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音乐放松治疗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及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放松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周期设定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以及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AS,SDS,BI,FAC,FMA分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BI、FAC以及FMA分数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音乐放松治疗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大幅度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讨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4例和早期护理组34例,常规护理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早期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以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价患者运动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BI、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及早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语言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种形式健康宣教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用多种形式健康宣教实施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I、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种形式健康宣教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4周后对2组进行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BI)、抑郁程度(HAMD)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MA、BI、HAMD和S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最大限度降低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恢复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神经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为脑栓塞患者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1(HAMD-21)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化巴氏指数(BI)量表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HAMA-14、HAMD-2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后HAMA-14、HAMD-21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Mo CA及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干预后Mo CA及BI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缓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肢体功能康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4周后对2组进行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BI)、抑郁程度(HAMD)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MA、BI、HAMD和S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最大限度降低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恢复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神经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为脑栓塞患者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2020年7月1日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奇偶数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生活质量[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FMA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康复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常规予以神经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时间为6 w.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Barthel指数(BM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 w末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FMA、BMI、SAS及SD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经过为期6 w的综合干预后,观察组FMA及BM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AS及SDS评分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干预不仅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共建共享模式的信息化干预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后患者的影响。方法:自2020年5月1日~2021年4月30日接受超早期溶栓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31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自2021年5月1日~2022年5月31日接受超早期溶栓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31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共建共享模式的信息化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损伤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能力[采用巴氏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MMSE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ESCA、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BI、ADL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与血塞通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NIHS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评估]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指数)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FMA评分及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FMA评分及BI指数均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予以奥扎格雷钠与血塞通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可降低NIHSS评分,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成员辅助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 6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3 0例 ) ,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的同时 ,观察组实施家庭成员辅助干预康复训练 ,通过治疗前后Fugl Meyer运动评分 (FMA)、修订的Barthel指数 (MBI)评分的变化对两组患者功能康复进行评价。 结果 8周后两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均较前有明显提高 (P <0 0 0 1) ,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家庭成员积极合理辅助干预对偏瘫运动功能康复、尤其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志朋 《当代护士》2016,(11):40-41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脑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分别于入院及出院时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Barthel指数、NIHSS量表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程序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运动想象疗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常规康复干预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常规康复+运动想象疗法的3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持续干预1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结束时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和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FMA、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患者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抑郁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r指数(B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FM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HAMD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BI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在急性脑梗死(ACI)后遗症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1日~2016年3月31日收治的30例ACI后遗症患者为对照组,在其康复锻炼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选取2016年4月1日~2018年10月31日收治的30例ACI后遗症患者为观察组,在其康复锻炼期间给予网络视频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量表]、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结果:观察组康复锻炼完全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BI、FMA及MMSE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网络视频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ACI后遗症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颅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药物、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经颅电刺激治疗仪治疗。采用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BI)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FMA及BI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FMA及BI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电刺激术治疗可明显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各组经护理干预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FMA、Barthel、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降低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病人上肢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将67例上肢功能受损的急性脑梗死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给予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干预后2周、干预后12周采用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对上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2周,两组上肢FMA得分较入院时均有提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周试验组病人上肢FMA得分提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促进脑梗死瘫痪病人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序贯式康复护理联合同感心沟通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108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序贯式康复护理联合同感心沟通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FMA)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MA、Barthel指数、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序贯式康复护理联合同感心沟通能改善HICH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2):2152-215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P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连续干预12周,比较两组抑郁症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疗效及各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MA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SD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利于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