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女性,53岁,因双眼突然视力下降1天于2000年12月13日收入我院。入院查视力右眼0.1,左眼0.15,双眼视力不矫正;双眼睑无畸形,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虹膜纹理清晰,瞳孔约6mm大小,直、间接对光反应消失,晶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视盘边界清楚,C/D=0.4,A:V=1:3,黄斑中心凹反光点存在,网膜色泽正常,无眼球转动疼;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左15.5mmHg,右14mmHg;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示动脉早期视盘血管充盈,但呈低荧光,晚期随脉络膜荧光消退未见异常;视野检查,巨大的中心暗点;VEP检查P100波潜伏期较正常延长40ms,波成分丢失,振幅降低。  相似文献   

2.
病人,女,24岁。双眼视力下降2 d,无眼红、眼痛、畏光、流泪,无眼前黑影飘动。2 d前曾患感冒。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5,左眼0.5;眼压右眼2.31 kPa,左眼2.24 kPa;双眼轻度睫状充血,角膜透明,前房闪辉(),前房炎症细胞(),晶状体透明,瞳孔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迟钝,玻璃体腔内见大量炎性细胞。散瞳下检查眼底:视乳头边界欠清晰,其周围视网膜浆液性脱离,视网膜上散在出血,可见广泛的视网膜血管鞘,主要累及视网膜静脉,黄斑无水肿,中心反射不敏感。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显示:视盘荧光渗漏,晚期加强;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7岁,因右眼球渐进性突出,视力缓慢下降6个月,于2002年6月24日以“有眶内肿瘤“收入院。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4, 2.50矫正0.6,左眼1.0。双眼屈光问质透明。眼底:右眼后极部扁平,脉络膜皱褶,视网膜轻度水肿,可见放射状纹理.黄斑中心反射消失,血管走行正常、比例正常,视乳头边界清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挫伤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对112例(130眼)眼球钝挫伤患者进行眼底荧光素眼底造影检查。结果视网膜震荡80只眼表现黄斑拱环血管稍迂曲36眼,局限性高荧光16眼或透见荧光24眼,未见异常荧光40眼;视网膜出血26眼表现为视网膜前出血遮蔽脉络膜视网膜荧光,均遮挡血管,视网膜下出血遮蔽脉络膜荧光。脉络膜裂伤14眼,血管水平下一条或数条条状或弧形弱荧光,晚期增强,呈现高荧光;黄斑裂孔黄斑区圆形或椭圆形透见荧光;视神经损伤早期后极部点状荧光渗漏,晚期呈雾状荧光渗漏、出血为遮蔽荧光。结论眼钝挫伤眼底损伤的临床表现复杂,尽早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及时、彻底、全面、系统地了解眼底损伤部位及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刘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350-4350
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误诊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32岁.左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伴眼前暗影2 d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0.8.双眼前节未见异常,散瞳眼底检查:右眼未见异常,左眼黄斑区盘状水肿,约1PD,中心凹光反射消失,无出血及渗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显示:右眼未见异常荧光,左眼造影早期黄斑无血管区上方可见一小片状强荧光,晚期呈墨渍样渗漏,渗漏轻微,未发现荧光遮蔽.  相似文献   

6.
荧光素眼底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g,FFA)是用于眼底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ICGA)主要用于脉络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疾患、黄斑下新生血管膜以及某些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由于脉络膜血管荧光干扰对视网膜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及小静脉的观察,目前ICGA的图像清晰度难以与FFA图像相比,不能取代FFA来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因自觉右眼前有点状物浮动两月余。但视力无减退、视物变小变形及视野缺损,前来就诊。检查双眼:外眼(-);眼底:左眼未见异常,右眼后部玻璃体混浊,眼底视盘及网膜血管未见异常,黄斑中心凹光反射不锐,周边视网膜未见病理改变。初步诊断:右眼玻璃体混浊。  相似文献   

8.
汪子瑛  张鹰  黄磊 《临床误诊误治》2004,17(10):707-707
女,22岁。因右眼视物模糊、变形、发暗1周来诊。眼科检查:右眼视力4.8,左眼5.1;左眼前段及眼底正常,右眼前段正常。直接眼底镜检查:视盘边界清,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黄斑区放射状水肿,有针尖大小渗出,中心凹反光消失。诊断为右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浆病),给予扩血管药物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及其血液流变学状况。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60例正常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相关指标(臂-脉络膜充盈时间、臂-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以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表观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压积)。结果观察组的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表观黏度值、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血浆黏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臂-脉络膜充盈时间、臂-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临床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重要意义,而且可动态反映血液循环状况,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液黏度异常增高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王小艺  陈子林  丘少杰 《新医学》2001,32(11):669-670
目的:总结263例眼球挫伤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的各种改变。方法:对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的263例眼球挫伤患者的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3例263只眼眼球挫伤病例中,发现挫伤性视网膜色素上皮损害192只眼,占73.0%,脉络膜破裂85只眼占32.3%,视网膜脉络膜出血125只眼占47.5%, 黄斑裂孔38只眼占14.4%。结论:因受钝力作用,眼球挫伤后引起创伤性眼底并发症的概率较大,在诊治过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应用于眼球挫伤后眼底检查,对于明确诊断、提示预后、判断损伤严重程度及视力恢复的可能性、指导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病历摘要 女,51岁。因左眼前突、视物有重影伴视力下降20d入院。患者于1个月半前发生车祸,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右锁骨粉碎性骨折、颅内血肿,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后因左眼出现上述症状,隧又来我院就诊。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视力:右0.8,左0.4。左眼球向正前方突出,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受限。球结膜高度水肿,球结膜血管充盈明显。前房不浅,瞳孔活跃,晶体透明。眼底:视盘边清色正,C/D不大,视网膜血管未见明显异常,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右眼球结膜充血,血管充盈,右眼球前后段未见明显异常,右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到位。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82岁,退休教师,于2004年3月2日,以左眼老年性黄斑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高血压病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眼底检查见:左眼玻璃体混浊,黄斑区出血.颞上、下分支静脉阻塞。予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当日血压测量为180/100mmHg,暂缓行FFA检查,嘱内科就诊,控制血压。2周后,血压控制正常,在行FFA前,常规行眼与全身性检查,询问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高血压史20多年。当日测血压150/85mmHg,呼吸平稳.心率76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无明显杂音,二肺呼吸音清晰,一般情况尚可.可以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造影前.常规交待荧光素钠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和有关事宜。造影过程中,经肘前静脉缓慢推注0.1%荧光素钠试验剂5ml,无不良反应后.即快速推注20%荧光素钠3ml。  相似文献   

