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作为现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 ,它在传统中医学向现代中医学发展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代中医学包括生物中医学、实验中医学和基础中医学。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作用首先在于它避开了人体实验 ,而进行动物实验 ,毕竟动物实验更易实现实验目标 ;其次它对促进现代中医实验研究的完善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1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现代中医学研究的基础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中医动物实验的核心。它要在受试动物身上体现中医的理论和证候的特点。目前中医动物模型应用范围已覆盖几乎所有中医辨证领域。如在…  相似文献   

2.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指根据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利用特定的致病因素,在动物身上复制出与人体疾病症状和病理改变相同或相似的证候。它是开展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阐明、创新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工具。近年来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制的不少,但能够成功复制人体证候的不多,且方法雷同,鲜有创新,这是因为动物模型的研制者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制中的误区。笔者在此略陈管见,与同道商榷。1 缺乏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中医临床证候的具体体现,它应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3.
中医体质证候概念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中医证候的深入剖析 ,将其区分为体质证候与疾病证候 ,提出中医体质证候概念 ,阐述其特征及诊察方法 ,论述其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医动物模型等实验研究、体质研究及预防学研究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运用脏象学说和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把人类疾病原型的某些特征在动物身上加以模拟复制而成,且具有与人体疾病症状和病理改变相同或相似证候的动物。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已有近50年的历史,自从1960年邝安望教授研制了首例中医阳虚证动物模型以后,国内学者开始致力于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各类“证”的动物模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宗士群初航(第一临床学院中医科,沈阳110001)关键词脾虚证;大鼠;D-木糖;免疫球蛋白A;小肠粘膜病理研制动物模型已成为中医基础性实验研究的核心方法,脾虚证的动物模型的研制达8种之多,我们依据上述经验,进行了脾虚证的大鼠模...  相似文献   

6.
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模型是动物实验研究的首要因素,而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塑造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现就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在病因学、实验动物、评判标准以及病证结合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动物模型是动物实验研究的首要因素 ,而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塑造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现就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在病因学、实验动物、评判标准以及病证结合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浅议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制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医证候模型是模拟各种中医证候而复制出的实验动物模型 ,它是运用现代科学手段从基础方面研究中医理论 ,对于探索中医“证”的本质 ,阐明中药方剂对“证”的治疗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1 复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从生物学观点看 ,人和动物都是由单核细胞生物进化而来 ,人与动物之间既有差别也有共性 ,正因为人与动物之间存在共性 ,所以复制动物实验模型对研究人类的各种疾病证候是有参考价值的。我们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复制各种证候模型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并可重复实验 ,进行多种指标的观察 ,这是动物实验的优点。  …  相似文献   

