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是典型的胞内致病菌,感染机体后主要寄居于宿主巨噬细胞内。巨噬细胞作为机体防御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可通过介导和调控自身及其他细胞凋亡而实现其免疫调节、免疫杀伤及清除病原菌的作用。MTB感染机体后可通过多种途径使巨噬细胞不能正常凋亡,借以逃避巨噬细胞的免疫监视及清除,继而在体内衍生繁殖。进一步探讨结核分枝杆菌逃逸宿主细胞的免疫杀伤机制,对宿主细胞抗结核免疫及人们更好地防治结核病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布氏菌病是由布氏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兼性胞内寄生菌。巨噬细胞既是重要的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同时又是布氏菌感染的重要靶细胞,布氏菌进入宿主后在一系列毒力因子的帮助下侵入宿主的巨噬细胞中,并通过多种机制抵抗巨噬细胞的杀菌作用,有利于其在巨噬细胞内生存和繁殖;同时巨噬细胞也可通过一系列机制抵抗布氏菌的感染。通过研究布氏菌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布氏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对宿主细胞肌动蛋白的影响。方法: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技术观察被结核分支杆菌H37Ra、H37Rv感染的巨噬细胞在感染后6h、12h和24h纤丝状肌动蛋白(F-肌动蛋白)的形态分布及肌动蛋白表达变化。同时用未感染及H37Rv死菌处理的巨噬细胞作对照。结果:结核分支杆菌H37Ra、H37Rv感染巨噬细胞后诱导宿主细胞F-肌动蛋白聚集并抑制肌动蛋白的表达,有毒株H37Rv较无毒株H37Ra能更早地产生这种效应,而用H37Rv死菌处理的巨噬细胞肌动蛋白不受影响。结论:结核分支杆菌在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可能通过分泌某些蛋白或因子影响细胞的肌动蛋白,达到逃避宿主细胞杀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利什曼病是一组疾病的总称 ,其临床表现从可自愈的皮肤溃疡到严重的内脏疾病甚至死亡。哺乳动物巨噬细胞是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的主要宿主细胞 ,然而巨噬细胞同时也是免疫效应细胞 ,一旦被激活 ,能杀死细胞内生物体。因此 ,了解寄生虫建立感染的机制和宿主对寄生虫的识别和杀伤的免疫机制 ,将有助于新药和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正常情况下,胆固醇在巨噬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包括胆固醇的摄取、酯化、水解以及外排,在机体严谨精细的调控下正常进行,维持巨噬细胞内脂质的动态平衡。胆固醇代谢稳态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过程中出现异常,发生代谢紊乱,就会破坏和改变细胞的结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宿主巨噬细胞之后,与宿主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会影响着结核分枝杆菌的最终状态,其中胆固醇代谢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胆固醇为线索,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对胆固醇代谢影响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利什曼病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其临床表现从可自愈的皮肤溃疡到严重的内脏疾病甚至死亡。哺乳动物巨噬细胞是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的主要宿主细胞,然而巨噬细胞同时也是免疫效应细胞,一旦被激活,能杀死细胞内生物体。因此,了解寄生虫建立感染的机制和宿主对寄生虫的识别和杀伤的免疫机制,将有助于新药和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巨噬细胞在结核病发病过程及机体抗结核免疫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巨噬细胞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细胞,同时又是一类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干扰机体巨噬细胞的免疫应答。本篇综述的目的在于讨论宿主被结核分枝杆菌入侵后,巨噬细胞在各种抗结核感染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军团菌感染后可累及下呼吸道造成军团菌肺炎,进展迅速且病死率高。军团菌进入人体后主要寄生于肺泡上皮巨噬细胞中进行增殖,军团菌通过效应蛋白调节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及信号传导,并伪装成宿主细胞蛋白来逃逸杀伤作用,对肺部造成损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军团菌感染所致的肺损伤机制原理及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胞内感染菌,巨噬细胞是其寄生场所。巨噬细胞是机体内抗菌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通过直接杀伤和/或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抗原呈递、免疫杀伤等作用;结核分枝杆菌则可通过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逃避巨噬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攻击。深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对巨噬细胞免疫杀伤和免疫逃避机制,对研究宿主抗结核免疫机制以及设计新型结核病疫苗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体外研究与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物(ML ES)作用后的巨噬细胞共培养对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为深入了解旋毛虫包囊形成机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通过共培养技术对旋毛虫ML ES激活的巨噬细胞与成肌细胞进行共培养,建立J774A.1-C2C12细胞共培养模型。细胞免疫荧光法以及Western blot分析与旋毛虫ML ES处理的巨噬细胞共培养对成肌细胞分化以及成肌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细胞免疫荧光以及Western blot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成肌细胞与ML ES作用后的巨噬细胞共培养明显降低成肌细胞分化调节因子(MyoD、Myogenin)阳性细胞的数量及终末分化标记物MHC的表达。结论 旋毛虫ML ES可以直接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活性来影响成肌细胞的分化,为研究旋毛虫与宿主细胞及旋毛虫感染后,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复杂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虽然巨噬细胞在宿主体内具有抵抗各种原虫感染的重要功能,但其在抗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中的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对巨噬细胞在仓鼠体内抗肝阿米巴病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本实验用溶组织内阿米巴IP-106-L2亚株,选择近交的LHC/LAK株的叙利亚金色仓鼠为感染对象。仓鼠巨噬细胞抗血清则取仓鼠腹腔渗出液细胞,经洗涤、稀释成为35×10~7个细胞/15ml的液体,继而分5只培  相似文献   

