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及鼻咽部病变的解除对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1998年1月—2007年5月经治的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左耳16例,右耳13例,双耳9例,共47耳。26例儿童腺样体肥大和1例成人腺样体肥大行腺样体刮除术;2例后鼻孔息肉行鼻内镜手术切除;6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行鼻中隔矫正术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术;3例下鼻甲肥大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结果26例(33耳)儿童腺样体肥大者术后随访3~6个月,听力正常,鼓室曲线为A型。成人12例(14耳)各种病变手术后随访6~12个月,听力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声导抗检查A型曲线10耳,C型曲线4耳。结论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伴有鼻及鼻咽部病变如腺样体肥大、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后鼻孔息肉等,应先对这些疾病进行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慢性扁桃体炎、分泌性中耳炎、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等并发症。针对腺样体肥大及其相关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多从腺样体作为“储菌池”、腺样体肥大造成的机械性阻塞和腺样体免疫异常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就腺样体肥大的微生物学与慢性扁桃体炎、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AH)合并慢性鼻窦炎(CRS)对分泌性中耳炎(OM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7年至2018年行腺样体切除术或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腺样体肥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病史和体征,电子鼻咽镜检查,声阻抗测试以评估腺样体肥大患者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鼻窦炎的患病情况。并使用统计软件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8例AH儿童中,有分泌性中耳炎的50例(24%),在学龄儿童(6~12岁)腺样体肥大患者中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最高。腺样体肥大组和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组之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01)。结论患有慢性鼻窦炎的腺样体肥大儿童患分泌性中耳炎的风险相应增加,而学龄期的腺样体肥大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免疫功能有关。本文对35例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或反复发作性(≥3次)分泌性中耳炎同时伴有腺样体肥大患儿的外周血和40例腺样体单纯肥大患儿的外周血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同时抽取3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对照,用以揭示免疫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腺样体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肥大腺样体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与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 10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腺样体组织(72例中耳炎发作次数大于3次,34例中耳炎发作次数少于等于3次)及30例单纯腺样体肥大患儿腺样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各组T淋巴细胞CD4 、CD8 的表达及CD4 /CD8 值,统计分析三组之间是否有差别.结果 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炎发作次数大于3次)患儿腺样体组织中CD4 、CD8 细胞数及CD4 /CD8 分别为41.9±9.07,20.45±7.08,2.10±0.17;较非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组(中耳炎发作次数少于等于3次)17.4±6.85,13.02±5.88,1.33±0.11及单纯腺样体肥大组(无中耳炎病史)16.3±8.21,11.15±5.71,1.39±0.1 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CD4 细胞数明显多于CD8 细胞数;非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组患儿腺样体组织中CD4 、CD8 的表达及CD4 /CD8 与单纯腺样体肥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形成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在腺样体切除术后其分泌性中耳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198例(252耳)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23耳)行鼓膜置管术者不计入统计结果。对其余183例(229耳)住院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随访3~12个月,比较不同性别、病程、腺样体肥大程度、咽鼓管功能及是否伴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的疗效。结果183例(229耳)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后分泌性中耳炎治愈143例(157耳),好转20例(39耳),无效20例(33耳)。病程长、腺样体Ⅲ度肥大、咽鼓管功能未恢复、伴慢性鼻-鼻窦炎的患儿分别较病程短、腺样体Ⅰ、Ⅱ度大、咽鼓管功能恢复及不伴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疗效差(P<0.05)。结论病程较长、腺样体Ⅲ度肥大、咽鼓管功能障碍、伴慢性鼻-鼻窦炎可能影响腺样体肥大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在腺样体切除术后其分泌性中耳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对相关疾病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鼾症的临床作用。方法对住院行腺样体切除术的68例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鼾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儿经切除肥大的腺样体,辅以相应的药物治疗,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腺样体肥大较易成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鼾症发病的基础因素。切除肥大的腺样体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鼾症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指导下吸切器切除腺样体对儿童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5例并发慢性鼻窦炎和(或)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在鼻内镜指导下采用Xomed电动吸切器行腺样体切除术,再辅以药物治疗后观察其转归情况。结果:15例患儿睡眠打鼾停止,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术后慢性鼻窦炎和(或)分泌性中耳炎经药物治疗后均痊愈。结论:鼻内镜下吸切器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且对与腺样体肥大有关的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亦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情况及腺样体切除术后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方法1382例腺样体肥大的儿童行腺样体切除手术前后经鼻咽侧位片、声导抗检测及电测听检查,统计分析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及其与腺样体肥大的关系。结果1382例中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92耳,腺样体切除术后3个月复查,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治愈528耳(59.19%),好转298耳(33.41%),总有效率达92.60%。