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肌缺血是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的危险因素之一,使围术期和术后的死亡率增加。据报道,18%-74%具有冠脉疾病的患者在进行非心脏手术时有过心肌缺血的经历。本文就目前心肌保护的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观察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及硫酸腺嘌呤预处理心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的活性变化,并探讨其心肌保护机理,用3,3’-二氨基联苯胺(DAB)的Seligman法检测CCO,依Ridit值行显性检验,实验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CCO损伤性反应明显,经典缺血预处理组,硫酸腺嘌呤预处理组CCO损伤性反应较之明显减轻(P〈0.05)。结果提示:经典缺血预处理,硫到腺嘌呤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异丙酚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蒙古沙土鼠6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24 h预处理假手术组(B),缺血损伤组(C),异丙酚预处理12 h组(D)、24 h组(E)、48 h组(F).B、C、D、E和F组中再分为术后即刻处死组和术后7 d处死组,共11组.24 h预处理假手术组术前24 h、异丙酚预处理组于脑缺血前12、24、48 h各组分别予异丙酚100 mg/kg腹腔注射.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AD)、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并观察7 d后处死组沙土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 异丙酚预处理各组的MDA的含量低于缺血损伤组(P<0.05);SOD、GSH-px的活性高于缺血损伤组(P<0.05),而CGRP的含量24 h、48 h预处理组明显高于缺血组(P<0.05);脑组织超微结构显示异丙酚预处理组出现轻微病变,缺血组病变严重;7 d后处死组与术后即刻处死组比较,神经元超微结构病变无明显加重.结论: 缺血前12~48 h异丙酚预处理可不同程度上对沙土鼠的脑缺血 - 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联合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C)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四君子汤预处理组、IPC组、四君子汤预处理+IPC组。肝脏缺血再灌注术后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肝细胞原位凋亡;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四君子汤预处理+IPC组ALT和AST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四君子汤预处理组、IPC组三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君子汤预处理组及IPC组ALT和AST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君子汤预处理组、IPC组、四君子汤预处理+IPC组三组中肝细胞凋亡指数和MDA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君子汤预处理+IPC组中SOD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君子汤预处理组、IPC组SOD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联合IPC,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时减轻过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预处理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麻醉开胸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梗塞面积和危险区分别采用组织学和荧光粒子技术测定.实验分四组:对照组(n=9),预处理组(PC,n=8),高剂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预处理组(HD-SOD-PC,n=8)和低剂量SOD预处理组(LD-SOD-PC,n=9).4次5分钟缺血和5分钟再灌注完成预处理.HD-SOD-PC组和LD-SOD-PC组预处理前20分钟分别静脉滴注SOD30000u/kg和15000u/kg,60分钟滴完.结果:梗死面积占危险区百分比对照组,预处理组,HD-SOD-PC组和LD-SOD-PC组分别为48.0±4.1%,14.1±2.8%,9.8±1.8%和11.6±2.4%(对照组与另三组之间P<0.05).预处理组,HD-SOD-PC组,LD-SOD-P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氧自由基在兔预处理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临床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SOD)、肠组织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清中和肠组织中的NO、肠组织中MPO活性及外周红细胞SOD活性。结果异丙酚治疗组(Ⅲ组)肠组织和血清中NO明显降低(P<0.01),肠组织中的MPO显著降低(P<0.01)。缺血再灌注组(Ⅱ组)、Ⅲ组外周红细胞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Ⅰ组)(P<0.01),但Ⅲ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增高于Ⅱ组(P<0.01)。结论异丙酚可显著降低肠缺血再灌注后NO和MPO水平,增加SOD活性,具有抗氧化作用,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异丙酚预处理及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拟行肝叶切除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Ⅰ组),异丙酚预处理组(Ⅱ组)和异丙酚后处理组(Ⅲ组)。于麻醉前(T<,1>)、肝门阻断前(T<,2>)、肝门阻断15 min(T<,3>)、肝门开放10 min(T<,4>)、30 min(T<,5>)、60 min(T<,6>)和90 min(T<,7>)等时点抽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①3组AST、ALT在T<,3>、T<,4>、T<,5>、T<,6>、T<,7>时点逐渐增高,与T<,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T<,4>、T<,5>、T<,6>、T<,7>时点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Ⅱ组与Ⅲ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②在T<,4>、T<,5>、T<,6>、T<,7>时点,Ⅰ组SOD的活性减弱、MDA的含量增加,而Ⅱ组、Ⅲ组SOD的活性增加、MDA的含量减少;3组SOD、MDA与T<,1>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Ⅱ组与Ⅲ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丙酚预处理及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两者效能相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该研究探索过度激活的Rho/ROCK信号通路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参与机制及贝那普利的改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Y27632组和贝那普利组.采用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Y27632组和贝那普利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灌胃治疗.分析各组血清中MDA、SOD、GSH-px、Rho/ROCK、MMP2/9及Bax/Bcl2和Caspase3/9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清MDA水平明显增高(15.6→24.1μg/mL)而SOD(83.1→34.6 U/mL)水平明显降低,Rho/ROCK(0.18→0.64;0.19→0.69;0.16→0.65)、MMP2/9(0.28→0.60;0.27→0.63)、Caspase9表达明显增强(0.25→0.68).Y27632和贝那普利组大鼠的上述异常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 贝那普利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Rho/ROCK、激活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改善细胞外基质降解与重构发挥保护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宏  陈怀仁 《铁道医学》2000,28(6):381-382
