检查,3例进行胃镜检查.肿瘤为单发,病灶中心均位于食...  相似文献   

10.
恶性黑色素瘤影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恶性黑色素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恶性黑色素瘤病例3例,其临床病史详细、影像资料齐全,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后背部皮肤含黑色素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于MRI均表现为特征性的短T1短T2信号,CT不具备特征性;1例是不含黑色素的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清扫术后患者,MRI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不具备特征性;另一例眼球恶性黑色素瘤术后多发转移的患者,CT检查平扫呈等低密度,增强后不均匀环形强化,不具备特征性。结论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于皮肤、内脏各种组织器官,其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以下肢、外阴、肛周最多,鲜有影像报道;发生于内脏的恶性黑色素瘤多因具备特征性的MRI信号得以诊断,而不合黑色素的恶性黑色素瘤影像表现无特征性,诊断困难;CT检查不具备特征性,对于怀疑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应首选MRI检查。恶性黑色素瘤容易发生广泛的转移,要提高对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蒲念 《四川医学》2000,21(12):1121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是一少见疾病 ,恶性成度高 ,易于复发及转移 ,预后差。由于黑色素瘤临床表现各异且无明显的组织病理学特异性 ,故易造成误诊。现对我院诊治的 3例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误诊分析 ,以提高临床对其诊治水平。1 临床资料3例中 ,女 2例 ,男 1例 ,年龄 4 0~ 54岁。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临床资料例序主诉检查所见初诊 X线片治疗随访病理1 右鼻阻、头痛、流暗黑色血性鼻涕 5月右鼻隆起 ,鼻腔内为黑色坏死样物 ,触之易出血鼻咽部 (- )假性血管瘤右鼻窦部分破坏 手术切除 3月后复发 血管瘤3月后再次出现右鼻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与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诊断。方法 26例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病者作了原发灶手术根治、免疫治疗和辅助化疗(DVP方案:DTIC 25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VDS 3mg/m2,静脉注射,第1天;DDP 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组织标本行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术后随访1~5年,平均2年9个月。结果 26例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随访期内共有12例(46.2%)出现局部复发,14例(53.9%)出现转移,其中6例(23.1%)为局部复发伴转移。1年生存率76.9%(20/26),3年生存率30.8%(8/26),5年生存率11.5%(3/26)。临床病理HE染色低倍镜下见瘤细胞核分裂象可见,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间及细胞内可有、可无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检查HMB45、S-100、MELAN-A阳性表达均为100%。结论 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化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是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较有效方法;免疫组化检查为诊断本病的可行项目,HMB45、S-100、MELAN-A均可作为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标志物,选择HMB45、S-100与MELAN-A联合标记,可提高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发生肿瘤极为罕见。这种肿瘤的性质为良性或低度恶性,常误诊为脉络膜的恶性黑色素瘤而行眼球剜出术。我院自1957~1986年共诊治两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57岁,因右眼视物不清5个月就诊。眼底检查:右眼视乳头上方可见孤立球形棕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诊断.方法 26例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作了原发灶手术根治、免疫治疗和辅助化疗(DVP方案:DTIC 250 mg/m2 ,静脉滴注,第1-5天;VDS 3 mg/m2,静脉注射,第1天;DDP 1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组织标本行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术后随访1-5年,平均2年9个月.结果 26例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随访期内共有12例(46.2%)出现局部复发,14例(53.9%)出现转移,其中6例(23.1%)为局部复发伴转移.1年生存率76.9%(20/26),3年生存率30.8%(8/26),5年生存率11.5%(3/26).临床病理HE染色低倍镜下见瘤细胞核分裂象可见,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间及细胞内可有、可无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检查HMB45,S-100,MELAN-A阳性表达均为100%.结论 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化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是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较有效方法 ;免疫组化检查为诊断本病的可行项目,HMB45、S-100、MELAN-A均可作为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标志物,选择HMB45、S-100与MELAN-A联合标记,可提高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对40例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40例黏膜恶性黑色索瘤占我院同期恶性肿瘤的0.19%,恶性黑色素瘤的29.2%;组织学类型:上皮样细胞型28例,梭形细胞掣8例,小细胞性3例,气球样细胞型1例;无色素15例,有色索25例;由于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不同,易与色素痣、癌、肉瘤、淋巴瘤、嗅神经母细胞瘤等混淆;瘤纠胞表达HMB45、Melan—A、S100、Vimentin。结论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少见,且形态复杂,部分病例诊断比较困难,需借助免疫组化方法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158例淋巴结转移癌,通过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为腺癌97例(61.3%)、鳞癌30例(19.0%)、未分化癌12例(7.7%)、恶性黑色素瘤3例(1.9%)、其它类型恶性肿瘤16例(10.1%),与病理组织学对照,二者符合率为100.0%。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癌,准确率高,简便易行,并可指示临床查找原发病灶。  相似文献   

17.
