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采用 静脉外髂胫束腱襻形成术治疗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7例,共31条肢体,术前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及经皮 静脉插管造影检查,证实诊断,造影剂倒流至膝平面或膝关节以下,属Kistner3或4级倒流。经分两期的深、浅静脉手术后,再作深静脉顺行造影和随访,证实良好,以自体组织作腱襻连接于股二头肌—半腱肌上,能完整保持半腱肌、股二头肌,不致影响屈膝功能。并能解决肥胖及粗壮病人取半腱肌、股二头肌肌腱制作腱襻长度不够的问题,手术简便。并对手术技术与操作提出改进.  相似文献   

2.
我院采用Guo静脉外髂胫束腱襻形成术治疗下肝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7例,共31条肢体,术前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及经皮Guo静脉插管造影检查,证实诊断,造影剂倒流至膝平面或膝关节以下,属Kistner3或4级倒流。经分两期的深、浅静脉手术后,再作深静脉顺行造影和随访,证实良好,以自体组织作腱襻连接于股二头肌一半腱肌上,能完整保持半腱肌、股二头肌,不致影响屈膝功能,并能解决肥胖及粗壮病人取半腱肌、  相似文献   

3.
股深静脉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初步阐明股深静脉在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顺行静脉造影、双功彩超对104条慢性静脉疾病的患肢进行股深静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 其中19条肢体深静脉顺行造影股深静脉全程显影,13条肢体股深静脉主干与腘静脉或股浅静脉远端直接相交通,5条肢体股深静脉通过数条细小分支与腘静脉或股浅静脉远端直接相交通。双功彩超检查显示: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股深静脉全程显影者均有明显的股深和腘静脉倒流,股深静脉全程显影者其近端股深静脉管径明显大于股深静脉未全程显影者。结论 根据本组资料所示:股深静脉在形态学上可分为5型,股深静脉显影与股深静脉倒流密切相关,Ⅱ型和Ⅲ型股深静脉倒流影响下肢腓肠肌泵功能,这类思考,静脉瓣膜重建应选择在股浅与股深静脉远端相交通的部位之下即腘静脉或同时行股浅与股深静脉瓣膜重建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16例双股静脉形的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经验,全组16例中,均有明显的静脉高压临床表现,深静脉顺行影和经皮胭静脉插管造影,确诊为深静脉倒流性病变,且股静脉呈双支畸形。作者先进将股静脉双支畸形通过造影进行分组、分级,并应用不同的深静脉重建手段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术后患者下肢症状消失,肿胀消退,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深静脉倒流性病变196条患肢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评价下肢深静脉瓣膜包窄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1987年7月至1994年2月,选择通脉造影等特殊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为Ⅲ-Ⅳ级,倒流程度为轻和中度的患肢196条,做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  相似文献   

