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WASP家族Verprolin同源蛋白1(WAVE1)基因参与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l)、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表达和调控的机制.方法 将52例患儿依据是否在随访期内持续缓解(CCR)分为难治/复发组和缓解组,应用实时定量PCR(RQ-PCR)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52例AML患儿治疗前及疾病发展过程中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s)中WAVE1、p-gp、MRPl、LRP及BCRP蛋白和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将PCDNA3.1-WAVE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L60细胞构建WAVE1高表达HL-60细胞,将WAVE1基因的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WAVE1 siRNA)转染HL60/ADR构建WAVE1低表达HL60/ADR细胞;Western blot和RQ-PCR法检测基因转染前后白血病细胞系WAVE1、MRPl及BCRP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复发/难治组病例的WAVE1及耐药相关基因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患儿WAVE1基因表达水平(P<0.05);②同一患儿初治及复发时的WAVE1基因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表达水平(P<0.05);③与HL60细胞相比较,HI.60/ADR细胞WAV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3.53倍及95%;④转染WAVE1后HL60细胞系MRP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16.54倍、129%,BCR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4.93倍及96%,而转染WAVE1 siRNA的HL60/ADR细胞MRP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为干扰前的0.11倍及43%,BCR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为转染前的0.14倍及71%.结论 WAVE1与儿童AML的病程及预后相关,参与了髓系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形成并可影响MRP及BCRPl等多个重要的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WASP家族富含脯氨酸同源蛋白1(WAVE1)及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的表达并探讨WAVE1表达与白血病病程及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实时定量PCR法测定41例ALL儿童及10例正常对照儿童PBMCs中WAVE1和p22phox的表达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羟胺法)和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DTNB法)分别测定外周血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①儿童ALL活动期组(初治+复发)PBMCs中WAVE1,p22phox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 0.01); ALL完全缓解组中,WAVE1,p22phox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正常对照组、活动期组和缓解组血浆SOD活力分别为166.35±27.93, 22.62±7.39, 107.11±28.57 U/mL; GSH-Px活力分别为490.94±39.38,91.73±28.88,267.56±82.64 μmol/L。ALL活动期组外周血血浆总SOD,GSH-Px活性较完全缓解和正常儿童明显降低(P<0.01);③ 随着WAVE1和p22phox的高表达,血浆中SOD, GSH-Px活性呈现下降趋势。WAVE1的表达水平与p22phox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4,P< 0.05),与血浆SOD,GSH-Px活性呈负相关(r分别为-0.336和-0.408,P<0.05)。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WAVE1和p22phox在儿童ALL PBMCs中表达增高,而且其变化与ALL病程相关。ALL患儿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WAVE1表达的调控。[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2):88-92]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X染色体耦联锌指蛋白(ZFX)的表达及其与白血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株(REH、HL-60、NB4、K562)中ZFX蛋白的表达;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全长ZFX,并测序验证;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82例初发B-ALL儿童骨髓样本,24例B-ALL缓解期样本,以及64例骨折或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样本(对照组)ZFX的表达;并根据治疗3年内有无骨髓或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分为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比较两组患儿初发时骨髓中ZF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ZFX蛋白在白血病细胞株REH、HL-60、NB4和K562中均有表达。初发ALL组骨髓中ZFX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ALL缓解组ZFX mRNA表达明显低于ALL初发组(P<0.01);预后差的ALL患儿初发骨髓中ZFX mRNA的表达高于预后好的患儿(P<0.05)。结论ZFX在儿童B-ALL中高表达,且预后差组表达相对较高,提示它可能在B-ALL预后判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低氧对K562细胞侵袭转移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研究低氧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侵袭能力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细胞体外常规培养,用浓度为1%,3%,5%的氧分别处理细胞24 h,以常氧培养K562细胞为对照组,通过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力,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运动力,肿瘤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MP-2,MMP-9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和5%的氧均增强K562细胞黏附力、运动力和侵袭力(P<0.05或P<0.01),而且还能上调K562细胞HIF-1α蛋白,HIF-1α mRNA,VEGF mRNA,MMP9 mRNA,MMP2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而1%氧与对照组相比,以上各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适度低氧能增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侵袭能力和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HIF-1α上调VEGF,MMP-2和MMP-9表达实现的。[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7):566-570]  相似文献   

5.
