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具有典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每日1支(>15 000AU);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 100mg联合维生素B12 500μg肌注.均为14d,疗程结束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疼痛减轻、消失时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伊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4 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U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7 d,银杏叶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 d.对照组30例,给予银杏叶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 d.两组均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4次,阿司匹林0.1 g,每日1次;治疗前后定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记分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5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能减轻脑缺皿,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与弥可保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旭红 《临床医学》2004,24(4):60-61
目的:评价葛根素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36例,给予葛根素500mg加入NS500m1.静脉点滴,每日1次.同时每日肌注弥可保500mg共8周。对照组32例,单用弥可保肌注,每日500mg.共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上差异。结论:葛根素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6例GB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IVIG组40例和联合组36例,两组均给予IVIG治疗,联合组同时给予mNGF治疗,疗程20 d.[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肢、下肢肌力评分、Hughes评分、腓深神经传导速度、腓深神经波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上肢、下肢肌力评分、腓深神经传导速度、腓深神经波幅显著的高于IVIG组(P<0.05),Hughes评分显著的低于IVIG组(P<0.05);联合组的痊愈率为88.89%显著的高于IVIG组的70.00%(P<0.05).[结论]IVIG联合mNGF治疗GBS患儿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IVIG,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枸地氯雷他定与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疗,每日一次,每次8.8 mg;对照组采用依匹斯汀胶囊治疗,每日一次,每次10 mg,两组患者连续用药28 d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与对照组90.00%(45/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耐受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依匹斯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药剂,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疗效显著,患者治疗期间耐受性较好,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用药习惯,适当选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生长素(rhGH)在少弱精子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6例诊断为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1例,使用rhGH治疗,2次/周肌注,每次4.5IU.共用16周;B组35例,给予金施尔康(多种维生素制剂)1次/d口服,共16周。治疗前后作精液分析。[结果]66例参加有效率统计,A组有效率42.0%,B组25.4%。差异有显著性(X2=4.686,P<0.05。[结论]rhGH能有效地改善辜丸生精内环境,促进精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蚓激酶胶囊联合匹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保持低脂饮食的情况下,对照组给予2 mg的匹伐他汀,每日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晚分别各服用6粒蚓激酶胶囊.同时并运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的颈动脉斑块的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均给予12周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平均颈动脉斑块积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TC、TG、LDL-C、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3/4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2/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7,P=0.085>0.05).[结论]蚓激酶胶囊联合匹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在降血脂、改善炎症因子及颈动脉斑块方面临床效果方面优于匹伐他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药物治疗放射性脑水肿以及脑水肿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2011年住院的放射性脑水肿患者42例,18例为治疗组,24例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速尿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高压氧,0.22 MPa,每日一次,4个疗程.分别在2个疗程、4个疗程结束时复查头颅MRI,并测量脑水肿体积进行比较,并且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强度(NFD).[结果]在2个疗程后,两组脑水肿体积均有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疗程后对照组脑水肿体积虽有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而观察组脑水肿体积进一步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强度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减轻放射性脑水肿的程度和范围,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早期、足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可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PID)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PI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HBO,每日1次,每次120 min,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国卒中量表(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变化.[结果]一个月后治疗组HAMD评分,CS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有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BO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后抑郁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
陈琦  陈旋  游览  徐青亮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2):1771-1773,1776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S)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复发和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82例复发和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单一NP方案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NP方案联合E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个周期后的疗效和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0.48%)高于对照组(70.00%),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多为Ⅰ~Ⅱ级轻度不良反应,且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死亡患者21例,1年生存率为47.50%,生存期4~8个月;观察组死亡患者13例,1年生存率为69.05%,生存期7~11个月.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复发和转移性鼻咽癌患者ES联合NP方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与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择122例老年2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MNGF注射)和对照组(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清MDA明显减少,SOD及TAOC明显提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A与MNGF联合治疗老年DPN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水平变化及丹参多酚酸盐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0例,治疗组肌内注射甲钻胺注射液0.5mg/次,1次/d;观察组在治疗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200mg/次,1次/d,2组均连续应用28d。