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患者的发病、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北地区确诊为LOTS的家系16个.对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进行同步6或12导联心电图记录,对先证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先证者发病年龄(19.2±14.8)岁.在20岁以前发病者占59.2%.患者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例3:13(18.8%:81.2%).发病症状多以晕厥为主要表现15例(93.7%);症状发作多有明显诱发因素14例(87.5%);根据心电图特点预测LQTS患者的基因型:LQT1占5例(31.2%),LQT2占8例(50.0%),LQT3占2例(12.5%),其余1例(6.3%)心电图特征不明显,无法预测.根据心电图预测LQTS患者的基因型进行了6个家系(2个LQT3,4个LQT)的基因筛查发现了3个KCNH2突变点,基因型和表型的符合率50%.多数患者服用B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有效;在药物效果不好的患者中,有2例植入起搏器.结论 西北地区LQTS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根据心电图特点对LQTS患者进行的基因分型预测结果显示,我国的LQTS患者可能以LQT2为主,但基因型和表型有一定的差别;β受体阻滞剂可使多数患者的症状得到控制;对β受体阻滞剂疗效不好的患者,植入起搏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76个长QT综合征先证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研究我国长QT综合征 (LQTS)患者的整体发病和治疗情况 ,选择按照 1993年Schwartz等提出的LQTS诊断标准确诊为本病的家系 76个。对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进行 6或 12导联ECG同步记录 ,对先证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先症者发病年龄 17.2± 14 .8岁 ,在 2 0岁以前发病的占 5 9.2 % ;以女性居多 ;发病症状有晕厥、黑、心悸、胸闷及其它如抽搐、胸背痛、头晕等 ;诱发因素有情绪紧张或激动、劳累、运动或体力劳动等 ;患者的QTc值为 0 .5 6± 0 .0 9s。LQTS患者的ECG上T波多变 ,QT间期可出现暂时正常化。在 76个LQTS先证者中 ,同时伴聋哑 1例 ,预激综合征 1例 ,心肌炎 2例 ,束支阻滞 2例 ,一过性房室阻滞 1例 ,高血压病 2例。根据ECG特点预测LQTS患者的基因型 :LQT1占 (31.6 % ) ,LQT2占 (5 3.9% ) ,LQT3占 (3.9% ) ,其余 (10 .5 % )心电图特征不明显 ,无法预测。多数患者服用 β 阻断剂类药物有效 ;在药物效果不好的患者中 ,有 4例安装起搏器 ,1例应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 ,15例进行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 (LCSD) ,其中多数继续服用 β 阻断剂。结论 :我国的LQTS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 ;根据ECG特点对LQTS患者进行的基因分型预测结果显示 ,我国的LQTS患者可能以LQT2为主。β 阻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长QT综合征20个家系187例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调查与研究先天性长QT综合征(longQTsyndrome,LQTS)的遗传特点及家系图谱分析,LQTS的心电图分型、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应用惠普12导联心电图机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分别记录6导联及12导联常规体表心电图,对先证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测量Ⅱ、V2导联的QT、QTc以及QTd.先证者及家族中有症状的患者给予普萘洛尔2~3mg/kg,每日3次治疗.结果187个家庭成员中有31例为LQTS患者,男性11例,女性20例.其中LQT118例,LQT212例,LQT31例.QT间期为(0.57±0.08)s,QTc为(0.58±0.08)s,QTd为(0.16±0.03)s.除1例应用阿托品治疗有效,6例猝死外,其余24例(77.4%)患者应用普萘洛尔治疗有效.无症状的QTc延长者56例,男性23例,女性33例,LQT122例,LQT234例.QT间期为(0.47±0.09)s,QTc为(0.52±0.07)s,QTd为(0.08±0.03)s,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家系图谱分析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结论12导联体表心电图是LQTS常用的最简单的检查方法,心电图对LQTS的临床分型基本准确可靠.普萘洛尔是预防LQTS患者猝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对1例遗传性长QT综合征(LQTS)患者(先证者)所在的家系进行普查,研究该家系成员的发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特点,推测其相应的基因型。按常规采集了25例家庭成员的临床病史及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间期及校正的QTc间期。结果:25例中只有3例LQTS,2例可疑,3例LQTS首次发病年龄不同,发病时临床症状不同,发病诱因及发病时间无一定规律,但都伴有血清钾的降低。预后好。结论:该家族LQTS伴低钾血症,据心电图和临床发病症状,不符合已发现的任何一类基因型,有可能为LQT2基因的突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我国长QT综合征(LQTS)病人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按照1993年Schwartz等提出的LQTS诊断标准确诊为本病的家系85个,分别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43个家系由中国离子通道病注册中心的协作成员提供,其余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LQTS随访患者.