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简便方法。方法麻醉后,用大镊子固定暴露牙龈,再用眼科弯剪对两侧牙齿周围牙龈划割剥离,每天喂10%的白砂糖水和白砂糖水浸泡的软饲料。结果两周后出现牙周袋,三周后动物蜷曲少动,牙周袋加深,牙周袋有食物残渣,触之易出血,牙槽骨呈弹坑状吸收至根尖,并且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改变。白细胞数量增加,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增加为主。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普及,实验周期短,2~3周即可形成典型牙周炎,并可见牙周袋形成,模型稳定,个体差异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牙周炎患者临床探诊深度(CPD)与牙槽骨吸收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2月—2020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105例牙周炎患者,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第一磨牙的CPD和第一磨牙牙槽骨吸收程度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学数据。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CPD与牙槽骨吸收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牙槽骨吸收组”与“重度牙槽骨吸收组”仅年龄(t=-2.147,P=0.034)和CPD(t=-2.941,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纳入年龄这一混杂因素,校正后CPD每增加1 mm,牙槽骨吸收程度加重发生的概率为72.1%(P=0.002);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年龄与CPD之间交互作用显著(P=0.000)。用年龄(≤45岁为青壮年,>45岁为中老年)和牙槽骨吸收程度进行分层,“青壮年轻度牙槽骨吸收组”CPD与牙槽骨吸收程度呈中度正相关(r=0.579 5, P=0.001 2),“青壮年重度牙槽骨吸收组”CPD与牙槽骨吸收程度呈中度正相关(r=0.404 7,P=0.021 6),“中老年轻度牙槽骨吸收组”CPD与牙槽骨吸收程度不相关(r=0.232 2,P=0.445 2),“中老年重度牙槽骨吸收组”CPD与牙槽骨吸收程度不相关(r=0.082 01,P=0.655 4)。结论:CPD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牙槽骨的破坏程度,尤其是45岁以下的青壮年牙周炎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在限制性应激条件下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探讨限制性应激在实验性牙周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用0.012mm不锈钢丝线结扎左上颌第一磨牙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应激组(给予限制性应激),另一组为非应激组(单纯结扎),结扎后1、2、3、4周后检测牙龈指数。每组大鼠分别在施加应激后第2、3、4、5周随机各取6只处死,应激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激素(CORT)在血清中的含量,以及牙槽骨丧失程度(AL)。结果大鼠结扎后的左上颌第一磨牙牙龈指数均高于未结扎的右上颌第一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激组ACTH和CORT含量均高于非应激组(P<0.01);应激组结扎区AL明显高于非应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激组前4周AL与时间成正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可以加重牙槽骨的吸收,并且随着应激时间的增加,牙槽骨吸收的程度也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在限制性应激条件下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探讨限制性应激在实验性牙周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用0.012 mm不锈钢丝线结扎左上颌第一磨牙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应激组(给予限制性应激),另一组为非应激组(单纯结扎)。每组大鼠分别在施加应激后第2、3、4、5周随机各取6只处死,检测牙龈指数、应激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皮质酮激素(corticosterone,CORT)在血清中的含量以及牙槽骨丧失程度(attachment loss,AL)。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鼠结扎后的左上颌第一磨牙牙龈指数均高于未结扎的右上颌第一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激组ACTH和CORT含量均高于非应激组(P<0.01);应激组结扎区AL明显高于非应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激组前4周AL与时间呈正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可以加重牙槽骨的吸收,并且随着应激时间的增加,牙槽骨吸收的程度也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护骨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活化因子RANK在牙周炎牙槽骨吸收及骨重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AW264.7实验组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对照组为完全培养基培养;小鼠成骨样细胞株MC3T3-E1实验组采用前期实验收集的骨吸收上清处理,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基培养;以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细胞OPG、RANKL、RANK的表达.3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建立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研究其吸收重建规律.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OPG、RANKL、RANK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MC3T3-E细胞经骨吸收上清处理7d后,OPG蛋白平均荧光强度为(29.636±5.652),对照组为(15.568±1.229),表达显著上调(P<0.01);但实验组RANKL蛋白平均荧光强度为(6.806±1.738),对照组为(18.082±2.732),表达被显著抑制(P<0.01),OPG/RANKL比值在上清处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E-LPS注射法成功制备大鼠牙槽骨吸收模型.在牙槽骨吸收区域OPG水平较无骨吸收区域有所降低,RANKL的表达则相反.结论 OPG、RANKL、RANK参与了大鼠实验性骨吸收活动;破骨细胞骨吸收上清可能通过改变OPG与RANKL的比值,从而影响骨重建中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形态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的相关性,分析影响移植骨吸收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接诊的51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分别于植骨前、植骨后即刻和植骨6个月后行全口腔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根据术前扫描结果将患者分为垂直型骨缺损组和水平型骨缺损组,并根据术后CBCT结果测定植骨吸收率。记录患者骨吸收率并根据骨吸收率水平将其分为高骨吸收率组和低骨吸收率组,采用Spearman法分析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形态分类与移植骨吸收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患者移植骨吸收的因素。结果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平型骨缺损间距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无相关性(rs=0.241,P=0.826);垂直型骨缺损间距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呈负相关(rs=-0.503,P=0.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0岁[■=3.766(95%CI:1.192,...  相似文献   