同期住院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DPN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erum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siCAM-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 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肌电图仪测定DPN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及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DPN患者TNF-α、IL-6、sICAM-1及E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O、MNCV、SNCV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siCAM-1、ET-1较治疗前下降,NO、MNCV及sNCV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MNCV及SNCV较治疗前升高(P〈0.05);2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有效降低DPN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大剂量山莨菪碱与常规剂量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DPN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2组,每组20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及调脂降压等,并采用甲钴胺注射液和依帕司他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B组加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Toronto评分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oronto得分和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的MNCV及SNC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治疗后Toronto得分和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的MNCV及SN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治疗后12例出现口干、面色潮红、视物模糊、心率增快及排尿困难等,但均可耐受,并完成治疗;B组治疗后3例出现低热、头痛及静脉炎,但均可耐受,并完成治疗.结论 山莨菪碱与前列腺素E1治疗DPN对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MNCV和SNCV均有效,且不良反应少,但2种方法的疗效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硫酸锌和甲钴胺单独应用及二者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DPN患者105例,随机分为硫酸锌组、甲钴胺组合联合组,每组35例,3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血压等糖尿病综合治疗。分别应用硫酸锌片、甲钴胺片及硫酸锌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测定患者治疗1月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均显著高于硫酸锌组和甲钴胺组(P0.05);联合组正中神经SNCV显著高于硫酸锌组和甲钴胺组(p0.05),联合组腓总神经的SNCV与硫酸锌组和甲钴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9)。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02)。结论硫酸锌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对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及正中神经的SNCV改善程度要优于单独应用硫酸锌和甲钴胺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48例DPN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予以甲钴胺口服治疗,观察组24例予以ALA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同组治疗前TSS评分降低(P0.01)及神经传导速度加快(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TSS评分降低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增加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和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MDA、SOD和GSH-Px前后变化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ALA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其疗效优于甲钴胺。  相似文献   

16.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的干预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A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A组)、辛伐他汀(B组)、瑞舒伐他汀(C组)各30例;对照组(D组) 30例不予任何降脂治疗,仅予饮食控制(低脂饮食)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情况.[结果]治疗前A、B、C、D四组TC、TG、HDL-C、LDL-C、hs-CRP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降脂治疗6个月后A、B、C三组血TC、TG、LDL-C、hs-CRP水平、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HDL-C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均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在常规剂量时三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62p、CD63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59例2型糖尿病患者CD62p、CD63,使用Nicolet Viking IVD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测定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肌电图正常者为非DPN(A组,25例),神经电生理异常者为DPN(B组,34例)。健康对照组26例。结果CD62p、CD63的水平在糖尿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P〈0.01),B组与A组有显著差异(P〈0.05,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D62p与CD63(r=0.564,P〈0.001)、FPG(r=O.402,P〈0.01)呈正相关,与左腓MNCV(r=-0.320,P〈0.05)、右腓MNCV(r=-0.299,P〈0.05)、左尺MNCV(r=-0.407,P〈0.01)、右尺SNCV(r=-0.382,P〈0.05)呈负相关,与年龄、病程、GHB、TG、TC、BMI等无相关,CD63与FPG(r=O.623,P〈0.001)呈正相关,与左腓MNCV(r=-0.377,P〈0.01)、右腓MNCV(r=-0.285,P〈0.05)、右尺SNCV(r=-0.378,P〈0.05)呈负相关,与其余因素无相关。结论CD62p、CD63表达率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情绪测试,并于治疗前后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细胞,分析心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明显下降(P<0.01);干预前后两组免疫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9.
田玉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3,(12):2394-2396
【目的】探讨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脑卒中伴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伴坠积性肺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原发病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肺部哆音和胸片阴影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VS62.5%),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肺部哆音和胸片阴影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的SaO2和PaC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aO2和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SaO2和Pa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脑卒中伴坠积性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患者112例分为2组,对照组56例采用糖尿病饮食、降血糖、能量合剂、促代谢药物等治疗,HBO组56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采用多人高压氧舱,在舱内停留100min,压力0.25MPa,戴面罩吸入纯氧60min,中间休息10min,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疗程间隔4~6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NCV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HBO组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显著加快(P<0.01);对照组仅正中神经MNCV显著加快(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BO治疗后无周围神经症状者NCV均显著加快(P<0.01或0.05);有周围神经症状者仅正中神经MNCV和SNCV、腓总神经、尺神经MNCV显著加快(P<0.01或0.05)。结论HBO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NCV,治疗越早,改善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