12.
IL—12抗血吸虫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感染激发宿主产生免疫应答 ,其机制非常复杂。IL- 12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免疫调节因子 ,通过调节 NK细胞、巨噬细胞的活性和 Th细胞、细胞毒性 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作用 ,在机体感染血吸虫早期的非特异性免疫和随后的抗原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 ,IL - 12对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及肝纤维化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并对血吸虫感染具有一定的协同免疫力。现将近年来 IL- 12抗血吸虫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对虫卵肉芽肿形成和纤维化的调节作用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损害是宿主对沉积于肝脏、结肠等器官内的血…  相似文献   

13.
周妍  姚玉峰  郭晓奎 《胃肠病学》2007,12(10):628-630
幽门螺杆菌(H.pyjori)感染后,宿主会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表现为胃黏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大量浸润。在这些不同的细胞类型中,T淋巴细胞对清除H.pyjori感染起最为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研究结果提出了H.pylori与宿主免疫对抗的可能机制,并发现H.pyjori在宿主体内持续定植可能与空泡形成细胞毒素A(VacA)和脂多糖(LPS)有关。本文就VacA和LPS对免疫应答,特别是对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作一综述,阐述H.pyjori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的相关因素,以期对今后Mpylor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利什曼原虫专一寄生于宿主的巨噬细胞内,通过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感染巨噬细胞。最近,用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巨噬细胞cDNA微阵列分析所得到的分布图显示,37%的巨噬细胞基因表达下调,这其中包括一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抑制因子(CKIs)。细胞分裂依赖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CDKs)诱导细胞周期向S阶段过渡,随后启动了有丝分裂。在正常的情况下,CDKs的功能受细胞周期抑制因子如p21、p27蛋白周密调节,而未受控制的CDKs的活性经常导致肿瘤发生。在利什曼原虫感染期间,一些巨噬细胞基因可以吸引更多的巨噬细胞至感染部位。至今尚无任何单一的机制或因子被确定可以解释利什曼原虫感染期间巨噬细胞的活化或失活。Kuzmenok等最近从亚马孙利什曼原虫克隆了一个细胞内黏附分子样(ICAM-L)表面分子,该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重组的ICAM-L蛋白被能抑制利什曼原虫对宿主巨噬细胞的黏附,表明该蛋白是巨噬细胞表面受体的识别分子。该基因仅存在于利什曼原虫。Kuzmenok等就ICAM-L对巨噬细胞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探讨。在MTT试验中,用ICAM-L蛋白和2个巨噬细胞系J774G8、RAW264.7共同孵育比用M2蛋...  相似文献   

