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通过建立裸鼠乳腺癌肿瘤模型,在体内实验中进一步证实携带人内皮抑素基因的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hE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在BALB/c裸鼠皮下种植人乳腺癌细胞MCF-7,建立移植瘤模型。在瘤体内注射Ad-hE治疗,观察肿瘤生长,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内皮抑素的表达和计数肿瘤间质中微血管的数量。结果Ad-hE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瘤体内注射重组腺病毒后4周,Ad-hE治疗组肿瘤体积为(225.3±90.2)mm3,明显小于Ad-LacZ病毒对照组(794.9±189.8)mm3和空白对照组(890.7±102.5)mm3。免疫组化显示,乳腺癌细胞在感染腺病毒后能够有效表达内皮抑素,阳性细胞比率超过60%以上。Ad-hE治疗组瘤组织中血管数量(16.3±7.3)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54.6±17.6)和Ad-LacZ病毒对照组(49.8±21.2)。结论增殖缺陷型腺病毒介导人内皮抑素的表达,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靶向Ki67基因干扰腺病毒(Ad-Ki67)对裸鼠人肾癌移植瘤Ki-67基因表达和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肾癌移植瘤模型,瘤体内注射Ad-Ki67,定期测量肿瘤体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移植瘤组织Ki-67抗原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Ad-Ki67能将Ki67基因有效沉默.Ad-Ki67组和Ad-EGFP组Ketr-3细胞Ki-67抗原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78.7±6.5)%、(95.4±8.6)%:与对照组细胞凋亡阳性率(10.7±2.4)%比较,Ad-Ki67、Ad-EGFP组分别为(43.7±3.6)%和(21.8±2.5)%,表明Ad-Ki67能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Ad-Ki67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接种5周后Ad-Ki67组肿瘤体积为(469.5±41.6)mm,.Ad-EGFP组为(664.3.5±47.8)mm3,PBS组为(884.9±52.5)mm3.结论:靶向Ki67基因的干扰腺病毒Ad-Ki67对裸鼠肾癌移植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为治疗肾癌提供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目的:〖HT5"SS〗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系统通过血管靶向治疗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的疗效及作用机制。〖HT5W〗方法〖HT5”SS〗: 32只BALB/c鼠皮下接种建立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当瘤体达100 mm3时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更昔洛韦(GCV)组(Ⅰ)、空载体病毒组(Ⅱ)、重组腺病毒CMVTK组(Ⅲ)及重组腺病毒AdKDRTK组(Ⅳ)。各治疗组瘤内分别注入重组腺病毒液及空载体病毒液,重组腺病毒治疗组在病毒给予24 h后分别在腹腔内注射GCV,连续10 d;对照组腹腔内注入GCV。观察各组瘤体生长情况及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HT5W〗结果〖HT5"SS〗: 与对照组比较,第Ⅲ、 Ⅳ组经治疗后肿瘤的生长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其抑瘤率分别为12.3%和24.5%(两者比较,P<0.05)。肿瘤组织内的MVD,Ⅰ组为(37.4±86)个/mm2、Ⅱ组为(30.6±7.8)个/mm2、Ⅲ组为(27.6±7.1)个/mm2、Ⅳ组为(10.7±4.1)个/mm2,其中Ⅲ组与Ⅱ组(P <005)、Ⅳ组与Ⅱ组(P<0.01)、Ⅳ组与Ⅲ组(P<0.01)之间的肿瘤内MV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HT5W〗结论〖HT5"SS〗: 重组腺病毒介导以KDR为启动子的胸苷激酶系统能够通过血管靶向性地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Chen G  Wang BB  Li FJ  Liu DY  Zhou JF  Lu YP  Ma D 《癌症》2005,24(10):1196-1200
背景与目的:腺病毒感染依赖于靶细胞表面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nd adenovirus receptor,CAR)的表达,肿瘤细胞CAR表达的缺失和下调是造成腺病毒为载体基因治疗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本研究通过观察组氨酸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TrichostatinA(TSA)对卵巢癌细胞株A2780CAR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HDAC抑制剂在腺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分别在TSA作用A2780细胞前后检测CAR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病毒转染效率,MTT实验评价腺病毒携带的胸苷激酶(ADV/TK)的体外抗瘤效应。结果:TSA处理后,A2780细胞内CAR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高。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GFP/ADV转染后GFP的表达发现,未处理组细胞转染率为(1.24±0.14)%;5nmol/L和100nmol/LTSA处理48h后,细胞的转染效率分别为(7.58±0.32)%和(7.94±0.28)%。MTT结果表明,ADV/TK介导的体外杀伤作用在5nmol/L和100nmol/LTSA处理组较未处理组增强了4~10倍。结论:TSA可以增强针对卵巢癌细胞的腺病毒基因转染效率,为增强卵巢癌基因治疗效果提供可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肿瘤细胞CAR表达水平与5型腺病毒转导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体外、体内实验探讨肿瘤细胞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denovirus receptor, CAR)表达水平与腺病毒转导效率的关系,为腺病毒相关的生物制剂在临床个体化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载有绿色荧光蛋白的Ad5 型腺病毒(Ad-GFP) 以100 MOI、200 MOI分别感染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510、KYSE150、EC9706、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肺癌细胞系A549,感染后48 h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Ad-GFP对不同细胞系的转导效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这些细胞中CAR的表达水平.