7.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治疗大鼠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程政  姚天华  代泉  郭秀全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2):131-133,139
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对大鼠实验性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将30只实验大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动物下颌1 1牙间牙槽骨人工制备2mm×2mm骨缺损区。实验组骨缺损区植入浸有携目的基因hBMP2和标记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液(rAAV-hBMP2-GFP)的明胶海绵块,对照组植入只浸有携GFP的空病毒液(AAV-GFP)的明胶海绵块。术后15d、30d、60d分别处死动物,进行放射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1两组样本牙槽骨缺损处的骨密度值随时间的增加而增高;在15d、30d、60d,实验组样本牙槽骨缺损处骨密度值(0.062,0.236,0.456)均高于对照组(0.054,0.158,0.216),其中30d、60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2术后15d两组样本牙槽骨缺损处周边组织均可见到GFP;术后30d、60d,实验组样本较对照组绿色荧光强度明显加强。3实验组:术后15d,牙槽骨人工缺损区周围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生长活跃,周边有骨样组织和少量的骨组织形成。术后30d,骨缺损处新骨数量增多。术后60d,缺损区几乎被新生骨组织充满;对照组:术后15d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生长活跃;术后30d,骨缺损区周边可见成骨细胞和少量骨样组织;术后60d,骨缺损区边缘有少量新骨沉积,腔内被纤维组织充满。结论:rAAV-hBMP2-GFP成功修复大鼠实验性牙槽骨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探讨上皮钠离子通道(ENaC)对破骨细胞功能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核转录 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大鼠骨髓单核细胞使其分化为破骨细胞。以1.5×104密度接种到12孔板,查随机表分3孔为1 组,分为4组:Control组和不同浓度阿米洛利(Ami, ENaC的抑制剂)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进行阳性破骨细胞 鉴定;将破骨细胞和骨片共同培养,测定骨吸收陷窝的数目;用RT-PCR技术分析破骨细胞标志酶基因组织蛋白酶K(CK)的表 达。结果不同浓度的Ami处理破骨细胞后,TRAP染色阳性破骨细胞减少,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而且降低破骨细胞 特异性基因CK的表达。结论本次实验在细胞水平证明ENaC在破骨细胞上的表达并且调控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吸收,说明 ENaC可能参与破骨细胞的功能调节,提示破骨细胞可能存在一个与ENaC相关调节的新途径,为骨代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 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抑制骨吸收的细胞学基础。 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和骨髓单核细胞联合培养的方法,在1,25-(OH)2维生素D3和地塞米松作用下,使骨髓单核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和观察骨片上骨吸收陷窝的形成鉴定破骨细胞。磷酸苯二钠法测定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骨片上破骨性骨吸收陷窝的面积。 结果:小檗碱在0.1~10μmol/L范围内,浓度依赖性地抑制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的形成和TRAP活性,减少破骨性骨吸收陷窝的面积;在10μmol/L浓度下,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对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的形成和TRAP活性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60.45%和42.12%,骨吸收陷窝面积减少72.69%。 结论:小檗碱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分化和骨吸收功能减少骨质的丢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联合种植牙技术对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收治的美学区前牙缺损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患者仅采取种植牙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GBR联合种植牙治疗。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1h的种植区牙槽骨的骨壁厚度,以及术后6个月的牙槽骨吸收量、美学评分。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种植区牙槽骨的骨壁厚度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h,两组患者的种植区牙槽骨的骨壁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的骨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美学评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美学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的美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牙槽骨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在成年SD大鼠牙槽骨成骨细胞 (mature rat alveolar osteoblast, MRAOBs)中的跨膜转运, 为人工种植牙全身给药假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尼莫地平(100 μg/mL组、200 μg/mL组)两组分别加入大鼠牙槽骨成骨细胞共同孵育, 收集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并破碎,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细胞内药物含量;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蛋白总量,从而观察尼莫地平在成骨细胞中的转运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药物对成骨细胞形态结构及细胞周期特征性的影响.结果 尼莫地平(100 μg/mL组和200 μg/mL组)均可以被成骨细胞转运至细胞内,其转运量与尼莫地平的给药浓度成正相关,200 μg/mL组的转运量明显高于100 μg/mL组,说明药物浓度越大,转运量越大(P<0.05,P<0.01);其转运量也和药物孵育时间有关.而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同对照组相比,100 μg/mL剂量组药物作用20、30、45 min以及200 μg/mL剂量组药物作用3 min后多个时间点上,成骨细胞群在SS和FS轴上分别向右和向上明显偏移.而细胞周期分析表明,尼莫地平可诱导成骨细胞现G0-G1期细胞增多,而S、G2-M期细胞下降,细胞增值水平可下降.结论 尼莫地平可进入大鼠牙槽骨来源成骨细胞细胞中;其转运量与药物浓度和孵育时间有关,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人工种植牙全身给药系统的初步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