对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进行6导联或12导联心电图同步记录,对先证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抽取外周血标本,用PCR-SSCP加测序验证或经心电图初步分型后再进行PCR-SSCP及测序的方法进行基因筛查.结果先证者平均发病年龄(17.3±14.2)岁,在20岁以前发病的占60%;女性居多,男性占24%,女性占76%.发病症状有晕厥(91.8%)、黑GB289(28.9%)、心悸(25.0%)、胸闷(34.2 %)及其它如抽搐、胸背痛、头晕(21.1%)等;诱发因素有情绪紧张或激动(51.3%),劳累、运动或体力劳动(51.3%),休息或睡眠(26.3%),突然惊吓/电话铃响(19.7%),经期或产褥期(15.8%),其它如寒冷或发烧(15.8%).病人的QTc值为(0.56±0.07)s.LQTS病人的心电图上T波多变,QT间期可出现暂时正常化.有猝死家族史的家系占31.6%.有LQTS家族史的占63%.在85个LQTS先证者中,同时伴聋哑1例,预激综合征(WPW) 1例,心肌炎2例,束支阻滞2例,一过性房室阻滞1例,高血压病2例.根据心电图特点预测LQTS病人的基因型,结果显示LQT1占29.4%,LQT2占57.6%,LQT3占3.5%,其余9.4%心电图特征不明显,无法预测.长QT综合征病人的治疗情况4例患者联合应用起搏器和β受体阻滞剂,1例联合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β受体阻滞剂,15例进行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LCSD),其余多服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发现了7个KCNQ1、5个KCNH2和1个KCNE1上的突变,有错义突变、缺失突变、无义突变、剪接突变.对HERG-R863X、KCNQ1-L191P和KCNE1-G52R进行功能表达研究发现,R863X突变使突变的通道蛋白不能转运到细胞膜的靶位置,从而引起IKr电流降低;L191P和G52R突变通过负显性机制造成IKs电流的降低.结论我国的LQTS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根据心电图特点对LQTS病人进行的基因分型预测结果显示,我国的LQTS病人可能以LQT2为主.β受体阻滞剂可使多数患者的症状得到控制;应用β受体阻滞剂疗效不好的患者,选择LCSD或联合应用起搏器或ICD可增加疗效.中国人LQTS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有其自身的特点,进一步的遗传学和功能学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QT综合征(LQTS)患者T波峰-末(Tp-e)间期及Tp-e/QT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LQTS的14个家系,对家系成员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记录先证者(包括发作期和稳定期)、无症状者及家族中正常者共149例成员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计算心电图校正QT(QTc)间期、Tp-e间期以及Tp-e/QT,并进行比较。结果先症者发病年龄19.2岁。在20岁以前发病者占57.1%。患者以女性居多,均以晕厥为主要发病表现。运动及情绪激动诱发12例,休息或睡眠时发生2例。先证者和无症状患者的QTc间期、Tp-e间期及Tp-e/QT显著大于家系其他正常成员(P≤0.05)。先证者发作期的Tp-e间期及Tp-e/QT大于稳定期(P≤0.05)。结论伴有晕厥的长QT综合征患者Tp-e间期延长,Tp-e/QT增大提示增加跨壁复极离散度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相关,动态观察LQTS患者心电图改变可能成为预测LQTS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危险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6个长QT综合征家系的分子遗传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6个先天性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 e,LQTS)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检测。方法运用位于KCNH2和SCN5A基因内和临近的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D7S1824、D7S2493、D7S483、D3S1298、D3S1767、D3S3521)位点确定染色体单体型。6个家系的所有成员进行单倍型连锁分析,确定基因型。1个家系经直接测序确定其基因型。结果家系1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LQT3位点,而家系2~6的致病基因位于LQT2位点,家系6经直接测序确定该家系的先证者为散发病例,突变基因为KCNH2。确诊LQTS患者22例,其中6例为无症状基因携带者,排除6例可疑患者。结论LQTS的遗传学研究检测不但能确定LQTS基因分型,而且可进行LQTS的症状前诊断。从而为临床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成都地区汉族人群糖尿病家系进行调查 ,以了解糖尿病家系的发病特点和遗传方式 ,评估家系成员的糖耐量状况 ,并初步探讨干预措施对控制糖尿病发生的意义。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1)糖尿病家系 6 5个 ,家系成员 5 2 7人。先证者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门诊、住院病人。其中 2型糖尿病家系 5 9个 ,1型糖尿病家系 2个及两型糖尿病并存家系 4个。 (2 )同期纳入无糖尿病及高血压家族史的非亲缘关系体检个体 181例作为对照。2 .方法 :以先证者为核心 ,回顾性询问家系中 3~ 4代成员糖尿病 (DM )、糖耐量低减 (IGT)的患病情况、治疗…  相似文献   

9.
