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不同用药方法对全身麻醉时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ASAI。II级择期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组与丙泊酚常规微泵恒速输注(P)组。麻醉过程中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调整丙泊酚输注速度或靶浓度,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插管前(T。)、气管插管完成即刻(T2)、气管插管后5rain('r3)、切皮即刻(T4)、切皮后5min('r5)、气管拔管即刻(T6)两组患者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同时记录各时刻BIS值、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TCI组在T2一T6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较小(P〉0.05);P组HR、SBP与DBP在T1时显著降低,T2与T6时显著升高(P〈0.05)。P组与TcI组比较,T2时SBP与DBP显著增高(P〈0.05)。TCI组患者术后睁眼、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老年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和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单次插管剂量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ASA Ⅰ或Ⅱ级的择期全麻患者42例,随机均分为丙泊酚(P)组和七氟烷(S)组.麻醉诱导后给予0.2 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后插管;P组和s组麻醉维持分别采用丙泊酚TCI-泵注瑞芬太尼和吸入1.3倍肺泡最小有效浓度(1.3 MAC)七氟烷-泵注瑞芬太尼.使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观察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记录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无反应时间、肌松维持时间及恢复指数(RI)等指标.结果:2组之间肌松起效时间、无反应时间及单刺激肌颤搐强度(T1)25%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组25%四个成串刺激比(TOFr)及恢复指数较P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单次插管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在丙泊酚TCI-泵注瑞芬太尼麻醉下肌松维持及恢复无明显变化,而在吸入1.3 MAC七氟烷-泵注瑞芬太尼麻醉下恢复时间明显延长,提示以七氟烷维持全麻,顺式阿曲库铵剂量应酌减,以免术后肌松残留.  相似文献   

3.
黄明辉  李优春 《江西医药》2021,56(11):1981-1983
目的 探讨在老年胃癌手术麻醉中,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无规律抽签的方法将我院100例老年胃癌患者(2019年4月-2020年4月)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50例.Ⅰ组和Ⅱ组在维持麻醉方案上,前者行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后者行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其各时段的MAP指标、HR指标、MMSE评分进行比较,并且观察比较组间麻醉安全性(即不良反应).结果 在手术开始0.5h至术后0.5h的各时间段中,Ⅱ组患者的MAP以及HR波动幅度均较小(P>0.05),但是Ⅰ组患者在麻醉前至手术开始0.5h、手术开始0.5h至1h、手术开始1h至手术结束、手术结束至术后0.5h时间段中的MAP以及HR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及术后48hMMSE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3h以及24h的MMSE评分比较,Ⅰ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Ⅰ组总发生率明显较Ⅱ组高(P<0.05).结论 选择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维持麻醉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对老年胃癌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有利于其术后认知功能恢复,且麻醉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丙泊酚和七氟烷全麻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和观察组(采用七氟烷),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呼吸(HR)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T0时SBP、DBP、MAP和HR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2、T3、T4和T5时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4 时DBP和MAP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和T2时HR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和T5时两组患者间SBP、DBP、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和七氟烷均可维持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与常规丙泊酚靶控方式比较,评估分步丙泊酚靶控对老年患者围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6~75岁,体重47~65kg,ASA 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择期胃肠道手术患者30例,根据丙泊酚的不同靶控方法分为分步靶控组(S组)和常规靶控组(C组)每组15例,分步靶控组采用丙泊酚分步靶控法进行诱导,常规组采用常...  相似文献   

6.