13.
患者林××,女,16岁,学生。因左眼视力突然明显下降10天于1995年9月18日急诊入院。既往否认眼外伤或其他眼病史。平素体健,无其他慢性病史。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心肺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右眼视力4.0,矫正视力:-2.00DS→5.0,眼前段及眼底检查正常。左眼视力:3米/指数,不能矫正。眼前段;瞳孔直径约4×4mm,对光反应迟钝,其余米见异常。眼底可见视乳头充血,边界模糊,水肿隆起约1-2D,乳头旁毛细血管扩张,散在性小出血点;视网膜静脉充盈扩张,动脉较细,动脉与静脉比例约2:1。黄斑呈星芒状渗…  相似文献   

14.
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超声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例超声检查结果与眼底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进行对照分析。全部病例经眼底镜和荧光血管造影证实。结果:二维超声和CDFI联合使用,可提高对新生儿血管的诊断效果。结论:依据病灶部痊、内部血流信号及血流参数测值,超声对该病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男,45岁,因高血压病伴左眼突然黑蒙3天,眼底检查诊断为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于1989年6月21日入院。查体。BP 22.7/13.3kPa,双外眼(-),左眼视力消失无光感,心肺(-);眼底检查:左眼视乳头苍白,边缘模糊欠清,视网膜动脉纤细,静脉也较细,视网膜苍白水肿,乳头颞上方有渗出,黄斑呈樱桃红点样改变,右眼动脉略细,动静脉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下出血误诊为脉络膜占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5 1岁。右眼视力下降 4月入院 ,全身检查无异常。视力 :左眼 1.0 ,右眼 0 .0 1,玻璃体混浊 ,视乳头境界清楚 ,色尚正常 ,后极部颞侧及下方视网膜青灰色隆起约 8视盘径(PD)。眼压 1.94kPa。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 ) :动脉期即可见上述部位大范围低荧光 ,视网膜血管纡行于低荧区 ,造影过程低荧区大小范围不变 ,境界清楚。意见 :视网膜下出血。B超探查见右眼后极部 12mm× 4mm实质性团块 ,向玻璃体突出 ,后方见挖空征象。意见 :右眼后极部占位病变 (脉络膜黑色素瘤可能性大 )。磁共振成像检查 :右眼球壁增厚…  相似文献   

17.
对多发性易消散性白点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如下。1病历摘要 女,27岁。因左眼视物模糊,变暗,眼前黑影3d于2006—05—21就诊于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患者既往健康。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4.75D=1.0,眼压12.0mmHg,眼前段及眼底未见异常。左眼视力0.08/-5.25DS=0.5,眼压13.0mmHg;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未见炎性细胞,眼底视盘境界清,色淡红,C/D-0.3,黄斑旁中心凹区血管旁见数个圆形白色点状病灶,边界清晰,位于视网膜深层及RPE层,有向黄斑中心凹聚集的倾向,但尚未累及中心凹,中心凹反射(+)。FFA检查示左眼早期病变处透见荧光,动静脉期表现为下方绕中心凹半周的高荧光斑点,呈花冠征,  相似文献   

18.
郑利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499-2499
对我院飞行人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例引发的航卫保障的思考总结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5岁,飞行人员。于2008—05因右眼视力下降10d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2,左眼1.0。右眼屈光不能矫正。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小孔眼底检查:右眼视盘水肿,边界模糊,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动脉较细,视网膜水肿,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将荧光素钠注入静脉内随血流进入脉络膜和视网膜血管,通过钴蓝光照射的激发,荧光索钠可发出黄绿色的荧光,借眼底检查或眼底连续照相,可动态的观察和记录眼底血管的微细结构、血管内的血液动力学和血管生理病理性改变,对眼底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因荧光素钠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此检查多在门诊实施,所以检查护士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12岁,因右眼眼前黑影7d,于2014年5月12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体健,无早产史,无吸氧史,患儿自幼被领养,家族遗传病史不详。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0.8,左眼1.0。散瞳眼底检查显示双眼颞侧视网膜血管分支繁多,周边血管呈柳树枝状分布,右眼颞下象限大量视网膜前出血(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显示双眼颞侧视网膜血管呈柳树枝状,越靠近周边分支越多,血管在颞侧赤道部附近突然中止,末端血管动静脉异常吻合,有新生血管形成,荧光素渗漏,其远端大片无灌注区(图2)。临床诊断:双眼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右眼眼底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