9.
中医动物模型对临床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动物模型对临床的作用彭成(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75)关键词:疾病,模型动物,证候,临床作用编者按: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是当前中医药科研工作关注的课题,从设计、方法及模型制作看,各有特点,见仁见智。在研究方法与手段上,如何更鲜明地体现中医整体...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成熟,还不能为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思想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实验载体,需要不断完善。如果中医能够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实验方法,利用动物和人所具有的生理、病理共性,模拟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建立动物模型,则可以从现代组织学、细胞学、分子学等各个层次揭示中医理论的实质,弥补中医临床客观化指标不足的缺点,为中医理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使之被现代医学认同,加速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中医温病动物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复制中医温病学动物模型要求和方法,方法 结合中医温病学动物实验的要求,提出有关中医温病动物模型的分类,研制的原则,动物选择以及有关的思路和方法,结果与结论 研制温病动物模型是研究中医温病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研制中,应注意温病“病证”动物模型特点要与临床诊断基本相符;应以整体观为核心;采用多方法,多途径复制温病“证”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成熟,还不能为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思想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实验载体,需要不断完善。如果中医能够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实验方法,利用动物和人所具有的生理、病理共性,模拟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建立动物模型,则可以从现代组织学、细胞学、分子学等各个层次揭示中医理论的实质,弥补中医临床客观化指标不足的缺点,为中医理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使之被现代医学认同,加速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基于疾病中医证候分类的中药药效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的临床应用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上,因此其药效评价也应该建立在中医证候分类的基础之上。通过药效学实验阐明中药治疗疾病的药效作用特点及其机制,揭示中药作用机制的科学内涵,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探索药物作用靶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所在。如何利用成熟疾病动物模型,并明确其证候特征,是中药药效评价载体研究的关键问题。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通过研究疾病动物模型的生物学指标有可能分析得出该疾病动物模型的证候特性。利用以方测证方法,建立针对该疾病常见证候类型且临床验证有效的中药干预疾病动物模型,并将治疗有效的动物作为体现相应证候特征的动物模型,通过探寻其现代生物学基础,确立相应的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指标,从而明确疾病动物模型的证候特征,是建立适合辨证论治中药药效评价动物模型的重要途径。建立基于中医证候分类的中药药效评价研究方法,将有助于从中医理论出发提高我国中药研发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关于未来中医药动物实验的再思考有5点:①中医药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改善实验动物的生活条件,杜绝虐杀实验动物的现象,规范动物实验的技术操作,成立动物伦理委员会及专家组,推动“3R”(减量、优化、替代原则)研究的进展。②中医药动物实验必须充分体现中医的基本特点: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以中医病因病机为准则,采用多种方法复制“证”的动物模型,然后用药物反证法检验“证”的模型。③加强中医临床研究,重视人体科学:中医证候的确立要依靠望、闻、问、切,中医的证很难在动物身上体现,人与动物存在本质的差异,必须以临床病人为载体,应在人体证候规范化的基础上研究中医证候的基础。④建立中医证候动物评价标准:优化动物的造模因素,建立规范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选择具有特征性的评价指标。⑤中医药动物实验研究要回归到中医药临床的现实中: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要把实验的标准化和临床的真实性衔接起来,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机制、为了论文、为了所谓的科学,更多的研究结果要能实用,能在现实开放的环境中有作用,让中医药的研究回归自然,回归到真实世界,让理论研究与真实世界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中医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证”的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的“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 概括,属于阶段性诊断,是具有动态意义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中医微观辨证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 分子、细胞乃至基因水平来深入研究“证”的本质, 这其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医 证候动物模型问题。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现代中医 动物实验的代表,它在受试动物身上体现了中医理 论和证候特点。目前,它的研究内容包括阴阳、寒 热、肾虚、血瘀、脾虚、肝郁等多方面,几乎覆盖 了所有辨证领域。而热证造模是属于其中开展较早, 研…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而证候体系的复杂性使得其难以用还原论指导下的现代医学方法来揭示其科学内涵,代谢组学以其系统性、动态性、综合性的特点与中医证候的整体观、恒动观、辨证论治思维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揭示疾病的证候本质方面代谢组学具有巨大优势。本文从临床疾病及亚健康证候的代谢组学研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代谢组学分析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疾病证候本质研究中的代谢组学应用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推动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了中医基础与临床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为中医药的药效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已成为中医实验动物模型发展的新方向。复制具有中医证候特征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从方证对应的角度用药治疗,可以更深入地阐明中医药的体内作用机制。文章阐述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概念、意义与构建思路,分析了近年来病证结合肿瘤动物模型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证候规范化与客观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研究内容。从辨证分型、临床疗效评价、证候基础研究方面综述了神经根型颈椎病(CR)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认为目前该病中医证候研究方面存在证候诊断标准不统一、疗效评价欠规范、证候基础研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通过比较现有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提出可优先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指南》作为证候诊断标准;关于疗效评价建议遵循国际研究规范,至少选择1项公认的疾病疗效评价指标,根据证候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量表;建立公认的CR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从动物、组织、细胞层面运用系统生物学技术对中医药干预措施的作用机制进行说明,比较CR不同证候患者临床特征与生化指标等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概况高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关键词:中医证候规范化;诊断标准;宏观辨证;微观辨证;证候计量化;DME随着中医学术建设的发展及临床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医规范化研究势在必行。而证候是中医立法处方的依据.证候诊断...  相似文献   

20.
心衰心气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精华,深入研究中医证候是促进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从中医证候入手复制不同证候的动物模型,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