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跟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跟骨外侧"L"形切口、外侧壁截骨减压、跟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植骨融合、修复周围软组织与肌力平衡的方法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53例,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手术前、手术后末次随访时间足部功能评分。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前、手术后末次随访时间跟骨侧位、轴位和CT片上测定的跟距骨影像学数据:跟骨结节关节角(B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跟骨轴位角(Peries角)、跟骨宽度、跟骨轴长度,跟骨水平长度、跟骨结节部高度、跟骨丘部高度、距骨倾斜角。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8~36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无螺丝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发生。手术后末次随访时足部功能评分:优23例,良22例,可8例,差0例,优良率为84.9%。手术后末次随访时足部功能评分及跟距骨影像学数据均较手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充分考虑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病理特点及跟骨正常形态的解剖功能关系,同时兼顾周围关节、韧带、肌腱和神经,是一种改善足部畸形外观和恢复足部正常功能的可行方法,能显著降低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病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距骨周围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以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距骨周围脱位早期确诊,早期复位治疗的疗效。结果:闭合复位9例,手术切开3例。10例复位后关节功能正常,足部无疼痛,无畸形;2例晚期跟距关节骨性融合,均做三踝关节融合术。结论:急诊期间早期确诊与早期复位治疗距骨周围脱位,可最大程度避免足部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无移位距下关节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距下关节 (又称距跟关节 )不稳定常见于足外肌广泛瘫痪、先天性足部畸形、足部外伤后遗症等 ,引起距下关节骨间韧带松弛和关节外韧带失弛。偶见于先天性距下关节畸形。传统施行距下关节融合术 ,用骨刀切除距下关节 ,多数造成距舟关节移位 ,影响远期功能。笔者 1 993~ 1 998年间对距下关节融合术进行改进 ,采用无移位距下关节融合法 ,用环锯切骨锯芯植骨法 ,后期改用环锯锯芯骨旋转回植法 ,治疗 1 2例 ,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例中 ,男 9例 ,女 3例。右侧 8足 ,左侧 5足 (其中 1例为双侧 )。年龄 1 2~ 4 4岁 ,平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改良外侧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在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25例,均予以改良外侧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术后早期适当给予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距骨跟骨角、距骨第1跖骨角及足部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患者距骨跟骨角、距骨第1跖骨角、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随访(19.6±5.7)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切口感染、皮缘坏死、跟骨骨质外露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者足部功能优13例,良9例,差3例,优良率高达88.0%。结论:改良外侧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具有入路安全、显露清晰、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陈旧性跟骨骨折多因失治或闭合治疗后残留复位不良,最终导致足部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对于疼痛持续且严重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跟距关节融合术,但常有术后足痛、畸形和功能障碍。2009—2011年,笔者采用截骨矫形结合植骨融合术治疗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跟骨截骨矫正同时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跗骨窦为中心的斜行切口行外膨的外侧壁切除、跟骨沿原骨折线截骨矫形、距下关节融合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龄18~67岁,平均41.2岁;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前后足部功能。测量手术前、后X片显示的Bohler角、Gissane角、Peries角。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5~30个月的随访,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无内固定松动及矫正角度的丢失发生。截骨植骨愈合后足部功能评分:优23例,良21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为86.3%。术后足部功能评分及影像学表现均较手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跗骨窦入路跟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可恢复跟骨高度,稳定距下关节,改善中跗关节对合关系,手术并发症少,是一种改善足部畸形外观和恢复足部正常功能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足三关节融合术是矫正足部畸形可靠有效的方法。假如手术方案设计欠妥、操作失误,也可使手术失败。我们从1967年至1992年共收治小儿麻痹后遗症5842例,其中足部畸形3242例,行三关节融合术1847例,发生各种并发症171例,经随访2年~25年(平均随访10年6个月)者610例,657足,其中优483足(74.3%)、良94足(14.1%)、尚可44足(6.4%)、差36足(5.2%)、优良率为88.4%。现就再手术的45例(2.43%)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8.
足三关节融合术是矫正足部畸形可靠有效的方法。假如手术方案设计欠妥、操作失误.也可使手术失败。我们从1967年至1992年共收治小儿麻痹后遗症5842例,其中足部畸形3242例,行三关节融合术1847倒,发生各种并发症171例,经随访2年~25年(平均随访10年6个月)者610例,657足,其中优483足(74.3%)、良94足(14.1%)、尚可44足(6.4%)、差36足(5.2%)、优良率为88.4%。现就再手术的45例(2.43%)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和(或)距下关节的损伤破坏可导致足部疼痛,功能受限.为使得患者减少疼痛,保持足踝部稳定,可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即对踝关节和距下关节同时融合.融合手术常见的固定方法有外固定支架、螺钉、髓内钉、钢板等.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对患者愈后有着重要的意义.胫距跟关节融合术的发展目标为:简单的技术,出色的稳定性,较高的愈合率,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赵刚领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033-1034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解放军第三七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68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微创组,各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开放跟距关节融合术,微创组实施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足踝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均P<0.05);微创组优良率[91.18%(31/34)]高于常规组[58.82%(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76%(4/34)]低于常规组[35.29%(1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有效改善足踝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合评价三关节融合术治疗足部高弓、马蹄内外翻畸形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4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56例(58只足)足部高弓、马蹄内外翻畸形患者,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预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按照评价标准,优22只,良22只,可11只,差3只。优良率78%。结论:三关节融合术治疗足部高弓、马蹄内外翻畸形疗效肯定,但必须保证手术过程中根据需要充分截骨,以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邱渝江  王忠平  姜光财  李一川 《河北医学》2012,18(12):1701-1704
目的:探讨植骨对跟距后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影响.方法: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56例67足,均采用跟距后关节面融合术治疗,其中30例36足用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植骨为植骨组,26例31足未植骨患者为非植骨组,疗效以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同时记录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6例63足均得到随访:植骨组的30例36足中优13足,良18足,可3足,差2足;非植骨组的26例31足中优9足,良11足,可8足,差3足,两组优良率(分别为86.1%和64.5%)差异和术后B角和G角的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植骨组和非植骨组发生并发症(分别为25%和22.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骨对跟距后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足跗三关节融合术1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跗三关节融合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所致的足部畸形,辅以肌腱移位等手术,效果良好。手术虽不复杂,但术后关节不融合、畸形残留或复发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影响着三关节融合术疗效的评价。本文结合我院1.974~1986年所治疗的162例临床总结,重点探讨上述这些术后合并症的预防措施,并就手术年龄问题提出我伯的看法,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跟骨截骨配合距舟关节融合治疗Muller-Weiss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唐山市第二医院Muller-Weiss病患者81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组行距舟关节融合治疗,观察组行跟骨截骨配合距舟关节融合治疗。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评分法(AOFAS)评估2组术前、术后足踝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术前、术后疼痛程度。比较2组足部解剖参数[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MA)、跟骨倾斜角(PA)、后足力线角(HAA)]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6、12个月观察组AOFAS评分、MA、PA、HAA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足踝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2.68%比75.00%,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跟骨截骨配合距舟关节融合治疗Muller-Weiss病有助于矫正足踝畸形,改善足踝功能。  相似文献   