将HeLa、A549、SKOV3、EC9706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腋下,接种细胞数分别为3×106、3×106、3×106、2×106,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待肿瘤长径达5~7 mm时,在裸鼠移植瘤内注射Ad-GFP,每次1×109PFU,间隔48 h注射第2次.第2次注射后48 h处死裸鼠,剖取瘤组织,荧光显微镜观察冰冻切片中GFP的表达情况以判定腺病毒在瘤体内的转导效率,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内的CAR表达水平.结果: 200 MOI Ad-GFP感染A549、HeLa、HepG2、KYSE150细胞48 h后分别有92.67%、89.31%、84.98%、74.59%的细胞表达GFP;而SKOV3、KYSE510、EC9706细胞中腺病毒的转导效率明显降低,GFP阳性率分别为30.06%、27.40%、18.93%;各种细胞的CAR蛋白表达水平与腺病毒的转导效率呈正相关.注射Ad-GFP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可见HeLa、A549瘤组织内有明显的点状绿色荧光,而SKOV3、EC9706瘤组织内表达GFP的细胞数明显少于前两种瘤组织;HeLa、A549裸鼠移植瘤组织内大多数瘤细胞高表达CAR ( ),SKOV3、EC9706移植瘤组织内CAR表达水平较低( 或-),表明瘤体内CAR表达水平与Ad-GFP的转导效率也呈正相关.结论: 体内外实验均显示肿瘤细胞的CAR表达水平与5型腺病毒转导效率密切相关.肿瘤患者治疗前检测组织中CAR表达水平有助于规范腺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药物的个体化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 和 S-甲硫氨酸脱羧酶(s-adenos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AdoMetDC)的双反义RNA腺病毒载体(Ad-ODC-AdoMetDCas)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重组腺病毒载体Ad-ODC-AdoMetDCas感染食管癌Eca109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HPLC分别检测双反义RNA腺病毒对食管癌细胞中ODC和AdoMetDC蛋白表达以及胞内多胺合成的抑制作用.采用活细胞计数法观察其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对食管癌Eca109细胞侵袭活性的影响.同时应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Ad-ODC-AdoMetDCas对移植食管癌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Western bloting证实Ad-ODC-AdoMetDCas可明显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中ODC和AdoMetDC蛋白的表达,HPLC结果显示食管癌Eca109细胞感染Ad-ODC-AdoMetDCas后细胞内腐胺、精胺、精脒等3种多胺含量都明显降低(P<0.01).活细胞计数法表明Ad-ODC-AdoMetDCas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Matrige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Ad-ODC-AdoMetDCas可显著降低食管癌Eca109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P<0.01).体内实验显示,双反义RNA腺病毒载体对已形成的裸鼠皮下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ODC和AdoMetDC双反义RNA重组腺病毒能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具有食管癌基因治疗临床应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通过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人类白血病细胞系K562 CAR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HDAC抑制剂在以腺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TSA处理K562细胞前后CAR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病毒的转染效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腺病毒及其携带的基因的体外抗瘤效应。结果 TSA处理后,K562细胞CAR 的mRNA 和蛋白表达明显增高;流式细胞仪分析ADV-GFP转染K562 后GFP的表达发现:未处理组的转染率为(8.74±0.34)%,1、10 和100 nmol/L TSA处理细胞48 h后的转染率分别为(12.26±0.55)%、(20.83±1.22)%和(28.66±0.43)%。未处理组与处理组间及各处理组间转染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结果表明腺病毒M1介导的体外杀伤效应TSA处理组比未处理组增强(P<0.05),TSA各处理组间的体外杀伤效应随TSA浓度的提高而增强(P<0.05)。结论 低浓度的TSA可以增强腺病毒对K562细胞的感染及杀伤效率,可以提高以腺病毒为载体的血液肿瘤基因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溶瘤腺病毒治疗具有肿瘤特异性、安全性和反复表达治疗基因等特点,通过溶瘤腺病毒治疗胶质细胞瘤已获得令人鼓舞的成果,但局部应用溶瘤腺病毒无法作用于散在分布的肿瘤细胞,影响了治疗效果.干细胞对脑胶质瘤具有内在趋化作用,介导溶瘤腺病毒治疗胶质瘤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引言受某些肿瘤患者在感染病毒后出现自发性肿瘤缓解这一现象的启发,早在上个世纪初便有溶瘤病毒治疗的研究[1] 。腺病毒发现后不久也曾被用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注射腺病毒后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但治疗后肿瘤易复发,效果难以持久;直到1996年,Bischoff等[2 ] 首次报道去除部分E1B的重组腺病毒Onyx 0 15能在p5 3异常的肿瘤细胞选择性复制引起肿瘤杀伤作用,溶瘤腺病毒研究才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新型溶瘤腺病毒种类,使溶瘤腺病毒成为恶性肿瘤一种新的治疗平台。1 溶瘤腺病毒的作用机理[1,3- 5]许多种DNA病毒,如腺病毒、SV4 0、HPV 16等都可以改变宿主细胞细胞周期,其原因主要是病毒产生一些蛋白作用于宿主细胞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使静止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以利于病毒DNA的复制。