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受压,影响心脏扩张,导致心脏舒张期充盈压升高,腔静脉回流入右心的血量减少,使心搏量急剧下降,以致心包压塞而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少量心包积液诱发心脏压塞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例病例并复习文献。结果:心包压塞是心包积液累积、心包腔压力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150~2000ml心包积液可能引起心脏压塞,但在AMI时即使少量心包积液如果引起心包内压力迅速升高,压力作用于心腔,心脏各腔的收缩和舒张以及相互协调功能严重受损,产生类似心包压塞症状。结论:大面积心肌梗死早期可出现心包积液,若出现心脏压塞症状,不宜只关注心包积液量多少,宜尽早心包穿刺减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脏介入治疗中急性心脏压塞的原因、临床表现,评价早期识别、及时处理的意义。方法1334例接受介入治疗和心脏病患者中,5例患者因心脏穿孔引起急性心脏压塞(3例术中出现,2例术后出现),4例症状明显者接受心包穿刺引流,1例症状较轻者住院观察。结果4例接受心包穿刺引流者症状很快缓解,所有病人3周后做心脏超声均未发现心包积液。结论及时发现及处理介入治疗中急性心脏压塞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心包穿刺引流是治疗急性心脏压塞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接收的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心脏压塞的发生原因及救治方法.结果:22例患者中21例经心包穿刺引流术治疗后成功救治,平均引流量为(452.7±120.5)ml,1例患者心包穿刺后仍然无法控制出血量,转为外科开胸心脏修补术治疗,术后救治成功.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痊愈,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心脏介入治疗可引发心脏压塞的发生,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 143例冠心病患者行PCI术,确诊心脏压塞6例。除一般抢救治疗外,尽快采用常规心包穿刺抽液或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引流心包积血,必要时外科手术。结果:6例心脏压塞患者中5例行心包穿刺引流解除心脏压塞,其中1例引流后仍继续出血行外科修补术。1例病情危重死亡。结论:急性心脏压塞是PCI术后少见、严重并发症,及时发现和有效救治十分重要,应高度警惕,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心脏介入性治疗中并发心脏压塞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487例心脏介入性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X线检查诊断心脏压塞。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心脏压塞的症状,立即停止心脏介入性治疗,采取心包穿刺术引流、心包切开引流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冠状动脉修补术等治疗。结果:本院收治的487例心脏介入性治疗患者中发生心脏压塞并发症患者为3例,发生率为0.62%。发病原因为:房间隔穿刺时误穿左心房壁、左心房壁受损,冠状动脉破裂及心包压塞。2例患者病情经X线片检查得以证实,另外1例患者X线片检查无异样,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病情。1例患者行心包穿刺术治疗,1例患者行心包切开引流术治疗,另1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破裂冠状动脉修补术,治疗后3例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指标正常,病情恢复稳定,预后状况良好。结论:心脏压塞是心脏介入性治疗中一种极为少见并且较为危险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快速认清病因并进行恰当处理,是患者有良好预后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包压塞是介入手术中不多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心包内正常情况下心包润滑浆液≤50mL,心包液达到150mL时,引起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阻,心排出量降低,血液淤滞在静脉系统,导致体循环静脉压、肺静脉压增高。急性心脏压塞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血压低、心率快,对升压药物效果不显著,伴有皮肤湿冷,患者焦虑不安,急需坐起,呼吸浅快。现将我科在介入治疗术中出现急性心脏压塞的2例患者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既可以解决药物无法解决的问题,又比外科小的创伤有效地治疗心血管疾病.随着导管技术和介入器材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介入相关的并发症已经明显下降.但心脏压塞仍然是各种介入治疗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并不罕见,且发生介入操作性相关心脏压塞的病例数也会相应增多[1、2],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心脏压塞是由于心包积液的量过多或积液速度过快时,导致心包腔内的压力急剧升高,而引发具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综合征.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成为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心包积液属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轻者无明显临床表现,重者可引起心包压塞。短期内积液量迅速增加或大量积液是心包压塞的主要原因。心包穿刺或心外科手术排出心包积液,解除心脏压塞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心包穿刺是一项有危险的操作技术,资料显示其危险性高于冠状动脉造影,而外科心包开窗引流则有创伤大、易感染、费用高等明显缺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早期识别和急诊处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在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或术后发生的3例心脏压塞病例,均在床旁超声心动图的指导下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急诊心包穿刺引流处理.结果 3例在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或术后出现心脏压塞的患者,均在床旁超声心动图的帮助下及时明确诊断并急诊处理,抢救成功2例,死亡1例.结论 床旁超声心动图对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早期识别和指导心包穿刺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脏压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处理,将导致病人死亡。现结合16例病人,就诊治方法讨论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1989年6月至1996年6月共收治急性心脏压塞病人1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16~66岁。心脏大血管裂伤7例,其中左心室2例,右心室2例,右房1例,肺动脉2例;体外循环术后3例,其中F_1根治术1例,佛氏窦瘤破裂修补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为延迟性心脏压塞);肿瘤心包转移5例,其中肺癌术后3例,纵隔淋巴肉瘤1例,横纹肌瘤1例;结核性心包积液1例。急症开胸止血心包减压手术9  相似文献   

12.
