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治则治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伤寒论》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处理疾病的治则、治法和方剂作用的研究,发现《伤寒论》一书所重视的是致病的因素--"邪".邪气是引发疾病的罪魁祸首,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正邪相争的主要方面,邪气在则正必伤,贼邪不去则永无宁日.所以,在制定治病的原则上,主张首当祛邪.通过祛邪以护正,在具体治法上,多采用发汗、涌吐、攻下、温散、清泄、逐瘀、化痰开结与利水渗湿.全书112方,而祛邪方剂达60余首,占全书方剂近60%,扶正补益的方剂占不到10%.可见《伤寒论》治病的主张是旗帜鲜明的--祛邪以护正,邪去则正安.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体健康,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不仅可以减轻化疗、放疗的每到反应,增强体质,提高疗效,而且对不适宜化疗、放疗和已经丧失手术机会的患者,仍不失为一种可以采用的治疗手段。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医认为是一个邪与正相争的过程。多表现为邪实正虚。治疗上既重视“祛邪”,更重视“扶正”。做到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根据笔者多年来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将其归纳为18法简介如下。1调杯牌问法适用于恶性肿瘤中、晚期,及在化疗过程中影响食欲者,或术前培补机体,术后减轻胃肠道并发症。主症…  相似文献   

3.
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同邪气双方势力的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变化的趋向。正胜则病变逐渐消退而痊愈,邪胜则病变继续发展加重。因此,治病的目的就是要保存正气,祛除邪气,促进疾病痊愈。《内径》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虚泻实就是扶正与祛邪  相似文献   

4.
扶正解表法是外感病证的治疗法则之一,适用于正虚外感病证。它与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同中有异,不可混同。一、扶正解表法的临床意义祖国医学在外感病证的辨证论治中,十分重视体质与疾病的关系,认识到体质是外感病证发生、发展、证型、治疗、转归的物质基础,从而创立了扶正解表这一治疗大法。扶正解表法属于标本同治之治则。如张景岳所说:“若形气本实,则始终皆可治标;若形气原虚,则开始便当顾本。”治病,从根本上讲就是扶正、祛邪。因此,必须辨证处理邪正之间的关系,务使正盛而邪却。  相似文献   

5.
我们临床上所接触到的晚期肺癌病人,或因病程长,或因病情重,所见都为正虚邪实或邪实正虚。所谓正虚,多为气虚,尤以脾虚与肺气虚为主,同时也夹杂部分气阴两虚的。所谓的邪实,为痰,为饮,为瘀,为积,为毒,为热,各一不同。为此,我们本着因人施治,因症施治原则,以补气健脾为主,或化痰,或分饮,或消瘀,或化积,或解毒,或清热。扶正不忘祛邪,攻邪顾及正气。制定了扶正解毒汤基本方。数年来共治疗90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方剂的主要作用不是单纯补充与对抗,而是以调节为主:一方面是调节阴阳、脏腑、气血的关系,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另一方面是要保证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虽然调节脏腑是中医方剂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具体治疗疾病时是通过调节各脏腑阴阳、气血来实现。本文根据方剂作用机理的现代研究并结合中医理论,分调节阴阳、调节气血及扶正祛邪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选择中医药治疗尿毒症,延缓病程发展,延长病人生命,不失为目前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尿毒症肾衰与湿浊本虚而标实的病机,辨治上趋向于扶正祛邪。但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此时虽然病人体质较弱,但邪实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是进一步导致肾衰的因素。只有祛邪降浊解毒,荡涤三焦壅塞之邪气,才能邪去正安,改善肾功能。所以,祛邪是当务之急。同时,根据“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原则,注重调理脾胃,恢复脾胃生化、升降气机的功能。中药黄芪配伍大黄,是根据尿毒症发病机理本虚标实,解决主要矛盾而设,祛邪而不伤正,攻补兼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的主要生理特点是,年迈体弱,多脏同病,脏腑衰败老化,《养老奉亲书》说:“年老之人,痿瘁为常”。根据老年人胸痹心痛,临床辩证要点着眼在正虚和邪实两个方面,处理好扶正与祛邪这一对矛盾最为关键,因此,笔者于92年至今,运用通补兼施方法,治疗老年胸痹心痛,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先后缓急的治疗方法,是<金匮要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施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伤杂病所表现出的各种错综复杂的证候,仲景按表里轻重、标本缓急,分别采用不同的治则和方药,以达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之目的.今就<金匮要略>所述先后缓急的治疗法则归纳为6个方面,进行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0.
预防重于治疗、扶正重于祛邪、用药宜平和是防治老年疾病的三个重要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防治,就能有效避免老年疾病的发生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5个临床病例,介绍了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尩痹的临床病证、治疗特点及用药体会,并阐述了治疗中应注意的几项原则。行痹是关节窜痛,游走不定,治疗宜益气固表,养血祛风,拟黄芪桂枝汤加减;痛痹是关节疼痛难忍。入暮尤甚,治疗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用乌头汤化裁;着痹特点是膝下肿胀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治疗利湿为主,兼祛风寒,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热痹特点为关节红肿疼痛。热毒痹阻经络,治疗清热解毒、凉血通络,用白虎桂枝汤加减;阴虚内热、气血痹阻经络,治疗滋阴清热,化瘀止痛,用增液汤加清热化瘀药治疗;尩痹特点是足跛不能行,胫曲不能伸,身体赢弱,治疗温肾养肝,疏筋活络,蠲痹汤化裁。总之,对于痹证治疗上既要祛邪,又要扶正,掌握祛风不动血,温经不助火,利湿不伤阴,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敛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其病位不外乎在经在脏,在经多为外感,病多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受邪,气血不通所致。论治重在祛邪。在脏则多为内伤,病属肾,腰为肾之府,虚则腰部失养而痛,论治重在补益。验之临床,疗效并不满意,究其然,腰痛虽与肾关系密切,与奇经八脉、足  相似文献   