不同病毒影响细胞周期的机制不一,腺病毒主要通过Rb和p5 3细胞信号通路干扰宿主细胞细胞周期。1.1 Rb和p5 3细胞信号通路(见图1) :Rb(眼癌蛋白,retinoblastomaprotein)的作用是与E2F(使细胞从G1期进入S期的一种转录因子)结合,细胞内游离E2F水平下降,细胞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cl-XL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裸鼠体内人食管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裸鼠体内人食管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当移植瘤平均体积约为50mm3时,在裸鼠体内进行连续15d的Bcl-XL ASODN治疗,观察人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和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Bcl-X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以及凋亡的原位末端标记检测肿瘤的凋亡情况.结果裸鼠体内人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治疗后,对照组、无关序列寡核苷酸(N-ODN)组和ASODN组的移植瘤体积分别为(1 062.8±599.7)mm3、(853.0±327.9)mm3和(267.7±152.3)mm3,ASODN组与对照组及N-ODN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ASODN组的Bcl-XL mRNA及蛋白表达受到抑制,并且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5).结论Bcl-XLASODN可有效抑制裸鼠体内人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为食管癌的基因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Zheng H  Li MS  Zhao GQ  Dong ZM 《中华肿瘤杂志》2011,33(11):822-826
目的 研究调控食管癌癌胚抗原(CEA)基因表达对溶瘤腺病毒H101抗癌作用的影响,探讨影响H101敏感性的内在因素.方法 选择CEA低表达的EC9706细胞株(EC9706-SCEA)和CEA过表达的EC9706细胞株(EC9706-CEA)复苏培养,细胞生长实验检测调控EC9706细胞CEA基因表达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和裸鼠体内实验检测H101对不同CEA表达水平EC9706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 细胞生长实验表明,EC9706-SCEA、EC9706-CEA和EC9706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30.9±2.0)h、(31.1±2.5)h和(29.1±2.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毒性实验显示,当感染复数(MOI) ≥0.01 PFU时,H101对EC9706-SCEA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EC9706、EC9706-CEA、EC9706-siCon和EC9706 -Con细胞(P<0.05).不同时间各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测定显示,H101对治疗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其对EC9706-SCEA治疗组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61.5% ~ 74.5%)显著强于EC9706治疗组(抑瘤率为35.5% ~44.8%)和EC9706-CEA治疗组(抑瘤率为32.3%~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瘤病毒H101对EC9706-SCEA细胞的杀伤力明显增强.沉默CEA基因的表达,有望成为提高溶瘤病毒H101抗癌效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探讨其体内抑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裸鼠EC9706人食管癌细胞实体瘤模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研究,应用全反式维甲酸10d后处死裸鼠,观察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情况,测定肿瘤生长抑制率;HE染色对肿瘤组织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全反式维甲酸对裸鼠EC9706人食管癌细胞实体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达60%以上。组织学观察及TUNEL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散在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凋亡相关基因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具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作用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体内外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VEGF-C cDNA已知序列,设计并体外转录合成3条siRNA,将它们分别导入载体质粒中,用脂质体介导分别转染EC9706细胞,并以无关序列转染和正常EC9706细胞为对照。以免疫组化S-P法和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上述各组细胞中和荷瘤动物瘤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强度(positive unit,PU)。结果未转染细胞对照组和无关序列转染组,均有大量VEGF-C蛋白阳性颗粒,两者之间PU差异无显著性;siRNA转染的3组中,仅有少量VEGF-C阳性表达颗粒,与未转染细胞对照组和无关序列组相比,PU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C siRNA能有效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中VEGF-C体内外的表达,可望成为一种抗食管癌淋巴管生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纳米载体介导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ODN)在体内外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端粒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线型聚乙烯亚胺(L-PEI)/ASODN纳米级复合物及NGR修饰的L-PEI/ASODN靶向纳米复合物,转染人食管癌细胞系EC9706.