对30例急性心脏压塞的病因,诊断,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进行了探讨,认为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的心包转移是本病最常见病因,心脏病患者介入诊疗过程中突然出现血压低等休克样症状,X线透视见小而静的心脏,应高度疑为急性心脏压塞。确诊ACT最可靠方法是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时可靠的心包减压术是缓解急性心脏压塞最有效的方法,经皮穿刺置引流管或经皮穿剌气囊心包切开术对心包转移性肿瘤引起的急性心脏压塞具有预防再发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月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 0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026例行PCI手术的患者,并发心包积液/心脏压塞9例,发生率为0.88%;其心包积液7例,占0.68%,心包压塞2例,占0.19%;7例患者于术后30min~5d发生,2例患者在PCI术中发生;9例患者行心包穿刺引流治疗,8例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只有1例患者症状未得以缓解,且活动性出血现象,最终转胸外科行开胸手术治疗。但均得到了良好的疗效,且无1例死亡。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病情严重而危急,尽早诊断和治疗可减少患者死亡率,心包穿刺及引流是治疗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任何原因导致的心包腔内液体积聚,以至引起心包腔内压力增加可造成心包压塞,导致心排血量降低。对此处理,过去临床多采取①用针头穿刺;②经剑突下心包切开;③部分或广泛的外科心包切除。心包穿刺的益处在于迅速缓解心包压塞,但其主要危险是①戳破心脏、动脉、肺;②对继发于撕裂、心脏刺伤,左室壁或主动脉瘤裂缝致的急性心包出血,肿瘤侵入心包等,在心包放液后迅速复发;③心包穿刺在心脏压塞被缓解后的一个可能很少发生但又很重要的并发症是突然发生心室扩张和急性肺水肿。因此,经查阅资料,1999年始我们将导管与心包穿刺相结合即经皮心包穿刺引流术应用于临床,目前已为65例心包积液患者引流,效果良好,无一例失败或出现并发症.现总结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总结8例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和亚急性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年龄9~85岁,于介入性治疗术中出现急性心脏压塞3例,在术后延迟出现亚急性心脏压塞5例。其中行起搏器植入术2例,临时心脏起搏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例,右心室造影1例。均行心包穿刺及留置引流导管治疗,抢救成功7例,死亡1例。提示心脏介入性治疗合并急性和亚急性心脏压塞多与操作不当有关,应加强防范意识,改进操作技巧;心脏压塞的早期识别和果断处理是成功抢救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并发心脏压塞的病例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3月在笔者医院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112例,分析其发生心脏压塞的发生率、临床特点、抢救效果。结果 112例患者中,6例患者发生心脏压塞,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心脏压塞发生率为5.35%。6例发生心脏压塞的患者中5例患者发生在术中,1例发生在术后2h。6例患者心脏压塞的首发表现主要为低血压、恶心、胸痛、意识模糊/意识丧失。本研究中6例患者经紧急处理后,其血流动力学能保持稳定,经心脏超声检查心包内未再有心包积液渗出。结论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并发心脏压塞需要早认识、早发现,心包穿刺引流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对30例急性心脏压塞的病因、诊断、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进行了探讨,认为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的心包转移是本病最常见病因。心脏病患者介入诊疗过程中突然出现血压低等休克样症状,X线透视见小而静的心脏,应高度疑为急性心脏压塞。确诊ACT最可靠方法是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时可靠的心包减压术是缓解急性心脏压塞是有效的方法,经皮穿刺留置引流管或经皮穿刺气囊心包切开术对心包转移性肿瘤引起的急性心脏压塞具有预防再发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心脏介入手术虽然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等特点,但有时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其中心包压塞是心脏介入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2年9月至2004年12月共发生心包压塞7例,经及时诊断、积极处理避免了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全部病例均康复出院.现将其预防和处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包积液属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轻者无明显临床表现,重者可引起心包压塞。短期内积液量迅速增加或大量积液是心包填塞的主要原因。心包穿刺或心外科手术排出心包积液、解除心脏压塞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其操作的危险性、致命性、并发症较高,或者创伤较大。笔者1998年6月-2007年7月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压塞1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中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7例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其中共计发生5例心脏压塞,对其可能诱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介入术中急性心脏压塞的发生率为0.62%,包括1例左心室穿孔,2例右心房穿孔,2例冠状动脉破裂,所有患者均行心包腔穿刺引流术,其中1例手术无效死亡。结论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主要是由于术者操作不当引起,应严密观察患者术中临床征象的表现,及早发现、及时诊断并果断处理,以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