15.
结核分枝杆菌(Mtb)侵入宿主细胞并在宿主细胞中持续存在是Mtb感染引起致病的重要原因。当Mtb感染宿主时,可与宿主巨噬细胞(M?)相互作用并调节M?的功能,影响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ESX-1分泌系统作为Mtb的主要分泌系统,能将Mtb分泌的蛋白质转运到宿主细胞中,发挥毒力及免疫调节作用;某些分泌蛋白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并是强有效的T细胞抗原,可作为结核疫苗设计及结核病诊断的重要抗原。对ESX-1分泌系统与M?相互作用过程的机制研究是分析Mtb毒力因子的致病机理及疫苗研发的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对Mtb的ESX-1分泌系统组成以及分泌蛋白对M?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分析ESX-1分泌系统因子在Mtb与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的作用,对于开发新的结核疫苗和药物控制结核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张媛媛  唐红 《肝脏》2008,13(3):260-262
乙型肝炎病毒(HBV)入侵人体后通过诱导宿主免疫反应破坏肝细胞。各种临床类型的肝炎和机体所处的免疫状态有关。近年研究表明,机体感染HBV后,清除病毒的机制主要是溶细胞机制,主要通过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细胞毒效应清除病毒;非溶细胞性机制,主要由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分泌各种细胞因子介导。HBV感染时,从胞质中清除HBV复制中间体及从细胞核中清除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主要通过非溶细胞性抗病毒机制,其本质是通过多种细胞因子介导清除细胞中的HBV。  相似文献   

17.
军团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军团菌广泛存在于天然水和土壤中,它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菌,能侵入人类肺泡巨噬细胞及其它巨噬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水生环境中的原虫中并寄生(巨噬细胞和阿米巴为两种主要的相关宿主细胞)。在真核宿主细胞内,它破坏小泡传输,产生空泡,阻止吞噬体-溶酶体融合,从而在细胞内复制,最后,完成胞内复制的细菌从宿主细胞中逸出,导致宿主细胞死亡。近年来军团菌胞内感染和军团菌毒力的研究有很大进展,本文综述如下。1 胞内和胞外生长与致病的关系1 1 胞外生长 细菌在巨噬细胞外的生长过程非常重要。首先,培养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嗜肺军团菌对于…  相似文献   

18.
巨噬细胞不仅可以启动、调节免疫应答,也可作为最终的效应细胞。但相关研究表明巨噬细胞不仅与γ干扰素(IFN-γ)主导的Th1型反应相关,而且在Th2型反应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活化途径与Th1型应答中经典活化途径的巨噬细胞存在明显不同,因此,该途径活化的巨噬细胞被称为替代性活化的巨噬细胞(AAMΦ)。AAMΦ在蠕虫感染中发挥多种作用,包括控制炎症反应、促进损伤部位纤维化并进行修复,以及有效地抵抗蠕虫感染。本文综述了蠕虫感染过程中AAMΦ对疾病的发展和宿主保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多种组织器官传染病,但其致病的分子和细胞机制至今未完全明了。Mtb是一种典型的胞内致病菌,能在巨噬细胞内长期生存,并诱导细胞转化为朗罕细胞而形成结核结节。业已肯定,结核结节及结核肉芽肿是结核病最基本、最重要的病理特征,是组织细胞对Mtb感染的炎性反应性增殖。因此,在Mtb感染过程中,必然存在Mtb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并涉及相关信号传导通路。本文就近年有关Mtb感染宿主细胞的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及其致病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是一种胞内致病菌,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滋养层细胞和巨噬细胞,能感染人、家畜和野生动物。动物感染后引起母畜的流产和公畜的睾丸炎等症状,而人感染后则引起关节疼痛、乏力、发热及肝脾肿大等症状。布鲁氏菌在与宿主的对抗中依赖免疫逃避机制,帮助布鲁氏菌"伪装"起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进而在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机体的持续感染。由于该机制的存在,使得目前对布鲁氏菌病的治疗存在诸多困难。IV型分泌系统(T4SS)是布鲁氏菌的一种关键毒力因子,其所分泌的效应蛋白帮助调节布鲁氏菌在胞内的生存以及感染时的免疫应答。本文中,我们对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相关蛋白及其参与免疫应答的研究进行综述,尤其对VirB操纵子所介导的IV型分泌系统产生的分泌效应蛋白与宿主免疫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