肛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5年1月~1998年5月经治 的6例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57~64岁。6例均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中2例近期有大便习 惯改变,出现明显里急后重感。男4例肛门内可扪及包块。2例距肛缘2.5~3cm,后壁触及 2cm×1.5cm×2cm包块,带蒂,边界清楚,表面为桑椹状。另2例在肛管内扪及2cm×2cm×2c m扁平包块,无蒂,基底宽,表面平滑。本组2例行包块切除、2例作包块活检,病理报告为 恶性黑色素瘤。本组尚有2例因痔出血在当地医院作痔切除术,术后出血未止转我院检查发 现豆样痔核,切除活检证实恶性黑色素瘤。6例中仅1例行剖腹探查,见肝表面有1~2cm大小 多个结节,色黑、质中,切除2个送检,报告提示为肝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本组有1例B超 发现肝转移伴腹水,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待对症处理便血停止后自动出院。6例中4例早期出 现远处转移,3~6月后死于肝衰和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失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irh2和p27kip1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irh2与p27kip1分别在45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标本与20例正常皮肤标本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45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Pirh2的阳性表达率为68.89%(31/45),p27kip1的阳性表达率为17.78%(8/45);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irh2的阳性表达率为0%,p27kip1的阳性表达率为75.00%(15/20)。正常皮肤组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间比较,Pirh2与p27kip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的Pirh2与p27kip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Pirh2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增加,与p27Kip1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参与了皮肤黑色恶性素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0例恶性浆膜腔积液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临床资料及细胞形态,以总结经验,提高恶性浆膜腔积液检出率及细胞学诊断水平。方法对200例恶性浆膜腔积液进行8个年龄组的划分归类以及镜下阅片,观察分析各型恶性肿瘤的特征。结果 200例恶性浆膜腔积液中包括76例恶性腹水,111例恶性胸水,13例恶性心包积液。76例恶性腹水,高发年龄组在50~59岁(27例)及60~69岁(22例),恶性肿瘤的类型以腺癌所占比例最高有71例(占93.4%),3例恶性淋巴瘤(占3.9%),1例肝癌(占1.3%),1例恶性黑色素瘤(占1.3%);111例恶性胸水,高发年龄组在50~59岁(23例)及60~69岁(31例),恶性肿瘤的类型以腺癌所占比例最高有105例(占94.5%),鳞癌2例(占1.8%),恶性淋巴瘤2例(占1.8%),恶性黑色素瘤1例(占0.9%),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占0.9%);13例恶性心包积液,高发年龄组集中在40~49岁(3例)及50~59岁(5例),恶性肿瘤的分型以腺癌为主占12例(92.3%),另外1例为恶性淋巴瘤。结论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对于肿瘤的诊断、分型、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恶性黑色素瘤 (以下简称恶黑 )系来自黑色素细胞的APUD性肿瘤。主要发生于皮肤、粘膜及淋巴结等处。发生常隐袭 ,组织学结构复杂 ,当肿瘤缺乏色素时易误诊。鉴于此 ,现将我院 1990~ 1998年资料完整、诊断确凿的 30例黑色素瘤的病理变化及分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男 2 1例 ,女 9例。年龄 15~ 70岁 ,4 0~ 6 0岁高发 ,中位数 4 2 .5。1.2 部位 皮肤 2 6例 (包括下肢、躯干、头颈、上肢、足 ) ,粘膜 3例 (鼻咽部 ) ,淋巴结 1例。1.3 病程 自发现病灶至就诊时间 ,最长 2 5年 ,最短 2 2d ,其中 1年以上者 11例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