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欣  李胜华  高翔  桂龙云 《安徽医学》2010,31(9):1085-1086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皮)瓣治疗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6例合并软组织缺损、骨缺损、骨不连的患者进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手术治疗。结果 16例全部取得成功,术后随访时间1~5年,临床效果满意。15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3~60个月。优6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81.2%。结论应用吻合血管髂骨皮瓣移植治疗骨缺损、骨不连合并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可一次完成手术,缩短了治疗周期及骨折愈合时间,最大限度减轻了邻近骨折的关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髂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7月对1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结果术后12例获得随访1—5年,平均3.2年。根据范启申的评定方法:优6例,良4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83.3%。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手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具有重建股骨头血运、髓芯减压、清除坏死骨和支撑股骨头软骨的特点。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手术治疗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带血运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 1989年-1999年我院应用带血运骨瓣移植及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其中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11例,带股方肌大转子骨瓣7例,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9例。应用带股方肌骨瓣或旋髂深血管蒂骨瓣移植加截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5例。结果 经2-10年随访,1例股骨头进一步塌陷,1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而改行全宽关节置换术,其他病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带血运骨瓣移植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缺血坏死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下肢骨骼由于创伤、炎症、肿瘤及医原性因素等造成骨不连、骨缺损 ,这是矫形外科领域中的难题 ,以往传统的手术方法 ,虽手术简单 ,但疗程长、疗效差 ,甚至因无法修复被迫截肢。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用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或带血管蒂的骨膜 (骨 )移位术 ,能使上述难题迎刃而解。下面介绍几种下肢常用的带血管蒂的骨瓣及骨膜瓣。1 旋髂深血管髂骨瓣髂骨量多、富含松质骨 ,且髂骨内含具有成骨作用的红骨髓 ,切取后对人体影响不大 ,故为人体最大的供骨区 ,是进行骨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最佳材料。以旋髂深血管为蒂的骨移植 ,应用联合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26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Ficat分期:Ⅱ期14例、Ⅲ期12例.手术采用股骨头坏死骨刮除、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后皮牵引4~6周,然后利用CPM机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3~6个月部分负重,9个月完全负重.结果 随访2~6年,本组26例,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取材方便、操作较简便、效果可靠的特点,是目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价值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带血管蒂的游离髂骨瓣移植六例报告陶战怀,高建军,苏训同,伍红桦关键词:游离骨瓣;移植从1990年2月开始,我们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的游离髂骨瓣移植6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及四肢骨缺损,均经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6...  相似文献   

7.
股骨颈良性肿瘤多采用病灶清除,骨缺损则行植骨术。为了加速骨愈合,尽早恢复下肢的负重功能,可采用带血管蒂的骨移植。我院自1987年2月~1990年10月,对8例股骨颈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施行病灶清除术的同时,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骨瓣和碎骨移植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骨瓣转位移植加三角针内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骨瓣转位移植加三角针内固定术。结果:此种术式的方法简单,手术并发症少。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骨瓣转位移植加三角针内固定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骨移植及骨膜移植,是一个理想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9.
