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睡眠潜伏期由干预前的46.36±7.85min减低至25.8±21.13min,睡眠时间由干预前的198.26±63.46min提高至291.45±50.5min,干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患者睡眠潜伏期由干预前的41.34±9.29min减低至32.58±7.35min,睡眠时间由干预前的187.35±56.52min提高至246.2±6.01min,干预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和条件、睡眠行为疗法、刺激控制指导、睡眠限制、睡眠卫生教育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老年脑梗死患者睡眠节律紊乱的护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护理对策。方法:将64例出现睡眠节律紊乱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实施护理援助措施,干扰白天的活动,强化夜间睡眠,建立家庭支持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规律化睡眠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两组的睡眠时间、夜醒次数、再入眠时间等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逐渐恢复正常睡眠,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计划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治疗脑梗死睡眠障碍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术后睡眠障碍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60例老年术后睡眠障碍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锻炼等干预措施.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价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t检验.结果 干预前2组各项睡眠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干预组各指标有显著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术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术后睡眠障碍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60例老年术后睡眠障碍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锻炼等干预措施。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价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t检验。结果干预前2组各项睡眠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干预组各指标有显著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术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老年内科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及相关睡眠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睡眠知识宣教、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结果入院时PSQI积分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入院第一周、二周时两组PSQ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认为老年住院患者存在睡眠障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将老年内科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及相关睡眠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睡眠知识宣教、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结果入院时PSQI积分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入院第一周、二周时两组PSQ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认为老年住院患者存在睡眠障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细护理干预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12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精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匹兹堡肿胀质量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潜伏期睡眠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睡眠障碍患者进行精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医学上将与睡眠相关的各种症状表现称为睡眠障碍,指睡眠总量的减少及质量下降而言,并非仅指失眠,还包括睡眠过程中的异常体验或行为[1-2].睡眠障碍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反复的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患者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3].睡眠障碍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 方法 将180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 结果 实验组患者睡眠潜伏期由干预前的(46.36±7.85)min减低至(25.8±21.13)min,睡眠时间由干预前的(198.26±63.46)min提高至(291.45±50.5)min,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对照组患者睡眠潜伏期由干预前的(41.34±9.29)min减低至(32.58±7.35)min,睡眠时间由干预前的(187.35±56.52)min提高至(246.2±6.01)min,干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做好心理护理、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和条件、睡眠行为疗法、刺激控制指导、睡眠限制、睡眠卫生教育,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上将与睡眠相关的各种症状表现称为睡眠障碍,指睡眠总量的减少及质量下降而言,并非仅指失眠,还包括睡眠过程中的异常体验或行为^[1-2]。睡眠障碍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反复的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患者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3]。睡眠障碍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睡眠障碍的危害、老年病人睡眠的护理干预。建议进行前瞻性干预试验,为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老年病人睡眠状况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睡眠障碍的危害、老年病人睡眠的护理干预。建议进行前瞻性干预试验,为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卒中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72例脑卒中睡眠障碍病人进行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病人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评分下降(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脑卒中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睡眠行为干预等)。结果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情况,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52例睡眠障碍患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比较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本组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睡眠质量差(PSQI〉5分),中至重度焦虑(SAS〉60分),中至重度抑郁(SDS〉60分)者共52例,总发生率67.5%。干预前PSQI总分为(8.60±2.69)分,干预后为(5.08±1.95)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3,P〈0.01),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有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732,8.977;P〈0.01);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7个因子中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睡眠效率、使用睡眠药物、白天功能紊乱6个因子在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127,3.371i5.674,6.399,2.255,2.039;P〈0.05或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方法结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术期疼痛干预对降低骨科老年病人术后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116例60岁以上老年病人为观察组,疼痛使用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法测量,从入院开始到术后3d内给予疼痛干预,根据痛觉评分调节镇痛用药,确保病人疼痛评分在4分以下,观察病人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为7.76%,与本院2009年之前观察所得发生率为11.29%比较有明显降低;术后低氧血症:观察组为7例,发生率6.03%,对照组为9例,发生率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2例,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合理镇痛能有效降低骨科老年病人术后低氧血症及护理并发症,间接降低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社区高危及极高危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睡眠情况。方法:从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病数据库中筛选符合相关条件的65岁以上老人1 606例,其中男性757例,女性849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针对该人群进行调查。结果:43.2%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其中男性与女性PSQI积分为(7.09±2.95)分、(8.07±3.39)分(P0.05);根据年龄分组,65~69岁组、70~74岁组和≥75岁组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0.1%、42.6%、49.4%。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睡眠障碍百分比为45.4%vs 42.3%,(P0.05)。分析睡眠障碍的情况,睡眠障碍者中有51.2%存在经常性入睡困难,54.8%卧床时间在6h以上,但绝大部分(95%)睡眠效率较低,约1/3的卧床时间并未入睡。在解决睡眠障碍的措施中,不足1/3的患者服用安眠药物,13%左右的患者经常服用安眠药。评价睡眠障碍的影响方面,40%左右的患者存在日间功能障碍。结论:高血压高危及极高危老年患者中睡眠障碍较普遍,女性、高龄、合并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睡眠障碍,需引起卫生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老年心衰(HF)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HF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加用心理疏导、认知疗法、加强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指导辅助睡眠等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结果:干预3周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1)。干预组PSQI总分及分项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显著下降(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HF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