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对纳米复合物的摄入情况,通过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hTER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凋亡细胞.通过体内药物分布实验和抑瘤实验观察NGR的靶向肿瘤细胞作用、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组织形态学和超微形态学改变.结果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L-PEI可以保护hTERT ASODN有效进入细胞核内;N/P=10、ASODN终浓度40 μg/ml的L-PEI/ASODN复合物转染细胞后24、48、72和96 h,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5.6%、55.8%、67.0%和83.1%;L-PEI/ASODN转染组hTERT mRNA水平明显降低,hTERT条带与内对照条带灰度值的比值为0.27±0.04,与空白对照组、ASODN转染组和L-PEI/SODN转染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TERT蛋白不表达;转染48 h后,L-PEI/ASODN转染组细胞凋亡明显,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分别为38.0%和52.2%.NGR修饰的L-PEI/ASODN-FAM纳米复合物注射于荷瘤小鼠,其靶向肿瘤作用明显;给药8 d后,NGR/L-PEI/ASODN静脉给药组和皮下给药组的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和NGR/L-PEI/SODN组(均P<0.05);超微结构观察可见典型凋亡小体.结论 NGR修饰、L-PEI介导下的hTERT ASODN可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降低其端粒酶的表达,还可有效到达裸鼠人食管癌移植瘤内,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观察由RNAi诱导的EC9706核干细胞因子(NS)基因沉默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BALB/c裸鼠15只,分为3组,siRNA干预组皮下注入pRNAT-U6.1-siNS2转染的EC9706细胞,无关siRNA对照组皮下注入pRNAT-U6.1-siC转染的EC9706细胞,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入正常EC9706细胞,接种5周分别测定各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并应用RT-PCR技术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NS mRNA的表达。结果:无关siRNA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于第4天在接种部位出现肉眼可见的肿块,siRNA干预组于第6天在接种部位发现肉眼可见肿块。第5周各组裸鼠成瘤率均为100%。空白对照组、无关siRNA对照组和siRNA干预组瘤体大小分别为(1 806.40±77.75) mm3、(1 702.20±88.60) mm3和(847.00±82.25) mm3,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无关siRNA对照组和siRNA干预组移植瘤组织中NS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681±0.033、0.685±0.034和0.497±0.056,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EC9706细胞的NS基因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降低裸鼠体内NS mRNA的表达。沉默NS基因有可能成为治疗食管癌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蟾酥脂质微球注射液对荷人肝癌Hep G2、人食管癌EC9706、人结肠癌HCT-8和人胃癌BGC 803瘤株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在BALB/c-nu裸鼠右前肢腋下接种4种人癌细胞株建立荷瘤动物模型,移植10 d后采用均衡法随机分为5组,即蟾酥脂质微球注射液高剂量组(2.50 mg/kg)、中剂量组(1.25 mg/kg)、低剂量组(0.63 mg/kg)以及阳性药组(氟尿嘧啶注射液,1.25 mg/kg)和阴性对照组(等体积脂质微球空白注射液),每组7只裸鼠,给药体积0.2 ml.采用尾静脉注射方法给药,各组动物于分组后每周给药2次,连续给药6次.于给药后动态检测并计算各组肿瘤体积(Vt)、肿瘤相对体积(VRT)、肿瘤增殖率(T/C),末次给药后3 d检测并计算各组肿瘤质量和抑瘤率.结果:各组裸鼠给药前肿瘤体积均无显著性差异.荷人肝癌Hep G2细胞瘤裸鼠给药7 d后,各剂量组肿瘤体积和相对肿瘤体积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末次给药后中、高剂量组T/C值<40%,各剂量组的平均肿瘤质量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的抑瘤率为74.07%.荷人食管癌EC9706瘤裸鼠末次给药后,各剂量组肿瘤体积和相对肿瘤体积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T/C值<40%,各剂量组的平均肿瘤质量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的抑瘤率为70.38%.荷人结肠癌HCT-8细胞瘤裸鼠末次给药后,各剂量组肿瘤体积和相对肿瘤体积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T/C值<40%,各剂量组的平均肿瘤质量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的抑瘤率为52.42%.荷人胃癌BGC 803细胞瘤裸鼠末次给药后,中、高剂量组的肿瘤体积和相对肿瘤体积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各剂量组T/C值>40%,各剂量组的平均肿瘤质量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的抑瘤率为47.42%.结论:蟾酥脂质微球注射液具有确切的抑制人肝癌Hep G2、食管癌EC9706、结肠癌HCT-8和胃癌BGC 803瘤株增殖的作用,作用效果以抑制人肝癌Hep G2和人食管癌EC9706瘤株生长作用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抗凋亡基因surviv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目的 检测抗凋亡基因surviv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 ,并初步探讨survivin表达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  2 7例新鲜的食管癌组织提取RNA ,利用半定量RT PCR方法 ,检测食管癌中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 ,与其相配对的正常组织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在食管癌细胞系中转染survivin的显性负突变体 (surT34A) ,观察食管癌细胞在软琼脂中的集落形成能力 ,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食管癌细胞对抗凋亡能力。