带血管蒂髂骨瓣移位治疗股骨颈骨囊肿8例李荣文李庆涛冯宝龄贾献军(淄博市中心医院骨科,255036)关键词骨瓣;血管蒂;骨囊肿;股骨颈骨囊肿;手术治疗1986年至1996年,我们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位治疗股骨颈骨囊肿8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术中不需吻合血管。结果30例患者经1~3年系统X线摄片和功能随访观察,骨折愈合率为90.0%,取骨瓣区不会造成供区外形和功能上的影响。结论带旋髂深血管适合作为髂骨瓣的营养血管,由于带血管蒂髂骨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为股骨头颈部提供了新的血供,有利于股骨头的修复和重建,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我院骨科自1983~1991年间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9例(89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带臀上血管深上支或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移植术。儿童59例,成人30例,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8年疗效满意,儿童组优良率94.4%,成人组80%。含臀上血管深上支髂骨瓣移植治疗儿童股骨头坏死系本文作者所设计,尚未见文献报道。文中还阐述了臀上血管深上支以及旋髂深血管蒂的游离髂骨瓣解剖学特点,手术的技术设计,适应症的选择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四肢长管骨肿瘤手术,既要彻底地切除病灶,又要尽力保全肢体和关节以达到满意疗效,难度较大。本文介绍我科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作骨肿瘤局部大块或大段切除、吻合血管的游离骨移 植修复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或肿瘤段截再植术共49例。术后随访3~6个月植骨区全部达到骨性愈合,肢体功能得以保全或改善,达到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髂嵴前部血供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为合理应用带血管蒂髂嵴前部骨瓣转位或移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2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 ,解剖观测供应髂嵴前部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外径和吻合情况。结果 :髂嵴前部存在着丰富的血供 ,主要由旋髂浅动脉 ,旋髂深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 ,臀上动脉深上支构成 ,其分支在髂嵴前缘相互吻合成网 ,每支血管各有特点 ,有很强的互补性。结论 :临床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带合适血管蒂的髂嵴前部骨瓣行移位或移植术 ,并利用其互补性选择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骨膜移植和中药 ,探讨一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方法 :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骨膜移植和中药综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果 :治疗 78例 ,5年以上随访 40例 ,采用 Harris疗效评分标准 ,其中优 2 3例 ,良 12例 ,可 5例。优良率 87.5 %。结论 :手术方法和结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协同作用 ,中药具有改善受血区的血液循环 ,增强移植骨成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选用旋肩胛血管为蒂的游离肩胛骨瓣修复部分下颌骨缺损8例,骨瓣全部成活。用肩胛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可视受区需要设计为单纯骨瓣或骨肌皮瓣;骨瓣的长、宽、厚与下颌骨相似,外形恢复良好;骨瓣血管位置恒定,易于寻找,且血管管径与受区血管接近,吻合后通畅率高,易成活。  相似文献   

16.
<正> 髂骨因其部位隐蔽,兼有皮质骨与松质骨的特点,同时切骨后对人体无甚功能障碍,故为传统植骨的常用供骨区。近年来由于采取了吻合血管的游离髂骨移植术,使其应用范围更广,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植骨方法。 1980年在本学院解剖教研组的协助下,我们曾对10侧髂骨区的局部解剖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于1981年起为17例患者作了吻合血管的游离髂骨移植术(包括协助外院手术3例)。本文仅就髂骨区应用解剖,带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32例游离肩胛皮瓣上的旋肩胛动脉,其起于肩胛下动脉,发浅、深分支。浅支又称肩胛皮动脉,穿三边孔后发出数小支供养肩胛区皮肤。深支入骨、肌肉。肩胛皮动脉一般有五条分支,其中内侧支和降支较恒定,口径较大。在活体上,于肩胛骨外侧缘距离肩胛下角8.4cm处,可扪及动脉搏动,此点可作为肩胛皮动脉的体表投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带缝匠肌深层肌间隙筋膜蒂的髂前上下棘间骨瓣转位治疗股骨颈部位病变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下肢标本上,对缝匠肌深层的肌间筋膜的血管分布和走行进行观察。1例进行摹拟手术。结果 该肌间隙行走的血管主要由来自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及其分支一阔筋膜张肌支、髂嵴支、臀中肌支、髂前下棘支和来自旋髂浅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的缝匠肌节段性血管,上述血管相互吻合形成丰富的肌间筋膜血管网。采用缝匠肌深面肌间筋膜蒂的髂前上下棘间骨瓣移植,髂嵴支和缝匠肌的节段性血管可保留,肌筋膜蒂的长度可以达到6—8cm。结论 以缝匠肌深层肌间筋膜蒂的髂前上下棘间骨瓣转位移植可用于修复股骨颈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9.
作者比较系统的观察了50具尸体(100侧)的髂骨及100侧干性髂骨,并做了血管的局部墨汁灌注和X线血管造影。对髂骨及其血管的位置、形态、口径、长度,以及考虑到手术显露中所需要的局部关系等,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作者认为髂骨质疏松,可塑性大,血液供应丰富,充填确实,承重较好,且有适当的截取长度,故力理想的移植供区。按游离显微血管髂骨移植的要求:臀上动脉、旋髂深动脉、第三腰动脉作为髂骨移植的血管蒂的条件是很优越的;旋股外侧动脉、旋髂淺动脉适于作骨肌皮瓣复合组织的移植蒂;旋股外侧动脉适于作股骨头、颈骨内移植血管;第四腰动脉、髂腰动脉不适用于骨移植的血管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11例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及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应用,并对其治疗方法、机理作了探讨。作者认为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作为一种活骨移植,对骨折的愈合、修复及某些病理性改变的中止均有肯定的疗效。对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