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2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给予口服阿莫西林、雷贝拉唑等根除Hp药物,应用甲硝唑行抗菌治疗,给予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奥美拉唑。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症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2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给予口服阿莫西林、雷贝拉唑等根除Hp药物,应用甲硝唑行抗菌治疗,给予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奥美拉唑。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症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并比较质子泵抑制剂潘托拉唑及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106例经内镜确诊的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使用潘托拉唑40m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75例,使用奥美拉唑40mg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连用3~10d。结果治疗后潘托拉唑组显效率55%,奥美拉唑组显效率3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甲、乙、丙组分别加用低、中、高剂量的奥美拉唑,观察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0%,甲组总有效率为84.0%,乙组总有效率为92.0%,丙组总有效率为96.0%。甲组、乙组和丙组较观察组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和丙组效果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和丙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安全有效,且其给药量和效果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分别给予40、80、120 mg奥美拉唑,比较3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乙组、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乙组、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剂量为80 mg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明显,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对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2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患者分为3组,分别用奥美拉唑40、80、12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快速静脉点滴。结果:80 mg和120 mg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40 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8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快速静脉点滴,并以8 mg/h维持,治疗效果、疗效、费用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诊治的8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4组,每组20例,奥美拉唑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40mg、80mg、12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对照组只给予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奥美拉唑组治疗效果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80mg奥美拉唑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开发状况,并结合病例分析了质子泵抑制剂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血凝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将治疗组32例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血凝酶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对照给予传统治疗,将上述两种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血凝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93例,常规剂量组93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大剂量组总有效率(96.77%)与常规剂量组(82.7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大剂量质子泵抑制泮托拉唑并持续静滴能够明显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内pH值,促进消化性溃疡出血停止,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给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少,起效快,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不同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10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吸氧、禁食、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抗休克等治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初次剂量为80mg静脉推注,而后采用8mg/h的滴注速度行静脉滴注,持续滴注时间为72h;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4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续应用3d。控制后改为口服奥美拉唑。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症状的改善情况,定期检查血尿粪常规,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林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6):1967-1967
目的 研究质子泵抑制剂对预防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4年全年及2005年全年住院的老年科病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加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洛赛克)后,老年上腹疼痛、嗳气、返酸、饱胀不适等症状明显减少,消化性溃疡发生率有所减少.结论 在同等条件下,质子泵抑制剂在预防老年消化性溃疡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大大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关于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溃疡出血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确定该治疗对于死亡率、再出血和外科干预措施的影响。设计系统评价和汇总分析。资料来源包括Cochrane协作网的临床试验注册库、Medline、Embase、手工检索的摘要和制药公司。评价方法在经内镜证实存在溃疡出血并至少有以下事件之一——死亡、再出电、外科干预的患者中,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比较质子泵抑制剂与安慰剂或H2受体拮抗剂的疗效。所有临床试验依据方法学质量来进行分级。由2个评定者独立回顾每个临床试验,将分歧按照多数人的意见来统一。结果我们选出了21项随机对照研究,包括2915例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于死亡率没有显著影响[比值比1.11,95%可信区间0.79~1.57;需要治疗的人数(NNT)无法计算]。但是质子泵抑制剂可以降低再出血的发生(0.46,0.33~0.64;NNT为12)和外科治疗的比例(0.59,0.46~0.76;NNT为20)。对其中10项具有高质量方法学的临床试验进行汇总分析,得到相似的结论:死亡率的OR值为0.96(0.46~2.01);再出血的OR值为0.41(0.25~0.68),NNT为10;外科手术的OR值为0.62(0.46~0.83),NNT为2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可以降低溃疡的再出血风险,减少对外科手术的需要,但患者的总体死亡率没有改善。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40~50年代起,对"内科治疗无效"、出血患者多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到80~90年代,随着质子泵抑制剂的问世及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国外对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出血的治疗早已废弃胃大部切除术,从外科转向以药物和内窥镜治疗为主。有研究表明,止血成功与胃内pH值密切相关,迅速抑制胃酸是药物治疗的关键。我院采用内镜下止血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金平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8,16(3):32-34
目的 分析与观察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富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5-08~2017-08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17例,按照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患者39例,给予A组患者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和硫糖铝;给予B组患者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和硫糖铝;给予C组患者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和硫糖铝,其后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C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幽门螺杄菌根除率明显优于A组,且组间存在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与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经比较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治疗中采用兰索拉唑和雷贝拉唑,加之联合抗菌药物和抗生素,其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具有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更进一步的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方法 消化性溃疡伴C14尿素呼气试验测试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80例,给予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及阿莫西林胶囊三联疗法治疗4~6周.结果 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总愈合率92.5%(74/8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0.0% (72/80).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合用二种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病最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住院的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30人,分别用奥美拉唑及法莫替丁静脉滴注,每次40mg,每12h一次.结果 奥美拉唑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明显高于法莫替丁对照组,且未发生任何毒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