长QT综合征家系KCNQ1 S145L和KCNH2 Y475 C基因新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WL  Hu DY  Li P  Li CL  Qin XG  Li YT  Li L  Li ZM  Dong W  Qi Y  Wang Q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463-466
目的研究中国遗传性长QT综合征(LQT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LQTS最常见的基因KCNQ1和KCNH2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分析77个遗传性LQTS家系,筛查了LQTS致病基因KCNQ1和KCNH2,观察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改变.结果77例先证者心电图表现为LQT1者24例、LQT2者42例、LQT3者3例,8例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年龄(27.6±16.4)岁.QTc(561±70)ms,发病年龄(17.6±14.7)岁.晕厥触发因素包括运动、情绪激动和铃声刺激等.目前已经发现了4KCNQ1突变和7 KCNH2突变,其中6个为首次发现.结论LQT2为中国最常见的LQTS;本组发现KCNQ1和KCNH2各1个新突变;中国LQTS患者心电图表现和临床特点与欧美LQT患者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遗传性长QT综合征SCN5A基因delD1790新突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中国人遗传性长QT综合征3型(LQT3)相关基因SCN5A突变情况。方法以KCNQ1和KC-NH2基因筛查无突变,心电图表现符合LQT3的3例LQTS患者为研究对象,聚合酶链反应和双脱氧末端终止测序法对所有患者进行SCN5A基因扫描,对阳性结果者进行家系中其他成员的筛查。结果在1个LQTS家系发现SCN5A基因突变。该家系先证者及其母亲SCN5A基因第28外显子上存在一个杂合突变,即在5368-5370位存在3碱基(GAC)缺失,导致1790位密码子天冬氨酸(Asp)缺失(delD1790)。结论在1个中国LQTS家系发现了一个LQT3相关的SCN5A基因新突变(delD1790)。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基因筛查技术对1个遗传性长QT综合征(LQTS)患病家系进行12个已知致病基因的突变分析,明确致病突变。方法在符合伦理要求和获得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临床检查后,采集该家系中7名患者和1名表型正常个体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利用Complete Genomics测序平台对先证者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已知致病基因:KCNQ1、KCNH2、SCN5A、ANK2、KCNE1、KCNJ2、CACNA1C、CAV3、SCN4B、AKAP9、SNTA1、KCNJ5。对于定位于先证者中的突变,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直接测序法在家系中其他成员中进行测序,最终确定致病基因突变位点。结果在该家系患者的KCNH2基因上发现1个移码突变c.2400delC(p.Gly800fs*10),在家系内正常成员和正常人群中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在1个中国LQTS家系中发现了一个LQTS相关的KCNH2基因新突变(del D179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个先天性副肌强直(PMC)家系的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个PMC家系部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对部分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家系1为连续4代12人发病,家系2为3代仅先证者1人发病。2个家系13例患者均自幼起病,其中2个家系先证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均为遇冷肌强直及发作性无力,而家系1中的其他11例患者均只有肌强直而无发作性无力表现。2个家系先证者肌无力发作间期的肌酸激酶(CK)均轻度升高,家系2的先证者曾于肌无力发作期查CK显著升高,>10 000 U/L。家系2的先证者下肢肌肉磁共振显示双侧腓肠肌内头水肿。2个家系先证者的肌电图均有明显肌强直电位,且主动收缩有早募集现象。2个家系先证者的病理均呈轻微肌源性病理改变,其中家系2的先证者偶见有管聚集。基因检测示家系1的先证者及其母亲、姐姐发现SCN4A基因p.R1448H单杂合突变,家系2的先证者为SCN4A基因p.R1448G单杂合突变。结论遇冷肌强直伴或不伴发作性无力为PMC的主要临床表现,肌电图示除了肌强直放电外还可有肌源性损害,肌肉病理缺乏特异性。p.R1448G为本研究发现的新发错义突变。  相似文献   

13.
