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冀黎明 《临床荟萃》1992,7(11):487-488
自70年代以来,有关心电图和病理对心肌梗塞认识定有很多争议。传统认为:心电图上有病理性Q波即说明心肌梗塞已穿壁,若心电图上无病理性Q波即说明心肌梗塞没有穿壁或在内膜下。近年来,根据大量的资料认为,心电图上有病理性Q波,心肌梗塞不一定能穿壁。因此,据心电图上无病理性Q波而将心肌梗塞划分为:有Q波型、无Q波型。这种新的分类法似乎更适合于心肌梗塞病人的治疗,预后等估价,亦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丁华民  周玉燕 《临床荟萃》1991,6(12):620-622
多年来,临床上一直将急性心肌梗塞(AMI)按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分为二种类型:透壁性MI和非透壁性MI或心内膜下MI.近年来研究证明,非透壁性MI有时可有病理性Q波出现,相反,透壁性MI有时则不出现Q波.无Q波型MI(NQMI)与Q波型MI(QMI).无论在病理生理、诊断标准方面,还是在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3.
无Q波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的现代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世鹏  程刚 《临床荟萃》1991,6(3):99-102
自从1944年心电图胸前导联应用以来,临床医生从心电图角度将心肌梗塞分为二种类型:穿壁性心肌梗塞(Transm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TMI)和非穿壁性心肌梗塞(Nontransmuralmyocardial infarction,NTMI)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体表心电图(ECG)是否出现病理性Q波为两者的区别标志:梗塞伴有病理性Q波出现为TMI,而仅特征性地表现为ST段和T波改变,无病理性Q波形成者为NTMI.病理上:TMI是指从内膜到外膜整个心壁的心肌发生坏死,NTMI指心肌坏死不累及整个心壁或仅局限在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范围在室壁2/3以内.近年来,随着对心肌梗塞心电变化及病理、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张树军 《临床荟萃》1995,10(18):836-837
无Q波心肌梗塞(NQMI)作为心肌梗塞(AMI)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医务界重视.据文献报道,约占心肌梗塞的38%.5年来我们收治了60例NQMI,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都是1989~1994年住院患  相似文献   

5.
6.
风心病合并急性无Q波心肌梗塞葛慧,孙德坤(山东省亲山慢性病医院泰山271000)风心病合并无Q波心肌梗塞国内较为罕见,现将我院遇到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白某,男,67岁,住院号11446。有风心病史30余年,高血压、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4年。...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1993~2 0 0 3年青年急性无Q波心肌梗塞误诊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36~5 3岁,平均39岁,均吸烟。不同程度的胸痛、心悸、心前区不适7例,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3例,胸外伤2例。胸痛持续30 min以上4例,高血压6例,血糖升高3例,本组ECG无Q波,ST段下降0 .0 5~0 .15 mv,其中伴T波倒置6例;B超显示胆囊炎3例,其中胆结石2例,胸外伤2例中左侧第6、7肋骨骨折1例,胸壁软组织挫伤1例;无肋骨骨折、无血气胸、心肌酶谱升高10例。本组误诊为肋间神经痛4例,肋软骨炎3例,急性胆囊炎3例,胸外伤、单纯肋骨骨折1例,单纯胸…  相似文献   

8.
<正> 多年来,临床上一直把心肌梗塞分为透壁性和非透壁性(或内膜下)心肌梗塞两大类,其区别是心电图(BCG)是否出现病理性Q波。但许多学者通过大量动物试验和病理解剖研究发现:有明确Q波的前壁和下壁AMI其梗塞深度可只局限于心内膜下。Coor等通过实验也证实梗塞仅累及左室厚度的1/2便可引起Q波。Durrer等在狗的心外膜进行测定发现;即使梗塞直径<1cm,深度仅达室壁厚度的1/4,也可在EOG上记录到Q波。ECG上出现病理  相似文献   

