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镜下高频电灼及冷冻序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4例气管支气管肉芽增殖型结核,经纤支镜高频电灼肉芽组织,扩大管腔,并于病灶基底部冷冻序贯治疗,实施专业护理措施.[结果]24例患者完全恢复,治疗1~6次,总有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镜下高頻电灼及冷冻序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良好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对于确保治疗成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5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婷  王银莲  肖又中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5):880-880,F0003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术中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手术配合及患儿术前、术中、术后安全护理措施,总结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5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均获成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3.
齐莉  齐玲 《家庭护士》2009,7(16):1425-1426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病人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气管切开病人行高压氧治疗1 320例次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2例(2例次)由于在舱内出现病情变化而终止治疗;118例完成高压氧治疗1 318例次,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采取合理的护理可保障气管切开病人安全完成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4.
赵海琴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626-1628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06例尿道下裂惠儿实施一期成形术,并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87例手术一次成功,发生并发症19例,其中尿道狭窄5例;尿道瘘13例;渗血1例.[结论]尿道下裂成形术难度大,术后只有实施正确的导尿管护理、伤口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患儿才能得到最佳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病人,5例因病情转重死亡,仅5例发生肺部感染,且经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后治愈,其余病人均未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建立人工气道后行有效的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10例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给予充分做好上机前准备,上机后加强气道管理,及时排除机器报警,严密病情观察,合理的营养支持等措施.[结果]10例患儿上机后5 d~18 d脱机,其中1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加强机械通气的护理,可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先天性肺囊肿患儿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先天性肺囊肿患儿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痊愈出院;随访0.5年~2.5年,均无明显并发症,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加强先天性肺囊肿患儿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9年在我院住院的68例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68例患儿未出现并发症,均在住院3 d~10 d后痊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做好对症护理、消毒隔离、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曹荣  崔琪瑛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5):1002-1003
[目的]探讨水痘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方法]对本医院350例住院水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发.男:女=1.30∶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学龄前儿童居多.普通水痘315例(90%),重症水痘35例(10%);242例患儿有并发症发生,且以皮肤感染者居多(65.29%).患儿经有效治疗及综合护理,治愈185例(52.86%),好转163例(46.57%),死亡2例(0.57%).[结论]水痘流行十分广泛,以冬春季多发,好发于人群聚集区域.做好小学生和幼托儿童重点人群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加强治疗及综合护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PS)气管内给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支持.[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20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将肺表面物质固尔苏在患儿右侧卧位、仰卧位、左侧卧位经气管匀速注入用药量的各1/3量.[结果]18例患儿好转及治愈,1例放弃治疗,1例极低体重儿并发肺出血、DIC死亡.[结论]在用药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护理干预支持是PS发挥其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聂晚年  敖翔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2):2449-2450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PD)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衰竭(ARF)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7例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行PD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儿中,5例肾功能恢复良好,2例因严重的低心排死亡.[结论]对婴幼儿先心病术后ARF,及早进行PD并实施专业护理,有助于患儿顺利渡过术后危险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呼吸衰竭病人围气管插管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呼吸衰竭病人行经口腔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例明显改善,好转出院,5例死亡.[结论]加强围气管插管期护理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对82例儿童哮喘患儿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结果]82例儿童哮喘患儿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缓解出院.[结论]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精心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常规给予机械通气,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的呼吸道的护理.[方法]心脏手术经口气管插管77例、经鼻气管插管15例,在机械通气阶段加强呼吸道护理.[结果]呼吸模式参数设定、保持呼吸道通畅、无菌操作、保护口腔、鼻腔黏膜完整性、病情动态观察与对比是术后机械通气的关键,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各有优缺点.[结论]留置气管插管与加强呼吸道管理是保证患儿渡过早期心肺功能不稳定阶段的主要措施,根据惠儿具体情况选择插管方式,使患儿最大受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4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和精心护理.[结果]240例新生儿黄疸经蓝光照射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蓝光照射治疗中正确、精心的护理是光照疗法的关键,可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常规给予机械通气,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的呼吸道的护理.[方法]心脏手术经口气管插管77例、经鼻气管插管15例,在机械通气阶段加强呼吸道护理.[结果]呼吸模式参数设定、保持呼吸道通畅、无菌操作、保护口腔、鼻腔黏膜完整性、病情动态观察与对比是术后机械通气的关键,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各有优缺点.[结论]留置气管插管与加强呼吸道管理是保证患儿渡过早期心肺功能不稳定阶段的主要措施,根据惠儿具体情况选择插管方式,使患儿最大受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口气管插管在置管期间的不安全护理问题,总结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经口气管插管在置管期间出现的不安全护理问题主要是痰痂堵塞气管,其中气管插管堵塞6例,插管后肺部感染3例,意外拔管2例,气管出血1例.[结论]及时发现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不安全护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避免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潘晓兰  张青  李秀红  王涛  何家伟 《家庭护士》2009,7(14):1256-1257
[目的]探讨小于8 kg的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机脱机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145例小于8 kg的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严格掌握呼吸机脱机指证,给予恰当的脱机方法和呼吸道管理措施.[结果] 8例患儿行2次插管,其余均1次脱机成功,因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9例,无一例因脱机而导致死亡.[结论] 加强脱机前后的护理可提高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机脱机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病人术后气管插管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术后带气管插管回监护室病人在神经外科ICU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均能安全度过复苏期,发生1例意外拔管,1例重插气管插管,1例喉头水肿,未出现生命危险.[结论]神经外科IcU的积极治疗和护理可以使术后带气管插管病人平稳度过复苏期,为术后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1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精心治疗,同时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