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索建立血管性认知障碍动物模型。方法分别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和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降压改良法建立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模型,比较两种造模方法大鼠的存活率,并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模型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改良组存活率(73.33%)与2VO组存活率(46.67%)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2VO组和改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区域次数明显减少(P〈0.05)。2VO组与改良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原平台区域次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降压改良法是较理想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建立血管性认知障碍动物模型。方法分别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和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降压改良法建立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模型,比较两种造模方法大鼠的存活率,并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模型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改良组存活率(73.33%)与2VO组存活率(46.67%)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2VO组和改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区域次数明显减少(P〈0.05)。2VO组与改良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原平台区域次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降压改良法是较理想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大鼠血管性痴呆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模型(permanent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occlusion,2VO)进行改良,以提高模型动物存活率。方法采取改良造模方法(间隔7d分2次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和传统的2VO方法(同时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观察并比较2种方法大鼠的存活率、学习记忆能力改变及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7 d,改良模型组动物存活率(86.7%)明显高于传统模型组(40.0%)(P<0.05)。术后8 w与12 w,与假手术组比较,两种方法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而改良法与传统法造模组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E染色显示:改良法与传统法造模组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有相似程度的明显变性、坏死和凋亡。结论 2VO改良造模法是降低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动物死亡率的成功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过两血管改良的方法建造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效果。方法采取间隔5天,分2次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VD),与传统两血管法比较,观察大鼠的死亡率,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结果改良组动物死亡率(10%)明显低于传统模型,且该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明显,与传统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两血管改良法是建造大鼠VD模型的理想方法之一,可以降低大鼠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姜黄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作用。方法:以2VO来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将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溶剂对照组、给药组),一部分于术后2周检测脑组织氧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另一部分于术后4周和8周分别进行水迷宫实验,来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来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差异。结果:姜黄素能明显降低因2VO所造成的氧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水平的升高(P〈0.05),改善由2VO所致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减退(P〈0.05和P〈0.01)。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证实,姜黄素减少了2VO所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结论:姜黄素能改善2VO所致的学习记忆减退,其机制与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以及减少神经细胞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实验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致大鼠慢性前脑灌注不足,建立学习记忆障碍的痴呆模型。通过观察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复制血管性痴呆模型的成功率与硝普纳对血管性痴呆模型的影响;探讨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较优化的方法。方法:大鼠术前12 h 禁食、4 h 禁水。手术时以5% 的异氟烷气体麻醉30 s,从麻醉诱导盒中取出大鼠,大鼠仰卧位固定后套上麻醉面罩,以0.2 L/200 g·min-1 的2% 的异氟烷气体持续麻醉,保证大鼠手术期间有自主呼吸。颈前部去毛,消毒后沿颈正中线切开,分离出双侧颈总动脉,(腹腔注射硝普钠组给予2.5 mg·kg-1 的硝普钠)。5号线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远心端和近心端,并从中间剪断,以确保阻断动脉血流。手术切口予庆大霉素注射液 2 mL,术后依次缝合颈部肌肉和皮肤,送至通风条件良好处笼内饲养。假手术组大鼠麻醉和手术过程与痴呆组相同,但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模后第二天用Moirrs 水迷宫筛选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Morris 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分为定向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两部分,在进行定向航行实验前一天,进行适应。定向航行实验共5 天,每天4 次;空间探索实验重复两次。造模成功的老鼠按轻度,中度,重度平均分为模型组,以及假手术组。结果:用假手术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做参考,采用永久性单侧颈总动脉结扎+ 腹腔注射硝普钠模型复制率为96.15%,采用2VO+ 腹腔注射硝普钠模型复制率高达96.15%;造模不使用硝普纳,复制率只有73.91%。结论:2VO 是一种稳定,复制率较高的血管性痴呆造模方法;硝普纳能提高血管性痴呆模型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治疗组大鼠连续7天腹腔注射纳洛酮后分组对动物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结果:(1)在Morris水迷宫隐匿平台 训练中,假手术组动物的逃避潜伏期最短,治疗组动物 的逃避潜伏期比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2)探索实验中假手术组穿越次数最多,治疗组穿越次数又多于模型组(P<0.05);(3)可见平台学习中,三组动物 的逃避潜伏期无明显组间差别(P>0.05)。结论:纳洛酮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制作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VD)模型,方法:2-VO法(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对30只Wistar大鼠进行处理,通过Morris迷宫实验检测其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行为功能,判断实验组模型学习记忆和空间记忆的认知能力,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均有十分显著差异(P<0.01)。痴呆率为83%,轻度痴呆占40%,中度痴呆占56%和重度痴呆占4%。结论:2-VO法制作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具有制作简单,成功主高,重复性好,痴呆症状稳定等优点,可以作为血管性痴呆模型用于基础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川芎嗪对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加硝普钠降压复制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力。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跨越虚拟平台的次数、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及平台象限的游程占总游程的百分比均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川芎嗪及缬沙坦+川芎嗪治疗组均可缩短大鼠逃避潜伏期(P〈0.05,0.01),增加大鼠跨越虚拟平台的次数、大鼠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及其在平台象限的游程占总游程的百分比(P〈0.05),尤以联合用药组更为明显。结论:缬沙坦联合川芎嗪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较二者单独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P53、Noxa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测P53、Noxa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表达,探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方法经Morris水迷宫筛选出学习记忆能力处于正常值范围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12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手术后2个月用Morris水迷宫观测各组大鼠在空间学习记忆方面的变化,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53、Noxa在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相对假手术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空间记忆能力减退(P〈0.01),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明显,P53、Noxa在海马CA1区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且直线相关分析显示Noxa的表达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海马CA1区P53和Noxa的表达升高在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两种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建立可靠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方法 用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法和颅外安置小磁铁吸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的四氧化三铁方法建立痴呆模型,以Y型电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在光学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1)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30天大鼠出现明显的记忆能力下降;海马锥体细胞数量减少,神经核固缩,神经元突起断裂、排列紊乱。(2)用磁铁吸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的四氧化三铁后14天,大鼠出现明显的记忆能力下降;在光学显微镜下见到痴呆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微血管梗死灶,海马锥体细胞核深染、固缩、变形。结论 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法和颅外安置小磁铁吸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的四氧化三铁方法均可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并可用于血管性痴呆的基础研究;前者可用于探讨老年期痴呆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2.