黄明辉  李优春 《江西医药》2021,56(11):1981-1983
目的 探讨在老年胃癌手术麻醉中,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无规律抽签的方法将我院100例老年胃癌患者(2019年4月-2020年4月)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50例.Ⅰ组和Ⅱ组在维持麻醉方案上,前者行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后者行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其各时段的MAP指标、HR指标、MMSE评分进行比较,并且观察比较组间麻醉安全性(即不良反应).结果 在手术开始0.5h至术后0.5h的各时间段中,Ⅱ组患者的MAP以及HR波动幅度均较小(P>0.05),但是Ⅰ组患者在麻醉前至手术开始0.5h、手术开始0.5h至1h、手术开始1h至手术结束、手术结束至术后0.5h时间段中的MAP以及HR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及术后48hMMSE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3h以及24h的MMSE评分比较,Ⅰ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Ⅰ组总发生率明显较Ⅱ组高(P<0.05).结论 选择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维持麻醉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对老年胃癌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有利于其术后认知功能恢复,且麻醉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胡颖珺  王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708-270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及康复快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是Lc前重要的操作步骤,增加了手术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C“。本研究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旨在探讨一种合理的麻醉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郑丽烟  卢浩 《北方药学》2022,(10):99-101
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时,选择七氟烷吸入麻醉与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的效果,分析对患者麻醉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本次研究中纳入的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消化道肿瘤,并能够耐受相应的手术,根据实验要求将90名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为保障手术的可参考性,分为对照组(n=45)与实验组(n=45)。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对照组内患者在接受麻醉时,医务人员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而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麻醉时选择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麻醉完成后,医务人员按要求记录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患者麻醉完成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分析不同麻醉方案的麻醉安全性与麻醉效果。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统计学差异,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本次实验结果中,两组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更低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短时间靶控输注丙泊酚对七氟烷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9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三组均以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诱导,持续吸人2%~3%七氟烷麻醉维持,I组术毕停吸七氟烷,Ⅱ组和Ⅲ组手术开始缝合腹膜时停吸七氟烷,同时TCI丙?白酚靶浓度1.0—2.0μg/ml麻醉维持,Ⅲ组调大新鲜气体流量加快七氟烷洗出。观察术毕躁动的发生率和躁动程度,记录术毕和苏醒时呼气末七氟烷的浓度,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Ⅱ组和Ⅲ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3.3%,低于Ⅰ组的36.7%;术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Ⅲ组小于Ⅱ组和Ⅰ组。结论短时间靶控输注丙泊酚可降低七氟烷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和躁动程度,术后苏醒快,恢复质量高。  相似文献   

10.
杨晓斌  陆文汉  夏云 《安徽医药》2012,16(10):1505-1506
目的 观察丙泊酚分步靶控输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插管过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2例ASA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1例.麻醉诱导T组采用丙泊酚静脉分步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从1.0 mg·L-1开始递增,递增梯度为0.5 mg·L-1,每靶浓度输注1 min,目标靶浓度设定为3.0 mg·L-1;C组采用人工单次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1,同时两组均给予芬太尼2 μg·kg-1,罗库溴铵0.9 mg·kg-1静脉推注后行气管插管.连续监测并记录患者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和插管后5 min(T4)血压(SBP/DBP)和心率(HR)并计算RPP.结果 T组全麻诱导过程中各时点血压、心率和RPP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和插管后5 min(T4)血压、心率和RPP与诱导前(T1)和C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分步递增靶控输注诱导有利于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老年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春林  景亮 《淮海医药》2006,24(4):266-268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时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按年龄不同分为2组.青壮年组(n=30)30~59岁,老年组(n=30),60~80岁.全麻诱导设定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3 mg/L,瑞芬太尼7 μg/L.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进行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术中瑞芬太尼靶控浓度维持不变,气管插管后丙泊酚的靶控浓度降至2.5 mg/L,术中调节丙泊酚的量使脑电双频谱指数维持在45~55之间.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插管前、插管后1 min及插管后5 min的SBP、DBP、HR.结果2组患者间除年龄外,性别、手术种类、体重、术前血球压积与白蛋白浓度及靶控输注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2组患者的丙泊酚、麻黄素及阿托器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患者的SBP、DBP、HR均较诱导前降低,但老年患者更明显(P<0.01).结论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明显不同于青壮年,因此在使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时,应根据年龄及种族的不同设定靶控浓度.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烷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评价其对患儿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在我院行外科手术的小儿238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各119例,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3 min、手术开始3 min后、手术结束前 3 min、拨管后5 min 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躁动例数、躁动评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丙泊酚组 SBP、DBP 与 HR 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七氟烷组SBP、DBP与HR水平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丙泊酚组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七氟烷组(P均<0.05),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躁动率、镇静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恶心、呕吐、分泌物增多、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儿的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苏醒质量更高,是小儿外科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3.
周敏  张励 《福建医药杂志》2010,32(4):101-103
目的对比观察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与靶控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妇科宫腔镜麻醉中的作用。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S组(七氟烷组)与TCI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S组通过面罩以潮气量法吸入七氟烷,术中用2%~3%七氟烷和3L/min氧流量吸入维持麻醉。TCI组用双道TCI泵,靶控血浆浓度,术中以1%丙泊酚2.0μg/ml、瑞芬太尼1.0ng/ml血浆浓度TCI,两组术后即刻停止用药。监测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和心率,同时观察诱导入睡时间、术中呼吸情况、麻醉苏醒情况,并评定麻醉效果,观察麻醉恢复期相关并发症。结果TCI组入睡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1);术毕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别。麻醉起效时两组患者MAP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TCI组在扩宫颈时、宫腔操作时与S组比较,MAP有明显下降(P〈0.05)。TCI组术中麻醉效果优于S组(P〈0.01),TCI组呼吸抑制发生率较S组高(P〈0.01)。两组术后均无恶心、呕吐及躁动等发生。结论TCI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较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效果更佳,而七氟烷麻醉更易维持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稳定。TCI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可提供与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相当的快速苏醒。两种麻醉方法均可用于妇科宫腔镜麻醉。  相似文献   

14.