结果  2 7例食管癌组织中 ,有 18例survivin的表达高于配对的正常组织 ,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 (2 .0 8± 1.32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 (1.2 2± 1.0 9)。在食管癌细胞系中也检测到survivin的表达。转染surT34A的EC970 6细胞在软琼脂中形成的集落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细胞。survivin过表达可以使得EC970 6细胞在撤血清后凋亡减少 ,而surT34A则使EC970 6细胞凋亡增多。结论 survivin异常高表达与食管癌具有密切相关性。SurT34A可以抑制食管癌细胞的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 ,并使其对抗凋亡能力减弱 ,部分抑制食管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18.
The curr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a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on3-phosphoinositid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1 (PDK1) expression in esophageal cancer 9706 (EC9706) cells andthe influence on their biological behavior. After transfection of a synthesized PDK1 siRNA, PDK1 mRNA andprotein expression and the phosphorylation level of the downstream Akt protein were assessed using RT-PCR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cell invasion and in vivo tumor formation capacity werealso investigated using MTT, flow cytometry, Transwell invasion trials, and nude mouse tumor transplantion,respectively. PDK1 siRNA effectively suppressed PDK1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and down-regulated thephosphorylation level of the Akt protein in the EC9706 cells (P < 0.05). It also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andinvasion, and promoted apoptosis; such effects were particularly obvious at 48 h and 72 h after transfection (P< 0.05). Growth of transplanted tumors was inhibited in nude mice, with decreased PDK1 expression in tumortissues. PDK1 may b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invas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cellsand thus may serve as an effective target for gene therapy.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hexamethylene bisacetamide,HMBA)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增殖以及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HMBA(3、5、8、10mmol/L)处理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实验同时设立对照组(未加HMBA)。测定各组细胞的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并在光镜下观察HMBA诱导前后细胞增殖以及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3、5、8、10mmol/L的HMBA处理后,EC9706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受到抑制,其抑制率依次分别为52.875%、80.579%、83.617%、90.27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久(P〈0.05或P〈0.01),且呈浓度-效应关系。光镜下观察HMBA处理组的EC9706细胞较对照组细胞的体积增大,且趋于扁平铺展状态,细胞大小较为一致,排列较为规则。结论:经HMBA诱导处理后的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出现了与同组织来源的正常上皮细胞相似的形态与结构特征,表现出肿瘤细胞恶性表型逆转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Bcl-2基因的特异性小干扰RNA (siRNA)对食管癌细胞(EC9706细胞)Bcl-2蛋白表达和凋亡的影响及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化学合成Bcl-2基因的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入EC9706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Bcl-2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成克隆分析siRNA联合X线照射对EC9706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影响。结果 Bcl-2 siRNA1、Bcl-2 siRNA2、Bcl-2 siRNA3转染后Bcl-2蛋白在EC9706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13%、38.87%、30.55%,较对照组的84.28%明显下降(t =4.01、3.04、3.64,P均<0.05)。Bcl-2 siRNA1转染组凋亡率为33.86%,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5.51%(t=6.55,P<0.01)和阴性siRNA1转染组的5.59%(t=6.54,P<0.01);Bcl-2 siRNA1联合X线照射的细胞凋亡率为56.76%,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组的24.51%(t=3.59,P<0.05)。成克隆分析的Bcl-2 siRNA1转染加照射组D0、Dq、SF2值均低于单纯照射组,放射增敏比为1.33(D0值之比)。结论 Bcl-2基因的特异性siRNA可明显增强EC9706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