慢性脑缺血痴呆大鼠额叶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常明则  王新来  吴海琴  赵英贤 《疑难病杂志》2008,7(11):648-650,F0003
目的探讨额叶细胞凋亡在慢性脑缺血所致大鼠痴呆中的作用。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CCA)永久性阻断法(2-VO)建立血管性痴呆(V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暴露双侧CCA而不予结扎。采用暗回避反应法测定学习记忆能力,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TUNEL法检测大鼠额叶Bcl-2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术后1周和3周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潜伏期分别为(232±13)s和(220±14)s,而假手术组均为(300±0)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额叶Bcl-2的表达及凋亡细胞分别为(28.5±2.1)个/视野和(65.2±9.7)个/视野,假手术组分别为(2.6±1.0)个/视野和(4.3±1.4)个/视野,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额叶神经细胞凋亡参与了慢性脑缺血后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方法: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Morris水迷宫测大鼠认知功能;化学比色法测定皮层中MDA含量、SOD及GSH-PX的活力;HE染色,光镜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及跨越虚拟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大脑皮层GSH-Px、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及跨越虚拟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大脑皮层GSH-Px、SOD活性明显提高(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光镜观察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以缺血改变为主,伴坏死及细胞脱失.而各用药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缺血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皮层和海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G F )、血红素氧化酶‐1(HO‐1)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36只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以大鼠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建立慢性缺血性痴呆大鼠模型,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外,其他的处理同模型组。1、4、8、12周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攀绳肌力实验来判定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SP法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VEGF和H O‐1蛋白的表达。结果8、12周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时间长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跨过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少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周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对照组动物攀附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假手术组HO‐1、VEGF蛋白量阳性表达均少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脑灌注不足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永久性的损伤作用,而对运动功能无明显影响。VEGF和HO‐1可能在慢性脑缺血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胰岛素抵抗及海马胰岛素降解酶(IDE)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制作VD大鼠模型,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康复组、制动组、假手术组。术后4周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脑缺血不同时间点血浆胰岛素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IDE的表达。结果:行为学评估提示康复组学习记忆能力强于制动组(P〈0.05)。制动组在不同时间点血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术后7 d和28 d,康复组血胰岛素水平均低于制动组(P〈0.05)。康复组海马IDE表达较制动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康复训练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增加海马IDE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小鼠记忆及行为学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该方药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及行为学改善的效果及部分作用机理。方法:首先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脑力苏高剂量组、脑力苏低剂量组、西药(喜得镇)组。术后2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5天后进行行为学实验测定。结果:经脑力苏胶囊、喜德镇治疗后,小鼠学习记忆及行为能力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力苏胶囊具有一定的提高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提示脑力苏胶囊具有益智复元作用。  相似文献   

17.
聪灵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聪灵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 ,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手术后用药 1个月聪灵胶囊各剂量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 ,趋向式和直线式搜索策略总比例较模型组有明显的增加。结论 :聪灵胶囊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梅  兰希发 《疑难病杂志》2012,11(10):772-774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干预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VD模型和G-CCF组各18只,后2组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VD模型,G-CSF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G-CSF 50μg/kg,术后7、14、28 d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定向航行观察大鼠逃避潜伏期,评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区脑组织Ach、CHAT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逃避潜伏期变化:术后7、14、28 d,与假手术组比较,VD模型组和G-CSF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延长(P<0.01);与VD模型组比较,G-CSF组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2)Ach、CHAT蛋白表达:术后7、14、28 d,与假手术组比较,VD模型组Ach、CHAT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与VD模型组比较,G-CSF组Ach、CHA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G-CSF促进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Ach、CHAT蛋白表达,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