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RFA)后残癌与炎症反应带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功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28只,并对其进行RAF治疗。RFA治疗后第1、3、7、14天行DCE-MRI检查,划定63个兴趣区,绘制所有兴趣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T-T曲线)。然后处死兔,取兴趣区肝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63个兴趣区中残癌27个,炎症反应带36个。分别取8个残癌区域(观察组)和8个炎症反应带(对照组),比较ST-T曲线类型及峰值时间(Tmax)、信号强化程度(SIm%)和强化率(R)。结果观察组ST-T曲线为Ⅰ、Ⅱ、Ⅲ型者分别为1、2、5例,对照组分别为4、3、1例,观察组ST-T曲线以Ⅲ型为主,对照组Ⅲ型少见。观察组Tmax为32.8±8.81、SIm%为1.15%±0.12%、R为5.31±1.93,对照组分别为135.0±30.99、1.29%±0.14%、1.43±0.69,两组Tmax、R相比P<0.05,SIm%相比P>0.05。结论 DCE-MRI有助于兔肝VX2肿瘤RFA后残癌及炎症反应带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张伟  薛鹏  陈勇  杨纪周  张琼  马秀华 《山东医药》2012,52(42):18-20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在骨转移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病理检查证实的41例恶性肿瘤患者行WB-DWI检查,对可疑病变部位行常规MRI或CT检查,将WB-DWI与常规MRI/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再结合活检病理检查、诊断性治疗及随访观察结果,评价WB-DWI显示骨转移瘤的准确性。结果 WB-DWI共诊断67处骨转移瘤,漏诊6处,其中颅骨2处、肩胛骨1处、胸骨1处、腰骶椎成骨型转移2处;误诊2处,均为椎体血管瘤;发现2例肋骨转移,常规CT和MRI漏诊。常规MRI/CT共诊断69处骨转移瘤,其中63处病灶与WB-DWI所见吻合。结论 WB-DWI在骨转移瘤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糖尿病(DM)肾病(DN)患者肾脏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1日至2012年3月1日于该院内分泌科治疗并具有明确诊断及临床分期的6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依据实验目的分为DM组和DN组,后者又分为DNⅢ期组和DNⅣ期组,其中DM组22例,DN组46例(DNⅢ期组24例,DNⅣ期组2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双侧肾脏冠状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弥散梯度因子(b值)为(0,600 s/mm2)和(0,1 000 s/mm2)。对DM组及DN组患者肾脏表面弥散系数(ADC)值进行ANOVA分析,明确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b值为600 s/mm2时,DNⅣ期组肾脏ADC值与DM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NⅢ期组肾脏ADC值分别与DM组、DNⅣ期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b值为1 000 s/mm2时,DNⅢ期组肾脏ADC值与DM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NⅣ期组肾脏ADC值与DM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DNⅢ期组肾脏ADC值与DNⅣ期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选用高b值DMI能发现早期DN的肾功能损害,所测量的ADC值与DN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治疗对兔肝VX2肿瘤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对兔肝VX2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日本大耳白兔肝VX2肿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直接处死取肝脏标本;RFA治疗(4 h和24 h)组于射频消融后4 h和24 h处死取出肝脏组织.并以正常兔肝脏组织为正常对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VEGF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VX2肿瘤浸润性生长,射频后中央消融区呈现大片坏死,周围见炎性反应带,外围癌组织残留.免疫组化和RT-PCR示对照组肿瘤组织VEGF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均高于正常组(VEGF/GAPDH基因灰度比:1.3048±0.1936vs 0.8993±0.1107,P<0.05),射频消融后4 h和24 h表达明显下降(VEGF/GAPDH基因灰度比:0.7388±0.1503,0.8935±0.1936,均P<0.05),但不同时间段并无明显差异.结论:RFA治疗能下调肿瘤VEGF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减少血供,进而降低了复发和转移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性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57例AP及13例正常胰腺含有DWI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参照Balthazar CT分级标准,将AP的MRI表现分为相应的A、B、C、D、E5级,测量炎症胰腺及正常胰腺的ADC值.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对各级别AP之间、各级别与正常胰腺之间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7例AP的MRI分为A级6例,B级9例,C级11例,D级10例,E级21例.炎症胰腺在DWI图像均呈高信号(100%).A、B、C、D、E级AP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138 ±0.024)、(1.289±0.179)、(1.513 ±0.156)、(1.554 ±0.248)、(1.938±0.567) ×10-3 mm2/s,正常胰腺的ADC值为(1.687±0.129)×10-3mm2/s.A、B级AP的ADC值显著低于E级(P值均<0.01)及正常胰腺(P值均<0.05),C级的ADC值低于E级(P<0.05),其余各级别之间,C、D、E级与正常胰腺之间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磁共振DWI有利于Balthazar分级中形态变化不明显的A级及B级AP的早期诊断,但ADC值对AP严重性的分级诊断无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所以,早诊早治已成为提高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大多数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除手术外,主要为放疗和(或)化疗.