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密度、骨强度与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体重、骨密度和骨强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300名40~78岁的中老年志愿者为实验对象.对每个受试者身高体重等进行检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用肌肉功能分析仪(MES)测试下肢肌力和股骨颈抗骨折能力(骨强度),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腰椎骨密度与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247(P=0.012);股骨颈骨密度为-0.425(P<0.001);股骨颈骨强度为-0.522(P<0.001).②腰椎骨密度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427(P<0.001);股骨颈骨密度为0.352(P<0.001).③骨强度和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108(P=0.166).④骨密度与骨强度相关系数为0.843(P<0.001).表明骨密度和骨强度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骨密度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骨强度和体重无显著相关性.这说明骨密度受体重影响严重,以骨密度为指标诊断骨质疏松容易受峰值影响而造成误漏诊,用骨强度诊断骨质疏松或预测骨折风险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2.
正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与年龄相关、全身性的骨骼系统疾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其主要特征是骨量减低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并导致骨强度减低、骨脆性增加以及骨折危险性增高[1]。OP发生的机制是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在骨的重建过程中无法完全修复被吸收的骨质,使其骨量不断减少,骨质下降。因此,治疗OP的关键是促进成骨细胞(OB)的成骨过程,缓解破骨细胞(OC)的破骨过程。一些学者从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对中医药治疗OP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其粗提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量降低、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增高的全身性疾病[1].随着我国进入老年社会,绝经后OP(Ⅰ型)和老年性OP(Ⅱ型)己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社会问题.Ⅰ型主要是雌激素缺乏致骨丢失,Ⅱ型主要是增龄致细胞水平骨形成减少和肾脏1α-羟化酶活性下降,1,25(OH)2-D3(1,25-二羟维生素D3)生成减少,肠钙吸收减少继发PTH(甲状旁腺激素)增高而致骨盐丢失[2].在骨的代谢过程中,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是一对偶联,当这对偶联失去平衡,骨吸收增高而骨形成减少时,机体骨骼的骨量下降,则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3].对骨吸具有调节作用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合近年来TGW-β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相关文献报道,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骨组织是一种拥有复杂结构的组织,人体通过多种机制来调节其代谢,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代谢性骨病,骨质流失,骨组织微结构损伤为其主要特征。骨组织微观结构的完整性损伤,连续性降低,会导致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1]。正常成人的成骨细胞(Osteoblast,OB)中的骨矿物质沉积与破骨细胞(Osteoclast,OC)的骨吸收平衡。在非正常生理状态下,相对于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强度受损、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的骨骼疾病.我国老年女性发病率高达90.48%,老年男性达60.72%.据预测.21世纪中期,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OP发病人数可高达2亿左右. [1]  相似文献   

6.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绝经期后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缺乏,钙磷代谢失调,导致骨量急速丢失,骨吸收和骨形成动态平衡调节曲线被打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1-3])。PMOP的主要病理特征是骨组织微结构改变、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质量和骨强度降低,导致骨折危险系数增高。骨吸收和骨形成动态平衡调节曲线被打破是PMOP的主要发病机制~([4])。有研究表明多种中药能影响PMOP的骨代谢,从而恢复  相似文献   

7.
<正>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表了关于骨质疏松症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降低、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1],有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3大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为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降钙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逐渐丢  相似文献   

8.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是指由绝经后雌激素及相关内分泌改变引起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受损、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骨代谢性疾病,女性在50岁后患病率明显增加。主要临床表现为周身疼痛,相应运动如翻身、起坐等受限,影响生活质量。除此以外,严重时还可导致骨骼变形、身高降低及脆性骨折等。据统计,约10%~20%绝经后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是因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及骨的微观结构退化而导致骨脆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临床常表现为顽固性的腰背疼痛。笔者自1994年6月至1999年采用民间验方益骨汤加减治疗本病34例,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sis,OP)是以骨脆性增加、骨量减少、易并发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1],因其骨基质含量减少,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强度下降,骨小梁稀疏,故轻微暴力即可导致骨折。据统计,我国将近有20%的OP患者并发骨折[2],其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并增加了家庭负担,因此,OP的防治尤为重要。近年来,对于OP发生的机制研究较多,钙磷代谢、诸多信号通路如Wnt系统、RANKL/RANK/OPG、AKT/mTOR/ULK1、PI3K/AKT/FoXO均可通过调控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影响骨代谢而引起骨质疏松[3],Wnt系统是较为经典的骨代谢调控途径,主要通过调控成骨细胞(OB)定向分化及特异基因的表达,与骨的发育、成熟密切相关[4]。  相似文献   

