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克霉唑栓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45℃1%吐温80的p 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备供试液,采用薄膜过滤法。结果各菌的回收率达到70%以上。结论该方法适合不同基质的克霉唑栓微生物限度方法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乙酰螺旋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离心沉淀集菌+薄膜过滤法进行方法验证。结果乙酰螺旋霉素片细菌计数采用离心沉淀集菌+薄膜过滤法,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法,控制菌采用离心沉淀集菌+薄膜过滤法。结论确立了乙酰螺旋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五种中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潘强  易大为  孙永超 《中国药事》2008,22(5):424-426
建立五种中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离心集菌法、离心集菌培养基稀释法对五种中药进行方法验证.确立了五种中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结果表明,羚羊感冒片用常规法,牛黄解毒片用培养基稀释法,三黄片和双黄连片用离心集菌法,银翘解毒片用离心集菌加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的细菌检查.  相似文献   

4.
14种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接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试验测定其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根据回收率试验结果,消炎片,归脾丸,抗宫炎片,通心络胶囊和小柴胡颗粒5种供试品试验菌的回收率试验均高于70%,证明无抑菌现象;上清丸,加味藿香正气丸,炎可宁片,喉疾灵片和黄芩片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但可通过稀释法消除抑菌作用;清火片,黄连上清片,利肺片和清热解毒片的抑菌作用强,必须采用离心集菌加薄膜过滤法才能彻底消除其抑菌作用。结论:消炎片,归脾丸,抗宫炎片,通心络胶囊和小柴胡颗粒按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上清丸,加味藿香正气丸,炎可宁片,喉疾灵片和黄芩片按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清火片,黄连上清片,利肺片和清热解毒片按离心集菌法加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5.
六种中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六种中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离心集茵法、离心集茵培养基稀释法对六种中药进行方法验证。结果:复方川见精片用常规法,复方丹参片用培养基稀释法,复方黄连素片和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用离心集茵法,复方鱼腥草片和维C银翘片用离心集菌加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的细菌检查。结论:确立了六种中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普庆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普庆合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冲洗量为500 mL。结果验证实验中各类菌的回收率均>70%。结论该方法有效可行,可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7.
胡燕  陈海红 《淮海医药》2011,(6):543-544
目的 建立肺炎糖浆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 mL/皿)进行细菌限度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霉菌及酵母菌限度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大肠埃希菌)检查.结果 验证实验中各类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结论 肺炎糖浆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有效可行,可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8.
颠茄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验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陶建亮  张崇生 《安徽医药》2006,10(8):625-625
目的建立颠茄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均采用常规法进行。结果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5株代表菌株的回收率均高于70%,控制菌检查,试验组检出,阴性菌对照组未检出。结论颠茄合剂无抑菌作用,可用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9.
何进  任雪  曹家辅  安晔  刘瑞霞 《药学实践杂志》2014,32(4):282-283,317
目的对水调散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采用平皿计数法,通过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实验进行细菌、真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采用相同的实验条件,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在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中的检出情况验证控制菌检查方法。结果用离心沉淀法对细菌、真菌及酵母菌计数时,各实验菌回收率在70%以上;控制菌检查采用离心沉淀法,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性对照组未检出菌株。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适合于水调散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0.
含黄芩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建英  李爱玲  陆蓓 《中国药业》2004,13(11):44-45
目的:选择合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对13种含黄芩中成药的测定法可靠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中国药典 > 规定的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对药物进行菌回收率验证试验.结果:当常规法菌回收率低于 70% 时,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即符合验证试验.结论:当常规法菌回收率低于 70% 时,可首选培养基稀释法作为方法验证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7种中药制刑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对7种中药制剂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舒筋活血片、元胡止痛片、麻仁润肠丸可采用常规法.鼻舒适片、抗病毒片、小儿解感颗粒用培养基稀释法,消炎利胆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限度的细菌检查;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控制菌检查均采用常规法。结论确立了7种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可有效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12.
五种解热镇痛类药物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五种解热镇痛类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离心集菌薄膜过滤法对五种解热镇痛类药进行方法验证。结果:确立了五种解热镇痛类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结论:去痛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可用常规法,安乃近片用培养基稀释法。复方乙酰水杨酸片、萘普生片用离心集菌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限度的细菌数检查。  相似文献   

13.
维C银翘片的不同质量标准其质量控制项目不相同,导致维C银翘片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统一并提高药品质量标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孙蕾  ;杨竞  ;张克勤 《中国药房》2009,(18):1418-1420
目的:建立脑立清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并验证。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用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对脑立清胶囊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稀释剂对5种试验菌回收率均高于70%。结论:常规法可以用于脑立清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适合罗红霉素分散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采用薄膜过滤法与β-内酰胺酶法中和,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结果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与控制菌的检查。结论对罗红霉素分散片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符合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16.
汤慧 《海峡药学》2014,(9):58-60
目的建立逍遥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方法进行试验。结果逍遥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培养基稀释法予以消除。结论可按平皿法(霉菌及酵母菌)和培养基稀释法(细菌)对逍遥丸的微生物限度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陈香露白露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试验指导原则,用委托厂家3个批号的陈香露白露片进行验证试验,以考察确定陈香露白露片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首先用常规法进行预试验,初步考察该样品对试验菌检测的影响,然后根据预试验结果,用离心沉淀集菌法进行再试验.结果:常规法试验时,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小于70%.控制菌检查检出试验菌.采用离心沉淀集菌法试验时,可以有效消除抑菌作用,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大于70%.结论:采用离心沉淀集菌法可以有效消除抑菌作用,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8.
王海华  韦涛 《中国药房》2008,19(28):2222-2223
目的:建立阿咖酚散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对该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的3种方法对阿咖酚散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回收率来确定适宜的检查方法。结果:平皿法的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均低于70%;薄膜过滤法回收率达85%以上;控制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可检出试验菌。结论:本品中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检查宜采用薄膜过滤法,控制菌检查宜采用培养基稀释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十一方药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规定,对十一方药酒进行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结果:确认薄膜过滤法可用于十一方药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可检出。结论:十一方药酒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可以消除药品的抑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检出污染的微生物,可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