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方法选择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861例。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将乳腺癌患者分为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本研究中三阴性乳腺癌组68例,其中,临床分期Ⅲ~Ⅳ期35例(51.5%),肿瘤直径>2 cm 48例(70.6%),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的20.1%(159/793)和51.5%(408/793)(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随访至2011年10月,两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65.0%和79.5%,三阴性组明显低于非三阴性组(P<0.05)。结论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相比,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块直径较大、临床分期晚,易复发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孕激素受体(PR)状态与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E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183例,根据PR状态的不同将患者分成(PR+组和PR-组),分析这些患者的复发转移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183例E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PR+组患者105例,PR-组患者78例,两组患者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43岁和49岁,未绝经患者PR+组为65.7%,PR-组为48.7%,绝经患者两组分别为34.3%和51.3%,Ki-67高表达(≥30%)患者两组分别为31.4%和57.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率两组分别为15.2%和35.9%,脉管癌栓发生率两组分别是21.9%和50.0%,组织学分级(Ⅲ级)分别为11.4%和32.1%,内脏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6.1%和51.2%,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43.8%和44.9%,7年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47.3%和31.8%。结论与PR+患者相比,PR-患者高表达Ki-67、HER-2更容易发生内脏转移,DFS较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肿块强化与非肿块强化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76例。根据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肿块强化组(57例)和非肿块强化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结果 与肿块强化组比较,非肿块强化组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增高[(0.95±0.19) vs (0.85±0.17),P=0.034],病变边界清晰率下降(15.79% vs 63.16%,P=0.000),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表达率显著降低(0.00% vs 26.32%,P=0.013)。两组患者MRI早期强化率、增强平台、病灶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增殖抗原(Ki-67)、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侵及皮肤或胸壁率、病理类型、淋巴细胞浸润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肿块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HER-2阴性表达率更低,且病灶ADC值更高,肿块边界不清晰概率更大,可能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咽癌伴咽后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6例鼻咽非角化性或未分化性癌,分期为T1~4N1~3M0。采用常规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综合治疗后,观察患者3年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本组3年复发率15.15%,3年远处转移率33.33%,3年总生存率77.27%。单侧咽后淋巴结转移、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5.29%、33.33%,3年生存率分别为73.53%、81.25%;N1期、N2~3期患者的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6.67%、42.86%(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91.67%、69.05%(P<0.05);单纯放疗、放化综合治疗患者的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6.67%、22.22%(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3%、88.89%(P<0.05)。结论鼻咽癌伴咽后淋巴结转移、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放化综合治疗有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及其腋窝转移淋巴结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5(CCR5)的表达变化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IDC组织及其腋窝淋巴结组织、5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CCR5.结果 IDC组织CCR5阳性表达率为84.72%(61/72),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为14%(7/50),两者相比,P<0.01;61例CCR5表达阳性的IDC中,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75.41%(46/61),与CCR5表达阴性者的36.36%(4/11)相比,P<0.05.50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原发癌灶和淋巴结转移灶同时CCR5表达阳性者39例.结论 CCR5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起作用,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ER、PE、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阴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乳腺癌(A组,85例)和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B组,85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A组中于绝经前发病者89.41%,浸润性导管癌为81.18%,TNM分期Ⅲ期者为48.23%,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58.82%;均明显高于B组的56.47%,63.53%,29.41%,44.71%(P均〈0.05);两组均行综合治疗(手术+放化疗)后随访12~60个月,A组复发转移率为18.82%,病死率为15.29%,均显著高于B组的7.06%和4.71%(P均〈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高危乳腺癌,多发于绝经前;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较高,治疗后易发生复发和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乳房全切术后局部区域复发(LRR)和远处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接受乳房全切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78例,随访7~120个月,随访率97.2%(173/178)。结果 LRR 18例,3年复发率9.5%(14/148),3年生存率91.9%(136/148);远处转移30例,5年转移率21.8%(22/101),5年生存率84.2%(85/101)。术后无放疗组3年复发率显著高于术后放疗组(P<0.01);且切缘阳性术后放疗者复发率明显高于切缘阴性术后放疗者(P<0.05);腋窝淋巴结阳性术后未化疗组5年远处转移率显著高于术后化疗组(P<0.05);肿块>5 cm、切缘阳性与LRR有关(P<0.05),年龄<45岁、腋窝淋巴结阳性、组织学分级G3与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乳腺癌乳房全切术后应放疗,且切缘阳性者应再切除至切缘阴性,腋窝淋巴结阳性者术后应化疗,肿块大小、年龄和组织学分级均是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和125例传统手术的早期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和美容效果,并对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进行回访。