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泌尿道螺旋CT仿真内窥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3例临床泌尿道病变的患者,都经纤维膀胱镜或/和手术证实。应用螺旋CT采集排泄期的图像作CTVE成像,双盲法与轴位,多平面重组(MPR),三维重建(3D)图像及纤维膀胱镜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CTVE能清楚地显示泌尿道腔内的各种正常解剖结构,CTVE对膀胱腔内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及侵犯范围的显示均与纤维膀胱镜基本一致,膀胱癌的检出率为94.7%,2个<5mm的肿瘤CTVE显示清楚,而轴位图像未显示,CTVE检测膀胱壁增厚和膀胱外侵犯的状况,显示肾盂,输尿管病变的效果明显不如轴位,MPR及3D图像。结论 CTVE对膀胱病变的显示和诊断是一种较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方法,但对肾盂,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不大,必须结合轴位和MPR图像才能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进一步重视螺旋CT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90年代以前 ,由于受CT机性能和检查方法的影响 ,CT对胃肠肿瘤疗前分期的准确性较低 ,研究结果差异较大 ,其诊断价值尚不能肯定。进入 90年代 ,螺旋CT投入临床应用 ,由于CT机性能的提高 ,使胃肠CT的检查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 ,与B型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比较 ,螺旋CT成为胃肠肿瘤疗前分期实用和可靠的方法。但人们对螺旋CT检出胃肠肿瘤的敏感性未能充分认识 ,以致螺旋CT仍不是检查胃肠肿瘤的主要手段。随着螺旋CT扫描速度的提高及图像后处理软件的升级 ,1994年Vining等首次报道了CT仿真内窥镜技术 (CTv… 相似文献
3.
4.
螺旋CT仿真内窥镜对胃癌分期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CTVE问世以来 ,国内外已有不少实验和临床应用报道。但CTVE对胃癌分期报道较少。1 材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3例患者中男 17例 ,女 6例 ,年龄 31~ 76岁 ,平均 5 3 5岁。 16例经钡餐透视发现胃癌。 4例因呕血、柏油样便 ,临床高度怀疑胃癌直接行CTVE检查。 相似文献
5.
螺旋CT仿真内窥镜诊断膀胱肿瘤(动物实验和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 (CTVE)在早期诊断膀胱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动物实验于狗膀胱的不同位置造成6个 5mm直径结节 ,膀胱排尿充气后扫描 ,盲法评价CT横断面和仿真内窥镜图像显示膀胱结节的异同 ,统计处理其结果。临床病例通过导尿管排出尿液向膀胱内注入气体后行螺旋CT扫描 ,图像传至工作站行三维仿真膀胱镜重建。盲法评价CTVE和横轴位图像显示膀胱内肿瘤结节病变检出数量的差异 ,以及 2种方法提供的信息情况。结果 动物实验横断面和CTVE像均显示出 6个结节。临床 2 0例中证实膀胱肿瘤 18例 ,CTVE均发现而轴位像仅发现 14例。CTVE检出 3 1个结节 ,轴位像仅检出 2 6个 ,5个直径≤ 5mm的结节轴位像均漏诊 ,两者有差异 (Ρ <0 .0 5 )。CTVE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 10 0 % ;横断面图像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仅为 77.8%和 3 3 .3 %。结论 CTVE为一种无创检查 ,无盲区 ,对膀胱肿瘤的检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与CT横断面图像结合可为膀胱肿瘤的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6.
螺旋CT仿真内窥镜与纤维内窥镜诊断膀胱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发病率较高,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如何正确诊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技术自1993年ving等[1]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此技术进行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2-4],但使用膀胱充气螺旋CT仿真内窥镜对膀胱癌的临床应用相关研究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7.
喉部螺旋CT内窥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螺旋CT仿真内窥镜在喉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17例,其中7例为正常喉,9例为喉癌,1例为喉乳头状瘤;行喉部螺旋CT扫描后在工作站经软件处理,得到喉部仿真内窥镜图像,并与纤维喉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喉部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自头端入路可见7例正常喉能清楚显示喉部解剖形态,9例喉癌和1例乳头状瘤能清楚显示肿瘤位置、形态、大小范围,与纤维喉镜检查一致。自足端入路,可见1例声门下软组织块影,2例声门下粘膜增厚,2例气管内结节影;而纤维喉镜却难以观察到。结论:螺旋CT仿真内窥镜可以清楚观察到喉腔内表面结构以及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范围;而足端入路对声门下结构的观察是纤维喉镜难以做到的。它是纤维喉镜的重要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8.
9.