调查与分析 6个先天性长QT综合征 (LQTS)家族的发病情况、临床和心电图特点以及相应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固定专人 ,由两名以上的内科医生按统一制定出的家族调查表采集 6个家族成员的临床病史 ,按常规进行体格检查 ,采集静息状态 3或 12导联体表心电图 ,测量QT间期和QT间期最长的导联T波顶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作为跨室壁离散度的指标 (TDR)。用Bazett公式计算QTc和TDRc。结果 :6个家族 10 1例成员中 ,有 2 7例LQTS患者。其中有症状者 15例 (死亡 5例 ) ;疑似患者 30例 ,有症状LQTS患者与无症状患者之间的QTc、QTd和TDRc有显著的差异 ,而无症状患者与疑似者之间只有TDRc有差异。遗传特征表明 ,3个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结论 :通过家族调查和心电图分析 ,可以基本准确的诊断LQTS ,推测相应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发病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4个符合Amsterdam标准的HNPCC家系,绘制其家系图谱、收集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中国人HNPCC的发病特点及预后.结果 24个HNPCC家系中,共有肿瘤患者116例(其中先证者多原发癌16例,家系成员多原发癌9例),发病年龄19~74岁,其中结直肠癌灶120个,肠外相关肿瘤32个.在24个HNPCC家系的先证者中,患第一结直肠癌的平均年龄为42.5岁,男性多于女性,右半结肠肿瘤多于左半结肠;肿瘤分化均较好,以中分化多见,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癌多见,占45.8%(11/24);截至随访结束时,术后生存≥5年者共14例,占58.3%(14/24),其中9例超过10年,最长1例存活时间已达27年.结论 中国人HNPCC以中分化管状腺癌多见,发病年龄较轻,右半结肠癌多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收集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arrhythmogenicrightventricularcardiomyopathy ,ARVC)的散发人群资料和随访ARVC家系 ,提供ARVC的流行病学资料并发现病情变化 ,寻找疾病规律。方法 统计就诊 33例ARVC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分别随访 2个ARVC家系 3 5年和 4 5年。询问随访前后每一家系成员病史 ,做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心室晚电位 ,必要时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了解病情变化。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诊断标准作出诊断。结果  33例ARVC患者中男性 18例 ,女性 15例 ,平均诊断年龄 (4 2 8± 14 9)岁 ,2 0~ 6 0岁者占 88%。随访的第 1个家系共有 2例患者 ,均猝死。另 1个家系随访结束后共发现 11例患者。随访中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 ,但 2名家系成员新确诊患病 ;1例患者心室晚电位变为阳性 ;1例患者心电图右胸前导联T波倒置导联数增加 ,3例T波倒置由右胸前导联向左胸前导联扩展 ,3例T波异常累及右胸前导联和左胸前导联 ;1例患者Epsilon波增宽 ,1例患者新出现Epsilon波 ;4例患者V1 导联QRS时限增加。扩展调查此家系又发现 2例患者和高度怀疑的 1例患者 ,先证者外祖父母为近亲结婚。结论 ARVC男女发病率相似 ,好发于青壮年 ;是一进展性疾病 ,虽是右心室疾病 ,可能多有侵犯左心室 ,易致猝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家族史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危险分层中的地位.方法 根据1994年ARVC诊断标准,纳入34例ARVC先证者,男性26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8±15)岁.对其家族成员行临床筛查,项目包括:(1)心电图V1~V3导联QRS≥110 ms、V1~V3导联S波升支≥55 ms、Epsilon波、T波倒置(V1~V3导联倒置)、(V1+V2+V3)/(V4+V5+V6)QRS≥1.2、V1~V3导联与V6导联QRS差值≥25 ms,QRS离散度≥40 ms,QT离散度≥65 ms;(2)动态心电图记录室性早搏≥2000个/24 h或室性心动过速(VT);(3)超声心动图记录双心房、双心室及右心室流出道、流人道内径大小.比较ARVC家族史和上述各项临床参数的关系.分类变量用Fisher检验,连续变量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4例ARVC先证者中55个家族成员接受评估,男性28例(6例诊断ARVC)、女性27例(3例诊断ARVC),平均年龄(35±16)岁.8例先证者有家庭成员受累,其中5例有左束支阻滞形室性心动过速(LBBB-VT,63%);26例先证者家庭成员无受累,其中20例有LBBB-VT(77%),P=0.649.家族史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筹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族史并不能反映ARVC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4个家系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ndylitis ,AS)是一种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的慢性炎性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它是多基因遗传病 ,除与HLA B2 7强相关以外还有其他遗传因素存在[1] 。 1990— 1999年我们发现 4个家系 16例患者 ,总结报告如下。1 家系调查4个家系共有成员 5 6名 ,AS患者 16例 ,发病率2 8 6 %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5例 ,男女之比为 2 5∶1。家系一 3代共 7例患者 ,家系二 3代共 3例患者 ,家系三 3代共 3例患者 ,家系四 3代共 2例患者 ,系谱见图 1。图 1 强直性脊柱炎 4家系图谱2 临床资料2 1 …  相似文献   

18.