9.
10.
例1 男性,55岁。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大汗1个月,持续3~4小时,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10天。查体:血压17/12kPa(128/90mmHg),两肺底散在中小水泡音,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住院的30例急性无Q波形心肌梗塞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观察到ST段压低≥0.2毫伏组的肌酸磷酸激酶值和并发症都显著高于其它组。故应对此类患者进行严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尽量挽救濒死缺血损伤的心肌以减少心梗范围,减少并发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正> 患者牟××,男,56岁,因发作性心前区闷痛5天,加重2天,于1991年10月23口急诊入院。一、心电图报告 (一)第一次心电图(图一见加页)窦性心律,电轴左偏-1°,无明显ST—T改变。 (二)第二次心电图(图二见加页)I.AVL呈R型,T波倒置,ST段无明显改变,V-(1-2) rS型,V_(3-6)呈Rs型,无病理性Q波,TV_5深倒置,TV_(2-6)倒置,ST段斜下型压低1~3.0mm,结合病人剧烈心前区闷痛,持续30分钟至1小时,初诊:急性前壁非Q波型心肌梗塞。 (三)第三次心电图(图三见加页)V_(1-6)波形同上,无病理性Q波出现,TV_(2-4)倒置较前进一步加深,ST段斜下型下移1~3.0mm;TV_(5-6)倒置,ST段斜下  相似文献   

13.
14.
老年无Q波型心肌梗塞(附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共收治老年AMI病人59例,其中NQMI15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1992年8月~1993年1月我院干诊科与循环内科收治住院的老年AMI 59例,男48例,女11例。平均年龄67.6±5.2(60~88)岁。其中NQMI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70.6±8.1(60~88)岁。NQMI者有冠心病史5~10年的7例,1~5年的3例,无冠心病史者2例。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符合WHO急性心梗标准(诊断标准)。 综合各家的无Q波型心肌梗塞诊断标准:(1)持  相似文献   

15.
无Q波型急性心肌梗塞(NQAMI)常见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既往有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史的老年人,从病理到临床都有一定的特点,本院收治1例心电图上有U波深倒的NQAMI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现分析报道如下: 患者,女,75岁。既往育高血压史30余年,此次因心前这不适,心悸,气促一天,昏倒两次于1990年5月21日急诊入院。入院前5小时洗衣服时突然昏倒,意识丧失,约2~3势钟后自行恢复,有小便失禁,但无抽  相似文献   

16.
17.
非Q波心肌梗塞是指心电图上无Q波出现,而特征性表现为ST-T波改变和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PK-MB)升高及缺血性胸痛至少30分钟以上的急性心肌梗塞。其发生率在4~41%之间,平均21%。梗塞后初期心脏酶测定尚未普及之前,认为出现Q波梗塞的预后比仅有ST段和/或T波变化的梗塞要差,住院死亡率非Q波梗塞为6%,Q波梗塞为29%。并指出非Q波心肌梗塞的临床病程呈良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61例急性无 Q 波型心肌梗塞(NQMI)患者的多项单因素及心电图改变类型与并发症(复杂心律失常,泵衰竭,再梗塞)和病死率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探讨 NQMI急性期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提示:(1)在存在糖尿病,陈旧心肌梗塞,梗塞后心绞痛,心脏扩大等项单因素及老年病人组,并发症和病死率显著增高;(2)在心电图表现为 ST 段严重压低组(平均压低值(?)↑≥0.2mV),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增加,尤以(?)↓≥0.2mV 加陈旧心梗史组的预后更为不佳。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19岁。因发热咳嗽5天,持续性胸骨后疼痛,胸闷气短一天入院。既往健康体检:BP90/60mmHg,T38.1℃、心率130次/分,心律齐,心音弱,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心界向左扩大,各瓣膜区未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发绀、肝脾不大、四肢关节无红肿、下肢无水肿。2002年11月29日心电图示:心率130次/分、ST段、Ⅰ、avL、V5V6下移0.05my,Ⅱ、Ⅲ、  相似文献   

20.
主治医生;近年来,不少学者将急性心肌梗死(AMI)分为无Q波心肌梗死(NQMI)及Q波心肌梗死(QMI),今天我们查房着重讨论一下无Q波心肌梗死的有关问题。进修医生:将心肌梗死分为NQMI与QMI与过去透壁性及非透壁性分类有何区别?室治医生:多年来临床上将AMI按心电图上病理性Q波的有无分为透壁性和非透壁性(或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两大类,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临床病理及大量的动物试验研究证明,心电图上出现病理性Q波不仅见于透壁性心肌梗死,也可见于非透壁性心肌梗死,故病理性Q波的有无并不一定表示病理解剖的透壁性梗死,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