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嗜银染技术对胃镜活检的10例正常食管粘膜、20例食管癌、10例正常胃粘膜和20例胃癌的小标本的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s)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食管癌和胃癌细胞的AgNORs/核均数明显高于正常食管和胃粘膜的上皮细胞(P<0.01)。随着食管癌和胃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AgNORs/核均数升高(P<0.05,或P<0.01)。我们认为AgNORs技术有助于区别食管和胃的正常与恶性细胞,也有助于恶性细胞的组织学分级。将AgNORs技术应用到胃镜活检的小标本中可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嗜银染色技术研究正常肝、慢性肝病、肝细胞癌及其癌旁肝组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变化。正常肝组织AgNOR数低于慢性肝病和癌旁肝组织(P〈0.05),后二者低于肝细胞癌AgNOR数(P〈0.01)。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AgNOR数无差异(P〉0.05)。1年内死亡者与生存1年以上者癌组织AgNOR计数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AgNOR计数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肝病,对肝癌预后的判断无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34例食管癌患者新近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和22例术后获随访的食管癌石蜡包埋组织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新近组织阳性率82.4%。术后生存5年以上者72.7%。半年内复发死亡者45.5%。认为EGF-R受体的表达与食管癌病期,分化程度有关,对判断食管癌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70例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变化细胞核内AgNOR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头状增生结节滤泡上细胞核内AgNOR颗粒均数分别与胚胎型、胎儿型、胶质潴留型结节和滤泡型结节的均数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作者认为AgNOR染色方法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各结节类型的区别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2例食管鳞癌患者联合化疗前后活检或手术标本进行核仁形成区(AgNORs)染色,比较同一患者化疗前后癌细胞AgNORs颗粒数,分析颗粒数变化与临床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显示12例化疗有效(CR+PR)者AgNORs颗粒数均明显减少(P<0.001),化疗无效(SD+PD)者颗粒数都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同一患者化疗前后癌细胞AgNORs颗粒数变化可做为评价疗效的一个病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免疫功能与AgNOR检测对肺结核病人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结核病人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采用郭峰法及银染方法对肺结构病人与健康对照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肺结核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颗粒总面向(GA)与细胞核面积(NA)之比(GA/NA)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此检测 为结核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一种方法,为结核病病人的免疫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乐胃煎逆转胃癌前病变AgNOR及细胞图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乐胃煎逆转胃癌前病变不完全结肠型肠化和/或中度异型增生的疗效.方法胃镜病理证实为不完全结肠型肠化和/或中度异型增生46例.治疗组30例用乐胃煎,对照组16例用德诺(De_Nol).治疗前后胃镜活检胃窦固定部位粘膜标本作AgNOR染色及细胞图像分析.结果乐胃煎对不完全结肠型肠化及中度异型增生总有效率均高于De_Nol,分别为72%比25%(P<005)和895%比444%(P<005).乐胃煎治疗前后,AgNOR计数分别为730±116和481±150(P<001),De_Nol组为773±092和705±102(P<001).两组治疗前后AgNOR计数差值均数相比,统计学上也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52±154和069±048(P<001).乐胃煎组中20例作细胞图像分析,治疗后各参数(长轴、短轴、核浆比、结构异型指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乐胃煎确有较好地逆转胃癌前病变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与核仁组成区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和核仁组成区(AgNOR)胶银染色法对比观察了73例肺癌。PCNA标记指数(LI)和AgNOR计数可较敏感地反映细胞增殖活性,其数量变化与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每核AgNOR平均量与PCNA标记指数呈显著性正相(r=0.70,P<0.01)。结果提示,这两种细胞增殖的检测指标可作为肺癌分级诊断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与核仁组成区 …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核仁组成相关嗜银蛋白(AgNOR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红细胞花环试验以及AgNORs测定方法,对59例肺结核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C3b受体花环率(E-C3bRR)与红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AgNORs面积(GA),核面积(NA)及GA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34例食管癌患者新近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和22例(生存5年以上和半年内复发死亡者各11例)术后获随访的食管癌石蜡包埋组织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新近组织阳性率82.4%(28/34),术后生存5年以上者72.7%(8/11),半年内复发死亡者45.5%(5/11)。认为EGF—R受体的表达与食管癌病期、分化程度有关,对判断食管癌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采用郭峰法及银染方法对肺结核病人与健康对照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肺结核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颗粒总面积(GA)与细胞核面积(NA)之比(GA/NA)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此检测可作为结核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一种方法,为结核病病人的免疫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肝血管瘤中VEGF的表达及其与AgNOR定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肝血管瘤石蜡切片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妈SABC法)和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计数方法,研究VEGF在肝血管瘤成因中的地位。结果显示:48例肝血管瘤标本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75.0%,其中(+)者9例,(++)者11例(+++)者16例,且VEGF表达强度在不同的组别间AgNOR计数差异显著(P〈0.01)。提示VEGF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难治,复发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用MA方案和ID-Ara-C方案治疗34例成人难治性及复发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32.4%,有效率41.2%;其中难治组CR率为21.4%,复发组CR率为40%(P〉0.50);MA方案组CR率为37.5%;ID-Ara-C方案组CR率为20%(P〉0.05),随访观察,取得CR的11例病人,中位CR期为12月(3~  相似文献   

14.