螺旋CT仿真血管内窥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兵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26(4):259-262
螺旋CT仿真血管内窥镜是一种新的血管成像检查方法,因其可观察血管内表面,可结合其他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技术对血管病变进行全面的观察,有利于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对螺旋CT仿真血管内窥镜的技术原理、操作方法、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临床应用价值及限度、应用前景和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螺旋CT对食道癌周围情况的手术前的评估,检出率的分析比较,了解术前螺旋CT诊断食道癌的价值。资料与方法:100例经电子内窥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为食道癌的患者进行螺旋CT平扫。结果:可预测手术切除病例33例,实际切除肿瘤病例数27例,即术前评估准确率为81.8%。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成像技术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36例,术前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将原始容积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镜成像(VE),观察其CT影像特点,采用双盲对比,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24例,右侧壁5例,左侧壁7例。轴位、MPR及CTVE在探测膀胱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97.2%,94.4%,95.7%,增强轴位图像能够提供丰富的膀胱壁内外信息,MPR能够直接显示肿瘤起源和膀胱外侵犯及与输尿管的关系,VE可以显示肿瘤表面形态及和输尿管开口关系。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轴位图像结合MPR和CTVE成像技术,对膀胱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SUVmax显示阈值结合大量饮水排尿后充盈膀胱延迟显像在^18F—FDGPET/CT诊断膀胱病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10月因可疑膀胱占位和膀胱肿瘤治疗后(保留膀胱)行^18F—FDGPET/CT显像的患者63例[男55例,女8例,平均年龄69.1岁],常规显像后患者饮水1500~2000ml,觉憋尿时排尿,重复3次后再次充盈膀胱行盆腔延迟显像。对常规显像图进行2次阅片分析,第2次是对提高SUVmax显示阈值(从6—8至8~20)后的显像图再分析。所有患者经病理活组织检查或随访(〉6个月)确诊。观察常规显像与延迟显像尿液SUVmax及膀胱病灶^18F—FDG代谢的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常规显像和延迟显像尿液的SUVmax分别为15.11±11.11和4.7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1)。经病理及临床随访,63例患者中,发现膀胱病变18例(恶性15例,良性3例),均为PET/CT检出,3例PET/CT假阳性中,2例无^18F—FDG代谢增高(良性),1例为炎性反应。余45例PET/CT显像膀胱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经临床影像学随访6个月以上均未发现病变。16个病灶(16例患者)表现为^18F—FDG代谢增高,其中15例为膀胱癌原发或复发病灶,1例为炎性反应。16例PET显像高代谢病灶中,常规显像SUVmax显示阈值范围下分析,有18.8%(3/16)为阳性;提高SUVmax显示阈值范围后43.8%(7/16)为阳性。结论提高SUVmax显示阈值结合大量饮水排尿后再次充盈膀胱行延迟显像用于可疑膀胱肿瘤及膀胱肿瘤治疗后的^18F—FDGPET/CT显像,可有效提高膀胱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Xinhua Qu Xiaolu Huang Lianming WuGang Huang Xiong Ping Weili Yan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1,80(2):188-197
Background and purpose
Bladder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ly diagnosed malignancy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haematuria. Early detection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patient prognosis. We therefore performed a meta-analysis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detection validit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virtual cystoscopy (VC) and ultrasonography (US).Methods
We searched MEDLINE, EMBASE, PubMed and the Cochrane Library for studies evaluating diagnosis validity of VC and US between January 1966 and December 2009. Meta-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pool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nd to construct a summary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SROC) curve.Results
A total of 26 studies that included 3084 patients who fulfilled all of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considered for inclusion in the analysis. The pooled sensitivity for bladder cancer detection using CT virtual cystoscopy (CTVC), MR virtual cystoscopy (MRVC) and US was 0.939 (95% CI, 0.919-0.956), 0.908 (95% CI, 0.827-0.959) and 0.779 (95% CI, 0.744-0.812), respectively. The pooled specificity for bladder cancer detection using CTVC, MRVC and US was 0.981 (95% CI, 0.973-0.988), 0.948 (95% CI, 0.884-0.983) and 0.962 (95% CI, 0.953-0.969), respectively. The pooled diagnostic odd ratio (DOR) estimate for CTVC (604.22)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or MRVC (144.35, P < 0.001) and US (72.472, P < 0.001).Conclusi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CTVC and MRVC are better imaging methods for diagnosing bladder cancer than US. CTVC has higher diagnostic valu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DOR) for the detection of bladder cancer than either MRCT or US. 相似文献14.
