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在内的多种炎症细胞及其组分均参与了哮喘慢性气道炎症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临床上患者表现为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1]。除消除症状外,减少急性发作和保护肺功能是哮喘治疗的长期目标,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气道抗炎药物是目前哮喘控制最有效的措施。鉴于慢性气道炎  相似文献   

2.
哮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过敏性疾病,其病理改变是以嗜酸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本研究主要是观察左旋西替利嗪对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影响,以阐明左旋西替利嗪在改善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和拮抗气道变应性炎症中的效应,并进一步了解左旋西替利嗪治疗哮喘的药理学机制。1对象和方法70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哮喘学组于2002年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中的轻度间歇性哮喘的标准,随机分为左旋西替利嗪组和对照组,左旋西替利嗪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32.2±10.4岁,治…  相似文献   

3.
蓝楠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508-51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全球性上升的趋势。重症哮喘,即哮喘的严重急性发作,经正规治疗症状继续恶化或者伴有严重并发症,以气道高反应性,肺功能阻塞性改变,以及经过高剂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变应性和气道高反应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局部区域的聚散反映着特应性哮喘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气管哮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正常人群与哮喘患者外周血、鼻粘膜的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检测,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细胞学作用。  相似文献   

5.
147例阵发性胸闷患者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丽丽  袁玉如 《华西医学》2001,16(2):204-205
为了解肺功能检测、气道反应性测定对阵发性胸闷的诊断学价值以及阵发性胸闷的病因学分布特征和气道反应性特点,以147例主诉阵发性胸闷患者行为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并同时记录临床病史、症状、体征、胸部X线及其他国债检查,结果表明147例患者中非典型哮喘占69%(102/147),非典型哮喘伴慢性炎、肺气肿占23%(34/147),神经官能症4%(6/147),另外,5例为慢支炎。所有非典型哮喘皆显示气道高反应性,若再合并COPD,其呼气流量指标将降低。神经官能症患者未见气道反应性和肺功能指标异常。结论:阵发性胸闷应高度重视非典型哮喘的可能,气道反应性测定是确定诊断的重要手段,非典型哮喘是否合并COPD可用疾病缓解期呼气流量指标,(MMEF)加以鉴别。阵发性胸闷诊断神官症时须十分谨慎。  相似文献   

6.
咳喘巴布膏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咳喘巴布膏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62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分为巴布膏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用药相同(吸入抗炎、平喘药),巴布膏组加用局部敷贴咳喘巴布膏,疗程1个月;并进行相应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近期疗效显示巴布膏组的临控显效率达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33%;巴布膏组能明显改善肺功能,降低血中嗜酸粒细胞(EOS)及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含量;巴布膏组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沙丁胺醇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巴布膏组无明显皮肤刺激和不良反应.远期疗效可见两组感冒次数、哮喘发作等级均明显减少;巴布膏组1年以上未发病率达6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巴布膏组的随访用药率为46.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巴布膏组肺泡灌洗液(BALF)的炎症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镜下肺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数均明显减少.结论:咳喘巴布膏安全、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有明确疗效,对改善气道慢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有良好的作用;并可减少哮喘豚鼠模型肺内炎症细胞的浸润,抑制炎症细胞化学介质的释放,具有糖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前后气道炎性细胞、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收集急性哮喘发作患者38例和健康对照者20例进行诱导痰和肺功能检测,哮喘患者采用上述联合治疗2周,测定治疗前后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嗜酸细胞趋低因子(eotaxin)、ECP水平以及肺功能。结果哮喘组治疗前的嗜酸粒细胞比例、eotaxin和EC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嗜酸粒细胞比例、eotaxin和EC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与Eos比例、eotaxin浓度和ECP水平呈负相关(P〈0.001);eotaxin浓度与ECP浓度呈正相关(P〈0.001)。结论Eotaxin可能通过对Eos的选择性趋化作用使其释放ECP等一系列炎性介质参与了嗜酸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气流阻塞的发生机制。普米克令舒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显著降低急性哮喘发作患者气道分泌物内Eos数量及eotaxin、ECP水平。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哮喘(allergicasthma,AA)是一种由多种炎性细胞介导的气道慢性疾病,以间歇性可逆气道阻塞、气道反应性增高和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气道炎症构成了气道上皮损伤、气道阻塞与气道重建等,其中最为主要的炎性细胞为嗜酸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患者的主要炎性细胞为中性粒细胞,发病初期的临床症状与哮喘极其相似,难以区分。本研究拟通过测定诱导痰中IL鄄4、IL鄄5和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协助诊断过敏性哮喘和慢支。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择本院门诊缓解期过敏性哮喘(皮肤试验至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利用非创伤性方法研究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方法 4%高渗盐水诱导痰液,利用ELISA法检测哮喘患者及对照者血清、诱导痰中TGF-β1的浓度,并检测各种炎症细胞的数量。结果 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的TGF-β1含量明显增加(P〈0.01)。痰中嗜酸细胞与TGFβ1呈明显正相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诱导痰中TGF-β1与肺功能呈负相关,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结论 用诱导痰的方法检测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嗜酸细胞、中性粒细胞在哮喘发作中均有重要意义,中重度哮喘患者TGF-β1含量明显增加,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说明TGF-β1在哮喘气道重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痰中的TGF-β1可作为气道重塑指示剂。  相似文献   

