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SK,简称单疱性角膜炎 )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常见眼科疾病 ,由于反复发作、病程迁延 ,治疗比较棘手 ,目前已成为感染性角膜炎中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1 ]。近年来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深层型 HSK普遍增多 ,常成为治疗中一种重要方法 ,但应用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以做到合理用药 ,避免滥用 ,减少不良后果。1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发病特点及危害HSK是单纯疱疹病毒 型 (HSV- )引起 ,近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的增加 ,HSV- 也可以引起 HSV角膜的感染 [2 ] ,两者均为 DNA病毒 ,普遍存在于人群中 ,极易在人体内潜伏和复…  相似文献   

2.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致盲性眼病,占角膜病致盲的首位[1].该病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引起,可导致角膜溶解、新生血管形成及溃疡穿孔等严重病理改变;[2]是当今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由于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3].HSK病情顽固,易于复发,严重影响视功能,已成为世界性的眼科棘手问题,因而受到眼科界的关注.近年来,中医药治疗HSK在基础理论、药理实验及临床治疗等各领域,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观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慢性关节炎的内科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新 的非甾类抗炎药物、缓解病情的药物及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和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合理的内科药物治疗可以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保持和改善运动功能,防止畸形和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4.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CDD)是由于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而引起,其发病率高,由于皮肤对激素类药物产生依赖,患者病程长,临床症状顽固,治疗困难,容易发生反复.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皮肤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1].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照研究,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自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临床以来,在治疗上取得了明显的疗效1。但是面部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后可出现许多副作用。我科门诊自2002年至2003年期间共诊治该类疾病5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塑料薄膜封包疗法(以下简称封包)是指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类药物时在局部包以塑料薄膜的方法,也是皮肤病的外用药物疗法之一。此法可明显地增加外用药物的疗效。兹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合并结核杆菌感染的临床、实验室和诊治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2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4例住院的有完整记录的BP合并结核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其诊治规律。  结果  4例患者中3例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试验阴性, 1例阳性。4例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明显升高, 且与病情相平行。3例患者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利福平为主的三联抗痨药, 1例采用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2例皮质类固醇激素剂量超过180 mg/d。3例患者皮损全部消退, 结核感染得到控制。2例静脉点滴人免疫球蛋白有短期疗效。  结论  对于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BP患者仔细筛查潜在的结核感染至关重要。在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患者中, PPD试验可出现假阴性。为此, 若同时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与利福平, 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剂量应增加一倍以上。此外, 人免疫球蛋白也是治疗BP合并结核感染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讨论新的非甾类抗炎药物、缓解病情的药物及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和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合理的内科药物治疗可以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保持和改善运动功能,防止畸形和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9.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是化疗最常见的非血流学毒性。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CINV的防治取得了较大进展,包括多个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奥氮平、沙度利胺在临床上的应用,然而皮质类固醇激素在CINV管理中依然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皮质类固醇激素单药不仅是极低危致吐方案的一线选择,而且其和5-HT3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的联合使用也是目前临床防治其他强度化疗方案CINV的一线方案。本文对皮质类固醇激素在CINV中的作用机制、不同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选择、剂量推荐、给药时长、特殊人群中应用、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更优化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相似文献   

10.
王丽琳 《临床荟萃》1991,6(3):130-133
合理应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可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抑制免疫反应,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应激性等作用.对某些皮肤病,特别是一些比较危重的急性皮肤病,确有缓解病情的良好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盐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两大类.临床上常用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属于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是可的松(cortisone)及其各种衍化物,现在广泛应用的是强的松(Prednisone)等.但长期大量应用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剂量越大,疗程越长,不良反应越多.