目前,临床评价疗效的传统方法是监测实验室指标和CT(或MRI)的肿瘤形态学观察.这些方法通常在治疗数月后出现变化从而反映疗效,时间较长.为了能够尽早评价疗效,及早指导下一步治疗,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下面将对其在恶性肿瘤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3.0T全身磁共振扫描系统对23例肝硬化患者、1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轴位弥散加权成像扫描,b值选用0、500、800、1000s/mm2,分别在肝脏右前叶、右后叶、左内叶测量各组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中肝脏左叶ADC值大于肝脏右叶的ADC值,且具有显著性差异;Z=-4.621 P=0.0001;右前叶ADC值略大于右后叶ADC值,两者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Z=-1.552 P=0.06.b=500、800、1000s/mm2时肝硬化组肝脏的ADC值均低于对照组肝脏的ADC值,且与对照组肝脏ADC值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在诊断肝硬化引起弥漫肝实质损害中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常规序列对食管癌诊断及其在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被消化道内镜确诊为食管癌患者做常规MRI序列和DWI横断面扫描,b=500、800、1 000 s/mm2,然后分别计算其表观弥散系数值。在DWI结合常规序列图像上测量病变的长度,并与食管钡餐检查、CT、常规T2WI及手术切除病理大体标本的病变长度进行比较。结果所有食管癌病灶在MR-DWI上都是表现为高信号,且明显高于正常食管壁。随着b值增大,病灶的ADC值是逐渐减小的。MR-DWI结合常规序列显示的病变长度与病理结果显示的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955)且有着较高的相关性,与病理大体标本显示病变长度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99,优于食管钡餐检查(r=0.858)、CT(r=0.971)和常规T2WI(r=0.985)。MR-DWI结合常规序列对于食管癌术前T3和T4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71%和86.67%,优于常规MRI序列和CT检查,而对T1~2期诊断准确率仅为33.33%。结论 DWI结合常规序列在食管癌的诊断及T分期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 2010年8月~2020年12月我院诊断的PSC患者68例,行肝活检检查,采用METAVIR分期评分系统评价肝纤维化分期,行MR检查获得肝细胞摄取率(Ki)、肝细胞外容积(Ve)、门...  相似文献   

10.
CT鉴别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后残余瘤与炎症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检查鉴别射频消融治疗兔肝VX2肿瘤后残瘤与炎症反应的方法。方法制备兔肝VX2肿瘤模型,在射频消融治疗后不同时期行CT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CT增强扫描发现残余瘤与炎症反应均表现为病灶周边强化带,但炎症反应在强化带外侧的肝组织亦表现为由内向外逐渐减弱的强化影,于术后第2天最强,之后逐渐减弱,2周后基本消失。结论在射频消融治疗后一周内,CT增强扫描尚不能准确地分辨残余瘤与炎症反应带,但可以通过强化带的不同表现加以区分;术后两周,在低密度灶周边出现强化影,应考虑为残余瘤存在。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慢性肝病患者在逐年增多, 评价患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长期以来, 临床多以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 但其有一定的创伤性及盲目性.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常规影像学方法在肝纤维化的研究中未发现较敏感和特异性的指标, 而近年磁共振弥散成像为肝纤维化的诊断带来了曙光. 本文就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评价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中的应用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前列腺良恶性病灶的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l,ADC)的差异。方法对健康对照27例、前列腺癌(PCa)患者25例行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按B超引导穿刺活检操作医师在前列腺样图中标出的相应位置选出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分别对癌灶和正常前列腺组织的ADC值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健康对照组的ADC平均值(1.73±0.16)×10^-3 mm^2/s;最低值(1.30±0.15)×10^-3mm^2/s;PCa组ADC平均值(0.81±0.12)×10^-3mm^2/s;最低值(0.58±0.10)×10^-3mm^2/s,分别通过t检验(P〈0.001),两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ADC值能定量地反映前列腺组织信息,PCa病灶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组织。ADC值是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灶一个很有价值的可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在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成像(MRI)中的影像学表现,评价DWI、MRI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5例临床表现有前列腺疾病的患者行MRI及DWI检查,对MRI图像及DWI数据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①MRI对BPH诊断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3.3%,符合率为84.62%;对Pca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85.71%,符合率为84.62%。