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对心痹的认识及用药注意点盐城市中医院(224002)姚映芷关键词心痹1心痹的病因病机心痹,是中医学中五脏痹之一。《素问.痹论》说:“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逆则恐。”这说明了心痹是由反...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明扬 《光明中医》1997,12(4):25-27
心房颤动的辨证论治徐明扬江苏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226001)心脏颤动是以心悸、惊恐、胸闷气短、脉促结为主症,属于中医心悸等病范畴。该病的论述首见于《内经·痹证》:“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则喘,嗌干,善噫,厥气上逆则恐。”介绍心痹危重阶段...  相似文献   

3.
清胆和胃疗心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心痹”首见《内经》,“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气上则喘”,阐明心痹是由脉道不通所致,以心悸、烦满、甚至突然短气窒闷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其病因病机除胸阳  相似文献   

4.
心痹辨治心得443600湖北省秭归县中医院余韵星心痹与现代医学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相类;病情复杂,治疗棘手。《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合于心",又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隘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揭示了心痹系...  相似文献   

5.
从肝论治心痹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秀娟 《新中医》1998,30(8):55-55,57
从肝论治心痹浅谈龙秀娟心痹之证首见于《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本病是因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两亏;或痰湿内生,痰浊内蕴;或气滞血瘀阻滞络脉,导致心脉痹阻不通,从而发生卒然心痛等一系列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硬...  相似文献   

6.
路志正教授从肝论治心痹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痹一病首见于《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本病是因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两亏,痰湿内生,阻滞络脉,心脉蜷缩或痹阻不通而卒然  相似文献   

7.
治疗失音二则河南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王金榜,王彦谦,王彦苗主题词失音症/中医药疗法《内经》云:“一阴一阳谓之喉痹”。一阴者手少阴,君火心主之脉也。一阳者手少阳,相火三焦之脉也。二脉皆主脉并络于喉,气热则内结,结甚则胀,胀甚则气痹,痹甚而不通...  相似文献   

8.
《内经》痹论篇云:“凡痹之客五脏……,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这里明确提出了心痹一证。指出它的病机是血脉不通畅。症状是胸中窒满、心悸、心痛、突发气喘、易惊恐、咽干、暖气、脉沉弦或沉涩结代。痹证的成因为“风寒湿杂至。但单就六淫论心痹的病因,则失全面。于是在《内  相似文献   

9.
100例"心痹病"临床辨病与辨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痹病"属中医古病名."心痹"一词,语出《素问·痹论》,原文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称之为"胸痹心痛".  相似文献   

10.
李容娟 《江西中医药》1997,28(1):55-57,59
近5年中医对冠心病辨证论治的概况李容娟(广西省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桂林541000)关键词冠心病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综述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痹”、“真心痛”等范畴。该病的病理机制在“痹论”中认为:“心痹者,脉不通。”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  相似文献   

11.
刘召  刘玉琳 《世界中医药》2007,2(3):160-161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1]具体地描述了痹病的病因是风寒湿三气杂合侵入人体,破坏了机体正常功能而发生疼痛、麻木不仁等一系列症状。风为燥淫,善行数变。湿为浊邪,得寒则聚,聚则成痰,痰遇燥风,胶结难解,痰浊毒瘀,“痹”乃生成。痹滞于血,不但增高血液黏稠度,血流缓慢,循环灌注不足,更能形成血栓、赘物黏附心窍,而致“心痹”,故“心痹者,脉不通”为心脑血管发病机理。现代医学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清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  相似文献   

12.
《中藏经》托名汉代华论所作,书中所论“骨痹”与《素问·痹论》所论“骨痹”、“肾痹”不同,其与现代医学骨关节疾病的对应关系也未见系统的论述。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原文:骨痹者,乃食欲不节,伤于肾也。肾气内消,则不能关禁;不能关禁,则中上俱乱;中上俱乱,则三焦之气痞而不通;三焦痞而饮食不糟粕;饮食不糟粕,则精气田衰;精气日衰,则邪气妄人;邪气妄人,则上冲心舌;上冲心舌,则为不语;中犯脾胃,则为不充;下流腰膝,则为不遂;旁及四肢,则为不仁。寒在中则脉迟,热在中则脉数,风在中则脉浮,湿在中则脉儒,虚在中则…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振强  沈建平 《吉林中医药》2009,29(10):916-918
慢性心力衰竭病名首见于宋·赵佶编著的《圣济总录·心脏门》,其余论述多散见于“痰饮”“喘证”“水肿”“心悸”“怔忡”“心水”等病证中。《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则喘。”《素问·逆调论》云:“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客也。”宋·《三因方·水肿》谓:“短气,不得卧,为心水。”《证治准绳·杂病》谓:“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心水者,其人身重而少气,  相似文献   

14.
引言在祖国医学中,虽无“风湿性心脏病”的名称,而且也很难找到有关本病一系列主要症状的完整资料,但是我们若从本病的临床表现看来,则与《素问·痹论》中所说的“痹”,颇有类似之处,如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又:“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说明了风寒湿三气是病因,它侵犯了心脏以后,会出现上述一些症状。此外,又可从瘀血、心痛、心悸、怔忡、喘咳、肿胀诸门中,找到有关本病的症状、体征和治疗法则的资料,供我们临床辨证论治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心痹”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主要症状为心悸、气喘、咽干、常叹气、烦躁、容易惊恐等,并出现有关的脉象改变,如结、代、细、涩、促等脉。至于病因,《素问·举痛论》指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  相似文献   

16.
古之称痹症者很多.内经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又说:"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服,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寒.肠痹者,数饮而出了得,中气喘争,时发飱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内经除上  相似文献   

17.
古人认为,血液的循行“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流动不已,以通为顺。然而诸多因素皆可影响其运行而产生血瘀证。1 阴寒凝滞 《素问·调经论》所曰“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说明寒邪或阴寒内盛是形成血瘀证的机理之一。血遇温则行、遇寒则凝,寒主收引,脉络收缩则营血运行不畅。《素问·痹论篇》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故证见心痹心悸、遇寒加重或遇冷诱  相似文献   

18.
正风痹候导引法原文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病在阳日风,在阴日痹,阴阳俱病,日风痹。其以春遏痹者为筋痹,则筋屈。筋痹不已,又遇邪者,则移入肝其状夜卧则惊,饮多,小便数。夏遇痹者为脉痹,则血凝不流,令人萎黄。脉痹不已,叉遇邪者,则移入心。其状心下鼓,气暴上逆,喘不通,嗌干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心绞痛多因正气亏虚,以及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及左胸部突发性憋闷、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中医多属于"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的范畴,《素问.痹论》曾指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说明心的血脉闭阻,能发生厥气上冲,致使胸中  相似文献   

20.
试论心衰及其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衰即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心功能不全。该病散见于中医心悸、胸痹、喘证、水肿、虚劳等疾病中。其病位在心,但与肺、脾、肾、肝均有关联,其主证为悸、怔、喘、肿等。 《素问·痹论》记载:“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痹者闭也,阻塞不通之意,心气痹阻,推动无力,血行滞缓,故血脉不通畅,循环系统瘀血,症见心下鼓(即心悸)、气喘、惊恐等。分析原文,其心痹似与现代之心衰相仿。 本病每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病理转归,在感受外邪、劳倦太过、情感刺激、饮食不节等诱因作用下,使心之气血阴阳俱损,进一步影响到五脏六腑,导致脏腑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此类病理产物又可作为新的致病因素,继续损伤五脏六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正如《灵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