15.
跟骨是人体中最大的跗骨,在人体负重和行走中起重要作用。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尤其是涉及跟距关节的关节内骨折,目前仍是创伤骨科的一个棘手问题,若治疗不当,常遗留创伤性关节炎、足部畸形等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99年7月至2005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涉及跟距关节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14侧,男11例,女2例,年龄21岁~56岁,全部为跟骨关节内骨折,其中单侧跟骨骨折12例,双侧1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1例,车祸2例,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2…  相似文献   

16.
作者采用关节融合术治疗56例距骨骨折脱位由于首次治疗延误所致的陈旧性骨折、骨不愈合、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其中胫距关节融合13例;复位内固定加距骨下关节融合9例;胫距和距跟两关节融合22例;距骨体切除,胫跟融合12例。随诊3~32年,总优良率为57.1%。笔者认为,治疗时机延误主要是首次治疗不当。融合术失败主要由于手术方法选择不当和外科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17.
跟行足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常见畸形,随着患儿年龄增长,足部畸形逐渐加重,久之则出现足跟着地、踝关节不稳定等。如发展到成年,手术矫形比较难,临床最多见是四关节融合术,达到稳定足踝关节的目的,效果不甚理想。我院自79年开始选择一部份患儿在学龄期施行跟腱肌代术,恢复跟腱  相似文献   

18.
距骨骨折脱位治疗延误及几种融合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作关节融合术治疗56例距骨骨折脱位由于首次延误所致的陈旧性骨折、骨不愈合、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其中胫距关节融合13例;复位内固定加距骨下关节融合9例;胫距和距跟两关节融合22例;距骨体切除,胫跟融合12例。随诊3-32年,总优良率为57.1%,笔者认为,治疗时机延误主要是首次治疗不当。融合术失败主要由于手术方法选择不当和外科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 我院近六年来,采用三关节固定术矫正治疗婴儿瘫后遗症足部畸形55例,疗效尚称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40例,女15例;8~12岁5例,~16岁10例,~22岁32例,~27岁5例,28岁以上3例。随访最长为4年,最短为半年,平均两年3个月。下垂足10例,其中5例并四头肌瘫,下垂内翻足18例,下垂外翻足12例,高弓仰趾6例,足内翻3例,足外翻1例。二、手术方式三关节固定术采用了“八”字形两侧切口。分别于外踝前外侧取斜行切口以及内踝前内侧取斜行切口长约3~4cm,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保护足背血管与神经,切断韧带及关节囊,以显露跟骰、跟距关节以及距舟关节。根据畸形种类及程度,掌握好截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新型双向加压钉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今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畸形愈合28例,采用新型双向加压钉手术方法,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术后平均随访5个月.结果:95%的病人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消失,100%的病人跟骨外侧畸形膨隆消失,后足功能改善有效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