目的 探讨外源性腺苷模拟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制备32只SD大鼠肝脏原位灌流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缺血预处理(PC)组、腺苷预处理(ADO)组、苯茶碱预处理(8-PT)组和实验对照(C)组。在充后,观察流出液中肝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含量、肝组织中NO合酶(NOS)的活性,并制作肝组织标本,电镜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流出液中转氨酶浓度明显升高,PC能明显减轻这种损伤(P〈0.01),与ADO效果类似(P〈0.01),8-PT则无这一保护作用(P〉0.05)。在PC及ADO组中流出液NO含量及肝组织NOS活性明显高于8-PT及对照组,结论 外源性ADO可以模拟PC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OS而使NO释放增多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脏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成:(1)下沉对照组,不作肝门阻断。(2)再灌注对照组;进行45min的肝门阻断及60min的再灌注;(3)预处理组:45min的肝门阻断前先进行5min肝脏缺血及5min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异丙酚预处理离体乳鼠脑皮质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出生24 h以内的新生SD乳鼠的脑皮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7天,随机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损伤组),C1组(1 mg/L异丙酚预处理组),C2组(3 mg/L异丙酚预处理组)和C3组(5 mg/L异丙酚预处理组)。C1、C2C3组第7天予以对应浓度的药物预处理,24 h后B、C1、C2、C3组予200μmol/L谷氨酸损伤0.5 h,所有组更换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观察神经细胞存活率(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HE染色后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异丙酚预处理各组MTT量不同程度高于损伤组,LDH漏出量和凋亡细胞百分比低于损伤组;HE染色后各预处理组细胞形态受损较损伤组轻,以C2组效果最佳。结论:异丙酚提前24 h预处理离体幼鼠脑皮质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中以3 mg/L异丙酚保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葛根素(PUE)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以进一步明确PUE药物预处理(PPC)的心肌保护效应.方法: 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I/R模型,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I/R组、IPC组、PUE组.用红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各组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活力和血清肌钙蛋白T(TnT)水平.结果: I/R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K活力、TnT浓度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sham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与I/R组比较,PUE组和IPC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血清CK活力、TnT浓度(P<0.05或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PUE组与IPC组间各指标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 PUE预处理明显减轻了大鼠心肌I/R,并与IPC的保护效应相似,产生了PPC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停跳液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Langendorf逆行灌注模型,观察停跳液处理时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前后LVEDP、DP、+dp/dt、-dp/dt、CF以及灌流液中蛋白含量和LDH活性变化。结果在缺血期间,停跳液预处理显著延迟了心肌缺血性挛缩的发生时间。再灌注期间,促进了心脏收缩功能的恢复,减少了心肌细胞中蛋白和LDH的漏出。结论停跳液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提示该方法可能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18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预处理组及假手术组,每组6只.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的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 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血清NO水平为(46±11)μmol/L,心肌缺血再灌注组为(66±18)μmol/L,心肌缺血预处理组为(45±11)μmol/L,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血清NO水平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缺血预处理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NO水平为(21.4±5.3)μmol/mgprot,心肌缺血再灌注组为(30.2±3.3)μmol/mgprot,心肌缺血预处理组为(25.6±2.9)μmol/mgprot,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心肌组织NO水平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心肌缺血预处理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MP-2阳性细胞百分比为(30.4±2.2)%,心肌缺血再灌注组为(44.2±6.3)%,心肌缺血预处理组为(25.2±4.5)%,心肌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缺血预处理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通过减少NO生成和MMP-2表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一直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氧供减少是心肌缺血损伤的原因,及时恢复血流灌注是对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主要方法。然而,再灌注常常会加重心肌损伤,即“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  相似文献   

17.
培哚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perindopril)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缺血组(对照组)、再灌注组与perindopril组,观察心脏活动变化,测定动脉血及心肌组织中肾素活性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心肌脂质过氧化代谢指标。结果:①与对照组(49%)相比,再灌注组室性心率失常发生率(75%)较高(P<0.01),动脉血及心肌组织中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均升高,心肌丙二醛含量升高,心肌组织中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②与再灌组相比,perindopril组性心率失常发生率(33%)明显降低(P<0.01);动脉血及心肌组织中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均下降,而以动脉血肾素活性降低为主(P<0.01);心肌丙二醛含量降低,心肌组织中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肾素活性增高、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增高的脂质过氧化有关,perindopril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二氧化硫(SO_2)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30 min,然后再灌注60 min,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Co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I/R+SO_2(5μmol/kg)组(I/R+S5组),I/R+SO_2(50μmol/kg)组(I/R+S50组),每组15只,观察各组中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和发生率,并检测大鼠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变化。结果 Con组无心律失常的发生,I/R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3. 3%(10/12),I/R+S5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3. 3%(7/15),而I/R+S50组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Con组相比,I/R组血浆抗氧化指标SOD、丙二醛、GSH和GSH-Px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1),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明显增高(P <0. 01),与I/R组相比,I/R+S5组血浆中SOD、GSH和GSH-Px水平均明显增高(P <0. 01或P <0. 05),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明显降低(P <0. 05); I/R+S50组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剂量SO_2预处理可减少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自由基过度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注射用心肌肽预处理对幼鼠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SD幼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及注射用心肌肽预处理组(CMP组).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 (Tn-T)和心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