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目的:探讨TS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以及与HPV感染的关系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68例原发性宫颈癌,67例CIN及29例慢性宫颈炎症石蜡包埋组织中TSLC1基因甲基化状态。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的感染状况。结果:宫颈癌组织中45例异常甲基化(66.2%),其中鳞癌67.8%(40/59),腺癌55.5%(5/9);6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29例可见异常甲基化(43.3%);29例慢性炎症组织中2例甲基化(6.9%);将鳞癌、腺癌、CIN与慢性炎症比较,鳞癌与CIN比较,CINⅡ~Ⅲ与CINⅠ比较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与CIN比较,鳞癌分化程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率宫颈癌组51.5%(35/68),CINⅠ23.1%(6/26),CINⅡ~Ⅲ41.5%(17/41),慢性炎症组17.2%(5/29);TSLC1甲基化与HPV感染相关性比较,CIN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之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LE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高甲基化是导致TSLC1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它与HPV之间的关系提示TSLC1基因可能是宫颈细胞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2.
13.
子宫颈癌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逆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46例子宫颈癌组织MDR1基因表达情况,同时利用四甲基偶氮唑比色法检测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结果28例(61%),宫颈癌组织MDR1基因表达阳性,MDR1基因表达与肿瘤细胞组织学分级有关,而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检测配对盒家族基因1(PAX1)在不同宫颈病变宫颈脱落细胞中的甲基化水平,评估其作为宫颈上皮细胞癌变分子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PAX1基因的甲基化情况。比较正常组织与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癌组织(各组20例)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确定癌变组与非癌变组之间的判别临界值。结果 1正常宫颈组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为(4.57±2.43)%,LSIL组为(3.383±2.364)%,HSIL组为(13.64±13.35)%,宫颈癌组为(26.39±18.53)%,其中正常宫颈组与LSIL组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提示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取PAX1甲基化水平27%作为临界值,检测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85.2%。结论焦磷酸测序法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定量检测对于宫颈癌早期临床诊断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中SOX1及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以期为子宫颈癌筛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滦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9~12月收治的133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患者,应用特异性多重PCR荧光-探针法对子宫颈脱落细胞中SOX1及PAX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研究其与DNA倍体分析、HPV分型检测、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及组织病理学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甲基化检测子宫颈高度病变/子宫颈癌的阳性率为88.9%,显著高于DNA倍体分析(44.4%);甲基化检测不同型别HPV感染的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PV33(50.0%)、HPV16(32.7%)、HPV58(30.8%)、HPV18(11.1%)、HPV52(10.5%);在甲基化与TCT检测结果比较中,甲基化检测对正常子宫颈组的阳性率更低(13.3%);在综合诊断性能对比中,甲基化检测相比TCT、DNA倍体分析技术显示出了更高的特异度(84.35%)、阳性预测值(47.06%)与准确度(84.96%)。结论 SOX1及PAX1基因甲基化检测可用于子宫颈癌初筛检测的辅助诊断,对子宫颈癌前病变进行精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黏蛋白(mucins,MUC1)-1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80例(研究组)和慢性宫颈炎标本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技术及QRT-PCR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MUC-1的表达。结果研究组中MUC-1的表达程度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且在宫颈管壁浸润深度3 mm的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浸润深度≤3mm的表达增强(P0.05);但与宫颈癌患者年龄、组织分化程度、癌组织的浸润范围、是否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 MUC-1蛋白的表达可能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子宫颈癌微血管的形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形成在实体肿瘤的进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具有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的作用 ,可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促进血管形成 ,VEGF可能是最为关键的血管形成刺激因子[1] 。本研究通过观察宫颈癌患者病理组织切片中微血管的形成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VEGF在微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 标本 :收集 1995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 5 3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年龄 2 3~ 74岁 ,中位数 4 5岁。随访至术后 3年 ,随访期 3~ 6 8个月 ,中位数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