家系调查表明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的发病有其明显的家族遗传性,不同家族其有症状者、无症状者和正常者的构成比不同。无论是有症状者,还是无症状者,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56.0%~62.0%)。2个20个家系的研究显示其死亡率分别为6.9%和7%。先证者的调查显示先天性LQTS先证者女性发病者高,2个大系列调查其男女之比分别为22.4%∶77.6%和18.8%∶81.2%。LQTS可以合并Brugada综合征、阵发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以及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根据发作前的上游节律特征可分为快速节律依赖性、缓慢节律依赖性、T波电交替依赖性、室性早搏节律依赖性TdP。有症状者QT/QTc间期长于无症状者,而无症状者又长于正常者。运动试验显示LQTS患者运动后恢复期QT显著延长。T波可表现为T波电交替、T波切迹、TU融合;同一类型间、同一家系中和同一患者的不同时间ST-T变化均可出现较大差异。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前后对U波的观察提示U波的起源与T波不同。β受体阻滞剂是先天性LQTS的最基本的治疗,对大部分病人有效;对无效或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辅以起搏、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可明显提高对LQTS的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心脏病家族聚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重庆地区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的家系进行筛查 ,以探讨先心病家系的遗传模式。方法 :在群体调查中收集重庆地区先心病资料 ,对一个家系中有 2例及 2例以上先心病患者的高发家系绘制家系谱图 ,对先证者及其一、二和三级亲属成员逐个筛查 ,填写个案调查表 ,对高发家系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了 4 387个家系中有 2 1个高发家系 ,均无三级亲属 ,其中亲属患者的病种与先证者不完全一致 ,符合率为 33.33% (7/ 2 1)。先心病先证者的亲属患病率分别是一级亲属为 16 .4 9% (16 / 97) ,二级亲属为 1.89% (5 / 2 6 5 ) ,一、二级亲属患病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2 7.73,P <0 .0 1)。采用EmeryAEH分离分析法对高发先心病的遗传方式进行分析 ,结果符合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 ,但同胞数不符合自然状态 ,故不能肯定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剩下的家系样本太少 ,难以预测 ;而性连锁遗传中 ,Y连锁伴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 ,与实际调查不符 ,可排除这种遗传方式。结论 :重庆地区先心病家系调查尚未发现地区差别 ,但有家族聚集现象 ,其亲属发病率高低与血缘关系近远相关 ,与先证者血缘关系越近的亲属患病率越高 ;同时 ,由于调查在独生子女或双胞胎中进行 ,不符合自然状态 ,为遗传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20.
作者比较12个实验性双极导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病人的动态心电监测.以筛选最佳监测心肌缺血的导联位置。对象和方法 50例 AMI 恢复期病人.除6例有束支传导阻滞外,房颤和记录基线不稳者共余44例.其中梗死位于下壁12例,间壁9例,前壁2例,侧壁5例,广泛性前壁8例,前壁合并下壁8例。44例中24例(55%)为非 Q 波型 AMI。研究前先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然后用12个实验性双极导联进行动态监测.导联安放位置:1~4为4个矢状方向导联,其负正极分别为V_9V_2,V_3V_9,V_9V_5,V_9剑突。5~7为3个胸前向导联,其负极均为胸骨柄,正极分别为 V_2。V_3,V_5。8~10为3个斜向导联,其负极均为 V_9R,正极分别为 V_2,V_3,V_5。11为横向导联,负极置于 V_6R,正极置于 V_6。12为下壁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