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技术(BTR)、多项检测快速染色技术(CTB)及生理盐水法在女性生殖道感染检查中的敏感性。方法选取本院妇科生殖道感染症状明显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同一份标本同时做BTR、CTB以及生理盐水法检查,比较3种方法滴虫、真菌以及线索细胞检出率。结果 BTR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分别为48.7%、24.7%和17.3%;CTB分别为26.0%、19.3%和14.7%;生理盐水法分别为24.7%、21.3%和15.3%。BTR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均高于另外2组,3者滴虫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TR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较高,比生理盐水涂片法和CTB更适用于妇科普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3年来扬州市农村地区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状况。方法:对扬州市农村地区已婚妇女64 561人常规行B超、妇科、实验室及乳腺检查,结果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和妇科检查表填写。结果:生殖道感染居妇科疾病首位,其次是子宫肌瘤。结论:连续的妇女病普查可以有效提高生殖道感染的检出率及妇科肿瘤的早期发现率。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因此,积极做好宫颈癌的普查及筛查工作极其重要。以往多采用巴氏涂片,但其存在假阴性诊断令人担忧。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检查方法应运而生,利普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简称LPT)是近年来新采用的细胞学检查方法,此方法出现使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较大提高。现将我院用最新的液基薄层细胞计数(LPT)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和要求,为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妇科检查、阴道涂片检查、B超,询问病史并建立档案,对农村1 680位已婚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结果:生殖道感染1 013例(78.2%),其中宫颈炎668例(65.9%),阴道炎215例(21.2%)。结论:生殖道感染目前仍然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农村妇女知识缺乏,应加强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5.
傅燕萍  王诚  王伟  王宁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1):1494-1495
胸腹水细胞学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肿瘤诊断方法,传统上系采用直接涂片检查技术,但因细胞堆积、分布不均和含红细胞多等原因,恶性细胞检出率低。作为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之一的利普制片系统(liqui—prep test,LPT),其操作方法简便,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尤其对细胞团块的处理优于其他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能提高胸、腹水中肿瘤细胞的检出率。本文通过LPT与传统涂片方法的比较,探讨LPT在检测胸腹水中的恶性肿瘤细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妇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和药敏分析。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妇科门诊或住院160例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和药敏。结果160例患者标本支原体阳性84标本例,阳性检出率52.50%。解脲脲原体(UU)阳性标本37例(44.04%),人型支原体(MH)阳性标本4例(4.76%),UU+MH混合阳性标本47例(51.20%)。结论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患者,支原体阳性检出率高达52.50%。说明支原体感染在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所占份额较大。药物敏感试验观察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较为敏感,对其他抗生素耐药逐渐增高,指导临床上对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女性生殖道感染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及淋球菌与宫颈炎的相关性,以协助对宫颈炎的治疗。方法对妇科门诊及妇科病普查中患妇科炎性反应的942例患者进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Uu等病原体检测。结果以20~30岁年龄组泌尿生殖道感染率较其他年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检测中Uu阳性率较高,占54.09%。在Uu阳性病例中,合并有宫颈炎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病原体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u是宫颈炎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对女性下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诊断要点和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罚2009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宫颈液基细胞学8703例检查结果。结果念珠菌感染397例(4.6%)、滴虫感染126例(1.4%)、细菌感染323例(3.7%)、HPV感染90例(1.03%)、HSV感染1例、衣原体感染7例。结论女性下生殖道念珠菌、滴虫和细茁尊染有明确的液基细胞学特征,HPV和HSV及衣原体感染有间接的液基细胞学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扬州市区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妇科肿瘤、乳腺疾病患病情况,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7、2009、2010及2012年,扬州市区106443例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妇科肿瘤及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扬州市区106443例育龄妇女2007、2009、2010及2012年生殖道感染的总发病率为20.37%,居历年首位,呈现小幅上升后逐年下降趋势;妇科肿瘤总发病率为11.48%,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乳腺肿瘤总发病率为19.71%,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生殖道感染防治工程是保障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手段,普查后的随访、治疗可有效地降低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妇科肿瘤和乳腺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应加强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妇科肿瘤、乳腺疾病查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到我院就诊的白族妇女白带涂片病原体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妇科白带涂片快速染色液对涂片染色镜检。结果776例白带涂片滴虫检出率2.06%、霉菌检出率9.02%、线索细胞检出率9.41%、条件致病菌检出率16.37%、纤毛菌检出率1.16%、淋球菌检出率0.13%。并与同期385例汉族妇女涂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族妇女白带涂片条件致病菌、线索细胞及霉菌检出率较高,不低于当地汉族妇女,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加强妇科保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育龄期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及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并分析。方法 以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进行妇科检查的200例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殖道支原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宫颈病变情况进行检测,计算阳性检出率并分析。结果 200例育龄期女性中生殖道支原体阳性80例,支原体感染类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型支原体(Mh)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的耐药性最低,为0.00%;对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最高,为80.00%。解脲支原体(Uu)对交沙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性最低,为1.61%;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最高,为20.97%。Mh+Uu对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性最高分别为92.31%和92.31%。200例育龄期女性中HPV阳性患者70例,单一低危HPV感染患者占比5.50%,单一高危HPV感染患者占比21.50%,混合HPV感染患者占比8.00%,经阴道镜病理学检测,HSIL患者和非HSIL患者的HPV感染情况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原体和HPV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应结合生殖道支原体的临床药...  相似文献   

12.