6.
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临床应用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术对122例、128条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做出了进一步诊断。并证实该方法优于经应股静脉插管造影术。同时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分级──Kistner五级分类法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为治疗下肢原发性静脉倒流性疾病,作者采用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和下肢深静脉辦膜重建术治疗208例274条肢体,男119例,女89例,平均年龄49.2±3.4岁,平均病程14.0±1.0年。经彩超和静脉顺行造影,有77%患肢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术后随访率73.1%,随访平均时间6.5±0.5年。行PCCS+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的肢体有7.6%浅静脉曲张复发,23.4%症状复发,16.1%溃疡复发,复发病例均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Ⅱ°以上。行股浅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者,症状体征全部消失,瓣膜功能恢复正常。PCC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Ⅱ°~Ⅲ°以上者,可同期行股浅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近几年来一种比较新的概念,由于瓣膜失去功能,血液由上而下,由深向浅倒流,逐渐破坏交通静脉和浅静脉系统,出现了类似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常主要累及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亦主要针对这一点,方法主要包括①股浅静脉瓣膜修复术;②瓣膜移植术;③瓣膜移位术;④股浅静脉带戒术等。以上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浅静脉手术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的程度及影响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住院行浅静脉手术治疗的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60例(70条肢体), 术前经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浅静脉手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 行超声复查, 比较手术前后深静脉瓣膜功能。 结果:下肢浅静脉手术后深静脉瓣膜功能的总体改善率为65.7%;病程超过20年较之病程小于或等于20年的患者改善不佳的可能性高4.355倍;股浅静脉和腘静脉同时存在倒流的患者比两静脉各自单独存在倒流的患者改善不佳的可能性高4.247倍;年龄大于60岁比年龄小于或等于60岁的患者改善不佳的可能性高3.516倍;股浅静脉和腘静脉瓣膜功能改善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下肢静脉曲张单纯行浅静脉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 手术近期效果好, 可有选择性地应用于某些早期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左髂总静脉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7年7月至1998年2月为7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术前行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和左髂总静脉(LCIV)造影,以了解LCIV异常(cockett 综合征)的发病情况。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73例,均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男46例,女27例,平均年龄50(20~79)岁,左侧25例,右侧21例,双侧27例。平均病史14(2~40)年。均无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史。 2.方法:全部病例于术前用胃肠造影机行双下肢逆行深静脉造影。(1)表现为左或双下肢静脉曲张者平卧位行右股静脉穿刺插管至左髂总静脉,注射造影剂行LCIV造影,而后将导管经左髂外静脉插入股总静脉,于头高脚低斜坡位60度以上行左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2)表现为右下肢静脉曲张者行左股静脉穿刺插管至左髂外静脉行LCIV造影,而后将导管经LCIV导入右股总静脉近侧,同样于头高脚低位行右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56条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及7条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检查的资料分析,认为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是检查下肢静脉病变的重要方法。而腘静脉插管造影是定位检查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最佳手段。同时可以弥补顺行造影的不足之处。二者配合检查,是对下肢静脉病变合理科学的检查方法与程序。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瓣膜重建术治疗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概论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都认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属倒流性病变,是下肢静脉病变中最常见者。20世纪80年代初,Raju在一组147例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中,经过各种检查发现:①深静脉倒流性功能不全(有的伴有交通静脉功能不全)者占69%;②深、浅静脉均有倒流性病变者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40例(46条深静脉)临床资料。结果患侧小腿酸胀沉重感均消失或明显改善,6侧肢体溃疡于2~8周内愈合,2侧肢体湿疹样改变脱屑,皮肤变光滑,1侧遗留有足踝部轻度指陷性水肿。28例行股浅静脉彩超检查Valsalva试验见瓣膜反流0级或I级。结论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较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全程置管下肢深静脉造影的新方法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13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经内踝处大隐静脉穿刺,由导丝交换置入4F造影导管,送至大隐静脉和股静脉交界处,注入造影剂了解深静脉情况。结果:136例高位置管造影均获得成功,根据造影返流程度,0级31例、Ⅰ级71例、Ⅱ级19例、Ⅲ级11例、Ⅳ级4例。结论:大隐静脉全程置管下肢深静脉造影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新方法,在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中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瓣膜重建术治疗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综合评价切开瓣膜修复术、静脉瓣戴戒术和静脉外肌袢成形术三种深静脉瓣膜重建手术的适应证与疗效,对1992年1月~1996年6月收治的62例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浅静脉曲张及下肢酸胀感,其中肿胀30例,足靴区色素沉着28例,溃疡14例。病程为1年~30年,平均14.6年。14例患者采用股浅静脉第1对瓣膜戴戒术,1例患者采用股浅静脉切开瓣膜修复术,47例患者采用月国静脉外肌袢成形术。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所有患者症状缓解,14例溃疡均愈合,无一例复发。结果表明:①戴戒术和瓣膜修补术适用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Ⅰ级~Ⅱ级;②肌袢成形术适用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Ⅲ级~Ⅳ级或先天性瓣膜功能缺陷;③戴戒材料宽度应增加到2cm;④对双股静脉畸形的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应同时行双股浅静脉第1对瓣膜戴戒术。认为,对月国静脉分支较多者仍可施行月国静脉外肌袢成形术,只要术中仔细操作,同样可取得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16.
探讨术中经大隐静脉行深静脉逆行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中经大隐静脉置造影导管,阻断股总静脉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观察深静脉瓣膜开放及返流程度,瓣膜功能及返流判定参考Kistner分级标准。本组178条肢体,返流0级35条(19.7%),Ⅰ级33条(18.5%),Ⅱ级59条(33.1%),Ⅲ级37条(20.8%),Ⅳ级14条(7.9%)。本组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及曲张静脉剥脱+交通支结扎术,其中15例一期股浅静脉瓣膜环型缩窄术。术中逆行造影能更好地评价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有助于明确是否需要同期瓣膜修复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应用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55例患才施以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包窄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结果:本组病人术后均随访4-14个月,术前临床症状缓争,疗效好,结论: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治疗瓣膜轻,中度倒流的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有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疗铲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液倒流性病变是常见的外科疾病,多因瓣膜功能不全所引起.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为股浅静脉瓣膜侈复术、自体带瓣静脉段股浅静脉移植术和(?)静脉肌(?)形成术等.作者自1981~1983年间相继开展了这些手术,截至1990年  相似文献   

19.
Zhang H  Lü JJ  Zhang JW  Zhang BG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8):1121-1124
目的 评价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97例 (97侧肢体 )经静脉顺行造影证实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 79例 ,B组 18例。A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加交通支结扎术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 ,B组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加交通支结扎术。以CEAP临床分类与临床记分和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评价疗效。结果 A、B两组术后临床记分均明显下降 (A组P <0 0 1;B组P <0 0 5 )。A组中C5~C6者手术效果较C2 ~C4者好 ;两组C2 ~C4者比较 ,A组手术效果优于B组。术后A组中 6 7侧患肢行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 ,瓣膜功能恢复有效率为 83 5 8% (5 6 /6 7) ,显效率为 4 1 79% (2 8/6 7) ;B组 12侧患肢股浅静脉瓣膜功能恢复有效率为 33 33% ,两组有效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交通支结扎加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 ,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交通支结扎术更有助于临床症状缓解和瓣膜形态功能的恢复。术前明确诊断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 ,宜行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手术。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6年2月至1987年5月,采用自体带瓣臂静脉段移植,治疗下肢深静瓣脉膜功能不全2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男性19例,女性5例。年龄17~62岁,平均38.4岁。患肢右侧8例,左侧6例,双侧10例。均施行一侧肢体手术,累计共24条病肢。其中4例为施行大隐静脉剥脱术后复发者,16例有小腿顽固性溃疡史。其中4例溃疡直径超过3cm,至术前未愈,病程平均15.6年。下肢静脉造影检查: 1.顺行造影,全组深静脉通畅,股浅静脉直径平均1.13cm(测量点在股浅静脉最高的一对瓣膜远侧2cm处)。18例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主干均匀增粗、轮廓柔软,瓣膜影依稀可见。交通静脉管径普遍增粗,且均有倒流,6例为血栓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