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滑液透明质酸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为了探讨骨关节炎(OA)患者血清及滑液透明质酸(HA)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同时采集的14例OA患者的膝关节滑液及血甭进行HA浓度测定,并以5名正常滑液及8名正常血清作对照。结果:OA组血甭H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滑液HA浓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OA组滑液HA/血清HA比值,在全身型明显低于膝型(P〈0.05);在Kellgran and Lawr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采用国产SGY-3型多功能消化道检测仪对80例具有胃-食管返流(GER)症状患者进行了食管测压研究。患者分为两组:A组33例,内镜及活检食管粘膜正常;B组47例,内镜及活检均证实有食管炎。正常对照组60例。食管炎患者给予吗丁啉口服。结果显示:(1)A、B两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胃-食管屏障压、食管下括约肌(LES)松驰率明显降低,LES松驰时间明显延长、LES长度(LESL)短于正常,食管蠕动波压力明显降低(P<0.05,0.01);(2)B组LESP、胃-食管屏障压明显低于A组(P<0.05),这与临床上GER症状发生率B组高于A组相符合;(3)吗丁啉使B组LESP胃-食屏障压分别升高0.39±0.48和0.34±0.49kPa,但对食管蠕动无影响。因而,应用吗丁啉治疗LES功能低下引起的GER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阳性(Hp+)不同胃粘膜病变的AgNOR数量及rasp21阳性表达率,探讨其生物学行为及Hp在此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经内窥镜病理检查证实胃粘膜病变(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共计278例.通过Hp检测(CLOtest结合WarthinStary染色)证实其中146例阳性,132例阴性.分别对其粘膜标本作了AgNOR定量及rasp21表达的研究,比较不同胃粘膜病变中Hp阳性和阴性组间AgNOR数目和rasp21阳性表达率.结果除慢性浅表性胃炎外各病变中Hp+组的AgNOR数量均显著高于Hp-组(P<005或P<001);除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外各病变中Hp+组的rasp2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Hp-组(P<005).结论Hp+胃粘膜病变具有更多的肿瘤生物学行为,该菌可能刺激胃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而启动恶性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 与肝细胞肝癌( HCC) 的关系。方法 用葡聚糖包裹活性炭饱和吸附法检测47例HCC 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AR 的含量。对43 例病人进行术后随访9 ~60 个月。结果 33 例AR 阳性(3-0 ~100fmol/mg 蛋白) ,14 例AR 阴性。AR 阳性病人与AR 阴性病人的一、五年存活率没有统计学差别( P> 0-05) ,三年存活率AR 阳性者(35-5 % ) 显著低于AR 阴性者(66-7 % )( P< 0-05) 。复发时间AR 阳性者(21-4 ±15-2 月) 与AR 阴性者(33-9±13-9 月) 有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雄激素能促进HCC 的增长及对周围组织的侵袭,部分HCC 具有雄激素依赖性,AR 可作为HCC 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633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633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治疗,A组单纯手术,B组术前放疗+手术,C组术前放疗、休息2周后手术、术后辅以化疗。结果显示,A组肿瘤切除率低于B、C组(P〈0.05);术后死亡率、并发症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2年生存率三组相近(P〉0.05),3年生存率A组低于B、C组(P〈0.05),5年生存率A、B组相近(P〉0.05),但均低于C组(P〈0.05)。提示对中晚期食管癌宜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清除前后胃粘膜增殖状态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流式细胞技术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和阴性患者胃粘膜细胞周期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银染技术对HP清除前后胃粘膜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变化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表明,HP阳性胃粘膜S期细胞比率和增殖指数均显著高于HP阴性胃粘膜,AgNORs数量与胃粘膜增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经治疗HP转阴者其胃粘膜细胞AgNORs数量显著下降(P<0.01),而HP仍为阳性者AsNORs数量则无显著变化(P>0.05)。HP清除后胃粘膜炎症明显好转。结果提示HP感染的胃粘膜处于高增殖状态,HP感染可能通过刺激胃粘膜细胞的增殖加速,从而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胃癌组织5q微卫星不稳定性与APC/MCC基因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5q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APC/MCC基因杂合缺失(LOH)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LP及PCR-RFLP技术分析52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中MSI及APC/MMC基因LOH。结果5qMSI检出率为34.0%(16/47),APC/MCC基因LOH率为31.4%(11/35)。早期胃癌5qMSI阳性率为66.7%(2/3),APC/MCCLOH率为50%(1/2);进展期分别为31.8(14/44),30.3%(10/33)。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MSI及杂合缺失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粘液(印戒)细胞癌APC/MCCLOH率(55.6%)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管状腺癌(P<0.05)。胃、肠两型胃癌5qMSI及APC/MCCLOH差异无显著性及5qMSI与APC/MCCLOH无相关性(P>0.05)。结论染色体5qMSI有APC/MCC基因LOH在两型胃癌的早期发生及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染色体5q可能是胃癌的易感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