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松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9):126-127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搜集19例经DR、CT、MRI诊断考虑为骨巨细胞瘤的病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其中17例影像诊断与病理相吻合,1例病理结果为非典型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病理结果为骨髓瘤。结论:骨细胞瘤具有特征性的DR、CT、MRI表现,但仍不足以确诊,骨巨细胞瘤的确诊需结合影像诊断、病理结果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具有复发倾向的侵袭性肿瘤,好发于长管骨的骨端,本文作者报道1例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对其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是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一种具有侵袭性的骨肿瘤。好发于长管状骨的骨端,该部位的骨巨细胞瘤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征象,其余部位的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较困难,而使用CT可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笔者共收集到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影像学资料完整的骨巨细胞瘤病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CR(或DR)与CT征象的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工作者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骨巨细胞瘤的X线影像表现与临床及病理分级间的意义。对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86例骨巨细胞瘤术前X线资料加以前瞻性分析。结果 X线诊断I级骨巨细胞瘤26例,病理为20例;X线诊断Ⅱ级骨巨细胞瘤48例,而病理为54例;X线与病理诊断Ⅲ级骨巨细胞瘤均为12例。观察结果表明骨巨细胞瘤的X线分度与临床及病理分级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但最终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选择还须临床、X线及病理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骶尾部脊索瘤与骨巨细胞瘤的MRI和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浙江省宁波市第六医院住院治疗的3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骶尾部脊索瘤和骨巨细胞瘤患者的MRI和CT影像资料。脊索瘤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53.5±9.8)岁;骨巨细胞瘤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32.1±10.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骶尾部包块、疼痛及双下肢麻木、排便障碍等。病程2个月至5年,中位数16个月。分析、比较2种肿瘤的MRI和CT影像特点。结果:34例患者均行CT、MRI平扫,行CT增强扫描25例,行MRI增强扫描18例。脊索瘤大小7.5 cm×6.3 cm至4.6 cm×3.9 cm,骨巨细胞瘤大小8.1 cm×4.5 cm至4.7 cm×3.8 cm;19例脊索瘤中侵入盆腔或臀部18例;骨巨细胞瘤主要位于骶骨内,15例骨巨细胞瘤侵入盆腔或臀部3例。脊索瘤主要位于S3椎体及以下的骶骨中线位置,骨巨细胞瘤多位于S2椎体及以上偏离中线位置;骨巨细胞瘤多累及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脊索瘤与骨巨细胞瘤患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CT影像上脊索瘤多见不规则残留骨或钙化影,而骨巨细胞瘤多见不完整骨壳。MRI上脊索瘤病灶内可见低信号分隔或"反引号"征,而骨巨细胞瘤均无这2种征象。T2加权像上脊索瘤多见高信号影,骨巨细胞瘤多见等信号影;而T1加权像上,两者均多见等信号影。MRI增强扫描,脊索瘤多呈轻中度持续延迟强化,低信号分隔延迟强化会出现蜂窝征;而骨巨细胞瘤多呈显著快进快出强化。结论:除发病年龄有差异外,在MRI和CT影像上,脊索瘤多位于S3椎体及以下的骶骨中线位置,多有不规则残留骨或钙化,病灶内低信号分隔和"反引号"征是其特征表现;骨巨细胞瘤多位于S2椎体及以上偏离骶骨中线位置,骨破坏多表现为不完整骨壳,多累及骶髂关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3例骨巨细胞瘤的X线、CT、MRI影像诊断价值比较。方法:观察放射科诊断的骨巨细胞瘤患者43例影像学资料,均通过X线、CT和MRI进行检查和诊断,同时通过手术后组织病理学进行确诊。结果:CT和MRI诊断骨巨细胞瘤的皂泡征、骨质破坏高于X线诊断,但是无明显差异,但CT和MRI诊断骨巨细胞瘤的骨嵴、液-液平面诊断结果均明显高于X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诊断骨巨细胞瘤准确率均较高,其中MRI对于肿瘤周围的水肿情况和范围显示优于CT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蔡氏扶正消症汤生药对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究蔡氏扶正消症汤抑制胃癌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蔡氏扶正消症汤浓度为1.1mg/ml时其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096±0.004,与空白对照组平均吸光度0.125±0.025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VEGF平均吸光度随蔡氏扶正消症汤的浓度增加而降低。结论:蔡氏扶正消症汤能抑制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与普通X线相比,CT在显示骨巨细胞瘤的骨质破坏、骨壳是否完整及软组织肿块,MRI在显示病变范围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均占优势。结论:X线平片仍是诊断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方法,CT和MRI可提供更多的影像学征象,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创伤性膝关节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对12例膝关节骨巨细胞瘤患者采用自拟中药汤剂内服结合手术进行病灶刮除,95%酒精浸泡灭活,自体髂骨移植合并骨水泥填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12例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年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巨细胞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较特殊的实体肿瘤,临床上比较常见,在原发性骨肿瘤中约占20%[1],其特点为潜在恶性,侵袭破坏力大,术后易复发,可以恶变及转移.故改进手术方法,减少复发率或恶变,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自1991~1999年,我院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骨巨细胞瘤63例.为总结经验,探讨骨巨细胞瘤治疗的较佳方案,现对本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软骨下自体骨移植联合骨水泥植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34例病例资料,所有研究病例术中均采用切刮、囊壁电刀烧灼、磨钻打磨、囊壁酒精灭活、软骨面植骨、骨水泥填充,必要时髓内针加固。结果:随访6~72个月,其中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例出现关节间断性疼痛,1例关节面塌陷,2例复发,无转移、骨折等并发症。结论:骨巨细胞瘤软骨下自体骨移植联合骨水泥植入技术治疗骨巨细胞瘤软骨下骨质破坏及塌陷,获得了满意的肿瘤控制和肢体功能恢复结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印尼泗水归侨赵天助老先生,年逾古稀,于1957年患中消症,饥饿异常,日以继夜时刻不停地饮食;稍不连续饮食,就感头晕眼花,天昏地黑。经西医治疗罔效,后延余用针灸治疗,经诊断为中消症,应泻胃阳之盛,补肾水之虚。疗法:针通谷、中脘,留针五分钟。灸巨厥、关元各三壮。  相似文献   

13.