目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2A-PBX1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监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微小残留病(MRD)及判断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动态检测11例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的ALL患儿在初治期(11例)、完全缓解期(11例)、复发期(3例)和10例同期骨髓细胞形态学正常的非血液及肿瘤疾病对照组患儿的E2A-PBX1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1例ALL患儿初治期和复发期的E2A-PBX1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1)。与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E2A-PBX1水平表达阴性的患儿比较,表达阳性的患儿3年的复发率增高,无病生存率降低(均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E2A-PBX1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是监测MRD、预测复发、指导个体化治疗的良好指标,诱导缓解第33天E2A-PBX1融合基因水平可用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TRAF1)蛋白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不同阶段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SABC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40例ALL患儿化疗前、后骨髓细胞中TRAF1蛋白,RT-PCR技术检测儿童ALL Molt-4细胞于化疗药物作用前后TRAF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40例ALL患儿化疗前有3例TRAF1蛋白阳性表达(7.5%),经化疗诱导缓解后,TRAF1蛋白阳性表达22例(5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随访40例患儿中,并发脑膜白血病、耐药或复发患儿共10例,TRAF1阳性表达率为80%(8/10例),表达强度为 4例, 4例,与其余30例患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F1蛋白诱导表达阳性率及强度与化疗效应具有相关性。Molt-4细胞经化疗药物作用后,TRAF1 mRNA表达上调。结论化疗可以诱导ALL细胞TRAF1的表达,可能为以后耐药复发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复制允许因子Cdt1和复制抑制因子Geminin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为阐明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理伦依据。方法培养白血病细胞系Jurkat细胞,以处于对数生长期的Jurkat细胞作实验组,以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对照组。利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Cdt1和Geminin 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以检测细胞中的Cdt1和Geminin蛋白的表达。结果 (1)处于对数生长期的Jurkat细胞Cdt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处于对数生长期的Jurkat细胞Gemin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Jurkat细胞,Cdt1、Geminin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高,Cdt1、Geminin可能与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药物zebularine对白血病细胞株Jurkat、K562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在白血病基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根据zebularine作用终浓度将白血病细胞株Jurkat、K562各分为3组:对照组、250μmol/L组、500μmol/L组,分别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Jurkat、K562细胞在药物干预48 h后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检测结果,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结果在zebularine干预48 h后,在对照组和250μmol/L组均检测不到p53mRNA表达,而在500μmol/L组中检测到有p53mR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6组细胞样品中均检测到p53蛋白表达,在500μmol/L组中表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Zebularine可促进Jurkat、K562白血病细胞株p53的表达,并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提示zebula-rine的干预激活了p53的表达,为zebularine治疗白血病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单个核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蛋白及骨髓血浆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初发儿童ALL E-cadherin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33例ALL患儿根据诱导治疗前后分为初发组和缓解组(完全缓解)。RT-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E-cadher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E-cadherin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骨髓血浆E-cadherin蛋白浓度,统计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铁蛋白(SF)、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骨髓及外周血原始幼稚细胞比例等临床指标。结果初发组骨髓单个核细胞E-cadherin mRNA、蛋白及骨髓血浆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缓解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初发组血清LDH及SF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缓解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初发组E-cadherinmRNA、蛋白表达水平与LDH、SF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及外周血原幼稚细胞比例均无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基因表达缺失可能参与了儿童ALL的发病,E-cadherin基因表达水平对儿童ALL治疗效果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紫铆因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体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Ficoll-Paque分离液分离4例初发ALL患儿骨髓原代细胞及4例正常儿童骨髓单个核细胞并购买HK-2、Nalm-6、Jurkat、sup-B15及MOLT-3 ALL细胞株;用MTS技术检测紫铆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紫铆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用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Bim、Puma及cleaved PARP的表达。结果紫铆因对正常单个核细胞无明显抑制增殖作用,对人ALL原代细胞及ALL细胞株均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紫铆因能逆转氟美松耐药细胞株对氟美松的敏感性;紫铆因能明显促进人ALL细胞株的细胞凋亡,并且随着紫铆因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越明显;随着紫铆因浓度的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im、Puma及cleaved PARP表达量也逐渐增多。结论紫铆因对ALL细胞包括氟美松耐药细胞株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β整合素家族成员在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2例初诊T-ALL患儿和21例对照(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和骨髓移植供者)的骨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β整合素家族各成员的m RNA表达;并利用整合素抑制剂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作用于Jurkat细胞,采用CCK 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Jurkat细胞生存率和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LL患儿的整合素β_2、β_3、β_5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第33天骨髓不缓解或MRD阳性的T-ALL患儿中,整合素β_3表达水平较高(P0.05);复发T-ALL患儿整合素β_5的表达高于无复发T-ALL患儿(P0.05)。