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较为常见。术后护理困难较大。本文将我院自2000年以来21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经验和体会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吸入一氧化氮(N0)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选取2009-05-2010-12共5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用开始浓度为20ppm的一氧化氮吸入后54例患者平均肺动脉压明显下降,预后良好,未发现明显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其中1例因经济方面的原故放弃治疗,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结论 吸入NO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氧合指数,配合良好的护理有利于保证NO治疗的疗效,NO治疗PAH的效果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4.
5.
我院2006-01~2006-12为8 kg以下、1岁以内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实施心内直视手术108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3例,女45例,年龄1~12月龄,平均6.3月龄,体重3.5~8 kg,平均6.05 kg。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8~48 h。1.2结果死亡5例,其中死于低心排3例、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突发心脏骤停1例。93例治愈出院。2护理2.1术前预评估术前1 d由ICU护士去病房收集资料,根据获得的信息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采取专人护理,制定护理计划。2.2术后护理2.2.1循环系统监测及护理由于患儿术后早期易发生低心排,应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心…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总结婴儿先心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经验。方法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心电监护,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给予有效的镇静,维持良好的心功能,合理的应用降低肺动脉压的药物,保持气道通畅,加强营养支持。结果3例死亡,病死率5.9%。结论做好术后的监护可以降低病死率,减少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有利于患儿心功能的恢复,促进患儿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22)
目的总结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围手术处理的经验,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高危因素,以期提高术后的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18岁以上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AH患者202例,男95例,女107例,年龄18~61岁,肺动脉压与主动脉压比值(PAP/AOP)0.75~1.0,肺血管阻力2~14 Wood单位。全组患者分为组Ⅰ:肺血管阻力小于6 Wood单位及临床无明显心衰表现的患者127例,直接手术修复。组Ⅱ:肺血管阻力大于6 Wood单位或临床有明显心衰证据的患者75例,行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阳性患者48例接受手术治疗,阴性患者27例,口服靶向药物2~3个月后复查右心导管检查,肺血管阻力降低20%或肺血管阻力小于6 Wood单位以上接受手术治疗。结果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24例,低氧血症(氧合指数小于100)19例,肺动脉高压危象9例。早期死亡7例,死亡率3.5%。术后不良事件包括严重低心排综合征、低氧血症和肺动脉高压危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P=0.014)、心房颤动(P=0.030)、胸心比值≥0.75(P=0.011)是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年龄(P=0.003)、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P=0.001)、心房颤动(P=0.001)、肺血管阻力(P=0.025)、胸心比值≥0.75(P=0.001)和术后72 h PAP/AOP≥0.5(P=0.001)是术后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术后不良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是术前年龄(P=0.023)、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P=0.026)和术后72 h PAP/AOP>0.5(P=0.001)。结论通过术前纠正心功能衰竭,围手术期靶向药物治疗和准确评估手术适应证,成年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AH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总结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手术治疗,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与血压收缩比(sPAP/sBP)≥0.75]的2~12个月的28例婴儿在围手术期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和监护措施。对术前心衰、难治肺炎患儿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吸痰和支持等处理。以加强呼吸道管理和循环压力监护,镇静、肌松、充分给氧、及时纠正酸中毒、肺血管扩张剂和一氧化氮吸入疗法等措施防治术后PHC。结果:术后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PHC)8例,sPAP/sBP为0.75~2.00。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脑气栓1例,严重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肺部并发症(肺炎、肺不张、气胸)5例。手术死亡1例,为严重PHC不能脱离体外循环者。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术后未愈和脑气栓者出院时下肢肌力Ⅳ~V级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应把握好手术适应证.有不可逆的肺高压患儿应禁止手术。术后加强监护和处理致关重要。