结果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组的老年乳腺癌患者术中手术时间(65.2±25.1)min,出血量为(60.1±15.2)ml,总引流量为(102.1±21.5)ml,胸壁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为(5.3±1.1)d,并发症发生率为1.7%;传统手术组术中手术时间(100.6±20.3)min,出血量(163.5±53.4)ml,总引流量(263.5±16.8)ml,胸壁引流管拔除的时间(31.6±11.2)d,并发症发生率3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组乳房美容效果良好,满意度高,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术后随访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组复发1例(1.7%),远处转移1例(1.7%),死亡0例;传统手术组复发2例(1.6%),远处转移3例(2.4%),死亡1例(0.8%)。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具有手术方法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美容效果好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无影响,可作为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乳腺癌(观察组)组织中第10染色体磷酸酶基因(PTEN)、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对照组作比较,分析PTEN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与HIF-1α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对照组PTEN均呈高表达,观察组PTEN低表达者占47.7%(21/44)、高表达者占52.3%(23/44),两组相比,P<0.01;对照组HIF-1α表达均阴性,观察组HIF-1α高表达者占56.82%(25/44)、低表达者占43.18%(19/44),两组相比,P<0.01;VrEN表达与乳腺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状态及局部是否复发相关(P均<0.05),PTEN与HIF-1α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74,P<0.05).认为乳腺癌组织PTEN低表达、HIF-1α过表达,这对乳腺癌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老年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行术后放疗的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在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半年内行放射治疗,放疗后随访2年,排除随访期间死亡、失访人员,共筛选出160例患者,随访2年,每3个月到院复查1次,行血液生化检查、体格检查、彩超检查等,依据检查结果记录患者疾病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收集记录年龄、肿瘤直径、月经状态(绝经、未绝经)、肿瘤部位(左侧、右侧)、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癌症家族史、孕激素受体(PR,阳性、阴性)、雌激素受体(ER,阳性、阴性)、病理类型(浸润性、非浸润性)、临床分期(ⅡA~ⅡB期、ⅢA~ⅢC期)、HER2(阳性、阴性)。比较两组上述资料,分析诱发乳腺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2年,32例(20.00%)出现复发;128例(80.00%)未出现复发。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月经状态、肿瘤部位、癌症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年龄、肿瘤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PR、ER、病理类型、临床分期、HER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肿瘤直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PR阴性、ER阴性、病理类型为浸润性癌、临床分期为ⅢA~ⅢC、HER2阳性可使乳腺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的风险增加。结论Ⅱ~Ⅲ期中老年乳腺癌经乳腺癌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可降低肿瘤复发率,术后放疗后复发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予以高度关注,采取规范治疗,以期降低肿瘤复发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效果之间关系。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中抽取46例作为实验组,在同时期抽取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46例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实验组50岁之上的例数较多,绝经后例数较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其T2期以及之上的例数、淋巴结阳性的例数、Ⅱ/Ⅲ期患者例数均较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是乳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等影响因素,乳腺癌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理T分期与临床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较多,具有较高的复发转移率,伴有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佳,因此需重视术后复查和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VEGF及其受体KDR在结直肠腺瘤组织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化学法对55例结直肠腺瘤病人体内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随访5年生存率。结果两者在结直肠腺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69.5%,且其表达率与年龄、患者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肿瘤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VEGF及其受体KDR阳性者中5年生存率为45.5%、52.3%,阴性者5年内生存率为88.5%、87.9%,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对于结直肠腺瘤的患者,VEGF、KDR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联合使用VEGF、KDR是预测结直肠腺瘤预后的良好指标。结论 VEGF及其受体KDR在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二者均阳性表达时提示患者预后差,二者联合可以作为评价结直肠腺瘤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青年与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青年(≤3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96例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15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青年组雌激素受体(ER)阴性表达率为31.25%,高于老年组的25.66%;青年组孕激素受体(PR)阴性表达率为35.42%,高于老年组的32.89%,但是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neu的表达率、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及肿块大小等在青年组与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neu的表达在青年组和中老年组中之间的差异性存在争议。青年妇女乳腺癌ER阴性率高,生存率、无病生存率低于同期老年患者,但仍有很多生物学指标,预后相关指标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探讨,年龄可能并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胡翔  周云  刘凌 《山东医药》2015,(7):85-86