②病灶ADC值<1.0×10-3 mm2/s时,考虑Pca可能性大,当病灶ADC值>1.0×10-3 mm2/s时,则为良性病变;DWI对Pca诊断的敏感性为86.67%、特异性为85.71%、符合率为86.15%。结论 DWI、MRI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定量分析可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场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肝血管瘤(HH)与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FLL)患者,均接受高场MRI检查,记录不同b值下表观扩散系数(ADC)。均接受肝叶切除术,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ADC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在85例FLL患者中,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HH者28例(32.9%)、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者18例(21.2%)和肝细胞癌(HCC)者39例(45.9%);在b值=50 s/mm2、b值=400 s/mm2和b值=1000 s/mm2时,HCC病灶ADC值分别为(2.41±0.20)×10-3/mm2/s、(2.02±0.19)×10-3/mm2/s和(1.73±0.15)×10-3/mm2/s, FNH病灶分别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及16例胰腺癌患者的DWI检查结果(弥散敏感因子b值取0和800 s/mm2),在ADC图上测量肿瘤的最小ADC值,采取非参数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预测和早期监测肝转移瘤化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3例原发肿瘤为胃肠道、乳腺或其他部位的肝转移瘤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2~3周常规检查弥散加权成像并获得相应的ADC值。采用RECIST作为评价肝转移肿瘤化疗疗效的标准。结果在43例肝转移瘤68个病灶中,30个病灶对化疗有效,38个病灶对化疗无效,其治疗前平均ADC值分别为1.22±0.39×10-3mm2/s和1.54±0.55×10-3mm2/s(P=0.008);在治疗后2周,化疗有效组ADC值升至1.43×10-3mm2/s(P=0.005),而化疗无效则降至1.23×10-3mm2/s(P=0.13);以ADC值=1.50×10-3mm2/s为治疗有效或无效的临界点,其判断疗效的阳性预测值为94%,阴性预测值为92%,准确率为93%。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可作为预测肝转移瘤化疗疗效的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对乳腺癌病理分型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72例乳腺癌患者。比较MR平扫、DWI及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比较b值为1000 s/mm2时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ADC值的差异。 结果本组72例乳腺癌患者,病理证实非浸润性癌19例(导管内原位癌17例,小叶原位癌2例);浸润性癌53例(浸润性导管癌42例,浸润性小叶癌11例)。MR平扫、DWI及两者联合诊断本组72例乳腺癌患者的准确率分别为88.9%(64/72)、65.3%(47/72)、95.8%(69/72)。b值为1000 s/mm2时,导管内原位癌与浸润性导管癌、小叶原位癌与浸润性小叶癌平均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015,P<0.001;t=3.095,P<0.05)。 结论DWI对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MR平扫与DWI两者联合对乳腺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DC值对乳腺浸润性癌与非浸润性癌的区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指数表观弥散系数图(eADC)在高血压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高血压脑病患者的MRI表现,DWI、ADC图及eADC图信号特点。计算并比较各方法诊断高血压脑病诊断的敏感度。结果23例高血压脑病患者共发现病灶85处,DWI病变呈低信号48处、高信号26处,(敏感性64.9%),ADC图星高信号64处(敏感性87.8%),eADC呈低信号72处(敏感性97.3%)。结论eADC图对高血压脑病检出的敏感性高于DWI(P〈0.05),有助于高血压脑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赵应满  陈峰 《山东医药》2011,51(28):15-17,118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骨髓对比率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脊柱占位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各40例,均进行MRI常规扫描和b值为500 s/mm2的DWI,测量ADC值和骨髓对比率。结果椎体转移瘤病灶的ADC值比正常椎体高(P〈0.05),DWI骨髓对比率高于常规MR增强扫描(P〈0.05)。结论应用DWI的ADC值和骨髓对比率可提高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肾癌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5例肾肿瘤患者(包括肾癌5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1例),术前行常规MRI平扫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并在取b值为800 s/mm2时直接测量肾脏肿瘤实性部分的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54例肾癌肿瘤实性部分在弥散加权成像上表现为高信号;3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混杂信号,其中软组织部分呈等、稍高信号,脂肪部分呈低信号。在b值取800 s/mm2时,肾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ADC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弥散加权成像及ADC值,可以更多了解肿瘤的内部结构,有助于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