术后PHC是手术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评估吸入性伊洛前列素对先心病伴发肺动脉高压患儿停止体外循环(CPB)后降低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择16例先心病合并肺高压的患儿,在停CPB后超声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30 ng/(kg.min),给药时间约20 min。通过持续脉冲心排量(PiCCO)导管及心内测压管测定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吸入前、吸入结束后、吸入结束后20 min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吸入前比较,吸入伊洛前列素后及停药后20 min肺动脉压/体动脉压,肺循环阻力指数/体循环阻力指数,跨肺压均显著下降(P<0.01,P<0.05),心脏指数用药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停CPB后吸入伊洛前列素,可选择性舒张肺血管,改善肺部血流动力学,改善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婴儿心房肌Ⅰ、Ⅲ胶原蛋白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心肌间质胶原成分含量及比值的改变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试验组为3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婴儿,体外循环建立时留取少量右心房肌标本,对照组为8例非心血管疾病及胶原疾病死亡的儿童,尸体解剖时留取右心房肌,并应用免疫组化及数字图像分析技术观测其心房肌Ⅰ、Ⅲ胶原的表达.[结果]正常心房肌Ⅰ型胶原为粗、细不等的条状纤维,彼此连接成网,Ⅲ型胶原呈散在的斑片状分布,而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Ⅰ型胶原呈现出大斑片状增加,Ⅲ胶原呈现出条索状增加.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显示:对照组Ⅰ型胶原含量明显高于Ⅲ型胶原,有显著差异(P〈0.01),Ⅰ型/Ⅲ型比值为5.66±0.43,试验组中: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Ⅰ型/Ⅲ型比值为3.04±2.06,Ⅲ型胶原蛋白增加幅度较大,Ⅰ型/Ⅲ型比值较前明显减少.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显示肺动脉压力与Ⅰ型/Ⅲ型呈显著相关,肺动脉压力=0.927-0.058(Ⅰ/Ⅲ).[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婴儿心房肌中,Ⅰ型及Ⅲ型胶原含量均较正常心房肌中明显增加,且以Ⅲ型胶原含量增加明显,表明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婴儿未成熟心肌组织亦存在心肌间质重构.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压力患儿中,肺动脉压力与Ⅰ型及Ⅲ型胶原含量之比(Ⅰ/Ⅲ值)呈线性关系,即:肺动脉压力=0.927~0.058(Ⅰ/Ⅲ),表明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心肌间质重构将逐步加重. 相似文献
16.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5)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由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的以肺血管收缩、重构、原位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变特征,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及血流受限,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最终可导致右心功能受损,甚至死亡。恢复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逆转肺血管重构,促进血管新生替代永久性闭塞血管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关键。近年研究发现,内皮祖细胞在维持血管内稳态、逆转肺血管重构及促进血管新生方面有重大意义,本文就肺动脉高压的内皮祖细胞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术后难以脱机及成功救治经验。方法:4例先心脏病患儿,其中病例1,女,11个月,体重6.5kg,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因重度肺动脉高压,呼吸机支持20d。病例2,女,5个月,体重5.5kg,室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室流出道狭窄,术后因心功能不全,呼吸机支持25d。病例3,男,7岁,体重12kg,永存动脉干,术后因重度肺动脉高压、肺炎、呼吸衰竭,呼吸机支持21d。病例4,男,8岁,体重15kg,完全房室管畸形、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呼吸机支持23d。机械通气方式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压力控制通气及双水平通气(bilevelventilation)。结果:4例患儿期间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肺动脉高压危象、肺不张、张力性气胸、呼吸机相关肺炎、血源性感染、呼吸衰竭,经积极救治均成功脱离呼吸机。结论: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术后合并肺高压危象、低心排综合征、呼吸衰竭、感染等是术后难以脱机的主要原因,经积极救治后均可成功脱离呼吸机。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总结超声检查评判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双向分流型重度肺动脉高压(PH)手术适应证的经验.方法:32例心脏超声检查:CHD合并重度PH,缺损水平双向分流.以下列指标评判手术适应证:(1)心脏超声:左向右分流的峰值流速、分流时间均不低于右向左分流;左向右分流与右向左分流频谱的速度-时间积分比值>1.85;(2)肺循环、体循环收缩压比值(Pp/Ps)<1.0;(3)股动脉血气分析:PaO2≥60 mm Hg,SaO2≥0.90;(4)无静息发绀.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全组无死亡.复查心脏超声:无残余分流;Pp/Ps下降.结论:心脏超声检查可准确、便捷地判断CHD合并重度PH患者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在肺血减少型先心病肺动脉发育情况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肺血减少型先心病病人,在手术前行心导管造影、MRA、CTA、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肺动脉总干、左右肺动脉开口处内径、左右肺动脉远端内径,并与手术实测值之间行方差分析。结果除了超声心动图对左右肺动脉远端的检测率较低外,心导管造影、MRA、CTA均能清晰显示肺动脉总干及分支情况。超声、MRA、CTA对肺动脉内径的测量值与手术实测值相似(P〉0.05)。结论MRA、CTA是无创性评估肺动脉发育情况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