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阳虚体质是形成许多疾病的体质基础,其发病倾向于虚寒证、寒湿证、血瘀证,易于罹患痰饮、肿胀、泄泻、阳痿等疾病.为了有效地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应对阳虚体质进行一定的干预.2013年11月~2014年1月,我院治未病中心从门诊病人中筛选63名阳虚体质者,进行附子贴剂穴位贴敷,探讨附子贴剂改善阳虚体质的临床疗效和内在机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盒温和灸结合附子饼穴位贴敷治疗中老年男性阳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对38例中老年男性阳虚型失眠患者采用温和灸结合附子饼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痊愈7例,显效18例,好转13例,愈显率达65.8%,总有效率达100%。治疗过程中4例穴位贴敷处出现皮肤红、痒症状,停用后症状消失。结论:艾盒温和灸结合附子饼穴位贴敷治疗中老年男性阳虚型失眠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既往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时采用的贴敷材料、药饼制作的方法、皮肤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进行分析,改进穴位贴敷材料与工具.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穴位及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按比例将药物调制为重号、中号、轻号系列;选用2.5 mL、5 mL注射器经手工改制成不同规格的药饼推药器;采用纺粘无纺布、透明敷料贴膜、水刺无纺布肤色胶贴等新型材料制作专用穴位贴片.贴敷操作时,药物的分类调制更有针对性,专用穴位贴片对皮肤刺激性小、透气、方便快捷、粘性适中;中间的塑料防渗膜和固定药饼的储药池避免了药物渗漏;药饼推药器制作的药饼大小均匀、厚薄适宜、药量准确.运用新型贴敷材料结合自制改良的贴敷工具有利于穴位贴敷疗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穴位贴敷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质控研究思路示范为例,形成基于临床证据的操作技术规范,为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以贴敷药物、穴位、时间、刺激强度、疗程、介质为例,探析穴位贴敷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质控研究思路。结果:贴敷药物的选择多以祛风寒湿药以及活血药为主,贴敷穴位以阿是穴及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应用最为常见,贴敷时间以8~12 h为宜,贴敷强度以潮红不发度为宜,贴敷的疗程以10~14 d为最佳,贴敷介质呈多样性,以姜汁应用最为广泛。结论:穴位贴敷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质控以贴敷药物、贴敷穴位、贴敷时间、贴敷刺激强度、贴敷疗程、贴敷介质六要素为主,形成规范化研究思路示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伏灸贴调理阳虚体质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阳虚体质受试者,随机分为灸贴调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调理组于三伏天采用隔姜灸加药饼穴位敷贴,对照组于三伏天仅采用药饼穴位敷贴,连续调理3个疗程,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阳虚质亚量表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调理前后体质积分均分别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调理后两组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伏灸贴调理阳虚体质效果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伏九天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选取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穴位,于夏季三伏天采用伏天贴方贴敷;冬季三九天继续贴敷,将九天药饼贴于前述穴位;并给与神阙方药饼贴敷神阙穴.50例单纯三伏天穴位贴敷,操作同治疗组.结果:3个疗程后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3.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有效率占84.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九天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依从性好,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对阳虚质人群督脉皮温的影响.方法 将78例阳虚质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阳虚方贴敷干预,对照组采用自制安慰剂贴敷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阳虚体质量表积分、督脉腧穴(身柱、至阳、脊中、腰阳关)及督脉平均红外皮温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阳虚体质量表积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经穴位给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并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用穴———大椎穴和神阙穴为给药部位,考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物穴位贴敷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麻黄附子细辛汤非穴位组镇痛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鼻炎康片组及麻黄附子细辛汤各穴位给药组抗炎及镇痛作用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非穴位组比较,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椎穴组抗炎及镇痛作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黄附子细辛汤神阙穴组及大椎穴+神阙穴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经皮给药(穴位贴敷或非穴位贴敷)均有抗炎镇痛作用;穴位贴敷有利于麻黄附子细辛汤抗炎、镇痛作用的发挥,并以大椎穴为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与药棒疗法结合防治慢性呼吸道病疗效.方法穴位贴敷:中药白芥子、甘遂、细辛、元胡合生姜汁调成药饼贴于肺俞、心俞、膈俞等部位.药棒疗法:中药红花、川芎等酒精浸泡后取汁备用,用手棒蘸取药液叩击相应穴位.两种疗法结合使用,对照组单纯使用穴位贴敷疗法.结果观察组85例,治愈12例,显效43例,好转23例,有效率91.8%,对照组55例,治愈6例,显效20例,好转18例,有效率80.0%,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结合药棒疗法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穴位贴敷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干预阳虚质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其不足,以便后来者深入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近年来穴位贴敷干预阳虚质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结果研究发现,穴位贴敷干预阳虚质,穴位的选择上常用关元、命门、肾腧,而药物常用附子、白芥子、肉桂、细辛。