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目前以内科治疗为主,但仍有10%~50%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 anal anastomosis,IPAA)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肠道重建的理想术式,但手术操作复杂,存在着许多争论的问题,为了探讨IPAA对UC的治疗价值,我们采用IPAA术治疗了3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手辅助腹腔镜(HALS)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4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37例。实验组行HALS全结直肠切除IPAA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全结直肠切除IPAA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施行HALS全结直肠切除IPAA,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全结肠直肠上段切除、直肠牯膜肃脱,直肠肌鞘回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腺瘤病的手术方法之一。我院自1992年此手术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家族性腺瘤病6例。  相似文献   

4.
Han HQ  Liu G  Liu T  Lü YC  Fu Q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5):3205-3209
目的 评价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RP-IPAA)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1989至2010年原天津市滨江医院结直肠外科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结直肠专业115例UC患者行RP-IPAA治疗,观察分析手术方式、并发症及疗效.回肠双腔造口还纳术后3个月和12个月,以24h和夜间便次及Kirwan分级评价术后肛门自制功能;Bristol粪便分类法评定粪便性状;克利夫兰生活质量量表(CCQL)进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估对比.结果 115例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随访均1年以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9%(24/115),包括切口和(或)腹腔感染、贮袋吻合口漏和出血、贮袋阴道瘘、贮袋炎、残端直肠炎、泌尿系结石及男性性功能障碍.24h和夜间便次还纳术后12个月均优于3个月[(3.9±1.7)次比(6.1±2.6)次,(1.3±0.7)次比(2.8±1.8)次,均P<0.05].肛门自制功能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级:87.0%(100例)比92.2%(106例),Ⅱ级:7.8%(9例)比4.3%(5例),Ⅲ级:5.2%(6例)比3.5%(4例),均P >0.05],疗效满意.CCQL法评价RP-IPAA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RP-IPAA是UC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临床应用安全,疗效满意,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8例低位直肠癌作了直肠切除,结肠J形袋I期肛管吻合术,肿瘤下界距肛缘5~7cm,距与切端2~3cm,切除标本都未发现切缘有癌残留,无手术死亡与严重并发症,术后近期内恢复每天排便1~2次,都能从容控制排便,随访16~42个月,结肠J袋与吻合口均未见复发癌,7例无瘤生存1例腹腔广泛转移。  相似文献   

6.
王友志 《中国民康医学》2023,(7):136-138+14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TPC-IPAA)治疗男性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男性F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TPC-IPAA治疗,对照组行开腹TPC-IPAA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最大切口长度、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术后1、3个月排尿功能、性功能(勃起功能、射精功能)Ⅰ级占比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最大切口长度、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排尿功能、勃起功能、射精功能Ⅰ级占比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两组排尿功能、勃起功能、射精功能Ⅰ级占比率均高于术后1个月,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PC-IPAA治疗男...  相似文献   

7.
陈汉然  方喜  李进展 《广东医学》2007,28(7):1128-1129
目的 探讨全结肠直肠切除、直肠下段黏膜剥脱、直肠肌鞘内回肠J形贮袋肛管吻合术的手术技巧及可行性.方法 对19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9例患者中3例并发粘连性肠梗阻,1例并发吻合口瘘,15例术后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至8年,2例癌变患者于2~3年后死于继发性肝癌,1例癌变患者于3年后失访,其余16例均存活.每次便前均有便意,无性功能及排便功能障碍.结论 本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作好术前准备,仔细剥除直肠黏膜以防分破肌鞘,直肠肌鞘宜短,肌鞘内止血彻底并引流通畅,回肠肛管吻合应绝对保证无张力及血供良好,必要作分流性回肠造口等.  相似文献   