整合素β3高表达T-ALL患儿的EFS率、OS率均低于β_3低表达者(P0.05)。与未处理组比较,RGD肽处理的Jurkat细胞生存率较低、凋亡率均高(P0.05)。结论β整合素可能通过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而影响T-ALL的发生发展,整合素β_5的表达与T-ALL复发风险密切相关,整合素β_3的表达与T-ALL患儿治疗反应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Wnt通路中Wnt通路抑制因子1(Wif-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表达及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初发并且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完全缓解的35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治疗前作为初发组,第33天达完全缓解时作为缓解组,对照组为1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RT-PCR方法检测Wif-1和β-cateninm RNA的表达,ELISA法测Wif-1蛋白的表达。结果初发组Wif-1m 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缓解组,β-cateninm 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P0.05)。在初发组和缓解组,高危患儿的β-cateninm RNA表达均高于中危和低危患儿,Wif-1m RNA、蛋白表达低于中危和低危患儿(P0.05)。在初发组和缓解组,T-ALL患儿β-cateninm RNA的表达高于B-ALL患儿,Wif-1m RNA、蛋白表达低于B-ALL患儿(P0.05)。各组Wif-1和β-cateninm 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Wif-1表达下降、β-catenin表达增高是儿童急淋发病机制之一,Wif-1下降和/或β-catenin增高的程度可能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及受体(IL8R)在小儿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RTPCR法检测32例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IL8,IL8RmRNA表达。结果: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中有5例表达IL8(5/10),4例表达IL8R(4/1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中有13例表达IL8(13/22),9例表达IL8R(9/22)。IL8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ML组中M4M5亚型中的表达水平高于M2M3,差异有显著性(P<0.05)。ALL组中B系列ALL表达水平高于TALL,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IL8,IL8R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小儿急性白血病有IL8,IL8R的表达,IL8尤其在AML组M4M5亚型及B系列ALL更明显,化疗后两者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CYP3A5参与多种常用化疗药物的代谢反应。目前对于CYP3A5基因参与急性白血病的研究主要限于细胞系的体外研究。该文通过检测急性白血病患儿CYP3A5-6986位点的基因型分布特点和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其基因表达水平对白血病患者治疗、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①应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及PCR产物序列测定,检测66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儿和20例对照儿童的CYP3A5-6986位点基因型分布;②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儿童骨髓单核细胞内wt-CYP3A5和SV1-CYP3A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对照组和急性白血病儿童CYP3A5-6986多态性位点存在野生型(CYP3A5*1/*1)、杂合突变型(CYP3A5*1/*3)、纯合突变型(CYP3A5*3/*3)3种基因型;②66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儿按基因型分组后对其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3组间的wt-CYP3A5 mRNA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ALL组wt-CYP3A5 mRNA低表达者第1次化疗后的缓解率高于wt-CYP3A5 mRNA高表达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对两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的CYP3A5 mRNA表达水平动态监测显示,1例复发前wt-CYP3A5 mRNA表达水平较缓解时升高。另1例wt-CYP3A5 mRNA表达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患儿目前仍处于缓解状态。结论:wt-CYP3A5 mRNA表达与白血病患儿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动态监测wt-CYP3A5 mRNA表达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7):549-55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nm23-H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免疫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儿童ALL初治、缓解、难治、复发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nm23-H1基因的表达水平,观察nm23-H1基因与免疫表型的关系。结果①初治患儿nm23-H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完全缓解组(P<0.01);完全缓解组nm23-H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组nm23-H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完全缓解组(P<0.01),与初治差异无显著性(P>0.05);难治组均为高表达。②T-ALL的nm23-H1阳性率高于B-ALL(P<0.05),且T-ALL的nm23-H1表达水平高于B-ALL(P<0.05)。结论nm23-H1的表达水平随儿童ALL的病情发展而变化,在初治、复发及难治ALL具有高表达,nm23-H1高表达者预后差,易复发;nm23-H1在T-ALL具有高表达,可能是T-ALL的缓解率低、预后差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细胞性凋亡抑制蛋白1(c-IAP1)和促凋亡蛋白第2个线粒体衍生的胱天蛋白酶激活剂(Smac)在儿童ALL中的表达,分析和探讨二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48例ALL患儿.其中初治组23例,缓解组21例,复发组4例;对照组为12例骨髓象正常的非恶性血液病患儿.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各组患儿骨髓中c-IAP1、Smac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IAP1蛋白在初治组骨髓中阳性表达率为60.9%,缓解组阳性表达率为28.6%,复发组阳性表达率为75.0%,对照组阳性表达率为16.7%.Smac蛋白在初治组骨髓中阳性表达率为 56.5%,缓解组阳性表达率为19.0%,复发组阳性表达率为75.0%,对照组阳性表达率为16.7%.c-IAP1、Smac蛋白在初治组ALL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均分别高于缓解组(P<0.008)和对照组(P<0.008);初治组和复发组两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复发组中c-IAP1、Smac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0.008).结论 c-IAP1、Smac可能参与了儿童ALL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缓解时和缓解不同时期微小残留病(MRD)的水平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用极限稀释定量PCR法和巢式PCR法追踪检测MRD,数据处理用Kaplan Meier方法及COX回归模型等。结果:46例急淋患儿缓解时MRD值与骨髓复发呈正相关(r=0.4396,P<0.01),骨髓复发组MRD值为7.359×10-3,与未复发组MRD值(3.954×10-4)差异有显著性(P<0.01);缓解期MRD持续阳性或由阴性转为阳性者,骨髓复发的相对危险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缓解时MRD水平及缓解期MRD定性结果可作为估计急淋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动态追踪检测MRD是指导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