10.
哮喘患儿血清ECP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5例哮喘急性发作患,23例哮喘缓解期患及17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标本以PharmaciaCAP系统检测血清中ECP的含量,外周血Eos按常规法记绝对数。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中EC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正常组,ECP水平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两相互之间呈正相关性,而三组的Fos计数无显性差异。结论 ECP是哮酸粒细胞活化后脱颗粒释放的主要炎性介质,是反映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监测血清ECP的动态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的反应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哮喘患者气道组织慢性炎症的同时常伴气道重构,它以杯状细胞、平滑肌细胞增生、基底膜变厚、上皮下纤维化和粘膜下血管增生为特征;且气道重构与多种生长因子有关。方法本实验选择慢性哮喘小鼠模型,初步研究孟鲁司特(Montelukast,MK)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对小鼠血清VEGF和气道重构的影响。分别观察经管喂孟鲁司特和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后的哮喘小鼠肺组织切片的病理改变;用EIA法检测哮喘小鼠血清中VEGF水平。结论MK和DXM能明显降低哮喘小鼠血清中VEGF水平,两者均有助于改善哮喘小鼠的气道重构。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片对缓解期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及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探讨银杏叶片对缓解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缓解期哮喘患者,应用银杏叶片2片口服,每日3次,4个月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气道反应性及肺功能,并与对照组30例比较。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用药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可逆性广泛气道阻塞的症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目的是尽快缓解哮喘症状,使用支气管解痉药物和抗炎药物,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于此病的用药护理总结几点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13-1314
探讨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临床治疗情况。选择接受治疗的410例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5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喘可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和主要碱性蛋白含量、疗效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存在相关性,气道高反应性是导致上下气道产生炎症的主要因素,也是支气管哮喘临床病症之一,对诊断和治疗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及炎性递质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1].糖皮质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为目前治疗哮喘最常用的药物,雾化吸入可使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局部,迅速起效而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商品名:舒利迭,葛兰素史克公司)治疗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气道反应性测定在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气道反应性在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按照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进行诊断,对肺功能正常仍不能确诊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2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23例感染后咳嗽、3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率分别为100%、26.1%和0,3组疾病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明显高于感染后咳嗽及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组;咳嗽变异性哮喘及感染后咳嗽的平均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下降20%时的乙酰甲胆碱含量分别为0.74和1.86g/L,2组疾病气道反应性差异有显著性,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明显高于感染后咳嗽组。结论气道反应性测定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及炎性递质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1].糖皮质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为目前治疗哮喘最常用的药物,雾化吸入可使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局部,迅速起效而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商品名:舒利迭,葛兰素史克公司)治疗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结果,哮喘患者气道内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与气道对组胺的高反应性密切相关(P<0.01)。电镜观察,哮喘患者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的超微结构与正常人显著不同,呈现活化状态的异常改变。以上提示,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气道上皮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燕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85-3487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在环境激发因子的作用下,气道上皮细胞是首先受累的细胞,气道上皮损伤与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等密切相关,气道上皮细胞可合成和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2].气道上皮细胞已成为哮喘发病机制及治疗靶标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气道上皮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李文碧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149-2151
【目的】分析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表型分布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41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患者符合重症哮喘标准,374例为普通哮喘。比较不同程度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分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和肺功能特征。【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诱导痰嗜中性粒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和FeN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的不同表型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型排序均为:嗜酸粒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嗜中性粒细胞型、寡细胞型。③重症哮喘不同气道炎症表型的哮喘患者,FeNO、FEV1/FVC(%)和FEV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中性粒细胞型是肺功能损害最严重的重症哮喘表型。【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型是哮喘最常见的气道炎症表型,在重症哮喘患者中,嗜中性粒细胞型的肺功能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