8.
9.
8例低位直肠癌作了直肠切除、结肠J形袋Ⅰ期肛管吻合术,肿瘤下界距肛缘5~7cm,距下切端2~3.5cm.切除标本都未发现切线有问残留,无手术死亡与严重并发症.术后近期内恢复每天排便1~2次,都能从容控制排便.随访16~42个月,结肠J袋与吻合口均未见复发癌,7例无瘤生存,1例腹腔广泛转移.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以北欧和美洲发病率为高.但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对本病认识水平的提高.我国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仍有相当数量病人在内科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要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640例结肠镜检查特点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下表现。方法:总结我院近10年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UC的病例共640例,对其临床、内镜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UC占同期结肠镜总例数的7.4%,男女之比为1.5∶1。平均发病年龄为42岁,高峰年龄段为40~4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结肠镜表现以充血水肿(94.1%)、糜烂溃疡(75.0%)最多见,病变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46.6%),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者占(89.8%)。病程小于10年者占78.0%。其中并发结肠癌或重度不典型增生9例(1.4%)。结论:本组结果显示UC有如下特点:①发病率较高,占同期内镜检查数的7.4%。②局限于左半结肠者多见。③多数病变呈连续性分布,少数为区域性分布或节段性分布。④结肠镜诊断准确率高,但仍应结合临床及病理。⑤癌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自拟附桂苓芷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附桂苓芷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附桂苓芷汤、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然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痊愈11例,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2例)与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gG水平[(15.1±2.8)g/L]与对照组[(16.7±2.7)g/L]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附桂苓芷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疗效,能明显降低异常增高的IgG,通过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而达到结肠溃疡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使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上,运用临床与实验观察为手段,探讨加味痛泻要方干预其癌变的可能性。方法:以临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对象,建立相应对照组,重点对治疗后10年的病员肠道病理改变及癌胚抗原等变化加以对照观察。结果:反复服用加味痛泻要方10年以上的患者,其肠镜检查结果的加重率和细胞异型增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血清癌胚抗原均值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肠道既往病理变化,降低肠道细胞的异型增生率,因而对溃疡性结肠炎癌变有一定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防治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有效而低毒的中医药疗法。方法:选择罹患此病,首次接受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虽曾达到临床痊愈标准,但又在1年以后复发的病例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中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组(简称观察组)和敛溃愈疡汤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对照观察了连续3年使用加味痛泻要方和敛溃愈疡汤防治此病的疗效。结果: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组在减少此病年均复发次数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其腹痛症状、大便异常程度及结肠粘膜病理改变程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敛溃愈疡汤则与治疗前结果相近(P>0.05)。两组患者经连续观察3年,其血清癌胚抗原含量与治疗前含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在连续3年的治疗期间,均无癌变倾向。结论:加味痛泻要方对反复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者有较好治疗作用,虽经长期使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三例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严重的肝脏并发病。三例病人尸检均呈典型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深度溃疡病变,两例发生结肠扩张,一例结肠穿孔。三例的肝脏损害表现各异:一例为急性黄色肝萎缩,一例为慢活肝,一例为小胆管周围炎。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 ,因病程长 ,反复发作 ,临床多表现为中焦和脾肾阳虚 ,肝脾失调 ,邪滞肠道。运用温中涩肠 ,调肝理脾 ,温肾固涩的中医中药治疗 ,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可乐定的抗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并为UC患提供一味良好的治疗药物;方法选择UC患1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定时检测站肠粘膜病理改变及临床症状变化,数据记入UC追踪治疗记录表作X^2检验;结果可乐定组总有效率为91.25%,SASP组总有效率为88.75%,两组无显差异(P>0.05),但可乐定组溃疡愈合率、腹痛缓解率及里急后重消除率均优于SASP组(P<0.05):结论可乐定确有抗UC作用.可广泛推广应用,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3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慢性溃疡结肠炎 (UC)是一种以粘膜和粘膜下层浸润为主 ,特发于大肠的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以顽固性腹痛、腹泻及粘液血便等为主要特征。病变反复发作 ,呈慢性经过 ,可发于任何年龄 ,但在青壮年中较为多见。肠镜见 :粘膜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 ,或伴有脓性分泌物。粘膜活检呈炎症性反应。 1 997年 5月~ 2 0 0 2年 9月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1 31例慢性溃疡结肠炎患者 ,收到显著效果。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参照 1 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炎性肠病的诊断标准》(中华消化杂志 ,1 993,1 3:35 4 )确…  相似文献   

19.
袁岸龙  陈志涛  郭毅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3):2595-2597
目的 针对近期收治的1例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进行证据检索和评价,以期找到预防复发的方法.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4期)、Medline(1998-2008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2008年).检索主题词:ulcerative colitis;maintenance;remission;human;Meta-analysi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ystematic review.查找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维持治疗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等,并对所获证据进行评价.结果 共检索出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28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8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5-氨基水杨酸(5-ASA)1 g/次,口服,3次/d;星期六、星期日各用1 g 5-ASA灌肠1次.经12个月的随访,该患者病情未复发,也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 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初治的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确定合理的维持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乌梅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样便兼有脓血,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笔者采用中药内服与灌肠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