结论穴位贴敷具有改善阳虚症状,降低阳虚质得分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上,穴位贴敷干预阳虚质可以改善阳虚质程度、正向调节ACTH和HPT以及提高红外热图部分区域的热值,说明穴位贴敷干预阳虚质疗效显著,且不良作用小,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穴位贴敷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在研究上局限于临床疗效的观察,未见实验研究方面的报道,且缺乏多中心、大样本、可重复性的研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和手段,同时结合中医理论,扩大样本量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穴位贴敷对阳虚质干预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穴位贴敷干预阳虚质的疗效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系统的证据,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观察白芥延葶辛香散"三伏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疗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3疗程以下者及3疗程以上者各31例,采用自拟白芥延葶辛香散以姜汁调制成饼进行穴位贴敷,每年三伏天贴敷治疗3次为1个疗程,连续跟踪观察疗效。结果:连续贴敷不超过3疗程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7.1%,连续贴敷3疗程以上者总有效率为96.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伏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颇佳,且疗程越长,疗效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防治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疗效。方法选取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住院婴幼儿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儿入院开始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即给予穴位敷贴,穴位贴选用药物为肉桂、丁香及吴茱萸,将之等比例制成粉末,待用时以麻油将药粉调制成膏状,并做成直径1 cm规格的药饼,每个药饼含生药量1. 5 g;贴敷穴位选取神阙穴;贴敷时将药饼直接按压至穴位处,并以医用通气胶贴加以固定,每天1次,每次贴敷2 h左右后取下,连续穴位敷贴直至抗生素停止使用,对于出现AAD者应用穴位敷贴至AAD发生后3 d,并评估治疗AAD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婴幼儿AAD的发病率是13. 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 00%(P 0. 05); AAD的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治愈率是75. 00%,有效率是25. 00%,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为28. 57%;观察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发生AAD者其腹泻持续时间为(3. 01±0. 83) d,而对照组AAD的持续时间为(3. 62±1. 06) 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明显降低婴幼儿AAD的发病率,已发生AAD者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可有效防治婴幼儿AAD。  相似文献   

13.
自制中药药饼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7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中经药饼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中医阴病取阳理论,自制贴敷药饼,选择夏日三伏之每伏第1天为治疗时机,对70例支气管哮喘口才进行连续3年治疗。结果:有效率为91.4%,对各证型的治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制药饼特定时期在特定穴位上的贴敷应用,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14.
穴位贴敷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传于民间的冬病夏治的贴敷疗法,用中药研粉做成的药饼,贴敷于有关的穴位上,进行隔药饼灸,待药饼加热灸火熄灭后,再贴上膏药固定,用来治疗哮喘、老慢支。我院中医科在1978年起开展冬病夏治工作,笔者曾参与其间,体会颇深,该法具有不同于其他疗法的特别之处,它用艾灸加热药饼,  相似文献   

15.
李晨  黄毅  庄帅武 《北京中医》2003,22(1):36-38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与药棒疗法结合防治慢性呼吸道病疗效。方法 穴位贴敷 :中药白芥子、甘遂、细辛、元胡合生姜汁调成药饼贴于肺俞、心俞、膈俞等部位。药棒疗法 :中药红花、川芎等酒精浸泡后取汁备用 ,用手棒蘸取药液叩击相应穴位。两种疗法结合使用 ,对照组单纯使用穴位贴敷疗法。结果 观察组 85例 ,治愈 12例 ,显效 4 3例 ,好转 2 3例 ,有效率 91.8% ,对照组5 5例 ,治愈 6例 ,显效 2 0例 ,好转 18例 ,有效率 80 .0 % ,两组比较 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贴敷结合药棒疗法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穴位贴敷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电针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症中的作用.方法: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电针结合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1次/d,2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采取心理支持、排尿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痊愈2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1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贴敷法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更好,要重视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小儿遗尿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釜底抽薪散穴位贴敷治疗34例,3次为1疗程。结果:34例患儿经穴位贴敷治疗,1疗程后治愈18例,治愈率53%;2疗程后全部治愈,治愈率100%。结论:釜底抽薪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易被患儿接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王璞 《光明中医》2016,(4):544-54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用丁香、附子、肉桂、延胡索、白芥子等药物及相应腧穴进行贴敷治疗,治疗不限于三伏天。结果治疗三次即可迅速改善症状,一疗程后显效率85.9%,总有效率96.8%。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显著减轻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推拿及护理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患儿进行中药穴位贴敷结合推拿及护理,6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分型贴敷及推拿、护理相结合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者为42例,2个疗程痊愈者为28例,70例全部痊愈。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结合推拿及护理治疗小儿腹泻,可明显提高小儿腹泻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醋酸甲羟孕酮片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46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在服用醋酸甲羟孕酮片的同时联合做好穴位贴敷、饮食、心理及家庭护理。结果:1个疗程后治愈5例,显效和好转33例。结论:醋酸甲羟孕酮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效果显著,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