目的观察宫颈癌根治术后体外盆腔放疗联合阴道腔内放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已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100例,按术后化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盆腔放疗,观察组采用体外盆腔放疗+阴道腔内放疗。观察两组1年无瘤生存率、3年无瘤生存率及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阴道残端局部复发、盆腔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肺转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39/50)、65.3%(32/50),两组比较,P>0.05;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33/50)、44.9%(22/50),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出现放射性直肠炎6例,放射性膀胱炎3例,阴道残端局部复发7例,盆腔淋巴结转移6例,骨转移2例,肺转移1例;对照组分别为5、3、15、11、3、0例,两组阴道残端局部复发比较,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体外盆腔放疗联合阴道腔内放疗的应用效果较好,3年无瘤生存率高,且可有效减少阴道残端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5.
CerbB-2、P53及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erbB-2、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PC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等的关系。结果 CerbB-2、P53、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67%、56%、81.33%;有淋巴结转移者上述指标阳性率更高,雌孕激素受体阴性者CerbB-2阳性率更高,肿瘤体积较大(直径〉2 cm)者PCNA阳性率更高(P均〈0.05)。结论 CerbB-2、P53、PCNA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更高、侵袭性更强、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率更低,其检测对提示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分子亚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老年乳腺癌患者145例依照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的表达分为三组,包括Luminal型组、HER-2型组和Basal-like型组。从临床特征、局部复发和转移情况、预后生存情况及影响预后生存的因素进行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三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辅助化疗均存在明显差异。HER-2型组肿瘤远处转移率(16.67%)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根据Kaplan-Meier法分析可知,Basal-like型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最低,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总生存率最低者也为Basal-like型,但其与其他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后发现,无瘤生存率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分子亚型,风险比较高(P0.05)。结论不同分子亚型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复发转移情况和预后生存状况不同,分子亚型有利于指导合理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情况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移相关黏附分子44v6(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乳腺浸润性癌中VEGF、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45)和90.2%(83/92),且VEGF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3/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44v6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4/45)和85.9%(79/92),而且CD44v6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1/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和CD44v6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97,P<0.05)。结论 VEGF、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两者可能在乳腺癌的远处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c-myc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TNBC患者(TNBC组)及60例同期非TNBC患者(非TNBC组),另选取同期乳腺增生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乳腺组织中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myc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采用无病生存期(DFS)分析患者术后3年复发转移的情况。结果 TNBC组乳腺组织中c-my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TNBC组及对照组,非TNBC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c-myc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关系(P<0.05)。c-myc阳性表达者术后3年DFS的比例显著低于c-myc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 c-myc在TNBC患者中高表达,且和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复发及转移相关,c-myc过度表达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与转移的风险更高,可能参与术后癌症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分子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槐耳颗粒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为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寻找更多方法。方法将老年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性激素受体阳性组(A组:接受内分泌治疗)和性激素受体阴性组(B组:不接受内分泌治疗)。两组再各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槐耳颗粒组)与对照组(未服用组),对比观察3年内患者复发转移率、无病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等指标,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等。结果 A组及B组中治疗组患者复发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A组及B组中治疗组无生病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A组中总生存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中治疗组总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槐耳颗粒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低,无病生存时间长,患者生存质量更高,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老年乳腺癌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汉族、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TNBC)临床病理特征,寻找TNBC在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新疆奎屯农七师医院及新疆肿瘤医院TNBC患者151例,其中汉族114例、维吾尔族37例。比较两民族TNBC在发病年龄、肿瘤直径、绝经状态、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差别。结果两组在发病年龄、绝经状态、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病理类型、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TNBC较汉族发病年龄轻,多发生于绝经前,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愈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