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钉压低伸长上颌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72例患者,伸长上颌磨牙共有106颗,应用微螺钉将种植体进行种植,用以压低伸长上颌磨牙,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通过3~6个月治疗后均获得成功压低,其压低范围是2~5.3mm,平均为3.26mm。结论微型种植钉压低伸长上颌磨牙,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在压低磨牙和竖直磨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需正畸压低伸长磨牙患者12例,基牙颊舌向倾斜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头颅侧位片腭平面(PP面)为基准,测压低前后伸长磨牙近中尖与PP面间垂直距离,计算磨牙压低量,对比治疗前后模型上缺牙隙及倾斜角。结果:治疗后伸长磨牙近中尖与PP面间垂直距离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磨牙缺牙隙大于治疗前,倾斜角小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压低磨牙和竖直磨牙中微种植体支抗能有效扶正、直立倾斜磨牙,创造良好咬合距离,为后期修复治疗提供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种植体支抗技术在上颌磨牙伸长矫治中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门诊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例(13颗)上颌磨牙伸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以微种植体为支抗,分别在患牙颊侧近中、远中及腭侧骨板处各植入自攻微螺钉种植体1枚,即刻负载;并于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与曲面断层片,对比分析矫治前后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13例磨牙经矫治后均得到有效的压低,平均治疗时间(5.72±0.69)个月,平均压低(2.59±0.19)mm,经探诊及X线检查所有磨牙牙周良好,未见牙根吸收.矫治后,本组患者的平均U6-PP与U7-PP出现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U6-RL、U7-RL、U6-PP角与U7-PP角与矫治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模型测量指标L、W以及H与矫治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颌磨牙伸长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具有治疗时间短、压低效果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超  任素峰  王宏伟 《河北医药》2012,34(11):1670-1671
临床工作中常见上、下颌个别磨牙,特别是第一磨牙因多种原因过早拔除或脱落,造成同侧对合磨牙伸长,增加了义齿种植修复的难度.患者配合困难,个别患者无法进行常规矫治.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出现,为成人竖直、压低磨牙及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1],本研究通过五例微螺钉种植体压低伸长磨牙并种植义齿修复的治疗,为正畸,修复、种植综合治疗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临床工作中常见下颌第一磨牙因多种原因过早缺失,造成远中磨牙的近中倾斜,失牙间隙逐渐缩小,为后期修复治疗带来困难。采用微螺钉种植钉远中移动并直立倾斜磨牙无疑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但在国内文献中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植入双尖牙区,通过弹力臂远中移动并直立倾斜磨牙,以期为临床中矫治倾斜磨牙提供一定的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6月至2012年11月就诊于邢台市眼科医院口腔正畸科或修复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5例患者,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讨微型种植钉联合片段弓压低磨牙开辟修复空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例因牙列缺损引起对颌磨牙伸长导致颌间距不足无法正常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微型种植钉联合片段弓治疗,术前精确定位植入微型支抗种植体,局部片段弓矫治压低伸长牙齿,监测牙齿的牙周及牙髓状况,并利用锥形束CT(CBCT)检测压低过程中牙齿的压入方向、轴倾度改变及牙根、牙槽骨吸收等情况。9个月内观察伸长牙齿压低情况,利用根尖片对比伸长牙压低前后牙根吸收情况、牙髓活力测定仪检测压低牙的牙髓状况,利用弗罗里达探针监测压低牙的牙周状况。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伸长磨牙压低效果显著。治疗后伸长磨牙近中颊尖至腭平面的距离(23.00±1.28)mm小于治疗前的(26.54±1.5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周袋深度(1.76±0.25)mm大于治疗前的(1.56±0.31)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影像显示, 10例患者牙根没有发现根尖吸收, 1例患者牙腭根尖端不规则;患者平均压低治疗周期为(7.51±1.22)个月,压低治疗最大距离为0.47 mm,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钉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病例,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口外弓强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上中切牙凸距减小量与上中切牙倾角减小量均大于对照组,磨牙移位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3%;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2.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微型种植钉治疗,可起到稳定支抗的作用,使患者牙齿得以矫正,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种植支抗正畸矫正下颌磨牙重度阻生。方法 10例下颌第一、第二磨牙阻生患者,属于安格尔Ⅰ类,应用手术治疗拔出第二磨牙,予以微种植支抗、固定矫治器及口腔外科手术等措施,确保第一磨牙萌出。结果第三磨牙往近中移动取代第二磨牙发挥功能,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下颌第一、第二恒磨牙同时阻生罕见、在矫治过程中应依据第一、第二磨牙位置及倾斜程度、咬合关系、第三磨牙形态位置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明朗  张金萍 《江西医药》2012,47(8):728-730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在植入3个月后的稳定性.方法 正畸中需要强支抗的各类错颌畸形,按相同步骤和相同方法,由同一术者植入微型种植钉,比较不同年龄、性别、部位之间的成功率.结果 年龄、性别、部位成功率各不相同,但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微种植体稳定性与年龄、性别、种植部位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陈铮 《黑龙江医药》2023,(4):941-943