主要不良反应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小鼠角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8、9阳性细胞计数、细胞来源及临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基质炎(HSK)模型,分别收集正常角膜和感染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后2d、7d、14d的小鼠角膜,行免疫组化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免疫组化切片的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不同时间点MMP-2、8、9在角膜组织中的定位,并分别统计中央角膜及周边角膜基质中MMP-2、8、9阳性细胞、MMP-2、8、9阳性的中性粒细胞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总细胞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后第2天,上述各细胞表达增加,主要位于浅表基质层及上皮下的炎性细胞,周边角膜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和MMP-2、8、9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中央角膜基质中;感染后第7天,MMP-2、8、9及中性粒细胞表达下降;感染后第14天可见中央角膜坏死及角膜溃疡形成,同时角膜基质和浸润的炎性细胞中尤其溃疡处,可见MMP-2、8、9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HSV-1感染角膜后,大量中性粒细胞自角膜缘血管网侵入中央角膜基质。中性粒细胞与角膜细胞释放大量的蛋白水解酶(MMP-2、8、9),可能在角膜上皮炎、角膜溃疡穿孔、新生血管形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方科  刘宏  李欣  文捷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2):249-251
【目的】评价Ponseti方法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28例213足。其中男92例158足,女36例55足;治疗时年龄平均2.3个月(5d~12个月)。【结果】经过平均18.6个月的随访,128例213足中123例206足畸形获得满意矫正,优良率达96.7%。【结论】应用Ponseti方法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省凤凰县≥50岁人群低视力与盲的患病率及其病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按比例抽取乡镇,然后再按乡镇抽取行政村,根据居民户口簿来确定调查对象;按照WH0制定的低视力及盲标准,由眼科医师作外眼、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等详细检查并对所有视力d0.3的患眼进行主要眼病原因诊断。【结果】检录人数为4857人,实际受检人数为4484人,总受检率92.32%。双眼低视力患病率3.81%,双眼盲患病率1.56%;单眼低视力患病率4.53%,单眼盲患病率1.92%。致盲的主要眼病依次为白内障(51.43%)、玻璃体视网膜病(17.14%)、角膜病(5.71%)、葡萄膜病(5.71oA)、青光眼(4.29%)及高度近视(4.29%)等。【结论】凤凰县≥50岁人群中低视力与盲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白内障仍然是导致盲和低视力的首位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锌离子直流电导入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将家兔实验性HSK原发感染模型56眼分为3组,分别应用锌离子直流电导入、无环鸟苷滴眼剂(ACV)点眼和单纯直流电治疗。并对复发性HSK患者199眼,分别用锌离子直流电导入、ACV点眼和二者联合治疗。结果:对家兔实验性HSK,锌离子导入组的疗效优于ACV点眼组和单纯直流电组,表现为显效快,疗程短。对浅层型和深层型HSK患者,锌离子导入组的疗效与ACV点眼相仿,但联合治疗组可提高疗效。临床随访2年,锌离子导入组复发率为10%,ACV组20%,联合治疗组11%。结论:锌离子直流电导入法是对各型HSK均有效的简易眼局部治疗方法,能降低该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79例(186只病眼)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分为治疗组93例(97只病眼),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药超声雾化浴眼,并配合西药抗病毒治疗;对照组86例(89只病眼),予以抗病毒药物静脉滴注治疗。结果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治疗组93例患者97只病眼中,显效65只眼、有效25只眼、无效7只眼;对照组86例患者89只病眼,显效49只眼,有效24只眼,无效16只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病程短、复发率低、疗效好、视力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随访结膜切除联合巩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手术效果,探讨手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新方法。【方法】结膜切除联合巩膜固定术治疗有异物感、泪溢症状的中、重度结膜松弛症26例48眼,术后进行症状评估、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球结膜变化。【结果】术后系统随访8周,异物感48眼中44眼(91.66%)、泪溢32眼中29眼(90.62%)明显改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松弛结膜完全消失45眼(93.75%)。【结论】结膜切除联合巩膜固定这一新的手术方式对治疗中、重度结膜松弛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真菌性角膜炎49例49眼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观察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49例患者中除4例眼球摘除、3例放弃治疗外,其余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视力0.01~0.3.15例术后出现真菌复发,5例患者在术后3 d内眼压暂时升高,27例出现排斥反应.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进一步了解老年人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老年肺动脉高压8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0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为I级18例(22.50%),Ⅱ级46例(57.50%),Ⅲ级10例(12.50%),Ⅳ级6例(7.50%);80例患者中,治愈58例(72.50%),好转15例(18.75%),死亡7例(8.75%)。【结论】老年肺动脉高压分类复杂,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不同类型的预后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常见致病真菌菌种及治疗结果,为真菌性眼内炎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27例真菌培养阳性的眼内炎患者(27眼)临床资料、致病因素、标本涂片的显微镜检和培养结果以及治疗过程和疗效。结果 27例眼内炎患者中外源性感染21例(77.8%),其中20例是眼部穿通伤所致,1例白内障术后感染;内源性感染6例(22.2%),3例近期使用大剂量激素,1例流产术后,1例继发于骨盆骨折,1例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27例患者进行了玻璃体涂片显微镜查菌丝,阳性率为63.0%(17/27)。27例患者共培养出8个菌属12个菌种,主要病原菌属为曲霉属11例(40.7%)、镰刀属8例(29.6%)和念珠菌属3例(11.1%)。曲霉属主要是黄曲霉6例(22.2%)和烟曲霉5例(18.5%);镰刀属主要为串珠镰刀4例(14.8%)和尖孢镰刀3例(11.1%)。25例患者接受了玻璃体切割手术、玻璃体腔注射抗真菌药物以及穿透角膜移植等一种或多种治疗措施,22例保留住眼球,3例经上述治疗无效行眼内容剜除术;2例患者因病情严重直接行眼内容剜除术。结论真菌性眼内炎主要是外源性眼内炎。眼穿通伤是外源性眼内炎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曲霉和镰刀霉是主要病原菌。大量使用激素是内源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因。标本涂片查找菌丝和真菌培养是诊断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诊疗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探讨。方法 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眼科门诊随访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后发生HSK 4眼。诊断明确给予抗病毒药物及角膜修复药物治疗。结果 4只眼均为单眼发病,其中2眼合并2型糖尿病。1眼表现为角膜上皮点状缺损,3眼表现为树枝状角膜浸润,荧光素染色均为(+)。经抗病毒治疗7~21 d角膜修复,荧光染色(-)。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尽管白内障术后HSK发生少见,但对合并糖尿病等全身抵抗力下降的患者,医师仍须警惕术后诱发HSK的可能。发现病毒感染后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