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儿科病房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以及应对的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中山市 4所教学医院的 1 4 3名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应对方法与最常见的心理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 :患儿家属方面问题 ;患儿护理方面问题 ;工作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 ;工作环境方面问题 ;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问题。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明显高于成人病房的护士。结论 建议从管理角度减少或消除儿科护士压力 ,为儿科护士提供渲泄消极的情绪环境和时机 ,并对护士进行减轻工作压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在儿科病房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风险管理实施方法1.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评估儿科病区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应急预案。由护士长与业务素质高的护士共同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共同评估儿科病区存在的护理风险,负责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制定工作流程、各种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对儿科ICU护士亚健康状态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选择深圳市两家医院临床护士156名,进行亚健康状态问卷调查,在儿科ICU护士中实施改善亚健康状态的针对性干预措施,6个月后比较护士亚健康状态的变化。结果:儿科ICU护士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护士,儿科ICU、普通病房护士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86.1%、68.8%;经干预后儿科ICU护士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与基线调查结果比明显下降,从86.1%下降到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促进方案是改善儿科ICU护士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了解门急诊儿科护士的压力源情况并寻求减压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21名门急诊儿科护士进行自制式问卷调查。分析导致门急诊儿科护士压力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70%的护士表示压力大。主要压力源有:高风险的工作;工作的特殊性;不良的工作环境;社会压力因素;护士自身因素;收入与福利;人际关系。结论门急诊儿科护士压力较大,建议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轻护士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护理人员的配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儿科病房护理工作具有随机性强,病人病情变化快,护理计划性弱,护理操作时间多等特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儿科病房护理工作密集时段的调查,了解儿科病房护理服务的需求,以探索改进护士排班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N排班模式与APN排班模式对儿科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儿科护士实施APN排班和DN排班,比较两种排班模式下Brooks护士工作生活质量量表(BQNW)得分。结果:DN排班模式儿科护士BQNW得分高于APN排班模式护士(P0.05)。结论:DN排班实现了连续性排班模式与护理层级管理的有机结合,优化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降低护士工作负担和风险,提高护士工作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发热病房护士工作压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英  陈娟  颜娜 《护理研究》2004,18(3):225-225
自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出现以来 ,许多医院都成立了发热病房 ,专门诊治发热病人。在这样一个新的、时时刻刻具有危险性的病房里 ,护士要面对更多的压力。为了解发热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情况 ,对发热病房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随机选择在我院发热病房工作的护士 5 0名。1.2 调查工具 发热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压力表现量表。根据护理工作主要压力源及其表现[1] ,结合发热病房的情况 ,制定出 2 6个项目 ,分为 :①工作的风险性 ;②工作负荷 ;③工作环境 ;④管理及人际关系 ;⑤外界环境 ;⑥工作压力表现共 6个条目。…  相似文献   

8.
运用心理激励机制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提高儿科病房护理质量.方法运用多种心理激励手段让护士参与制定工作计划、护理质量控制和讲课.结果既提高了护理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又提高了病房护理管理质量,每月病人满意率均在96%~98%.结论心理激励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与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501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结果]回收问卷488份(97%),与国内正常女性常模相比,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低(P0.05),其中以儿科和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最为严重(P0.01),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压力源显著正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国内正常女性常模,其中,儿科和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最大,建议管理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规范儿科输液管理。方法:在儿科病房运用改造后的流程管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满意度,增加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避免和减少了差错发生。结论:与传统病房输液流程相比,改造后的输液流程存在明显优越性,建议在基层医院普通儿科病房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算儿科不同专科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儿童专科医院及儿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浙江省某儿童医院的4个有陪病房(肾脏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及烫伤、骨科病房).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患者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神经内科最高1:0.70,其他依次为烫伤、骨科病房1:0.60、泌尿外科1:0.58、肾脏内科1:0.57.结论 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专科不同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12.
实施护理预案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美霞  罗延清  杨辉 《护理研究》2005,19(2):181-182
护理工作事无巨细 ,护士作为医院的服务主体 ,护患纠纷多、病人投诉多 ,应急事件频繁。如何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营造良好护患关系 ,让病人真正满意 ,一直是护理管理的重要课题。我院护理部于 2 0 0 3年开始 ,在门诊、骨科病房、儿科病房率先试行护理预案 :即针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让护理人员进行换位式的案例演示 ,使大家从中受到启迪 ,制定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护理预案 ,指导今后工作 ,使每位护士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好 ,收效甚好。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门诊、骨科病房、儿科病房等试行护理预案。护理预案工作制度是指由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及应对方式,为儿科护士寻求有效减压方式、护理管理者实施有效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含有3个问题的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某医院儿科的12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应用现象学资料整理分析方法,将资料编码、分类、解释现象实质和意义、提炼主题和要素,之后获得主题.结果 沟通、工作量以及工作表现是主要压力源.无经验的儿科护士与有经验的儿科护士相比,有经验儿科护士的应对方式更有效,负面健康结果也少得多.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明确儿科护士压力源、积极制定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儿科护士应对方式需要个人及组织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儿科护士的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临床症状自量表分析系统(SCL-90)对4所医院的儿科病房和普通病房80例护士,分别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儿科病房护士身心疾病和临床症状易患性高,是普通病房护士的2倍,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或消除影响儿科护士健康不良因素,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特需病房护士核心能力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特需病房护士核心能力现状,为特需病房护士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某医院特需病房工作的100名护士进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问卷调查。结果特需病房护士的核心能力总分为(178.9±25.29)分,属于中等偏高水平。不同职称、年龄及工作年限护士的核心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需病房护士尚需进一步提升护理核心能力的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制定护士准入、考核标准,在护士任用及制定培训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年资、职称等因素与护理核心能力的关系,科学的使用和培养人才,构建合理的护理人才梯队。  相似文献   

16.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完善儿科病房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人力资源完善儿科病房管理。方法 从2000年6~12月,针对儿科病房特点,结合病房实际情况,实施弹性排班;协调人力配置;实行分级管理及营造人才发展空间。结果 拖班现象及陪人情况减少;晨间护理原来需要40min完成,现在只要20~30min;健康宣教质量及护士技术操作水平得到提高。结论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有利于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改善了病区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层次使用病房护士对儿童护理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的全体儿科住院护士,将护士分为三层管理,即主管护士、轮班护士、助理护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颁布的<护士条例>及广东省卫生厅关于护士分级的准人标准、能力标准、护士岗位工作内容,同时结合院内对儿科护士综合评分、人事科及相关护理管理人员测评打分,比较实施护士分层次管理前后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根据儿童特殊护理需求制定家属满意度调查问卷表,比较实施护士分层次管理前后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实施护士分层次管理后护理质量显着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层次使用病房护士是护理人力资源开发的范畴,合理使用护士可以使护理工作达到最大的效益并显著提高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士感染现状,从工作性质、防护意识淡薄、特定的环境、知识缺乏等方面综述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感染原因,并提出加大对PICU监管力度、注意日常操作安全、加强重症专科防护培训、合理安排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算儿科不同专科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儿童专科医院及儿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浙江省某儿童医院的4个有陪病房(肾脏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及烫伤、骨科病房),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患者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神经内科最高1:0.70,其他依次为烫伤、骨科病房1:0.60、泌尿外科1:0.58、肾脏内科1:0.57。结论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专科不同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20.
朱丽辉  李凤辉  祝益民 《护理研究》2013,(23):2512-251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对儿科病房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选择消化内科病房作为观察组,按FCC模式实施护理;呼吸内科病房作为对照组,按功能制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病房医师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质量检查月平均总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医师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病人家属和医师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