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心理干预组、综合干预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既定方案的心理干预;综合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既定方案的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黛力新片)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干预4周后进行调查,评价其心理疗效,通过患者症状及心电图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三组一般情况及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4周后,心理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患者的SAD和SDS评分差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综合干预组差值升高更明显(P<0.01);综合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x2=26.911,P<0.01x2=7.500,P<0.0167),综合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167).结论 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在心理干预基础上加服抗抑郁药物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颖  朱丽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7):777-777
目的了解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护理干预对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大学生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1周进行测评。结果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入院时SAS分值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治疗一周后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存在明显焦虑,护理干预对于减轻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焦虑程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心脏起博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干预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心脏起搏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的作用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调查 86例心脏起搏患者 ,总分 >16 0分或单个因子分 >2分示有心理问题。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分别评价 86例心脏起搏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得分变化及其与 39例对照组的差别。结果 :SCL 90调查显示 :86例心脏起搏患者存在以焦虑 (4 3人 )、躯体化 (36人 )、恐怖 (34人 )、抑郁 (2 5人 )、人际关系 (2 2人 )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问题 ,其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 (分别为 2 .0 9± 0 .5 9vs1.39± 0 .4 3,2 .19± 0 .5 4vs 1.37± 0 .4 8,2 .2 0± 0 .6 1vs1.2 3± 0 .4 1,2 .0 2± 0 .6 2vs 1.5 0± 0 .5 9,P均 <0 .0 1;2 .12± 0 .4 8vs 1.6 5± 0 .5 1,P <0 .0 5 )。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下降 ,与干预前相比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 4 1.2 4± 7.2 6vs 4 6 .78± 9.2 5 ,38.6 9± 6 .14vs4 4 .5 6± 7.82 ,P均 <0 .0 1) ;而对照组焦虑、抑郁两次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 :心脏起搏患者存在焦虑、躯体化、恐怖、抑郁、人际关系等明显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80例初诊糖尿病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测定及条目简明生活质量评分表(SF-80),治疗12周后复测,并进行诊疗满意度调查。结果:治疗前后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SF-8治疗前后相比,P〈0.05,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SF-8、住院满意度调查相比较,P〈0.05,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初诊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给了认知治疗随访后,焦虑抑郁状态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的冠心患者1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系统护理干预组,每组各80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各组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临界值(50分和41分).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干预组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护理干预后,系统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对CHD患者心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该文了解南京市浦口地区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抽取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326例,健康对照组414例;并使用 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调查对  相似文献   

7.
国外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发病率为20%~79%,多在30%~50%<'[1]>,国内大样本为27%~34%<'[2]>.PSD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和预后<'[3]>,增加病死率和自杀率<'[4]>.本文拟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从生物-心理-环境-社会诸方面,对PSD患者进行全方位多元心理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最初两年的心理调整情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7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与69例当地身体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原始数据收集分别在糖尿病诊断后2w、3、6、12、24个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诊断第2周、第3个月、第6个月糖尿病组总症状、阳性项目、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及SAS(P<0.01)及SDS(P <0.05)评分升高;诊断第12个月糖尿病组总症状、阳性项目、抑郁、焦虑、恐惧评分高于对照组;诊断第24个月糖尿病组总症状、阳性项目、躯体化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糖尿病组诊断第24个月与诊断第2周比较躯体化评分降低;糖尿病组诊断第24个月与诊断第2周比较,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及SAS及SDS评分降低.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第1年内主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患病第2年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问题消失,出现躯体化异常,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1年内进行的心理干预应该主要解决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问题,诊断第1~2年应该主要解决躯体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探索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评分,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仅做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增加了心理护理及系统的健康教育。评定与比较2组患者的SDSS、AS分值。结果肺结核患者SDS、SAS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SDS、S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结核患者易出现心理障碍。护理干预可缓解或明显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自理能力,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该文了解南京市浦口地区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抽取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326例,健康对照组414例;并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调查对象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高血压病例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总积分及标准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1.
初次胰岛素泵治疗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强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SAS和SDS得分和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结果强化心理护理可以缓解胰岛素治疗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反应,提高血糖控制水平。结论强化心理护理明显提高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择期经皮冠脉介入(PCI)患者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调查2013年2~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行择期PCI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护理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于入院时、护理心理干预后、PCI术后填写贝克-抑郁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分析比较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水平变化。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时均处于焦虑状态,焦虑评分分别为:(44.4±9.4)分、(44.8±10.6)分;经护理心理干预后及PCI术后患者焦虑评分为:(40.4±9.4)分、(38.6±10.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4.2±8.6)分、(41.5±9.4)分];两组患者基线时焦虑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心理干预后及PCI术后焦虑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抑郁水平在心理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择期行PCI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焦虑情绪,护理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PCI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3.
14.
李树卿 《山东医药》2010,50(49):113-113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逐渐重视,我们发现武警部队官兵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为全面了解武警部队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采用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某部武警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一调查,以配合武警总部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的情况及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自行设计问卷对89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6.2%老年慢性病患者存在轻重不同的抑郁情绪,且抑郁的主要原因与担心治疗效果、身体功能缺失及生活不能自理有关。结论:根据抑郁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患者康复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新发心房颤动(NOAF)的危险因素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收治的180例AMI患者,按有无NOAF分组:有NOAF为观察组(n=86),无NOAF为对照组(n=94),观察组根据治疗方案又分为干预组(n=43)和常规组(n=43),...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痉挛程度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电针、推拿治疗,评估两组患儿痉挛程度和运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Ashworth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粗大运动(GMQ)、精细运动(FMQ)和总运动(TM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治疗配合中医电针、推拿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痉挛程度及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秦皇岛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老龄人口的增加,社会、心理因素在老年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外研究显示社区老年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导致躯体功能下降,甚至增加死亡。本研究通过对样本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旨在了解社区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的精神卫生状况,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冯艳  苏桂芬  徐刚  莫先慧  林贤仁 《内科》2022,(1):113-115,封3
目的 探讨基于Bobath疗法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运动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神经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常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RICU患者病情险恶、复杂而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同时RICU无家属陪护,大多数患者心理反应强烈,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目前有研究认为给予患者恰当的护理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促进疾病恢复。本文旨在研究RICU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2月入住我科RICU的100例患者及同期入住我科普通病房的40例患者在入院时进行SAS、SDS评分调查,比较RICU患者与普通病房患者心理状况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