13.
扶正就是扶助正气,通过治疗来增强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从而达到邪祛康复的目的,所谓正复邪自退,而在临床上常见到有扶正法则应用不合理的情况,如滋补药人参过度应用时出现类似皮质类固醇中毒的中  相似文献   

14.
泻下是针对胃肠结滞制定的治疗大法,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为其立法依据,选用泻下药物为主组合成方;攻邪派张从正更强调"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先论攻邪,邪去而元气复也",主张汗、吐、下三法治疗,认为泻下的目的是使邪气随大便外出,疏通气血给邪以出路,祛邪安正.  相似文献   

15.
灵活运用攻邪学说辨证施治消化系统疾病梁孔居攻邪学说以擅长攻邪,独树一帜,变寒凉攻邪,“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善用汗、吐、下三法法邪,受到一些古今医家的青睐。笔者以攻邪学派运用下法法邪的经验报告如下。1邪结六腑,必用通下医家张从正认为,有邪实存在,下之...  相似文献   

16.
脑胶质瘤作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是国内外医学界普遍面临的难题。目前现代医学对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该文总结王祥麒教授治疗该病的经验,认为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风""痰""瘀""余毒"是复发的关键要素,并对其进行阐述。该病的基本病机为风痰上扰脑窍,阻塞气血致瘀,风、痰、瘀、余毒相互搏结,提出扶正祛邪,重在祛邪,祛邪先于扶正的治疗思路。对王祥麒教授临床用药特色,从"重治风痰,以速祛邪""引药上行,直达病所""行气活血,祛邪不伤正""辨病用药,抗癌拔毒""辨症加减,急则治标"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发挥中医药优势,缩小瘤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1注意扶正调免疫 现代医学认为,自身免疫是风湿病中最普遍的发病机制。中医学认为,免疫功能(包括自身免疫)相当于人体正气抗邪的功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湿病(痹证)的形成,关键在于人体正气抗邪功能的正常与否,经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验证,许多扶正药和有些非扶正药,如黄芪、白术、淫羊藿、防己、丹参等对免疫异常有双向调节作用,即既能增强免疫功能,又能抗免疫异常,同时有些能调节免疫的中药,如黄芪、当归、鸡血藤、虎杖、补骨脂、淫羊藿等药,还有防治风湿病的西药所引起的白细胞、红细胞或血…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肌瘤,是由增生的子宫平滑肌组织和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多发于30~50岁之间。西医认为其发生发展与甾体激素有关。祖国医学认为其属于“症瘕”范畴。其发病机制为情志抑郁、饮食内伤、感受外邪、气机不调、脏腑不合、正气日衰,导致气滞血淤,久则积块为症而成,即气滞血淤,正虚邪实。其治疗方法为攻邪扶正。近10年来我科采用中医中药,内外合治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常见慢性肾小球肾炎,其次为小管间质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临床上分为几期:(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期。(4)尿毒症期。笔者在临床肾内科多年工作中,从脏腑营血辨证,应用祛邪辅正法,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在祖国医学中多属“水肿、关格”范畴,临床上多见:颜面四肢浮肿,面色灰暗、腕腹痞满、呕逆、心悸、气促、皮痒、抽搐、昏迷、舌淡有淤,脉弦细涩等。  相似文献   

20.
应用攻下药物治疗小儿急症不能单纯理解为泻热通便,更主要的作用在于荡涤实邪,攻逐污秽,借通腑峻烈之气,因势利导,祛邪外出。因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故在治疗上即要护阳,亦要护阴,在攻下同时要时时顾护脾胃。同时要切中病机,认证准确,结合小儿个体特点及疾病的不同阶段,选方用药既要谨慎,又要及时果敢,当下则下,中病即止,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