国人老年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国人老年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方法32例择期下腹部开腹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65~82岁的老年患者,采用靶控输注方式(以血浆浓度为靶)输注丙泊酚,丙泊酚血浆浓度为3μg·mL-1。术中取桡动脉血,以反向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丙泊酚的血浆浓度。用NONMEM软件分析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国人老年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三室开放模型,年龄、瘦体重对中央室清除率有影响,性别对第三分布容积有影响。结论年龄、瘦体重、性别对国人老年患者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有影响。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应用于个体时,应根据个体情况相应调整靶控输注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以改善靶控输注系统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析老年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丙泊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按照标准筛选近年收治的腹部开腹手术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四组,即丙泊酚复合硬膜外组为A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血浆浓度4ug/L)组为B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血浆浓度7 ug/L组为C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血浆浓度4 μg/L,输注时间超过4h)组为D组,四组患者在麻醉中,需要记录BIS、HR、BP等指标,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结果 A、B、D组BIS、MBP、HR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立即和手术60、120 min时心率低于A组.四组患者据在术中保持正常的BIS值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结论 老年患者靶控输注4 μg/L和7μg/L瑞芬太尼,注入4μg/L血浆浓度且在4h以上的瑞芬太尼,对丙泊酚药代动力学没有影响,这表明老年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丙泊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不大,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丙泊酚与七氟烷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手术的18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麻醉组和七氟烷麻醉组各90例。连续监测患儿收缩压(SBP)、心率(HR)、心电图(ECG)、舒张压(DBP)、麻醉深度(BIS)、血氧饱和度(SpO2)、PETCO2。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后(T1)、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3min(T3)、手术完成时(T4)、睁眼时(T5)、完全清醒时(T6)的SBP、HR、DBP、BIS。结果:两组患儿组内各指标相比,麻醉诱导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七氟烷组患儿手术完成时拔管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与丙泊酚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均能有效降压,稳定心率,维持相当的麻醉深度,但是七氟烷苏醒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7.
18.
邵涛  胡海燕 《中国药师》2014,(9):1529-1531
目的:观察七氟烷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组、S组。P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S组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插管2min后、插管10 min后、气腹5 min后、气腹30 min后及术毕患者的血糖、皮质醇的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2 min、10 min后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气腹30 min及术毕血糖明显升高(P〈0.01);且S组患者术毕的血糖值明显低于P组(P〈0.01)。两组患者插管2 min时皮质醇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P组患者在气腹5 min及术毕的皮质醇值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且气腹5min、30 min及术毕S组的的皮质醇值明显低于P组(P〈0.01)。两组患者麻醉各时期HR、SPO2水平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插管2 min、10 min后,SBP均出现明显降低(P〈0.01),气腹5 min、30 min时,两组患者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插管2 min、10 min时,两组患者的DBP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患者气腹5 min、30 min时DBP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19.
陈楠楠  金海燕 《贵州医药》2021,45(2):231-232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与全凭七氟烷对小儿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腹股沟疝患儿96例,均采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随机将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A组单纯使用七氟烷维持麻醉,B组给予七氟烷联合丙泊酚维持麻醉,比较两组苏醒质量的差异.结果 (1)A组T0~T3时MAP和HR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上腹部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进行麻醉,对照组使用七氟醚吸入进行麻醉。对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完成瞬间(T2)、切皮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45 min(T4)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记录,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各时刻心率(HR)与T0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时刻HR明显低于T0时刻, T2时刻明显高于T0时刻(P〈0.05)。观察组仅T1时刻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T0时刻(P〈0.05);对照组T1时刻MAP明显低于T0时刻, T2、T3、T4时刻明显高于T0时刻(P〈0.05);观察组仅T1时刻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低于T0时刻(P〈0.05),后迅速恢复正常;对照组T1、T2、T3、T4时刻SpO2虽逐渐升高,但明显低于T0时刻(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上腹部手术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