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CT检查中无定位图像扫描操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螺旋CT检查中,首先进行定位图像扫描,然后在定位图像上确定扫描起始点和终止点,以此确定扫描范围。经过实践,笔者认为有很多部位做CT扫描,无需扫描定位图像,可直接在体表定位确定扫描范围进行螺旋扫描,同样达到诊断要求,减少了患者的受照剂量。特别是多层螺旋CT(MSCT)应用以来,大范围扫描得以开展,象胸腹主动脉加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扫描定位图像患者的受照时间是16s左右。运用无定位图像扫描操作技术,患者就可以减少这些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2.
东软CT C-3000故障检测与维修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昝志生  孙义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6):434-434,452
一、故障现象:腰椎断层扫描到于设层面中问的时候,扫描机架停止工作,重新设置扫描层面,无法继续扫描。且扫描床、扫描机架无法运动。关机重新开机后,显示器提示图像处理工作站和扫描机架之间网络连接失败。  相似文献   

3.
胸部螺旋CT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了不同的人体体模和临床应用实验,对常规和螺旋CT扫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CT比较,螺旋CT图像无失真,变形。分辨率略差于常规CT。改变扫描条件和床速,图像质量无明显改变。改变扫描图像数学处理模式后,分辨率有所增加,但螺旋扫描仍冰及常规扫描。在临床应用上,螺旋扫描有许多优点。如何采用一次屏气技术,对病人某一脏器检查只需一次连续扫描。扫描速度快,不易产生运动伪影,所选脏器的扫描无盲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CT机普通扫描方式和单层螺旋扫描方式的患者体表X线吸收量,探讨CT检查时患者辐射剂量的推荐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普通扫描方式10例固定管电压为130kV,变换管电流、层厚、层数进行不同部位的扫描。扫描前根据解剖结构,在扫描范围中心的前后分别布点,每个点置入3个探测元件TLF(Mg,Cu,P),用热释光方法(TLD)读出数值,进行处理;单层螺旋普通扫描方式30例,管电压、管电流等的组合与普通CT机相同,采用CT机自测值,记录之;再以不同的螺距和扫描持续时间进行扫描,记录剂量值,对照、处理。结果 普通扫描时,管电压、管电流一定,辐射剂量与层数成正比;螺旋扫描时,管电压、管电流和扫描长度一定,辐射剂量与扫描持续时间成正比,层厚、层数对辐射剂量的影响不大。结论 优化扫描方案,可控制CT检查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肝脏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脏肿瘤的价值多有报道,扫描技术成熟,因扫描速度快而不需考虑扫描时间紧张问题,而单螺旋CT肝脏三期增强扫描因扫描速度相对较慢,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强化扫描,以保证达到诊断要求。我们应用美国Picker公司产POS单螺旋CT进行肝脏三期增强扫描3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正确使用高压注射器,配合螺旋CT扫描保证增强效果。资料与方法:对210例使用高压注射器行螺旋CT增强扫描的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观察。结果:离子型50例中,成功45例,失败5例;非离子型160例,成功150例,失败10例;其中头颅增强扫描80例,肝胆胰脾增强扫描100例,肾脏增强扫描15例,盆腔增强扫描15例。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全方位的护理保证了扫描的效果,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院一台日立W950SR型螺旋CT早上开机后,正常扫描,图像出现一个环形伪影,重复多次AIRCAL(空气校正)伪影不能去除。扫描方案中的其他参数不变,只改变扫描参数中的X线参数后再作扫描,伪影无变化,据此可以判断伪影和A/D转换系统无关;只改变扫描参数中的FOV(扫描视野)后再作扫描,伪影的直径和FOV的变化成反比,据此可  相似文献   

8.
故障现象 机器不能进行正常扫描,机器报错,错误代码显示球管温度超过70℃。冷却一段时间,又能进行扫描,但仅仅检查1—2个病人,又出现球管过热故障。停止扫描病人,进行数小时冷却,机器可行正常扫描,连续扫描10个病人左右,又出现上述故障。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扫描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估不同扫描层厚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冠状动脉显示的影响。方法:98例70岁以上疑为冠心病的病人进行不同层厚的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36例扫描层厚为1mm,其中28例病人同次先后进行层厚为1mm和2mm的扫描,62例层厚为2mm;对每次扫描进行钙化分析。结果:在层厚为1mm的扫描,78%的病人不能一次闭气完成扫描,出现呼吸伪影。在同次先后进行层厚为1mm和2mm扫描的28例病人,扫描层厚为1mm的钙化积分明显高于扫描层厚为2mm的扫描的钙化积分。结论:对于4层多排螺旋CT而言,使用2mm的扫描层厚进行冠状动脉钙化扫描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肝脏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脏肿瘤的价值多有报道,扫描技术成熟,因扫描速度快而不需考虑扫描时间紧张问题,而单层螺旋CT肝脏三期增强扫描因扫描速度相对较慢,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强化扫描,以保证达到诊断要求。我们应用美国Picker公司产PQS单层螺旋CT进行肝脏三期增强扫描3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螺旋CT扫描中定位像能够明确扫描范围、角度、扫描参数、延迟时间等,制定出详细的扫描计划,为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保障。通过对66150例螺旋CT的扫描,我们体会到螺旋CT定位像不仅适用于常规的CT扫描,而且具有多方面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三维重建肺结节性病变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螺旋CT三维重建肺结节性病变初步探讨宋金松1严洪珍2姚绍鑫2螺旋CT扫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CT扫描技术,其扫描轨迹为螺旋形曲线,一次收集扫描范围内全部容积数据,又称容积CT扫描〔1〕。本文旨在探讨螺旋扫描三维重建肺结节性病变的条件,评价其临床价...  相似文献   