目的:探讨微种植支抗对上颌前突患者矫治效果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上颌前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口外弓支抗治疗,观察组予以微种植支抗钉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矫治效果、牙周状况、咀嚼功能、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上颌第一磨牙中心点至Y轴距离减少值、上唇突距减少值、上颌中切牙中心点至Y轴距离减少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I、PLI、SBI评分、附着丧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咬合力、咀嚼效率及OHR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种植支抗钉可提高上颌前突矫治效果,加快患者咀嚼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对牙周组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微种植支抗植入术中医护配合流程化的实施效果。方法 120例结束微种植支抗植入治疗患者,结合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的实施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治疗1~2个月内115例患者出现种植钉松动脱落情况,治疗成功率为95.8%,2个月后109例患者发生种植钉松动脱落情况,治疗成功率为90.8%。结论微种植支抗为临床一种有效矫正畸形的方法 ,用于矫正畸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医学界内渗透着各种各样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新型材料的出现和在医学领域内更加广泛的应用促进了口腔正畸学的发展。近几年正畸界比较关注的一个是自锁托槽矫治器,另一个就是种植体支抗在正畸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目前种植支抗已经能够有效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钉在双颌前突内收前牙增强支抗的稳定性。方法选择双颌前突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植入微型种植钉的总量为136枚,微型种植钉的负载期为9个月,评价微型种植钉在双颌前突的应用。结果远中移动牙列成功率为91.2%,它与牙周组织植入部位、口腔卫生有密切关系。结论针对双颌前突的患者采用微种植钉增强支抗,可以缩短其疗程效果稳定可靠,从而使很多患者为配戴头帽、口外弓、颏兜治疗带来的不便,将来更好地将微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基于口腔正畸的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应用效果。方法搜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5例正畸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对其治疗前后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对患者治疗前后模型、X线片进行测量并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可知,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局部或全身免疫等现象。结论微钛钉种植体操作简单,支抗效果显著,充分保证口腔正畸患者舒适性,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微螺钉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方法 选择68例应用微螺钉种植支抗的正畸患者.植入共计120枚微螺钉,观察微螺钉种植体植入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120枚微螺钉完成正畸支抗,13枚松动,9枚发生周围炎.结论 微螺钉种植植入手术属有创操作,其术中的规范操作及术后的积极护理是减少种植体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何军  赵连生  高金辉  马会芳 《河北医药》2009,31(22):3116-3117
近几年国内外口腔正畸临床开展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自攻型微种植支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特点是支抗充分,相对于传统的颌内外支抗(如口外弓、横腭杆等),其对患者的依存性要求低,手术简单,创伤轻,支抗效果保证[1],因而也使许多过去单纯正畸难以治疗的病例及不能解决的问题得以实现其矫治目的。由于微种植支抗手术由口腔正畸医生与口外医生联合进行,故更能直接实现口腔正畸医生矫治设计,但微螺钉支抗种植毕竟为有创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种植体脱落,术后感染及种植体折断等),因此口腔正畸医生与口外种植医生在术前进行良好沟通,密切合作,联合进行种植,能够最大限度避免种植的并发症发生,种植的目的性也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18.
俞星  昝昊  周群 《江西医药》2010,45(3):243-244
目的评价种植支抗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需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并需强支抗的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双侧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牙槽嵴上,植入微型种植体各1枚,作为支抗移动尖牙。观测双侧尖牙移动速度及磨牙相对于参考平面的位移量。结果移动尖牙的平均速度为1.25mm/月,与口外弓加强磨牙支抗有统计学差异;磨牙平均位移量为0.38mm,与口外弓加强磨牙支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种植体支抗明显优于口外弓加强磨牙支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进行微种植支抗精准植入的计算机导航设计和3D打印系统的建立,并对此技术的精准度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5例(共30颗)需行微种植体植入术的患者,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17.11±6.28)岁。术前需要在3 Shape Dental System软件中将锥形束CT(CBCT)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文件与模型所扫描的STL文件导入其中,需要处理完成相关数据拟合匹配操作,设计出3D导板。术中采用助攻法植入,术后CT评估微种植支抗的位置和植入角度。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确定3D导板引导下微种植支抗精准植入方法的可行性,设计制作流程,完成微种植体手术导板的设计与制作。经过CBCT验证,在微种植体颈部、根部与原设计的平均偏差值分别为(0.40±0.13)mm、(0.60±0.21)mm,角度平均偏差值在近远中向、颊舌向分别为(3.21±1.15)°、(3.71±1.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级、Ⅱ级各为26颗、4颗,无Ⅲ级。术后1、3个月微种植体均无松动记录。结论 3D导板引导下,微种植体的植入更精确,该技术做到精确定位,从而保证了植入后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