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临床病理诊断的重要手段,一张高质量的细胞涂片,能提高恶性病变检出率。本院近年采用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技术(LPT),改进细胞涂片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感染认知水平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是女性的常见病,有研究显示妇科常见病中患病率最高的是RTI,占50%左右。女性RTI不仅可通过性行为传播给性伙伴,而且可导致社会性传播。女性RTI中约半数无临床表现,常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从而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与传播。为提高患者对RTI的认识及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本院2006年9月对妇科门诊240例患者进行了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并开展健康教育,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LPT)在体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0例体腔积液标本进行了液基细胞学(LPT)技术方法的涂片检查并与传统的细胞学涂片(CS)方法对比。结果420例病例中,液基薄层细胞学涂片法在诊断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138例,可疑癌65例。传统涂片查到恶性肿瘤细胞为134例,可疑癌细胞48例。有21例被漏诊。液基细胞学涂片法较传统方法的灵敏度提高了10.55%。结论液基薄片方法在体腔积液的诊断中,灵敏度提高了10.55%,优于传统的涂片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中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况。方法对妇科门诊就诊的女性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和支原体培养检测,并对其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支原体阳性675例,同时伴有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285例(42.2%),病原菌以肠杆菌为主(44.6%),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3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0.4%),少见白色念珠菌(2.8%)和腐生葡萄球菌(1%)。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多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应该重视对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张咏梅 《临床医学》2000,20(5):20-21
为探讨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我们对159例无生殖道畸形、经阴道分泌片筛选排除异性阴道炎、婚后同居2年以上而未孕者为观察对象,并以经妇科普查有生育史的健康女性150例作对照,采用新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的沙眼衣原体快速检测酶联免疫试验盒进行检测。结果:不孕症组阳性率49.1%,对照组阳性率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际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选择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前来我所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的育龄妇女1446名,由有经验的妇产科医师和检验师对其进行问卷调查,B超检查和有关专项化验。结果:女性生殖道感染率为41.98%,生殖道感染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密切相关,而且影响妇女妊娠结局。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对妇女要加大卫生,保健,避孕等知识宣传,定期进行普查普治,以降低生殖道感染率,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8.
刘勇  龙捷  梁琼  郭少忠  唐录英  金亦  邵春奎 《新医学》2010,41(2):106-109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438名妇女行LCT检查,按Bethesda系统(TBS)分类法进行细胞学诊断,并与采用传统巴氏检查的5243名妇女的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LCT涂片不满意率为0.25%(146/58438),满意58292例,上皮细胞异常的检出率为5.44%(3172/58292)。巴氏涂片不满意率为2.50%,满意5112例,上皮细胞异常检出率为3.70%(189/5112),LCT涂片的不满意率低于巴氏涂片(P〈0.01),其上皮细胞异常的检出率亦高于巴氏涂片(P(0.05)。其中LCT对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非典型腺细胞(AGC)和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检出率均高于巴氏涂片(P(0.05)。LCT与阴道镜活组织检查(活检)的总体符合率为86.27%,其中ASCUS、AGC、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排除高度不典型增生及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与阴道镜活检的符合率分别为72.0%、81%、98.4%、98.9%、97.8%、100%、1/6。结论:与传统的巴氏涂片比较,LCT能大大提高宫颈细胞学涂片的质量、低级别病变的检出率及微生物感染的检出率,且其诊断LSIL及更高级别的病变与阴道镜活检的符合率较高,是较好的子宫颈病变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妇女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状况。方法:应用病原体培养,显微镜下直接检测等方法,对门诊486例女性患者进行STD感染状况调查,取宫颈分泌物检测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念珠菌及滴虫等检测。结果:UU阳性检出率为28.6%,CT阳性检出率为16.7%,NG阳性检出率为3.9%,念珠菌阳性检出率为32.1%,滴虫阳性检出率为5.8%。结论:临床上应重视STD诊治。  相似文献   

20.
女性生殖道感染(RTI)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生殖道任何部位因感染和其它外界因素以及卫生不洁均可发生炎症,而阴道炎尤为多见。2年来本站收治458例霉菌滴虫混合性阴道炎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