骨巨细胞瘤起源于骨的非成骨性结缔组织 ,多发于长管状骨的骨端 ,而发生于脊椎骨者较少见。自 1998~ 2 0 0 1年 ,我们先后收治脊柱骨巨细胞瘤 7例 ,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就其诊治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 ,男 2例 ,女 5例 ,年龄 18~35岁 ,平均 2 1.6岁 ,发生于颈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其后将手术前增强CT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并探讨增强扫描CT值的应用意义。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术后病历分析可知,60例患者中骨巨细胞瘤患者35例,占58.3%,与此同时,对比骨巨细胞瘤和非骨巨细胞瘤患者的CT参数,结果差异呈正相关。结论: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增强扫描CT值有着重要的意义,且最佳参数为95HU,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疾病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在成人膝关节骨巨细胞瘤病理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膝关节骨巨细胞瘤病理性骨折行瘤段广泛切除和人工假体置换术。结果:11例患者术后随访17~64个月,平均34个月,按Enneking法评定功能:≥23分8例,15~22分2例,﹤15分1例,优良率90.91%。结论:安置人工假体是一种治疗成人膝关节骨巨细胞瘤病理性骨折的较好方法,能降低复发率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α-干扰素对骨巨细胞瘤患者尿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为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探索新途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行病灶刮除磨钻磨除周围硬化组织+同种异常骨植骨术,治疗组术后72 h给予α-干扰素治疗,观察术后骨巨细胞瘤患者尿中bFGF含量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干扰素应用后3个月开始,患者尿中bFGF含量开始下降,6个月后尿中bFGF含量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连续观察3 a,尿中bFGF含量无显著变化,复查X线片示肿瘤无复发及转移。结论α-干扰素对四肢骨巨细胞瘤细胞具有明确的抗肿瘤效应,可作为四肢骨巨细胞瘤术后辅助治疗,以防治和减少其突发转移。  相似文献   

17.
带血管腓骨小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长期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骨远端是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之一,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病灶刮除植骨、骨水泥及瘤段切除植骨腕关节重建术。我院自1997—2002年应用带血管腓骨小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16例,经4—9年随访,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巴氏高温灭活法在四肢骨巨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用巴氏高温灭活联合刮除手术治疗四肢巨细胞瘤(GCT)29例患者病例资料。结果:随访时间为12~95个月,平均为56个月;28例患者肿瘤无进展;1例患者局部复发,再次行肿瘤扩大切除骨水泥填充钢板内固定重建;2例患者行克氏针内固定术后2个月因部分克氏针松动行取出术;其他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伤口愈合不良、骨折等并发症。国际骨肿瘤学会(MSTS)评分优14例,良11例,中4例,优良率为86.2%。结论:在四肢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中联合巴氏高温灭活法可获得满意的肿瘤控制,且操作简单,经济有效,是一种可选的辅助灭活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具有较强的侵蚀性,对骨质有很大的溶蚀破坏作用,但很少有反应性新骨生成及自愈倾向,可穿过骨皮质形成较大的软组织包块,采用通常的刮除法复发率较高,少数病例可出现局部恶性变和肺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扶正消症汤联合及康赛迪胶囊治疗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疗效。[方法]对17例患者使用扶正消症汤联合及康赛迪胶囊,治疗半年判定疗效。[结果]显效6例(35.30%),有效5例(29.40%),无效6例(35.30%),显效率35.30%,总有效率64.70%。[结论]扶正消症汤联合及康赛迪胶囊治疗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