结论腺样体过度肥大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一大诱因,鼻内镜下切除肥大腺样体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明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的常见病,近年有发病增多趋势,是儿童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主要的原因,同时也是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重要的基础因素.严重者可致儿童颌面部发育畸形,出现"腺样体面容".因此,当腺样体肥大引发相关症状时,应进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动吸切器在内镜鼻窦外科手术的广泛应用,为腺样体切除术提供了理想的手术器械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模式[1,2],也为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微创、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我科自2006年6月~2009年3月,在鼻内镜引导下行腺样体切除术32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易为病原体侵及,反复炎症刺激导致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常见于3~7岁儿童,至青春期基本萎缩消失.随着近年内镜技术在耳鼻咽喉科中的普及,发现相当一部分12岁以上的患者亦存在腺样体肥大,其症状并不典型,多以鼻-鼻窦炎为主要表现,还可以分泌性中耳炎、咽炎等为主要表现.现将我院2006-03-2009-03住院治疗的以鼻-鼻窦炎为主要表现的12岁以上腺样体肥大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腺样体肥大儿童合并慢性鼻-鼻窦炎的情况,计算腺样体肥大儿童中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率,并分析腺样体肥大与慢性鼻-鼻窦炎的相关性。方法调查128例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儿童,详细了解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现状,收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8例腺样体肥大儿童,年龄3~16岁,平均(8.1±3.5)岁,其中男85例,女43例。并发慢性鼻-鼻窦炎54例(42.2%,54/128),年龄3~16岁,平均(8.4±3.9)岁,各鼻窦受累情况为上颌窦54例,前组筛窦24例,后组筛窦8例,额窦14例,蝶窦6例。54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程度与鼻-鼻窦炎Lund-Mackay CT评分的秩相关系数为0.485。结论腺样体肥大儿童合并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率为42.2%,腺样体肥大堵塞鼻咽部并影响鼻腔正常引流是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之一,对于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合并腺样体肥大者,优先考虑行腺样体切除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对32例(46耳)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在全麻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结果腺样体切除顺利,术后随访3~12个月,28耳(60.9%)痊愈,听力恢复正常;听力提高,体征改变属有效者13耳(28.3%),总有效率为89.1%;术后复发3耳。同时鼻塞打鼾消失,合并鼻窦炎者获得治愈或改善,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与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206例,其中并发分泌性中耳炎97例136耳,观察手术治疗前后鼓室功能图的变化。结果 腺样体切除术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其中治愈103耳;好转19耳;复发或无明显改善14耳,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12耳,持续病程超过2年。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与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及临床病程的持续时间有关,腺样体切除术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内镜指导下吸切器切除腺样体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30例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在鼻内镜指导下,应用Xomed电动吸切器行腺样体切除术,再辅以药物治疗,观察其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情况。结果30例患儿听力都得到改善,打鼾停止或消失。其中显效25例(83.33%),有效5例(16.67%)。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吸切器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于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对36例经保守治疗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术前施行了耳部检查、鼻咽侧位片与鼻内窥镜检查,确定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然后施行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术,手术后跟踪随访.结果术后经过6个月~3年余的随访,26例在1~6个月听力恢复正常,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力在40~80之间;6例听力基本正常,只是某些频率下降了10~20dB;4例遗留轻度的气导听力下降.鼻咽侧位片显示已无肥大腺样体,部分患者鼻咽镜检查示咽鼓管咽口的压迫已经解除.结论腺样体肥大压迫或接近咽鼓管咽口是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鼻内窥镜检查是确定二者是否有关的有效方法.鼓室置管可较快地提高听力,腺样体切除则可防止中耳炎复发.  相似文献   

17.
腺样体肥大是诱发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及鼻窦炎及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为9.9%~29.2%[1]。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上述疾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常用的术式有传统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吸切术及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本文收  相似文献   

18.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在儿童中发病率为9.9%~29.2%,可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鼻及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生长发育迟缓等并发症,还可导致颌面发育障碍和听觉障碍等。现将我院2004年8月~2008年12月233例鼻内镜下经口鼻联合径路和经口径路腺样体吸切术治疗的儿童腺样体肥大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的常见病,它是引起患儿鼻塞、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原因。严重者可致儿童颌面部发育畸形,出现“腺样体面容”。因此,当腺样体肥大引发相关症状时,应进行手术治疗。我科2005-08—2007-01共收治48例腺样体肥大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患儿,  相似文献   

20.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3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的最佳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患儿360例的临床资料,在全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在鼻内窥镜下切除腺样体.结果治愈329例,占92%;伴卡他性中耳炎者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72例伴鼻窦炎者治愈68例,占94%.术后血气分析PCO2、PO2、pH值在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术前用鼻内窥镜检查,摄鼻咽侧位片,行CT检查等确诊腺样体肥大率高.术前及术后血气分析有助于确定手术和观察疗效.于鼻内窥镜下切除腺样体有很多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