11.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骨量、骨密度下降,骨组织微结构退化,造成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老年人是易发人群。目前,西医对于该病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本文采用自拟增密汤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52例,以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OP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以雌激素缺乏为主,合并多种原因引起,以骨强度受损,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1]。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女性1/3以上的寿命将在绝经后期度过,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妇女内分泌紊乱,骨转换增加及骨量丢失加速。骨质疏松症疼痛的发生主要是由骨吸收增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随着社会人口的日益老龄化,OP的发病率也日益增加,其严重的并发症--骨折,除给病人带来痛苦外,对家庭和社会也带来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4.
骨折愈合中的骨盐沉积与生物力学之间的数学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实验探讨了家免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骨盐沉积与弯曲、拉伸应力之问的关系。结果表明:骨痴拉伸、弯曲应力强度、钙磷含量都随愈合期的增长而增加,且骨盐沉积少,应力强度低,骨盐沉积多,应力强度高。说明骨折愈合(钙磷沉积)与应力有关,官们之间存在内在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早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随着骨量减少,骨强度明显下降等一系列变化,患者骨折风险大大增加.其中最常见的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目前治疗疼痛型OVCF的首选临床干预措施.但是术中骨水泥渗漏仍是PVP的常见并发症.骨水泥渗漏可引起严重后果.目前对造成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血瘀证相关分子生物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为其特征,临床表现为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属于中医学"骨痿、骨痹"范畴.中医对PMOP的发病机制和中药防治以肾虚、脾虚研究为多.近年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表明,PMOP患者大多存在血瘀征象,谢林等[1]在临床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人除痛有定处外还有舌下脉络曲张,舌质紫暗有瘀斑等其他血瘀证的表现,且其发生比例高达80%.Meumie[2]通过对骨质疏松患者骨组织形态测量学比较,发现骨质疏松患者小梁骨内有微血管的改变,认为微循环的变化参于小梁骨内部组织的改变并导致骨力学强度下降.而微循环改变是血瘀证的重要病理改变.瘀血的存在与PMOP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血瘀证的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瞩目成就.本文综述PMOP与血瘀证相关分子生物关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医从血瘀微观角度认识PMOP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克斯  钱先 《吉林中医药》2009,29(2):178-18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由于骨质脆性增加、强度下降,从而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肉及骨骼疼痛、身材缩短、脊柱变形、骨折四大主症.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是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量的骨矿密度指标.本文参考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文献百余篇,结合导师钱先主任医师的临床探索,对本病的中医药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骨质微观结构退化,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减低,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或伴自发性骨痛、无力、腰膝及周身酸痛、脊柱变形等。一旦发生骨折,对患者的工作或生活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甚则危及生命。在我国60岁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临床症状是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骨骼及关节疼痛,常伴随有腰腿乏力、下肢抽筋、弯腰、翻身、下蹲、行走等活动困难或受限制;严重者身材变短、脊柱畸形,甚至反复发生骨折.中医将骨质疏松症归为骨痿之列.<素问·痿论>记载:"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之虚、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玄 《光明中医》2009,24(8):1548-1549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六大疾病之一,以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骨强度减弱为特征.中医学虽无骨质疏松这一病名,但根据临床症状及发病机理,与"骨痹"、"骨痿"、"骨痛"、"肾痹"证相类似.本文就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及治疗与同道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