13.
GESigna1.5TMR扫描故障分析与检修宋清伟①魏殿尧①张绪明①1故障现象当患者的所有资料及扫描参数设置完毕,按下扫描钮(SCAN)时,大多不能进行扫描。虽然有时可以进行扫描,但是一会儿就有停止扫描的可能,不能进行完整的扫描。系统柜(SYSTEM...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论述肝脏CT的各种扫描技术。方法:通过扫描前的准备、CT平扫、增强扫描、血管造影后CT扫描几个大方面,分别进行叙述。结果:该扫描技术应用,显著提高了肝脏疾病的检出率。结论:在肝脏CT扫描中应用合理的扫描方法,就能获得最佳的图像,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螺旋CT对肺部肿块进行灌注扫描,分析影响灌注质量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在138例中选择34例肺部肿块≤4cm灌注扫描,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肺部CT平扫,确定灌注扫描的层面,经预扫描后,在扫描野FOV及病灶显示均达到预期效果后,经静脉注射造影剂80ml,流率为3—5ml/s,5s后对桶灶同层进行连续动态扫描。层厚为3mm,连续扫描45s,后每20s扫描一次,共9期。扫描过程180s。所得图像由随机灌注软件进行后处理。根据所得出的时间——密度曲线进行分析。结论:(1)呼吸对≤4cm肿块影响最大,尤其是双下肺(2)扫描技术参数(3)设备原因(4)造影剂注射。  相似文献   

16.
肺内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病变,但是在影像学上对病变作出良性、恶性定性诊断有困难[1-2]。肺结节 CT 靶扫描能提供更多的细节特征信息,帮助肺内结节病灶的定性诊断,其对肺结节的诊断可靠性优于常规胸部 CT 扫描[3]。正确的 CT 扫描技术是提供优质 CT 图像质量的先决条件,笔者收集了一组肺结节 CT 靶扫描的影像资料,分析影响 CT 靶扫描图像成量质量扫描技术的因素,旨在提高 CT 靶扫描的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头部外伤者,临床多以颅脑、上颌窦,眼眶等部位,申请CT检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头部严重外伤的CT扫描,笔者认为是以临床申请单的扫描部位为重点,适当改变扫描范围或局部特殊扫描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能提高扫描效率,缩短患者的CT受检时间,降低X线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CT增强延时扫描在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目的:探讨CT增强延时扫描对肾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例肾损伤病人行螺旋CT普通扫描、增强扫描和增强延时扫描。结果:CT普通扫描显示肾轮廓不规则5例,肾包膜下血肿3例,肾周积血2例。CT增强扫描和延时扫描不仅显示普通扫描所见,而且显示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肾收集系统损伤导致尿外瘘2例,肾皮质穿通伤伴局限性肾包膜下陈旧积血1例,肾皮质裂伤1例,肾积水破裂导致腹腔积液1例。结论:CT增强延时扫描在肾损伤,尤其是收集系统损伤的诊断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故障现象 输入病人信息后,按下扫描键,机器不扫描,错误提示:(1)Scan Proc Common Error Code.(2)Gantry Error Code.再按扫描键,有时能正常扫描,但此故障越来越频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颅底伪影是CT扫描经常遇到的问题,使CT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就薄层扫描及采用听眉线扫描在消除颅底伪影的方法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分析200例颅脑CT检查病人,均采用薄层及听眉线扫描。结果:通过薄层扫描及听眉线扫描,对颅底结构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CT。结论:采用听眉线扫描及颅底薄层CT扫描,可大部分消除枕内隆突伪影,消除或部分消除中颅窝伪影,清楚显示小脑半球灰白质及第四脑室,清楚显示桥小脑角池,明显优于常规CT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