膀胱癌的CT分期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膀胱癌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提高膀胱癌的术前分期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3例膀胱癌的CT表现及术前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膀胱癌主要表现为膀胱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形成菜花样肿物向腔内突出,可向壁外生长侵犯盆腔组织器官及淋巴结转移,膀胱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膀胱癌的术前CT分期正确率为69.3%。结论螺旋CT扫描能显示膀胱癌的CT特征及向膀胱壁内、外生长情况,对术前分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CT仿真膀胱镜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研究CT仿真膀胱镜(CTVC)的检查方法,成像技术,镜下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螺旋CT对26 例患者膀胱行容积扫描,利用Navigator软件对容积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形成仿真膀胱内窥镜(CTVC)的影像,应用Fly Through软件多角度观察膀胱,全部病例均行纤维膀胱镜检查。结果 CTVC诊断膀胱癌13例,其中直径大于1cm10例,直径小于1cm3例,最小者直径5mm,;膀胱憩室2例;输尿管囊肿3例,前列腺增生3例,正常5例,除1例前列腺增生误诊为膀胱癌外,其余与纤维膀胱镜检查结果均符合。结论 CTVC对膀胱肿瘤,膀胱憩室及输尿管囊肿等膀胱疾病的诊断是一种较可靠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膀胱癌多层螺旋CT分期与手术病理对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膀胱癌多层螺旋CT表现及CT分期.资料与方法 总结分析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44例均为移行上皮细胞癌,膀胱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为膀胱壁弥漫性均匀增厚1例,单发结节状肿块22例,多发菜花状肿块21例,病灶呈轻至中度强化,可向腔内或膀胱壁外生长,累及膀胱周围脂肪层及相邻器官和淋巴结转移;33例为T1和T2期的患者24例基底强化线完整,11例为T3和T4期的患者中只有1例基底强化线完整.与病理分期对照,CT分期的准确率达68.2%.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能够显示膀胱癌的特征,可提高膀胱癌的CT分期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囊性纵隔肿瘤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囊性纵隔肿瘤的CT表现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纵隔肿瘤的CT资料。其中纵隔囊肿37例,肿块内的囊性改变超过肿块70%以上者21例。将58例病例先按纵隔7分区定位缩窄鉴别诊断范围,后在全面观察肿物的瘤-心脏大血管界面(mass-cardiovascular interface,MCI)、囊壁的厚度、囊内缘清晰度、囊内容物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囊性影像的CT特点。结果:①纵隔囊肿的CT表现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囊壁薄而边缘清晰,无强化或轻度强化;②胸腺类囊性肿瘤多位于前中区,囊壁可厚可薄,除凸出型外,MCI的余三种类型均可见,但灌铸型仅见于此种病例中;畸胎瘤多位于前中区,囊壁多厚而不规则,均为凸出型;前肠源性囊肿多位于中中区,囊壁薄,以平坦型为主;心包囊肿多位于前下区,囊壁薄,均为凹陷型;神经源性囊性肿瘤则均居于后区,多无MCI。结论:囊性纵隔肿瘤定性诊断的征象较少,需全面观察其影像学所见作分析性判断。仔细观察囊性肿瘤的壁、边缘以及MCI的表现无疑可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闭合性腹膜内型膀胱破裂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确定闭合性腹膜内型膀胱破裂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对 9例闭合性腹膜内型膀胱破裂的CT资料和临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 9例腹膜内型膀胱破裂 ,CT均明确诊断。CT显示腹膜腔内低密度液体积聚 9例 ,其CT值比血液低 ,主要分布在膀胱侧隐窝、盆腔陷凹、结肠旁沟、肝脾周围和肠袢内。膀胱壁局部缺损 3例 ,泪滴状变形 2例 ;其他支持膀胱破裂的CT征象包括 :膀胱充盈不良 8例 ,膀胱壁挫伤 4例 ,膀胱内血凝块 6例。结论 在创伤情况下 ,腹膜腔内出现CT值比血液小的低密度液体积聚 ,强烈提示尿外渗 ,根据尿外渗的分布范围 ,CT还可以区别腹膜内和腹膜外型膀胱破裂。CT有时还可以观察到膀胱破裂的准确位置 ,有利于手术修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患者膀胱结石的特征性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长期卧床膀胱结石患者及11例对照组非卧床膀胱结石患者的CT表现,对其膀胱结石的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长期卧床患者膀胱单发结石15例,结石多贴近膀胱后壁且偏于一侧,其中新月形9例,不规则飘带形与短线条形各3例;多发结石8例,结石主要沿膀胱后壁分散或聚集分布,其中弧形堆叠状2例,多发卵圆形与沙粒状各3例。对照组非卧床膀胱结石患者11例,结石均为单发卵圆形,其中6例可见同心环征象。结论:长期卧床患者膀胱结石的CT表现具有以弧形为主的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